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邺城,袁绍收到了袁胤要来邺城的消息,他把荀湛招来过来,也不知等候了多长时间,门外传来了数道急促的脚步声,荀湛推门而入,拱手施礼道:“卑职拜见大将军。”

    友若来了,曹操示意他坐下来,等他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后,才笑着问,道:“路上他们已经把我找你来的事情都告诉你了吧?”

    荀湛点点头,道:“都说了,袁术派了人来邺城。”

    “袁胤,我的堂弟,来者不善啊,你说说看,我到底是见他还不不见他?”

    “袁术派袁胤前来,肯定是为了他登基的事情,大将军的态度其实并不重要,可他却突然派人造访,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袁绍点了点头,他太了解袁术了,他对自己那是从头到尾都瞧不上,这个时候却突然派人前来,要么是炫耀要么就是另有原因,绝对不会是为了说明称帝这件事,至于是不是来寻求他称帝之后冀州不会出兵就更没有这个可能了。

    “不管他来邺城的目的是什么,有一点是不可改变的,就是不能再让我们的将士无谓牺牲了,徐州之战,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接下来部队需要调整,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蓄力。”袁绍有些话没说出来,但荀湛知道他的意思,很简单因为他们二人有着自己的默契,现在的休整完全是为了接下来逐鹿中原,不管是粮草还是士兵们都需要休养生息,经历了幽州和徐州两场大战,冀州其实也很难再继续战斗下去,适当停一停,与民休养,是必不可少的。

    “主公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不管袁胤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态度都是一样的,只是主公觉得袁术在寿春能抗的住曹操嘛,还有刘澜或者是刘表等人,我想他们可是如何也不会给袁术一条生路的,那个时候大将军又该如何选择呢?”

    “他如果战死了,也就战死了,可如果他能活下来……”

    “莫非大将军要收留袁术?”荀湛愕然,可却好像对袁绍这样的决定一点都不奇怪,从之前大将军的那番表态就能看得出他因为自己三个孩子之间的争斗已经非常厌倦兄弟相争的事情发生了,所以他与其说是收留袁术,还不如说是在给他的孩子们做出父亲该有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兄弟之间的斗争如果无法避免,但自相残杀却是可以做出选择的,所以只要袁术还活着,袁绍就一定会庇护他。

    袁绍点点头,寿春的局势他甚至是他们二人都很清楚,既然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弟称帝是迟早之事,而他有无法改变,那么他现在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在他彻底被消灭之前对其进行救援。

    袁胤下去休息,袁谭则留在了议事厅里,他被袁胤说动心了,虽然他也知道袁胤

    现在是跟着袁术的,他的话父亲根本就不会重视,可袁胤终归是袁家族人,父亲就算不会放过袁术,但其他叔父和伯父肯定不会痛下杀手,那么这些本就是家族核心决策层的叔伯们,如果能够力挺自己,那时候的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他很清楚父亲的情况,天下如果是他的野心,那么成为袁家家族其实才是他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欲望,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袁家意味着什么。可是因为他的出身,不管他的功绩如何谣言,庶出是他一直受到诟病的原因,在家族之中,尤其是像袁家这样的世家中,是永远也不会选择庶出来成为家主的,而这也是为何袁术各方面都不如自己,但是却始终能在这一点上压自己一头,所以要取代袁术,他相信父亲一定会先除掉他。

    那个时候,父亲就会顺利成章,以父亲如今在天下的声望,只要解决了袁术,在袁家将再没有人能和父亲去争,到那个时候,父亲就会彻底整合现在被分化的袁家,所以他现在的选择,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做出的最好选择吗?

    邺城,袁绍收到了袁胤要来邺城的消息,他把荀湛招来过来,也不知等候了多长时间,门外传来了数道急促的脚步声,荀湛推门而入,拱手施礼道:“卑职拜见大将军。”

    友若来了,曹操示意他坐下来,等他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后,才笑着问,道:“路上他们已经把我找你来的事情都告诉你了吧?”

