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一个个给点春光就灿烂,现在袁绍是否会出兵八字都没一撇呢,他们居然已经想着与袁绍联合出兵打下许都了,这简就是痴人做梦,且不说袁绍会不会出兵广陵,就算会但对付曹操,他却表示怀疑,袁绍出兵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今非昔比,现在的情况可不比当初九江之战,那时候他还是大汉朝的后将军,现在可就不同了,以袁绍那鼠胆就算对天下有野心,这个时候他也不敢和他一起攻打许都,引天下舆论指摘,甚至在邺城内部,都不会同意,不管怎么说他袁绍还是打着尊汉的旗号,攻打广陵,他还能解释,攻打许都,那就百口莫辩了。

    袁术说完之后就离开了大殿,虽然已经想到了解决寿春之危的机会,可是却是要袁绍出兵,这个希望到底有多大,或者说袁绍会不会出兵,其实还只是希望,被拒绝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所以呀现在高兴还是太早了。

    一想到这里,他的胸口就好像被大石压住了一眼,气闷难平,可他又不得不想些高兴的事情了,毕竟他们是兄弟,袁绍一定会出兵的,但这些话,也许能够让他心情暂时好些,但也只是缓解,连续多日,每日里他都是魂不守舍的出现在众人面前,每一日他都要打听袁绍有没有回信,越担忧越着急,越着急,脾气就越暴躁。

    没多少人会明白袁绍为什么会帮他们,甚至连袁术自己都不太相信,可是第三次徐州之战,如果不是袁绍解围的话,他们可能真就要被刘澜打下寿春了,但也就是在他最无助的时刻,袁绍出兵青州帮他解了围,虽说当时的情况袁术出兵青州确实于他有利,可明眼人都瞧得出来,袁绍完全可以等九江一战结束之后再出兵,那时候出兵也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所以这个时候,当长子袁耀说出那番话后,他首先就想到了袁绍,同样也相信这也是袁耀的暗示,毕竟他太清楚自己和袁绍的关系了,所以他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自己,而不是直接说出向袁绍求援这样的话。

    或许这也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了解吧,袁耀清楚,如果这个时候提出向袁绍求援的话,那么不管多么危急,袁术为了面子也会拒绝,但是这样的提示,让他自己想出来的话,那么十有八九就会成功,而袁耀显然已经成功做到了他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天子英明。”这个时候满殿的文武大臣齐齐高呼,如果袁家兄弟能够相互扶持,那放眼天下还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对他们构成威胁,甚至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无敌于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他们兄弟能早几年就联合,或者说袁家如果不分化的话,天下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天子圣明,如果袁绍能够出兵攻打刘澜,那咱们就可以安心对付曹操,只要能把握住机会,与他一同合击刘澜,之后甚至可以联手对付曹操,那时候曹操必定挡不住我们的攻势,我们就可直接攻入许都,那样圣上您就是完完全全的正统了。”

    袁术看了眼说话之人,一脸的吃惊,他可真是敢想,曹操是那么容易就被击败的,如果真那么容易的话,几年前他就做到了,也不用等到今天,脸色立时拉了下来,冷冰冰的说道:“曹操倾巢而动,哪那么容易对付,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守城尚且不足,主动出击哪有机会,别忘了当年的匡亭之战我们是怎么败的,这个时候就算解决了刘澜的麻烦,我们也以稳守为主,如果能够抓住机会,那再考虑其它,不然的话就老实守着守城,动也不要动。”

    这些人一个个给点春光就灿烂,现在袁绍是否会出兵八字都没一撇呢,他们居然已经想着与袁绍联合出兵打下许都了,这简就是痴人做梦,且不说袁绍会不会出兵广陵,就算会但对付曹操,他却表示怀疑,袁绍出兵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今非昔比,现在的情况可不比当初九江之战,那时候他还是大汉朝的后将军,现在可就不同了,以袁绍那鼠胆就算对天下有野心,这个时候他也不敢和他一起攻打许都,引天下舆论指摘,甚至在邺城内部,都不会同意,不管怎么说他袁绍还是打着尊汉的旗号,攻打广陵,他还能解释,攻打许都,那就百口莫辩了。

