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日暮十分急行军的黄巾蛾贼便赶到了古燕长城一线,本想报仇却发现这里人去城空变成了一座空城,程远志正要继续行军追击汉军可手下官兵实在太累了,无奈之下只能命令兵士休息,心想着让汉军在好好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追上他们齐齐送他们见阎王。

    第二日一早程远志便在稍加整军之后向着故安城进发。

    程志远新提起来的副帅白黍子在他旁边低声,道:“渠帅,听说那刘澜带来了七八千的汉军再加上原先在古燕长城驻守的汉军少说也有万人,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他们突然就全线弃守了古燕长城,难道您不觉得奇怪?我昨日为这事儿琢磨了一夜,觉得这个刘澜一定有阴谋,要不咱们先分两步走,一步大军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先驻扎在古燕长城,另一步则派些小队到前面探探他们的情况摸摸他们的底?”

    “阴谋,哪来那么多阴谋,我看你是让汉军吓破了胆,这一路坦途除了北易水中易水就没有设伏的点,他刘澜就是在能耐,能有啥阴谋?”

    程远志说道这里心中却是一动,易水,易水,难不成刘澜还真打算在易水设伏不成?蓦地眸间精芒一闪,道:“你说的对,不过你说的两步走太谨慎了,传令下去,部队分成四部,每部五千前后相距不要超过五里,我倒要看看刘澜能有什么诡计。”

    如果刘澜是要在易水设伏很显然是极为不明智的,有着古燕长城他不守却去守易水这显然是舍本逐末的,所以真正的情况很可能是刘澜手头的部队不足以阻他大军过境所以才会退出古燕长城以保存实力,可刘澜绝不会想到他这样反而是间接的帮了程远志,心中得意暗忖如果你并没有在易水设伏那等我过了易水,打下了故安到时候兵锋直指涿县,那样就能与古熊虎遥相呼应,就算你再如何保存实力届时也改变不了幽州的大势了。

    当然,兵无常形他不能如此武断就认为刘澜不会在易水设伏,就算刘澜真要在易水设伏,可他前后算起来也不过万人,又凭什么阻我大军?只要我在易水败了他,幽州也就算彻底捏在手中了。

第二百七十章 兴师问罪() 
梁大带着十多人快马加鞭赶到了故安城,在县尉的带领下见到了县令牛纬拱手施礼道:“牛县君,鲜卑人已经过了象山一线,刘司马派末将前来通知县君希望您尽快收拢故安县民,若能做到坚壁清野就最好,若做不到,就尽快清除故安附近树木,防蛾贼造云梯攻城。”

    “蛾贼过了象山,难道刘兵曹败了?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牛纬已经乱了手脚,在原地急的团团转,但他毕竟是一县之长,很快从慌乱中回复,细细琢磨梁大方才所言,忽然想起什么,问道:“不对啊,昨日我才收到报捷的文书,怎么这才过去了一日象山就失守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大当时在瀑河,真实情况他也不知道,反正见到司马的第一面就是接到命令赶回故安,军令如山倒,哪容他说那些废话,大吼了一声便带着人来到了故安城,所以他并不比牛县令知道的多,苦笑一声如实回禀,道:“启禀县君,象山并非失守实乃兵曹主动弃之,但具体内情末将并不知晓,如果县君真想知道的话就只能日后亲自去问我家兵曹了,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却是收拢百姓,以免故安一县百姓遭池鱼之殃。”

    “主动弃之?说守象山的是他,说弃象山的又是他,他到底要干什么。”

    牛纬发了一通牢骚后却终究是安排县长去处理收拢乡民之事,县尉则负责清除故安周边树木,至于他在听闻刘澜就驻扎在易水之畔后则亲自在门下贼曹与梁大的护送下赶到易水要问一问这个新来的郡兵曹到底要干什么。

    李翔带着本部赶到易水之畔不久快马加鞭的梁大牛纬一行便陆续赶了过来。

    因为是马不停蹄牛纬一行显得疲惫不堪,来了之后连和鲜于银寒暄都免了,很是急躁的直接问:“刘澜刘兵曹呢?我有话要当面问他。”

    鲜于银还纳闷牛纬怎么来了,可听了此话再看一边摊手的梁大立时明白过来牛纬这是来兴师问罪了啊,鲜于银心中苦笑,干起了为刘澜擦屁股的伙计,好言劝道,“牛县令不要激动,刘兵曹退守象山古燕长城也是有难言的苦衷啊,而且这事是经过我同意的,我也觉得他说的对,所以才同意他弃守古燕长城的决定。”

    “鲜于将军也同意?”牛纬看了一眼鲜于银,压低声音问道,“到底出于什么事,鲜于将军方便说吗?”