    荀湛点点头,道:“都说了,袁术派了人来邺城。”

    “袁胤,我的堂弟,来者不善啊,你说说看,我到底是见他还不不见他?”

    “袁术派袁胤前来,肯定是为了他登基的事情,大将军的态度其实并不重要,可他却突然派人造访,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袁绍点了点头,他太了解袁术了,他对自己那是从头到尾都瞧不上,这个时候却突然派人前来,要么是炫耀要么就是另有原因,绝对不会是为了说明称帝这件事,至于是不是来寻求他称帝之后冀州不会出兵就更没有这个可能了。

    “不管他来邺城的目的是什么,有一点是不可改变的,就是不能再让我们的将士无谓牺牲了,徐州之战,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接下来部队需要调整,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蓄力。”袁绍有些话没说出来,但荀湛知道他的意思,很简单因为他们二人有着自己的默契,现在的休整完全是为了接下来逐鹿中原,不管是粮草还是士兵们都需要休养生息,经历了幽州和徐州两场大战,冀州其实也很难再继续战斗下去,适当停一停,与民休养,是必不可少的。

    “主公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不管袁胤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态度都是一样的,只是主公觉得袁术在寿春能抗的住曹操嘛,还有刘澜或者是刘表等人,我想他们可是如何也不会给袁术一条生路的,那个时候大将军又该如何选择呢?”

    “他如果战死了,也就战死了,可如果他能活下来……”

    “莫非大将军要收留袁术?”荀湛愕然,可却好像对袁绍这样的决定一点都不奇怪,从之前大将军的那番表态就能看得出他因为自己三个孩子之间的争斗已经非常厌倦兄弟相争的事情发生了,所以他与其说是收留袁术,还不如说是在给他的孩子们做出父亲该有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兄弟之间的斗争如果无法避免,但自相残杀却是可以做出选择的,所以只要袁术还活着,袁绍就一定会庇护他。

    袁绍点点头,寿春的局势他甚至是他们二人都很清楚,既然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弟称帝是迟早之事,而他有无法改变,那么他现在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在他彻底被消灭之前对其进行救援。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寿春之战(4)() 
    兄弟几人之中,袁叙可能是唯一和袁绍袁术袁胤不同的,他并不热衷于兄弟之间的争斗,虽然他也知道,袁家不比其他世家,家族中的子弟们更需要的是公平,而在三兄弟里,可能袁胤还好一些,但是北兄和南兄之间的争斗,说白了完全是因为对家族资源分配的不公才造成现今的局面。

    但家族资源的分配其实也完全是因为二人的关系,庶子和嫡子,虽然北兄过继给了袁成伯父,但袁术一直拿其庶子说事,可以说是间接使得二人水火不容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其实他私底下也和大哥谈起来,大哥不满的主要原因,有一句话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家族对他太苛刻了,就好像他根本就不是愿家人一样,所以他对于袁家说白了他根本就没有体会到袁家对他的一点关怀之情,当然了如果不是袁家这块招牌,其实袁绍也很难有今天的地位,所以他的内心深处是是特别复杂的。

    而且,他还记得大哥袁遗去北兄处时,他其实是非常想一起过去的,毕竟他对于袁绍的施政是非常赞赏的,可如果不是家族的阻扰,他现在肯定是在冀州出仕了,他还记得当时在酸枣与袁绍最后的一次见面,袁绍问他:“老三,为什么你就不为自己考虑呢?随我一同前往冀州建立属于我们兄弟的丰功伟绩不是更好吗?”