    袁术说完之后就离开了大殿,虽然已经想到了解决寿春之危的机会,可是却是要袁绍出兵,这个希望到底有多大,或者说袁绍会不会出兵,其实还只是希望,被拒绝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所以呀现在高兴还是太早了。

    一想到这里,他的胸口就好像被大石压住了一眼,气闷难平,可他又不得不想些高兴的事情了,毕竟他们是兄弟,袁绍一定会出兵的,但这些话,也许能够让他心情暂时好些,但也只是缓解,连续多日,每日里他都是魂不守舍的出现在众人面前,每一日他都要打听袁绍有没有回信,越担忧越着急,越着急,脾气就越暴躁。

    这些人一个个给点春光就灿烂,现在袁绍是否会出兵八字都没一撇呢,他们居然已经想着与袁绍联合出兵打下许都了,这简就是痴人做梦,且不说袁绍会不会出兵广陵,就算会但对付曹操,他却表示怀疑,袁绍出兵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今非昔比,现在的情况可不比当初九江之战,那时候他还是大汉朝的后将军,现在可就不同了,以袁绍那鼠胆就算对天下有野心,这个时候他也不敢和他一起攻打许都,引天下舆论指摘,甚至在邺城内部,都不会同意,不管怎么说他袁绍还是打着尊汉的旗号,攻打广陵,他还能解释,攻打许都,那就百口莫辩了。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寿春之战(45)() 
袁耀不愿这个时候离开,想要与寿春共存亡,或许在他心里,自己的离开更多的还是因为可以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放弃寿春,所以他做这些都不过是为了跑。但显然他误会了袁术,如果真打算撤离寿春的话,根本就不必这般复杂,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他这个儿子啊,还是太嫩了,考虑问题太片面,而且还容易受到感情牵制。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他才算是真正的成熟了。

    袁术站了起来,说到:“我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一切,你大可以安心离开,先去庐江避避风头,如果寿春被破,你就要想方设法去邺城,去见你的叔父袁叙,如果我们挡下了刘澜,那个时候你在回寿春。”他说着将一枚虎符交给了袁耀,这枚虎符是专门调动庐江部队的,有此物在,刘勋一定能够保他周全。

    袁耀瞪大了眼珠,看着手中的半枚虎符,这是庐江郡虎符,如果刘勋要调动军内部队进行征伐,没有这半枚虎符的他是根本调动不了任何士兵的,因为自秦汉以来,士兵们眼中向来是只认虎符不认郡守的,郡守的命令归命令,可要想调动他们没有合在一起的虎符,是根本没有用的,军营之中,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会直接拒绝他的调令。

    而有了这枚虎符,首先就可以保证袁耀能够随时调动庐江的部队,这样也能确保他的安全,不然的话,身边没有点部队,一旦售出有什么威胁,这么大一家子没有士兵护着,想安全抵达邺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说不得走到半路,就被劫匪打劫了。

    “看着玄黑色的半枚虎符,这可是他第一次手握虎符,这感觉有点奇妙,虽然他随军出征过几次,但手握虎符却还是头一回,半晌才吃惊的说道:“父皇,您这是。”

    “如果我们胜了,你就要带领庐江的部队来助我一臂之力,前往平阿剿灭曹操,如果我在寿春败了……”袁术顿了一下,能看得出他的情形一瞬间变得格外哀伤,脸上慢是悲色:“我是说如果寿春被刘澜攻破,你就必须要带领着庐江的部队尽快离开庐江,寿春一旦不保,庐江自然将会成为刘澜下一个要攻打的目标,你留在庐江也就是处在危险之中,所以你要带着庐江的部队和刘勋离开,去邺城找袁叙。”

    虽然袁术始终没有说出袁绍的名字,可说出袁叙就已经能够说明一切了,虽然他们兄弟斗了这么多年,势同水火,可是如果自己一旦真有什么不测的话,那这个世界上,能护他一家老小的也就只是袁绍一个人了。

