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黄石公手书,乃后人假托黄石公之名所作之伪书,不过真正让刘澜好奇的是这小娃穿儒袍却不读儒经反而看兵书,还真有点离经叛道的意思。而且还不理那些繁文缛节,甚至连姓名都没有通报,便很熟络的说道:“不知县君对今日辛家辛毗解经如何看法?”
刘澜并没有对这少年的鲁莽举动有任何不满,反而还对他的少年心性大感有趣,这时代见多了遵循繁文缛节的文人,像他这样大大咧咧一点也无儒家气息的少年还真少,说道:“震耳发馈。”这便是刘澜的回答,没有因为他是少年人而刻意怠慢,而是说出了内心的想法,要知道不管是田畴的荀子性恶说还是阎柔的孟子性善说他都听得太多了,而三性说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若不是今日听闻,他都不知道董夫子有此一说,要怪也只能怪孟夫子荀夫子两性说名声太大,就算是本朝,所知寥寥,何况是后世呢。
“小子不敢苟同。”少年毕恭毕敬,可刘澜却从中发觉这小子好像有意卖弄,不是卖弄自己的才华,更像是卖弄自己的本领,有种毛遂自荐的感觉,所以刘澜一脸笑容但内心更多的却是想知道这位少年打着什么样的盘算。
“辛家辛毗与其说是解经不如说是说经,通篇毫无独特见解之处,反而借董夫子之口诋毁先贤,这就有违董夫子本旨了。”
刘澜何尝听不出辛毗有意拔高董仲舒而诋毁孟子荀子,更为了使自己所言得到认同通篇都在借董仲舒之口,反而更像是今古文意气之争,在刻意拔高今文一脉,可不就是少年所评价的不似解经,更似说经吗?
刘澜看着少年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笑道:“看你似儒生却又研兵家典籍,而此刻却又将我喊停,难不成是要随我回卢龙,弃笔从戎?”
“小辈后进当然是儒生,不过方今天下群寇四起,想要出人头地、青史留名,兵家自然胜过儒家,所谓学的文武艺,售卖帝王家,既然文武一般又何须分文武?”
“既然习兵家,就要懂兵士,要懂兵士,就要修仁德,像你这般即是儒家子弟,为何偏偏少了仁德二字?须知圣人所教可没让你读书只想着建功立业,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从没有让吾辈修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像你这般连圣人修身之意都不解,日后为官,小官则祸一县,中官则祸一州,大官必祸天下!”
“你……”
年轻人意气风发,总想着出人头地,一朝天下知,却不知道这世间事哪有他看得那么简单:“即读兵典,岂不闻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察?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刘澜,昨日听你一番雄论,本以为你乃真名士,不想你与世间腐儒一般。”
“小子,如果我是腐儒,那你便是利儒,利欲熏心的儒家!”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我求名利,何错之有?”
“小子,追求名利本没有错,但你方才说什么,看到世间群寇四起?难道你也欲要像杀黄巾一般去杀这些群寇来达到你受赏封爵的目的?要知道那些可都是大汉百姓,当日我不忍伤蛾贼性命而归去,今日你在我面前言此,我如何能不笑你!”
那少年神色阴晴变幻却并没有再争论,道不同不相为谋,刘澜正欲拂袖而去,却不想那少年撒腿先跑掉了,再看时却发现原来是郭林父子前来,郭林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倒是其子有些义愤填膺,刘澜正纳闷不知何人让郭图吃瘪才会如此阴沉,却听郭林笑呵呵的问道:“德然贤侄,那小子刚才和你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就是说了些辛毗解经的事。”刘澜不动声色的说着但暗中却偷偷观察郭林,只不过他却什么也没发现,不过一边的郭图却长吁口气,眉宇间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不少。刘澜好奇,道:“世叔识得那人?”
