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区四个字,但其蕴含的深意却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他们但凡后退一步,那么胡虏的铁蹄就会顺着辽东顺着卢龙塞顺着代郡、上谷入侵到他们的家园,所以每一名士兵为了家园坚守着底线。

    而传承了两边的突骑传统,被刘澜完美的继承并发杨光大,不仅是龙骑军甚至是每一名徐州军都拥有着这一鲜明特质,而在这些人中,后加入的张颌,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但是他现在指挥的这支部队,有台首次的秣陵军、张辽的并州兖州军,这样一支龙蛇混杂的部队,虽然经过半个月多的整训,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他们却缺少着真正的战斗属性和精神,现在他们这些人里,或许绝大多数人心中都在想着退下来吧,继续进攻也毫无意义。

    但是这一次遇到顽强抵抗退了下来,那么下一次,下下次同样也会退下来,这就好像是一种习惯,在面对困难时习惯了后退,以后再有困难时,下意识就会选择放弃,再也没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而这绝对是不符合徐州军的战斗精神的,这一仗可以败,他能接受失败,惨败,但是他不能接受窝囊的败,败也要败的如同男人一样,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所以张颌现在不仅没有任何表示反而还有些兴奋,因为他觉得庐江守军是一块磨铁石,是好钢的战士,一定会被磨练出来!

    或许会有些残忍,因为这意味着牺牲,但比起没有勇气的苟且偷生,他更为不耻,要么站着死,要么向前生,徐州军的信条只有这一个。

    如果第一次的战斗失利,张颌选择后退是迫于无奈,因为对部队的高估,因为他自己的患得患失,那么有过一次失利经验之后,同样的事情他绝对不允许再发生,这支部队全部阵亡,甚至他自己甘愿领受军法,可如果让他领着这么一支软蛋的部队继续战斗,他不耻更不屑。

    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张颌的坚持让徐州军只能向前,他们对庐江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在庐江军的勇猛疯狂的屠刀下,硬抗着杀上城楼,不利的局面一点点被拌了回来,激战陷入到白热化。

    庐江开始四处吃紧,甚至连纪灵自己都有些扛不住徐州军这般疯狂的进攻了,一度他甚至已经再一次提议刘勋让他的那支部队上来助阵,可是刘勋没有,在最后的管统,他动用的依然是自己预留的两千后备,这支后备力量如果在被消灭,那么他只能接受纪灵的提议,但是现在他不会同意,这不是对纪灵的不信任,而是对那支败军不信任,他们上来的意义其实并不大。

    “坚持,兄弟们都给我坚持住!”

    刘勋在大声的呐喊着,他想鼓舞士兵们的士气,为此他甚至也选择了亲自上阵,与纪灵一道开始对徐州军进行反扑。

    这是他最后的努力,以身作则,希望能够起到效果,只是战场交锋就是如此,当他们士气最旺的时候没能一鼓作气击退徐州军,那么之后再而衰三而竭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是先这样一个结果。

    徐州军的猛烈进攻,如同潮水一般,此起彼伏,庐江守军压根就没有一刻的喘息时间,但在庐江变得岌岌可危的一刻,张颌却吹响了撤退的号角,这给了庐江守军难得的喘息机会,但张颌选择撤退的目的是在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当然更关键的是他看到了敌军的后备补充了上来,没有必要再继续疯狂进攻下去了。

    这支部队已经得到了锻炼,他们的气质发生了改变,潜移默化,也许很多人或许现在还看不出来,可是张颌从他们的眼睛之中分明看到了如同野兽一样的眼神,这样的眼神,能吃人!

