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暂时还是算了,非常时期最好还是不要动天子。“曹操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使用郭嘉的方式来解决眼下的麻烦,当然眼下不使用不等于以后不使用,只不过他觉得现在的时机未到,因为四周的威胁太大,所以他希望用更为平和一些的方式来处理,毕竟他始终都认为这一切都是献帝被身边这些野心家所蒙蔽,正是受到了董承和王越这几个宵小鼠辈的影响,才会让他与献帝的关系无法调节,这一回他要一次解决所有麻烦!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啊!”郭嘉万万没想到,司空不仅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反而还做出了只解决董承的决定,在他看来,这个时候就是不自立也要对献帝进行更大的限制,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他失望了,也是在失望之下有些激动的他才说出了这番话,甚至还有些激动的说:“司空切不可妇人之仁!”

    郭嘉还想劝,希望他能改变,如果把处置这件事分为三部分的话,那无疑限制献帝是最佳的方式,比只处理董承和称帝要更好一些。

    在郭嘉的眼中,所谓的汉室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效忠可言,在他的心里效忠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司空,所以他一门心思的想着拥立曹操,最少要让曹操生出这样的心思,而不是一门心思的和荀彧一样想着扶立汉室。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当年陈胜为王时所言,而那些忠于汉室者,却完全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汉室的天下是推翻了暴秦与楚项,并不是那些令人作呕的腐儒口中受禅于周室,那么司空又为什么不能代汉?

    他知道现在需要借助汉室,但是未来呢日后呢,难道还要归政汉室,归权于献帝呢?有些道理,他相信不用说司空也会明白,似权利的斗争,向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今时今日的司空,更是如此。

    进则生,退则死,其实司空已经没有抉择的余地了,只不过他还在自欺欺人,而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人,正是荀彧,如果不是他在影响着司空,司空也不会行如此妇人之仁之事,郭嘉不想放弃,或者说他不希望司空身处险地,眼下就是要限制献帝,不给他任何的权利,而同时司空要收权,要总揽大权,只有这样才能收拢人心,才会让那些墙头草彻底站队而不敢生二心,只有这样,那么在未来才能够代汉!

    郭嘉的这一番慷慨陈词,可谓是把眼下的难题都抛了出来,更让曹操明白了一点,现在他就只有一条路,只能前不能退,饶是终于汉室的曹操,在这一刻也不由得沉思了起来,而司空的反应,着实让他激动无比,最少从他这个举动来看,司空是在认真考虑他的建议。

    如果司空沉底,那他呢,最少也是三公,就是封侯也再所难免,而这些如果司空不称帝的话,将永远也不可能有机会,毕竟这可是从龙之功啊,那时候什么郭家,他连正眼看都不会去看,一想到这些,郭家就有些激动起来。

    “这件事我会考虑,但眼下还不合适,时机不到,先动董承,我想这样的震慑已经足够让献帝老实,如果他还敢有小动作的话,那再动少府,按照奉孝的三策来办!”曹操没有妥协,曹操已经妥协,对郭家来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并不是非要让司空去执行对付献帝的三策才算达到目的,而是司空的心态转变了,受到了他的影响,这才是郭家一直以来在努力的事情,既然荀彧在不断影响着司空,那么他就要想方设法来改变司空,他们之间的较量,还很长,但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自己!

    野心是一点点产生,一点点萌芽的,而限制虽然有用,但只是限制,并不会压制人性的欲望,所以荀彧这样的压制迟早会让司空爆发,一旦那天到来,再没人再能阻拦。

    ~~~~~~~~~~~~~~

    冀州开始大规模调动,部队开向高邮,十万大军,旌旗蔽日,连天空好像都变得昏暗起来,消息传来,天下震动,当寿春之战结束,袁术死于乱军之后,所有人都认为纷乱多年的关东地区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可是就在寿春之战结束不到十天之后,所有人都嗅到了大战的硝烟气味。

    高邮,虽然不是徐州最大的一个县,但却是南下广陵的唯一郡县,地理与战略是极其重要的,在刘澜撤退广陵之前,不管是军师府还是将军府内,都在建议扼守高邮,在高邮建立防御,抵御来敌。

