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1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这。”史阿没想到天子会用这番话来逼自己,忙回答,道:“此事关系重大,昨日荀令君来府,只言卑职只当临时出任虎贲中郎将,只是为了在宫中拱卫天子几日……。”
他在夫人面前怔了半晌,便义无反顾的来到了皇宫,在大殿里,单膝跪拜,这样的行礼方式对武人是极大的羞辱和屈辱,但这就是文人要见到的目的,就是要从多方面打击武夫,让他们连最后的自尊都失去,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武人又怎么可能威胁到他们?
而恒灵二帝也是同样的想法,会害怕宦官、外戚甚至是士族,却永远也不会担忧那些武夫将领们,因为他们没有威胁,但如今就不一样了,你要问献帝就害怕的是谁,那肯定是带兵的董卓李催甚至是曹操。
看着史阿施礼,献帝轻轻说了一声,道:“起来说话吧!”
史阿单膝跪地施礼之后,便在阶下老神在在的直立着,低着头连天子看都不敢看一眼,面君,这可是他最大的梦想了,可如今的君又怎么能跟他心目中的天子相提并论?
史阿低着头,而边上天子身边的宫女太监们同样目不斜视,可都私底下留意着二人的表现,一举一动都记在心底,他们能被抽调到天子身边,都清楚是因为什么,如果不尽心尽力,那么会像之前那些宫女太监们一样,被发配到苦役处,反之把眼见的一切都记下来,那好处就太多了。
这些太监们,早就不能与当年权倾朝野的中常侍们相提并论,那时候毕竟皇权还在,有天子撑腰,中常侍们自然权利就大,如今天子都在司空的控制之下,他们哪里敢又其他想法,一个个都抱着司空的大腿,出卖着天子的利益。
这时,就听到天子缓声说道:“听闻伏国丈近日偶感风寒,朕已经派了太医,你去了虎贲上任后,就先与太医一道先替朕去探视的病情,看看他的身子好些了么?”
史阿一怔,他心中瞬间就想到了,天子这是要通过这件事来确定自己对他的忠诚度,他如果答应,那么到了国丈处势必就会进一步对他笼络,那时也就是他表忠心的时候,不管他拒绝还是同意,肯定是不会轻易就相信他的,反而还会有更多的考验,直到最终确定自己和师父一样值得信任,那么才会逐渐让自己掌握一些机密。
他一直都为师父暗中做着一些隐秘的事情,虽然还很难接触一些机密,但也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直指曹操,他本来想脚踏两条船甚至是哪头都不偏,可就现在来看,在曹操和天子之间,必须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史阿犹豫了片刻,再次跪倒,忙回奏,道:“昨日荀令君亲自来到莫府上,他对末将百般叮嘱,末将方才答应今日前来上任,可末将绝不敢有顶替尊师之念,一旦尊师再回许都,自会再将虎符交换家师,所以末将万不敢以虎贲之职前往国丈府探视国丈。”
献帝心中大骇,他自然清楚史阿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可是这么多眼睛盯着自己,只是一瞬间便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点点头,道:“哦,这么说你是知道令师在何处了?”
“不知。”
“那你如何确定他还会回来!”献帝的声音没有异常,可史阿却觉得自己浑身有寒风在呼啸。
“卑职只是……”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朕知晓你的心思,可王虎奔已经消失,还不知多久才会返回,难道这些日子就让虎贲军一直处在混乱之中不成?你怎么对得起王虎奔这些年在虎贲军中所下的心血,朕反倒觉得你现在就应该主动担负起责任,王虎奔如果回来再归权给他,如果不回,你也不会辜负了尊师的心血!”
“这……这。”史阿没想到天子会用这番话来逼自己,忙回答,道:“此事关系重大,昨日荀令君来府,只言卑职只当临时出任虎贲中郎将,只是为了在宫中拱卫天子几日……。”
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寿春之战(189)()
十八岁,像献帝这个年纪,说白了还是半大孩子,再加上长在深宫,生活常识几乎都不懂,至于朝政,就更别提了,自他登基以来,朝政一直被把持,除了打小学来的那点帝王心术,更是全无半点施政能力,而这一切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优柔寡断,胆小怕事,尤其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对外界的情况缺乏准确的判断,这才会被董承蒙蔽,认为只要解决了曹操,就能够万事大吉,匡扶汉室了。
对于其他人,尤其是刘澜和袁绍,或许还真不介意许都自己乱起来,甚至巴不得越乱越好,这样也好从中获取好处,可是献帝跟着乱来,那无疑就是不顾大局,可对献帝来说,他如果不这样难不成当真就看着大权旁落?