    “方便!”远远的刘澜迎了上来,出现在两人的面前。鲜于银心中暗呼这麻烦还是你自己来吧,一副得脱升天的在心中暗笑了起来,让他解释?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说因为兵力不足为了保存实力退下来?身为汉军连战死的决心都没有和当逃兵有什么区别,可显然刘澜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还记得自己为何被他说服,就因为那句人都死了,故安涿郡也就完了,可人要是保存下来,那胜利就有可能。

    “刘兵曹来的正好,下官正有几事想要讨教。”

    牛纬对刘澜的施礼没有做出半点回应,很无力,刘澜只能尴尬的收回了手,只听他说道:“象山一线若失,则蛾贼直面故安,故安将朝不保夕,末将愿率本部前往象山御敌,还望县君及时供应粮草,刘兵曹,这可是当初你自己说的。可这言犹在耳的一句话,刘兵曹你怎么说变就变了,故安怎么办,故安一境百姓可怎么办!”悲愤填膺的牛纬说道最后已然是声泪俱下了。

    刘澜能理解牛纬的心情,他是一县之长爱护县下百姓理所应当,可他又何尝不是一部之长,爱护帐下军卒的心情一点也不比他差,都是大汉朝的百姓,没有谁比谁更该死,就算他们有另一层身份有守土保民的责任可是无谓的牺牲依然避免不了城破的结局那这般无谓的牺牲又何苦来哉?

    “此一时彼一时,不撤怎么办?我们现在就七千多人,而且还都是些甲不利兵不精的郡国兵说白了就比普通百姓和黄巾蛾贼强一些,如果真要靠着他们在古燕长城与数倍与我的黄巾蛾贼战我相信不会撑过一天,那时牛县令你自己说故安城怎么守?这些蛾贼怎么对付?”

    鲜于银留下来就是为了当和事老怕二人吵起来好从中和稀泥,眼见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只能长叹一声,插话道:“老牛刘兵曹说的在理啊,这也是我同意刘兵曹弃守象山一线的原因,只有我们这些士卒还在,那么涿郡就还有希望,你要知道这一仗并不仅仅是你故安一县的事,是涿郡甚至是整个幽州,从长远的角度,从最终取得胜利的角度来看,刘兵曹做法是对的。”

    五十多岁的男人了哭的和个孩子一样,眼泪哗哗的,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还听不进人劝。牛纬现在心头最恨的就是刘澜了,本来在认命的时候却不想刘澜出现了,带给了他希望,可最后又是这个人亲手把这希望的画卷亲手打了个稀巴烂你说牛纬能不恨他么,要知道给人希望然后再让人失望远比初始不给人希望更折磨人心,尤其是在备受折磨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当他想到故安县百姓即将遭遇北新城百姓的罹难他哭的更伤心了,原本遭受蝗灾的北新城百姓就过不下去了没想到蛾贼一来又是抢又是烧的就更没了活头,如此一来不服王化的百姓就彻底跟了蛾贼,素服王化的百姓就到处找吃的,听说那里草根树皮都啃光了,易子享食都不是啥新鲜事还有人据说连土也吃了,这么凄惨的情形就要发生在故安县了,任他牛纬五十大几的男人在坚强能不哭吗?

    “牛县君,牛县君,你不要这样……”

    牛县令现在就像是个孩子,越劝越闹腾的厉害,不劝闹腾的更厉害,刘澜被他整的实在没招没招的了,就只能放狠话了:“牛县君你要是再这么哭下去我可就走了,你就一个人在这哭吧。”刘澜说完借势要走,不想这牛县君吱的一声便收了声了,抽抽噎噎的说:“刘兵曹,我不管你们出于什么目的,老夫就问你一句话,你们既然退了,那你们打算退到什么地方?”