    但最后刘澜还是放弃了这个建议,直接退到了广陵,消息传来,不仅仅是曹操和刘澜,可谓是天下都已震动,所有人都在关注着战争的结果,因为大家都清楚两人之间的胜利者,将有极大的可能结束着纷乱多年的战乱。

    战火多年,天下百姓已经极度厌倦战争,渴望和平,当还在等待许都消息的曹操和郭嘉得到这一消息之后,尤其是郭嘉,直接躲进了自己的主帐,继续研究起他的计划,希望尽快想出解决袁绍,取代袁绍,最少也要保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三足鼎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反之在广陵,消息传回来的一刻,所有人都紧张起来,虽然刘澜和徐庶包括关羽等高层都清楚这可能是一次蒙蔽性的行动,可是没人敢怠慢,因为谁也不敢确定这到底是一次迷惑曹操的行动,还是一次迷惑自己的行动。

    没人敢冒险,所以瞬间广陵上下开始紧张起来,开始进入战争状态,防备来犯之敌,当然这是必须的选择,不管最终袁绍来不来犯广陵,小心防备这都是必须的选项,何况一旦冀州军没有过来,那么他们此时的行动,其实也能起到一个帮着冀州军打掩护的作用,可以让曹操对袁绍来犯深信不疑,这样一来,当冀州军南下之后,才能够更大的杀伤曹操。

    当然,以曹操的实力,虽然很弱,但是他的部队很强,郭嘉提出的一个观点,虽然刘澜不清楚,但是他却明白一个道理,冷兵器年代的战争,完全看的是主将和士兵,一支虎贲是非常难得的,但这支虎贲被消灭之后,那么再招募来的士兵还会有之前的战斗力吗?

    肯定不会,所以他现在巴不得曹操的主力在与袁绍的作战中被消耗,就好像袁术的部队那样,当最初的主力被消灭,他就只能不断去招募新兵,而新兵虽然弥补了部队的数量,却永远也无法弥补质量,这或许比曹袁分出胜负更让刘澜所关注。

    在大战开始前,刘澜带领着广陵文武百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春耕祭祀,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更是亲手栽种了麦苗,虽然只有装个样子,但却必须要对治下人做出这样的一个表率,对农业的重视,不管刘澜多么重视工商,对现在的治下,农业始终都是重中之重,是国之根本。

    仪式完毕之后,刘澜一行开始返回,沿路到处都可以见到正在农耕的百姓,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燃起,虽然冀州的大军正在高邮集结,但是没有人能够影响到春耕,哪怕是战争,好像也没有让广陵人害怕。

    这事如果发生在徐州彭城是根本不会出现的,哪里饱受战争之苦,深受战争之害,战争还没到,迁徙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了,可广陵就不一样了,战争已经远离他们几百年,这几百年间虽然出现过盗匪、也发生过叛乱,更有笮融造反,但是对广陵百姓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所以没有真正经历过战火的百姓们,其实对于战争是没有多少感觉的,也不觉得有多么害怕,根本就没有与蝗灾、洪灾相提并论。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们,兵灾比蝗灾更可怕,可能也没人相信,毕竟没见过,也没遭受到刀兵之祸。

    这样的情况,让刘澜非常头疼,他希望进行一些宣传,最少让百姓们有所准备,可这些好像根本就没有用,在他们眼里,不管是谁来,都会像笮融像刘澜,不会伤害到他们,毕竟不管谁得到这块土地,关键还是要得到这块土地上的人口,没人耕种养殖,光有地又有什么用。

    刘澜对这样的反应有点无语,甚至很眼里的批评了内卫在广陵的工作没有做好,可是最后他也了解了下,这和一直缺少引到有关,毕竟之前广陵内部的官吏一直都有问题,试想连义仓都无法施行,关键还是那些官吏与世家沆瀣一气,才导致一切好计策都没法施行下去,而内卫自然就更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影响,让他们有危机意识,认识到危险已经就在身边。

    所以这件事让刘澜非常生气,也让内卫提高了警惕,当然在宣传之时,他也希望着是自己小题大做,袁绍的目标会像他的承诺一样出兵兖州,但他可以这样去想,却并不敢这样去做,那只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所以,开始筹备战争,让百姓意识到危险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如果袁绍不来那就最好不过,可文丑来了,那么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筹备了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所以又有什么可担心呢?