既然什么也不做是在等死,那何不大胆尝试一下,但就是这样,对他来说,也只能借助外援,至于他自己,其实一点力都出不上,盖因身边皆是眼线,为此他听从董承之计,每日飞鹰走狗,斗个蛐蛐,以此希望能够让曹操放松警惕,这样做的效果如何他不得而知,但是从许田涉猎之后,曹操对他的态度明显大为改变,不在把其视为威胁。
当然曹操也知道这可能是献帝在卧薪尝胆,可内外无援,他又能掀起什么大浪来,然而当他静待许都一系列后续发展的一刻,突然听闻荀彧居然要任命史阿为虎贲,这一下子就打乱了他和郭嘉的计划,为此他不得不连夜赶回许都,并在第二日率先赶了回来。
而在此时,尚书台内,一众朝官正在为粮食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京中缺粮,甚至缩减了宫中用粮,而缺口居然高大六百万石粮,这个缺口看起来不大,可却要坚持到秋收,那就不得不让众人考虑该当如何减衣节食,要不然饿肚子事小,一旦生变,那可后悔不及,而在如今天下大环境下,许都一旦有变,必然会引起袁绍乃至刘澜等诸侯觊觎。
“立即派人前往三河索粮。”如今河南凋敝,尤其是雒阳在董卓一把火焚毁之后,几乎将河南百姓全部迁徙,而河内则刚平定不久,为了安抚民心,司空不得不免去了哪里三年赋税,所以真的要调粮,只能到河东,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这三地的世家手中调粮,可是看着他们的眼神,一个个露出为难的眼神,荀彧的目光瞬间变冷,扫向众人的一瞬间,便毫不不客气的说道:“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粮食的问题必须要在一个月内解决,这三地平摊下去,每一处两百万石,没办法就自己想办法,关键时刻可以便宜行事嘛!“
“诺!”
荀彧根本就不是在跟他们商议,而是命令,而这也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一切都是以汉室下达征收粮秣的命令,当然这道命令一旦下达,最后多半倒霉的还是百姓,想从氏族手中扣出一粒米,简直就是做梦,可他一句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筹集到粮食,他可不管用什么方式!
“骑兵荀令君,济阴太守程昱粮食紧缺,求许都派粮!”最近冀州动作频繁,为了以防万一,不得不让程昱在济阴临时征募部队加强防备,虽然只是多了一万人,但本来粮食缺口就极大的济阴立即便难以为继,好在当初征兵时荀彧有保证过粮食,所以程昱也就腆着脸求粮来了。
“告诉程仲德他,要粮没有,要命一条,我去给他做人脯,问他要不要!”荀彧雷厉风行的处理着一件件公务,虽然处置的比较粗糙,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他也深知眼下的关键在与熬到秋收,那么一切的麻烦都会迎刃而解,冷笑道,“他程仲德堂堂济阴太守,难道连这点粮食的缺口都补不齐?我看啊他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想从许都找粮秣,哼,我连一粒粮都没有,再告诉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他这个太守,自己想办法去,反正多出来这一万人的人马不能给我散了!”
“诺!”
粮食的问题让他头疼无比,好在兖豫二州粮秣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现在就看许都一城,所以也就轻松许多了,而他这两道命令,虽然同样是祸害,但也是祸害他人,河东自从董卓入京之后,就一直处在无主状态,虽然也有任命的郡守,但其实现在还不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说白了和河内的情况一样,毕竟害怕会刺激到袁绍。
可这样一来,这道命令大军也都听明白了,那就是要去祸害河东与河内了,至于河南,能祸害多少就祸害多少,反正也没几个人在意,更何况现如今的形式,早就不是三河氏族当权的年代了,是颍川氏族大权在握,荀彧有没有借机打压的意思,那就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了。
看着他们的表现,荀彧再一次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说道:“你们大胆去做,不要怕困难,万事有我、司空和天子为你们撑腰做主,不必有任何的忧虑,到了三地,不管是平民还是氏族,一视同仁,六百万的粮食缺口,并不多,有些世家完全可以直接拿出来,所以你们不要怕得罪人,如果能多筹集些粮秣,那我给你们请功,可我同事也告诉你们,如果谁办砸了,那也就不用回来了,自戮谢罪吧!”
