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刻令其一头雾水,尤其是在最关键的名字与字号四字他都不识得,不然的话就能知道这座墓室的主人到底谁了,但可惜那看上去姓像是李字,但又有些不敢确认,是以只能无奈地撇撇嘴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张正出声问,道:“司马,上面写的啥?”
“不知道,但看上面的意思应该是本朝的一位将军,死在了匈奴境内!”刘澜对这位死在匈奴的将军肃然起敬,怀着敬畏的心情,声音沉重地将那首悲愤帖能看懂的部分念给大家听,可惜念完后不仅是他,众人也都不知道墓室的主人到底是谁。
他怀疑眼前人很可能是位不太知名的人物,但刘澜还是一脸肃然地走到这位最终葬身在草原的将军身前,将他被盗墓者破坏四散的尸骨重新凑起,放回棺木中。
随即在大家感叹声中退出了主墓室,不愿继续打扰主人安静,返回石屋外,众人点着火把席地而坐,这时梁大开口说:“刚才那碑上所说的匈奴境内在哪啊?不是在并州么?(匈奴已经内附)怎么跑到这里了?”
赵洪趾高气昂地说:“这将军活着的时候,咱们脚下就是匈奴的地界!”
吉康不解道:“可咋又成了鲜卑的地界了?”
赵洪解释道:“以前是匈奴,后来匈奴被咱们打败了,鲜卑人就趁机占了!”
李翔瞪大了眼睛说:“为啥咱们不占?”
赵洪嗤笑一声,道:“苦寒的地方,夏天还好,到了冬天还不得都冻死啊,笨!”
李翔赵洪年龄本来就差着两三岁,经过一日夜,关系更加紧密了,但看着一众人,司马的心思却变得更凝重了。
冀北撇了撇嘴,心想还能比辽东冷?
大伙聊着天,梁大却多看了司马一眼,他好像在沉思着什么,已经好半晌没开口说话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笑呵呵的说:“司马,你在右北平,可知道为啥汉军一点动静也没有,就算是汉军没动静,为啥连幽州边军也没动静,照往常这时候就算打不到鲜卑狼帐,怎么也能收回右北平把鲜卑人赶出汉境了啊!”
此刻刘澜心中想着的却是鲜卑,从‘刘澜’的记忆中他知道鲜卑分为三部,可这三部的关系却并不太和睦,可他却从丘涟百人队那会说汉话的鲜卑人口中问出来许多内情,这让他确定自己最初的疑惑并不是多虑,而且在经过审问后他们居然是要去狼帐献俘。通过这一点能够得知,梁大的妹子就在前往狼帐的路上,或者已经到了狼帐。
可关键是他们这些人如果真去狼帐救梁大妹子,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是找死。
如果此行成功率最高是百分百的话,那么现在成功的几率就只有百分之一。
他们此去,很可能就会像石碑主人一样,一去不复返。
这样的惨剧他绝不希望在自己身上上演,他有义务,也必须要把大家活下来的几率提高,一直提高到百分百,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他才会带着大家去狼帐,不然他绝不能让大家去送死!
可该怎么才能让胜算更大,让伤亡更小,这是一直困扰在心中的问题,每日里他都不停地思考,想要借‘刘澜’对草原的熟悉来使这支小队不断的变大变强,成为一柄出没于鲜卑人心脏的利器,最后在狼帐救下梁大的妹子。
既然是这样,那么首先就不能在草原瞎撞,在这危机四伏的草原乱撞只会死的更快,所以他第一步就决定去土河,在刘澜的记忆中那里是中部鲜卑柯最部与东部鲜卑阙机部的要冲,类似后世金山角,是两不管的地区,只要到了哪里,他就可以通过游击的办法多搞些马,攒些箭,只要能够一人挽二马最好是三马,那么在提高草原腹部的行动力后,就将成为他们此行的最大保证。
然后第二步则是前往伽罗部,那里是前往中部狼帐的要冲,而且还能获得足够的食物,而这才是前往狼帐的关键,至于第三步则是继续向北进入北方慕容部,如果按照刘澜记忆的概况,那里有一处鲜卑人制作檀弓与端角弓的作坊,如果能够把那里捣毁,不仅能够让大家装备上更加精良的檀弓和端角弓,更能让鲜卑人失去后勤的保障,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样一来若是能够缓解右北平的压力,那么就算是大功一件,日后就算是回到右北平,也不会因为被俘的经历而被斩!