    虽然撤了下来,但是进攻他部队停止,他只是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车轮战,首先张颌把部队进行了重新编排,将五万人分成了十队,每队五千人的进攻小队,有一名校尉带领,一队闻鼓进攻,闻金撤退,当他们撤退下来之后第二队继续朝庐江发起进攻,就这样十支部队不断的循环反复的攻打庐江,其目的首先是不给庐江守军任何的喘息机会,因为他们的守军人数不多,但又能够保证自己的部队有充足的休整时间,一举双得。

    这一的进攻方式绝对让人拍案叫绝,连张辽也在心中暗暗为此鼓掌喝彩,五千人的部队不多,但却足以让庐江全力应对,这样就能够彻底牵制住庐江守军,让他们动弹不得,休息不得,但凡他们有一刻的放松,这五千人是有着足够的实力一举夺下城楼的。

    而且别忘了还有冲车,只不过冲车的效果能否有效,就要看刘勋守庐江的决心了,如果他决心足,那么他完全可以把城门封死,我们进不来,他也出不去,而看冲车冲击城门时的情况,这个概率很大,不过他们现在的攻城方式是围三阙一,所以张辽觉得刘勋封北门留南门的可能性更大,可如果现在转而攻打南门,让刘勋把南门也封死,那么庐江城短时间就难以攻下了,士兵会死守,得不偿失。

    说白了,现在张颌如此猛攻,其实就是给刘勋压力,只要他心里的防线崩了,放弃守城,选择撤离,这一仗就简单了,并州狼骑会让他们安全的从南门离开,然后一个个将他们变成俘虏甚至是尸体。

    车轮战对庐江守军的消耗是显而易见的,守军变得无比吃力了,都已经快要累瘫了,在这样下去,庐江城迟早得被攻下来,眼见着庐江岌岌可危,纪灵第三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部队这个时候必须要上来了,不然今天他们斗得死在庐江的城楼之上。

    “可是……”刘勋还想最后坚持,但直接被纪灵打断了:“没什么可是了,现在的情况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这样消耗下去,你以为庐江守得住吗,你想死在这里不成?”他说着直接一道命令传了下去,跟他来的寿春军开始陆续登上了城楼,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了太多了,把今天守下来,其他的事情,再去考虑。

    刘勋想说什么也没有了意义,最后缓缓的点了点头,算是做出了回应。

    寿春军虽然是残兵败将,他们的士气底下,但是现在庐江守军的士气同样底下,大家半斤八两,没有什么谁影响谁一说,都是两眼迷茫,对未来充满的担忧与害怕,看着他们的表现,纪灵和刘勋的眼神都是一黯,他们现在是无力和无助的,可是没有办法,能坚持一刻算一刻吧。

    救兵稻草,试一试最后死了也就死了,可万一活下来了呢?

    都他娘的给我抬起头来,不想死的,就都给我杀敌,不然等下徐州军攻上成来,都他娘的变成了刀下鬼,你们要是就这么放弃了,那好,把手中的刀仍地下,老子跟你们站着不反抗,等着人家砍下老子的脑袋,可你们但凡还想活,或者回去见父母妻儿的,就给老子卖命的杀,杀退了徐州军,回寿春!

    纪灵在城楼之上杀死了一名徐州军后,发现身边的士兵都躲得远远的,没几个人敢上来,他怒了,回头大吼,而这一声吼,醍醐灌顶一般,之前还有些眼神迷茫的士兵,猛然间眼中出现了精光。

    成了,有机会。

    刘勋和纪灵心中都冒出了这样的念头,他们看到了希望,这一刻希望好像再次回来了,他们大吼着杀向徐州军,而因为寿春军的加入,徐州军的车轮战效果大打折扣,此刻不仅是徐州军能够得到修正,寿春军也开始仿效,这样一来,徐州军的车轮战便彻底失去了意义。

    大军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甚至是纪灵,本来就已经耗尽的体力,也得到了喘息的时机,开始恢复,甚至还喝了水吃了饼,水足饭饱,接下来,看老子怎么一个个砍死你们这帮鸟人!