    老牛闹有他闹的原因,他为官数十载大是大非能分不清?可不闹故安就真完了,所以在刘澜说要走之后他急忙问出了心中最想知道的事情,当然他心中最希望的还是这一闹之后刘澜能够选择死守故安,而不是退往遒县或是涿县。

    而这,才是他来此的真正目的。

第二百七十一章 消息() 
刘澜停了下来,牛纬和鲜于银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他们是真的好奇刘澜下一步到底是要干什么。

    刘澜转过身,看着老牛说:“故安(今河北易县高陌乡)周边是平原地形,而故安就成了我们唯一的防御点,所以我把决战地点设置在了故安。”

    刘澜声音不大,可远远偷听的张飞几人却都听清楚了,一时间众人无不呆愣,若是这样和守古燕长城有什么区别?难道就是因为那里有二千守军?显然不是这样的,但张飞却不管不顾大呼小叫的迎了来说:“好啊好啊,在故安给蛾贼来一次痛击,一举消灭他们。”

    “没这么简单。”

    刘澜苦笑,道:“选择故安是万般无奈之法,首先黄巾军中全是百姓,不管是他们攻破县城还是乡里,会有大量百姓或裹挟或强迫或自愿加入其中使其变得更加强大,此乃其一,其二因为黄巾蛾贼以战养战没有粮草所以决不能弃故安使其得到补给,其三就是因为故安乃平原地形,有利于骑兵作战而我们的援军千余骑兵正在向我们支援而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反击时刻就是骑兵抵达之时,但之前的守城之战却很艰难,而这也是我为何要弃守古燕长城的原因,而故安就不一样了,城高五丈,宽三丈余,有角楼、马面、护城河、最重要的还有瓮城,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我们足有万人黄巾蛾贼又如何能攻破故安?届时只要我们能把蛾贼拖在故安,待骑军一到,内外攻之,蛾贼焉能不败,当然倍于我们的蛾贼如果丧心病狂起来我们的伤亡一定是非常大的,所以为了减少伤亡,我已经派安平回返涿县,希望鲜于都尉能够再派兵前来支援,至于都尉他会不会派兵其实结果都不会改变。”

    “骑兵?”牛县令在听说刘澜要守故安后早已眉飞色舞起来,虽然眼眶通红眼睛发涩可在听到骑兵二字这些还能算个事?早冒起了精光,如同梦呓一般的说道:“我们还有骑兵?我们真的还有骑兵支援?”

    刘澜笑着看向牛纬,尤其是后者在听到骑兵二字后就像是得到了礼物不在打闹的孩子,心想着心理年龄最多五岁怎么就当上了一县之长了?说道:“是右北平刘政太守与公孙都尉派来的骑兵,虽然少了点,但要真到了那天无疑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奇效,甚至可以说这千余骑军决定了整个战局的成败。”

    刘澜说完,一改风轻云淡的姿态,敛容及其严肃的说:“所以当此关键时刻牛县令不该出现在这里而是尽快收拢亭里百姓入故安,就算故安收拢不下全县百姓也要尽快与遒县县令交涉使故安百姓能够入遒城暂避,但重重之中却是一定要严防有蛾贼混入城中,要知道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破开的。”

    “刘兵曹说的是,老夫这就回故安筹备,只是不知兵曹又要何时前来故安,老夫也好为兵曹帐下甲士安排食宿。”

    “这就要看牛县令什么时候能转移完百姓了,希望牛县令能快一些,最好在我部全军覆没前!”

    “什么!”听到覆没两字牛纬立时慌了神,直愣愣地看着他道:“你要和蛾贼,不不不,是你要在这里阻蛾贼?”

    刘澜笑了,转身走的很洒脱,没有回答等同于默认,所有人都知道易水河畔的大战取决于故安一县百姓的转移速度,能否避免决定着此战是否能如刘澜谋划的那样大获全胜,但大家都知道此战无法避免,要知道蛾贼就在百里之外,也就是一日夜的功夫就会出现在面前,而要在一日夜就将一县百姓转移,可能吗?

    不可能,所以他才会笑,苦涩的笑,但望向易水河畔的他却目光坚定并没有犹豫,因为他是汉军,是一名军人,他可以为了帐下的士卒弃守古燕长城,但却不能为了帐下的战士致故安一县百姓不顾,因为他们都是军人,而军人的天职就是守土保民,所以就算是死在易水河畔他也在所不惜!

    ~~~~~~~

    第二日晌午斥候来报说黄巾蛾贼昨日赶了一日的路距离易水只有不到五十里可自从昨夜扎寨之后到如今就再也没有开拔的迹象,得此情报之后刘澜与帐下众将百思不得其解,商议无果之后只是吩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