至于最后一步,就变得简单了,那就是把鲜卑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慕容部的时候,他们调头西向,直入鲜卑狼帐,然后救出梁大妹子来!
当然一开始刘澜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走一步算一步,最后只要能抵达狼帐就是了,可是在发现了将军墓后他知道不能这么盲目,必须要提前部署好,做出一套方案才能前往弹汗山,不然大家可就真的像墓主人一样被留在草原了。
至于最后如何找到弹汗山的狼帐,哈哈,虽然‘刘澜’没去过那里,可他后世的家乡就离弹汗山狼帐不远,轻车熟路,虽然现在是古代,可只要找到后世家乡的具体位置,那他就算是闭着眼也能从如今的‘赤峰’境内回到乌兰察布境内。
忽然梁大的声音再次响起,神游天外的司马一怔之下歉意地笑了笑说:“你说什么?”
梁大又重复了一遍说:“司马,你知道为啥汉军一点动静也没有,而且就连幽州边军也没动静,照往常这时候就算打不到鲜卑狼帐,怎么也能收回右北平把鲜卑人赶出汉境了啊?”
—————————万万没想到,节操不见了————————————
第二更送到啦。
第二十二章 常胜军!()
刘澜身子一颤,仿佛被梁大的问话从睡梦中惊醒一般,啊了一声歉然地看看梁大,待听清他的问话后,心中想的却是党锢之祸与外戚宦官之间的争斗!首先是皇权与士大夫豪族之间产生的矛盾与裂痕;使得东汉皇权不得不依靠其他的力量来平衡帝国的行政运作,而外戚与宦官就扮演了辅助皇权的角色。
一面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矛盾不会太过激化,一面又起到互相倾轧的作用,使双方都不会坐大!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外戚与宦官势力必定会在不同程度上侵夺一定的皇权;但是两者却是真的在从不同角度维护和巩固着东汉皇权。
虽然二次党锢直到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才结束;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灵帝与外戚宦官势力为避免士大夫豪族参与黄巾之中,所以第二次党锢被抓被捕被迁徒的士大夫才得以被释放,并颁布了一系列的行政命令,但这些行政命令却又进一步强化了地方豪族的实力,扩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为日后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
当外戚与宦官集团双双陨落,各种强大的势力无有制约,再加上皇帝年幼,各大势力自然开始跃跃欲试,力求以自己来填补权力的真空;而大汉朝也就在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演出中悄然落幕,不得不令人心生遗憾!也正是宦官与外戚的互相倾轧,再加上边地戍卒的存在,自然就会在皇帝耳边出现两种声音,出兵与不出兵,即使最后支持出兵一方胜利,但想从中央调派北军南军前来就势必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具体宦官与外戚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他并不知道,只能勉强笑了笑:“兵法不是说兵者国之大事吗,当然要慎之又慎了,到底是选北军南军还是岩郎出战?领兵将领又该选什么人,这些都需要讨论和筹备,所以只要调动完备,大军也就会来了,至于边军没动静,应该是在等汉军到来,所以现在采取守势,是为了汉军抵达后更猛烈的反击!”
听司马的口气竟然是汉军出动,张正立时喜上眉梢:如果汉军一到,管它是什么蛮子,立时就打的它哭爹喊娘,远遁塞外。”
墓室外已经有水珠落下,噼噼啪啪地如同炒豆子的声音在天地间响起,突然刘澜想起了一直尾随着他们一行的那三个百姓,说道:“这雨越下越大,你们谁去找一找,把那三个小子招来在这里避避雨!”
没想到司马这时候还能想起那三人,若不是司马说起他们早忘了这一茬,可是外面的雨势渐大,众人全都皱了皱眉,这时候谁也不想冒着雨淋去找那三个不相干的人。
看着大家不情不愿的样子,司马一下站起来,笑着说:“你们先待着,我去外面找找看!”一旁的赵洪扯住司马,说:“司马,我跟您一块去!”司马要去,众人面上都挂不住,纷纷吵着司马留下他们去,刘澜没同意,就带着赵洪和武恪去了,双手展开挡着头顶,扯着嗓子喊安平、荆守、雍盛的三人的名字!