    纪灵啐了一口道。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寿春之战(69)() 
纪灵在不停的大吼着并指挥着寿春军进行防御,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作战绝不能一拥而上,要灵活,以局部的优势来取得胜利,所以每个垛口一伍最多一什人进行防御是最佳的选择,多了反而自己失去了发挥的空间,而五六人,七八人就不同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最大程度挤压徐州军的空间,然后在通过有效的配合战胜对手。

    但以伍、什为单位的作战对这些参军不久的寿春军是完全陌生的,所以他只能不断地通过吼声来指正他们,也正因为纪灵能够近距离的对他们进行提醒,所以原本岌岌可危的局势在一瞬间便被彻底扭转了过来,而随着寿春军越来越熟悉这样的作战方式,到了后期,纪灵已经很少再大吼大叫了,完全交给他们就可以,一瞬间庐江城楼之上便瞬间变得轻松起来,莫说是寿春军和庐江守军有了喘息和休息的机会,连纪灵和刘勋也不像方才那样卖命防御,反而是可以轻松指挥,只是眨眼之间,攻上来的徐州军便被杀了个干干净净,之后再也没有一人登上城楼。

    “厉害,厉害,还真是小瞧了这个刘勋了!”

    张颌可是对车轮战信心十足,就这样一直消耗着他们,迟早攻下庐江,可是他这个计划现在看起来已经彻底变成了泡影,这让张颌干笑一声之后,说出上述这番话,而在他旁边的张辽则默默摇头:“看来今日也就这个样子了,要么先让部队休息,明天再攻城?”

    “不,继续进攻,我到要看看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张颌之前还能保持平常心,但是现在他是真的生气了,而怒火让他变得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彻底疯狂,不管张辽苦口婆心的劝说,此刻他的眼中就只有一件事,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让寿春军知道他们的厉害,至于拿下庐江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张颌现在完全是在与刘勋们斗气了,张辽看着他这个样子,很是无奈,或许此刻他终于理解了主公对他的那番交代了,在设置三大都护府,分别是张颌驻守濡须坞、太史慈驻守盱眙县、张辽驻守寿春的同时,刘澜还有过一个设想就是成立寿春都督府,以张辽为寿春太守兼寿春都督管辖其他二人,具体的驻守地点刘澜在合肥与寿春之间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定,因为他并不清楚寿春一战过后寿春城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当时就不是特别理解,为何刘澜会把如此重任交给自己,毕竟以他的资历,不管是比张颌还是太史慈,差的实在是太多了,正常情况也应该是张颌为都督,他二人为副都督,现在让他当都督,张辽真的很难胜任,当然不是他没这个能力,而是他知道现在很难服众,不说帐下的那些兵丁,一个张颌与太史慈,可能就让他寸步难行。

    所以他没有接受刘澜的任命,而刘澜也把这个想法推后,待寿春之战结束之后再按照具体情况来定夺,随后才公布只设立的三大都护的决定,但是他现在可能明白了刘澜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了。

    对于帐下的将领,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帐下的特点了,他们的习惯是什么样子的,他最清楚,而他对将领的任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可能突然脑子一热,就想出了任命自己的为都督的决定。

    所以刘澜一定是在他们三人进行了一番全方位的比较,这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但是他并没有直接下达命令,而是先来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也正是他的高情商表现,他需要听听张辽自己的看法,毕竟这样的位置,和荡手山芋没什么两样,对他的任命是信任,但同样也是把他推向了火坑,这一点刘澜不会不明白,可是这就好像曹操任命张辽驻守寿春的道理一样,难道因为知道他与李典等人关系不睦就不任命了吗,难道因为知道张辽的资历浅,任命他之后张辽等人一定会不服气就不任命了吗?

    刘澜要考虑的是全盘,不会因为某一个人高兴不满而改变计划,可是如果当事人都没有这个勇气,那么刘澜也很难下达命令,强人所难,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那又何苦去难为他呢?

    只不过当时张辽是不敢,但现在他理解刘澜的用心良苦了,因为他发现了张颌冲动易怒的弱点,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是刘澜不考虑他的原因,而太史慈,张辽就不知晓刘澜没有选择他的原因了,毕竟与他的接触可不像现在与张颌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能够对他有一个深刻认识。

    看着张颌,张辽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只能不断思考尽可能如何挽回损失的办法,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可是没有任何意义,他看着部队一波波上去,一波波下来,上去五千人,回来四千人,其中还有好多人身受重伤。

    惨烈的战斗,每一次攻城,正常情况之下,几百人的伤亡损失,其实已经很大了,但是现在成千的伤亡,这简直就是派部队去送死,张辽终于忍不住了,他去拦张颌,可是已经气急败坏的张颌哪里管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