    大不了一战就是了!

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寿春之战(184)() 
“如何了?”曹操一行磨磨蹭蹭走了十余天还没抵达许都,而此时许都早就变得人心惶惶,对此曹操根本不担心,只是耐心等待着许都的消息,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返回许都,力挽狂澜。

    “董承把罪名全担了下来,天子已经免去了他所有官职,贬其去守社稷,不过荀令君却建议其守宗庙,这几天结果就会下来。”郭嘉将许都最近发生的事情如实向曹操禀报。

    “宗庙?社稷?”曹操冷哼了一声,在献帝迁往许都之后,曹操就破土动工仿雒阳都城修建了王宫,同样也在王宫之左修建了宗庙,之右修建了社稷,所以不管是天子还是荀彧他们对董承的惩处是非常轻的,甚至借看守宗庙社稷的由头,还把他留在了许都,

    把董承留下来的用意不言而喻,当郭嘉说出惩罚之后,曹操瞬间担忧起来,这算什么,养虎为患?只要董承不死或者不离开许都,那他迟早还会生事,甚至此刻就算最后让他离开了许都,曹操也不会放心,放虎归山,到时候反而让他能够与许都这些人里应外合,反而防不胜防。

    “文若啊文若,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曹操有些失望的说着,这让郭嘉下意识的耸了耸肩:“卑职不知,但司空如果不狠下心来,一旦生出祸端,那我们这盘棋就输定了,我们这些年的努力也都完了!司空可还记得董卓之死?到时那些宗亲将军们必定不会放过这些朝官,一旦痛下杀手为您报仇,便给了袁绍可趁之机,到时他带兵南下,一战荡平兖豫也不在话下!”

    曹操是真的害怕了,这样的结果不仅会发生,反而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他不相信荀彧看不出来留下董承的后患有多大,当然他也相信荀彧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他因为是害怕自己犯下众怒,杀死外戚反给他人可趁之机。

    他仔细考虑一番,看向郭嘉,想开口,却发现郭嘉却早已闭上了眼睛,这个时候闭目养神,说明他已经很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在东城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曹操知道既然郭嘉这个反应,那就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了,要么杀人要么就按照荀彧等人的办法留董承在雒阳,那么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曹操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决断了,沉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做的干净一些,不要给别人口舌。”他顿了一下,说道:“董承的事情,你最好不用出面,让程昱去见见陈群,让他来处理,必要到时候我可以给他撑腰,让他大胆一些,该是什么罪,就是什么罪,不容情,但也别徇私!”

    郭嘉心中一凛,瞬间露出了以沫坏笑:“卑职知晓了,不过那王越又该如何处置,难道也交给陈群?”这件事曹操明显是要置身事外的,所以他才会一直拖着没有返回许都,可许都的处置显然已经突破了他的底线,既然这样那么他就用另一种方式来加以影响,这样一来到时候不管给董承按一个什么样的罪名,别人都无话可说,自然也就算不到他曹操的头上!”

    “最好让程昱再提点陈群一下,从快从重,现在这个去守社稷或者宗庙太轻了!一旦船样出去,那是无法对天下万民交代的!”郭嘉知道既然要灭口,那就绝对不能给董承翻身的机会,所以一个死刑也就一劳永逸了。

    可是曹操却突然摇了摇头,道:“陈群虽然刚正,可未必真的会叛其死刑,毕竟董承并没有犯谋逆这等重罪,充其量也就判其去雒阳守被挖掘一空的皇陵,你说到时候真的让他借守寝陵离开雒阳,还指不定他在外生出什么乱子来,所以要置其死地,就要让任何人都说不出二话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