这一次为了确保事半功倍,荀彧亲自选了三名尚书亲自前往三地筹集粮食,在尚书台,尚书一共有六人,官职不高,俸禄也不过六百石,其存在几乎就和军中的刀笔小吏一般,但这些人权利虽小,可能耐却大,一个个都算得上是储备的后备人才,为了升任尚书令和尚书仆射都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而且随着尚书台的权利越来越大,政令全出自尚书台,比之三公都不遑多让,一个个平日里本例就傲的小年轻,此刻被选定之后随着荀彧给他们说了这么一番撑腰的话后,那简直就像是打上了鸡血,此刻莫说是六百万石粮食,就是六千万石,那也敢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荀彧很快拟好了三道御旨,大致意思就是三人奉旨筹粮,属地臣工当竭尽全力,特许三人便宜行事,如有阴奉阳违者,可先斩后奏,钦此!御旨拟好之后,看了眼尚符玺郎中,他保管着皇帝的印玺,不过这印玺和虎符一样,只保留了一半,所以他随即起身,便打算跟着荀彧去见天子,待玉玺合二为一之后,这道御旨便算是真正的圣旨了,不过荀彧这里事情太多,短时间内还走不开,便让尚符玺郎中先在旁稍等,交代了众人几句之后,今日的议程便算是处理完了,随即与他一道拜见天子。
不一会儿荀彧便与尚符玺郎中来到宫内,听闻天子正在御花园,刚到御花园,却猛然看到了曹操从内而出,荀彧揉揉眼,以为自己眼花了,在确定了自己并没有看错人后,纪毣上前施礼:“卑职拜见司空。”心中却陡然一紧,司空居然回到许都而他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文若这是来见天子?”曹操笑呵呵的扶起了荀彧问道。
荀彧正要透露来意,却被曹操打断:“你先去见天子,等会儿到府上我们小聚在谈。”说完便先一步离开,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虽然亦如往常一样,可荀彧总感觉好像与曹操之间出现了一道看不见的裂缝。
曹操一去,荀彧便在御花园见到了天子,此时他正性质正浓斗着蛐蛐,见到荀彧来也都难以让他离开正在激烈角斗的瓷罐,荀彧施礼之后说明来意,而天子居然连圣旨看都没看,随身取下了半枚玉玺,头也没回,只是伸出手递了过来。
尚符玺郎中虽然不是头一次见到天子,可依然很有些紧张,见天子递来的玉玺一时不知所措,荀彧看出了他的担忧,点点头,让他上前接过,后者得到示意,便壮着胆子接过半枚玉玺,合二为一之后,再圣旨盖下大印,二人也就不在停留,向天子告辞之后,除了御花园。
把一切交代完毕之后,荀彧便即出了皇宫,朝司空府而来,此时曹操已经在议事厅等候多时。
因为是突然回来,许都内知晓曹操返回的还没几个人,整个议事厅内就只有郭嘉一个人,荀彧抵达之后,把筹粮一事一五一十向曹操禀报,对此曹操可不敢大意,粮食问题可是关键,绝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叮嘱一番之后,荀彧便主动提及了关于对董承的处理以及史阿的安排,曹操没有任何意见。
随后荀彧便即离开,而曹操则看向郭嘉,道:“这个史阿也和王越一样?”
“完全不一样,卑职有信心,将其收为己用,如果司空愿意,卑职保证明日日落之前将他带到主公面前。”郭嘉信心十足道。
“哦?”关羽史阿在殿前拒绝天子的事情他是知晓的,本来觉得这件事多半是在做戏给自己看,可听了郭嘉这番话,他反而眼睛一转:“那好,你明日把史阿带来我见见,正巧丕儿要寻一剑术师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