    而他也给袁绍备足了自己的礼品,绝对会让他满意,首先是庐江的部队,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但这根本就不是关键,真正的大礼乃是传国玉玺,这才是重中之重,他还记得当年袁绍找到一枚天子行玺,便想着靠天子这枚私玺另立天子,这件事他记得格外清楚,因为那是在酸枣,在诸侯议事的大帐之中,他有理有据的一番观点把袁绍驳的哑口无言,至今每每想到此事,他还会笑出声来。

    那时候是真的解气,可是他却明白,不管是天子行、之、信玺还是皇帝行、之、信玺,这六方印玺,终归只是天子私玺,他们的价值在天子手中那是神圣无比的,可以决定整个大汉朝的走势,但在普通百姓甚至是三公九卿,则毫无作用,这样的玉玺,每年天子不知道会损毁多少个,又会重新制作多少个,就好像是传达命令的洛阳纸,说白了关键还是使用它的人,而并不是物本身有多大的影响力。

    但是传国玉玺就大大不同了,如果当时袁绍拿出的是传国玉玺的话,那他还真无法与他唱反调,因为传国玉玺的价值,他的意义却又与天子之玺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代表着皇权的更迭,也就是说现在的汉献帝根本就是无效的,因为他手中并没有拿着传国玉玺,相反拿着传国玉玺的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统。

    正统与否,不是取决于你姓刘还是我姓袁,而是取决于谁的手中有传国玉玺,仅此而已。

    而袁术这一次不惜把传国玉玺交由袁耀随身保管,有这样一份大礼,他才会有底气信誓旦旦的说袁绍一定会收留他们,甚至还会善待他们。

    因为传国玉玺是无价的,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与他相提并论,因为这小小的一块传国玉玺,代表着整个大汉王朝。

    “带着虎符离开,明白吗?”袁术没有暗示他传国玉玺的事情,因为这本身就是招惹祸端的东西,如果被外人知晓,那么他会无比威胁,他会把玉玺交给王后,由他来保管,在抵达了邺城之后,如果袁绍刁难他们,便献出玉玺,如果袁绍并没有,那么就可以视情况来定夺是不是把玉玺交出去。

    曹操表现的很平静,袁耀的情况比他还自如,毕竟他并不知道玉玺就要跟着他一同上路了,或许直到这个时候,袁耀才真正变得成熟起来,因为他很清楚,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了,大家都处于危险的环境之下,接下来至于还能做些什么,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

    因为袁耀已经能够想到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他虽然没有预料未来的能耐,可是他却有着能够分析未来走向的聪明大脑,就这一点寿春未来的走向就已经被他给确定了下来。

    寿春的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他无比确信,可是不管他多么不安多么担忧,甚至想留下来替父皇排忧解难,哪怕是在关键时刻就好像提醒他联系伯父袁绍那样微不足道的警示也成,但最后他却必须接受父亲做出的决定,他是不可能抗拒的,因为他非常清楚结果是不可能被改变了,所以他只能听出父亲的安排,希望着战争的走向能够向着他们,这样寿春之战才有可能生出一线生机。

    袁耀不愿这个时候离开,想要与寿春共存亡,或许在他心里,自己的离开更多的还是因为可以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放弃寿春,所以他做这些都不过是为了跑。但显然他误会了袁术,如果真打算撤离寿春的话,根本就不必这般复杂,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他这个儿子啊,还是太嫩了,考虑问题太片面,而且还容易受到感情牵制。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他才算是真正的成熟了。

    袁术站了起来,说到:“我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一切,你大可以安心离开,先去庐江避避风头,如果寿春被破,你就要想方设法去邺城,去见你的叔父袁叙,如果我们挡下了刘澜,那个时候你在回寿春。”他说着将一枚虎符交给了袁耀,这枚虎符是专门调动庐江部队的,有此物在,刘勋一定能够保他周全。

    袁耀瞪大了眼珠,看着手中的半枚虎符,这是庐江郡虎符,如果刘勋要调动军内部队进行征伐,没有这半枚虎符的他是根本调动不了任何士兵的,因为自秦汉以来,士兵们眼中向来是只认虎符不认郡守的,郡守的命令归命令,可要想调动他们没有合在一起的虎符,是根本没有用的,军营之中,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