    说句实话,当时的袁叙被吓了一跳,应该说他是袁家兄弟里胆子最小的那一刻,或者说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想取而代之还是觉得不大可能,正是因为心里的这些想法,所以他才没有随袁绍而去,再加上家族内部对他的劝说,二哥袁术才学鲜寡,若没有他们这些兄弟的辅佐,根本不可能是董卓的对手,当时他的压力非常大,但是动力也很大,他制定发挥自己才华的时候反而更大了,虽然他也有所担忧,不知道能否应付得了,但现在开来,当时的他还是像的太简单了。

    虽然这些年不少人都在不断的说他一句做的非常不错了,在官员和百姓当中他的口碑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自己真的做到非常好的话,那么现在的寿春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袁叙走了,袁术站在门前久久不语,他在考虑称帝之后的事,现在称帝无异于死路一条,可是以他现在的情况,如果不称帝,难道就会有更好的结果吗,既然迟早是死,那不如称帝让自己留在青史之中。

    与曹操与刘澜既然早晚会面对,那他又何必再去犹豫?

    ~

    刘澜返回秣陵两个月,每日里都有最新的消息传来:“主公,许都有最新情报。“

    刘澜点点头,道:“元直,快些进来吧!”

    徐庶快速走了进来:“主公,许都内卫传来最新情况,正议校尉已接受朝廷征辟,而他也已经决定,接受侍御史一职。”

    刘澜走到他的面前,接过信筒,其实这个情况并不意外,因为在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只不过那时候张纮效力于孙策。

    “许都内卫习武留在张纮身边,方便收集消息,请求卑职准许。”徐庶紧接着又说道。

    “这个建议很好,我同意了,不过要让他们小心一些,务必确保张先生的安全,绝不能让他收到连累。”

    “卑职明白。”

    ~

    兄弟几人之中,袁叙可能是唯一和袁绍袁术袁胤不同的,他并不热衷于兄弟之间的争斗,虽然他也知道,袁家不比其他世家,家族中的子弟们更需要的是公平,而在三兄弟里,可能袁胤还好一些,但是北兄和南兄之间的争斗,说白了完全是因为对家族资源分配的不公才造成现今的局面。

    但家族资源的分配其实也完全是因为二人的关系,庶子和嫡子,虽然北兄过继给了袁成伯父,但袁术一直拿其庶子说事,可以说是间接使得二人水火不容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其实他私底下也和大哥谈起来,大哥不满的主要原因,有一句话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家族对他太苛刻了,就好像他根本就不是愿家人一样,所以他对于袁家说白了他根本就没有体会到袁家对他的一点关怀之情,当然了如果不是袁家这块招牌,其实袁绍也很难有今天的地位,所以他的内心深处是是特别复杂的。

    而且,他还记得大哥袁遗去北兄处时,他其实是非常想一起过去的,毕竟他对于袁绍的施政是非常赞赏的,可如果不是家族的阻扰,他现在肯定是在冀州出仕了,他还记得当时在酸枣与袁绍最后的一次见面,袁绍问他:“老三,为什么你就不为自己考虑呢?随我一同前往冀州建立属于我们兄弟的丰功伟绩不是更好吗?”

    说句实话,当时的袁叙被吓了一跳,应该说他是袁家兄弟里胆子最小的那一刻,或者说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想取而代之还是觉得不大可能,正是因为心里的这些想法,所以他才没有随袁绍而去,再加上家族内部对他的劝说,二哥袁术才学鲜寡,若没有他们这些兄弟的辅佐,根本不可能是董卓的对手,当时他的压力非常大,但是动力也很大,他制定发挥自己才华的时候反而更大了,虽然他也有所担忧,不知道能否应付得了,但现在开来,当时的他还是像的太简单了。

    虽然这些年不少人都在不断的说他一句做的非常不错了,在官员和百姓当中他的口碑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自己真的做到非常好的话,那么现在的寿春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袁叙走了,袁术站在门前久久不语,他在考虑称帝之后的事,现在称帝无异于死路一条,可是以他现在的情况,如果不称帝,难道就会有更好的结果吗,既然迟早是死,那不如称帝让自己留在青史之中。

    与曹操与刘澜既然早晚会面对,那他又何必再去犹豫?

    ~

    刘澜返回秣陵两个月,每日里都有最新的消息传来:“主公,许都有最新情报。“

    刘澜点点头,道:“元直,快些进来吧!”

    徐庶快速走了进来:“主公,许都内卫传来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