目前的雨水并不大,但找了一番下来衣衫也都全湿了,脸上爬满了雨珠,忽然在一声喊后,远处从草丛中钻出来三人,瑟瑟发抖地牵着马跑了过来!
三人走过来通的一声就跪在司马身前,求着他收留,刘澜沉声说收留的事先不谈,先去避雨。
三人坚持,司马不答应就不起来,此行九死一生,三人除了弓术勉强,其他都不行,若跟着去迟早会死在草原,司马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伫立在寒风里,雨水哗哗流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沉声说:“快起来,先避雨!”
武恪看着三人执拗的样子,虽然理解,但此时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鸡,没好气的破口大骂,道:“直娘贼,你三个贼厮听清了,若想这样胁迫司马让他留下你们那是绝无可能,与其你们逼司马在这里淋雨,不如先去避雨,到时候老子也好为你们美言两句,要是执意求司马,老子可不想和你们遭雨淋!”
三人抬头看了眼脸色难看的赵洪和梁大,尤其是看着司马一脸着急地拉着他们起来却因为三人的执拗非但没有拉起他们,反而还成了替他们挡雨的工具,一时间脸上全是不忍的神色。待听了武恪的那番话,立时就想通了,既然无法迫使司马松口,那就先去避雨,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不想让司马陪着他们一齐遭雨淋!
武恪心里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小司马,但这时候他觉得心中那个睿智的司马有些一根筋,为了这三个傻小子在外面淋雨真是不值当,立时决定以后幼娘要是找人家,决不能找司马这样的!
回去后大家伙把火把凑了个类似的小火堆,反正都是一群老爷们,也没啥避讳的,脱光了围在一起,边烘干着衣衫,边烤着火。
几人坐在火堆旁,话题从新来的三人因为鲜卑劫夺乡里的打秋风又聊到了汉军头上,张正只要一提起汉军,那就算是打开了话匣子,就数他的话最多:“匈奴人被灭了内附了,北边又出了个鲜卑人,不过鲜卑人就是再厉害还能比以前的匈奴人厉害?到时候只要汉军一到,还不是要被打个落花流水,这世上就没有比北军更厉害的军队了!”
司马看着大家伙微微点头,对这个北军了解只限于北园八校尉的他竟没想到北军在这个世界如此深入人心,好像就是常胜军,只要是他们出现的地方,就绝不会有败绩。
张正激昂慷慨地说着:
南越杀我汉使者,屠为九郡。
宛王杀我汉使者,头悬北阙。
高句丽杀我汉使者,即时诛灭!
创造这一切的正是堂堂汉军,而汉军中精锐的精锐,北军南军还有岩军更是用他们抛洒出的热血,使胡虏闻之丧胆,使百姓闻之雀跃,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张正一番慷慨陈词让司马都有了热血澎湃的感觉,一时间心中燃烧的火焰让他再也感觉不到拍打在身的冷风如何寒冷了。
我们的猪脚并不是大汉民族主义者,但这一刻他真的开始由衷推崇起汉帝国了,汉帝国国力强大,对外扩张还有持久的强盛统一绝对是历代封建王朝中独一无二的,而且汉帝国一直用强大的国力和雄心压制着外族,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也只有汉帝国的将军们喊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如此豪迈的一句话!
而这一句话也可以说从头到尾贯穿整个汉朝,就算是汉亡后的三国,它们也都用着各自强大的武力征服了不服的异族!
在这样慷慨激昂的氛围里,在墓室外倾泻而下的雨水声中,刘澜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场金戈,汉族儿郎用自己手中的兵刃,向敢于挑战汉帝国的一切外族发出了最血性的呐喊: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但在这样的场景中却好在耳出现了另一个声音,他说外族的入侵是为了中华民族注入狼性,他大吼一声说,错,是羊性,正是因为外族趁中华民族动乱时的入侵才使我华夏儿郎更软弱!
—————广告君已经抢救回来了,求票票保节操—————————
有读者大大反馈,看书有时候感觉章节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