“识得,何止是识得,那小子名叫戏志才,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居然来我郭家假托是大伯郭贺长房长孙,虽然当年大伯郭贺隐居民间,可从未听闻有任何子嗣,如今突然诈托我郭家长房长孙,郭家又如何能认他,黄巾起时,听说他南下荆州了,不想今日再此得遇。”
怪不得郭图会是那么一脸阴暗的表情,如果按正常的情况,待郭鸿从司隶校尉退下来必然会接替郭禧为家主,尔后数年,以郭家目前的情况看,郭图是最有可能接替郭鸿家主之位的,但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因长房郭贺无嗣,如果一旦坐实了那个叫做戏志才的青年真是郭贺之后,那么郭贺的‘成侯’爵位自然轮不到他们这些子弟而归还戏志才,而郭家家主之位也自然而然的交由戏志才掌管,所以说不管戏志才是否真是长房郭贺之后,郭家上下只怕没有一人愿意承认他的身份。
如今的郭家那是有德者居之,一旦长房后继有人,他们就永远属于旁支,家主之位再无一丝可能。
这些高门大户是非本来就多,刘澜可不想和他们搭上边,正要转移话题,整个人瞬间顿住,戏志才?戏志才?这个名字,难道是……刘澜心中瞬间惊涛骇浪起来。
如果他记得不差,戏志才乃是曹操最早的谋士,在他死后,曹操询问荀彧谁人可代替他,于是荀彧才推荐了郭嘉,虽然三国演义里没提及此人,但三国志这么简短的记载就可知戏志才的能耐了。
能与郭嘉相提并论的人,是凡夫俗子?
想到此,刘澜怦然心动,这么一位日后的大才居然就这么溜走了,能不可惜,可是想想其为人,只怕也只有唯才是举的曹操,拿人肉当粮食的曹操能用了,唉,终归是没有奸雄枭雄的狠劲呐。
刘澜将边上的郭林父子当了摆设,而且一摆还是不短的时间,这让郭图眼中露出了一抹不悦的神色,但也只是瞬间就恢复如常,笑问,道:“德然,该走了。”
“不想这么早回去,我在随处逛逛,世叔世兄要是急,就请先回。”刘澜客气的说。
郭林知道刘澜虽然来阳翟数日但多在郭府,并没有逛过阳翟城,既然他要参观游玩,当然最好给他找个引路人,而这人自然就选了其子郭图了,原因无他,因为父亲郭禧十分看重刘澜,听说父亲昨日对这位年轻人下了评语,而且他又乃刘元起之子,让儿子郭图与其亲近只有好处,笑道:“贤侄既然要逛,那就让犬子郭图陪你吧,”
“世叔好意小子心领了,小子就是想一个人随意看看。”刘澜婉言谢绝了郭林的好意,不是他不想和郭图拉拉关系,而是他瞧得出郭图对他没一点善意,就算表面和和气气的那也是装的,虽然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阳翟这几位大家子弟,但通过郭图的态度和辛家兄弟的刁难刘澜对这几位日后袁绍的手下一早就打起了敬而远之的念头,此刻如何会答应让郭图作陪,到时一旦发生点不快,连表面上这层面皮也要撕破了。
“既然贤侄如此说,那我也就不强求了。”
刘澜一笑。不强求那是最好。送别了郭家父子,刘澜一个人骑着小马驹准备闲游一圈然后返回阳翟县,不过在他离开之时,却发现了三道身影,满头银发,皮肤苍白的是郭禧,龙骧虎步,一点也不显老态龙钟的乃是蔡邕,还有一位壮年,年龄三十多岁,头一次见,估计就是那日郭禧蔡邕就是为了此人匆匆离开,但却不知道这一位‘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能让这两位前辈如此重视。
那壮年身材很高,显得格外醒目,好像发现了刘澜在打量他一样,瞅了过来,对他点头致意了一下就进入了辎车,而郭禧与蔡邕却因为早早进入马车所以并没有注意到他,只不过这让刘澜更好奇了,出则同车,这般礼遇出现在与年龄不同的中年身上,其身份,能不叫人好奇?(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文会()
第三日的士子文会刘澜可没兴趣去,一大早想要去问问蔡琰要不要提早启程,却不想反被蔡邕给拉到了临湖亭榭前。亭榭前风景优美,又有碧波湖水锦鲤万千,实乃文人聚会的好所在,而亭内早已布席数座,酒菜布置齐全,歌舞乐姬应接不暇,而座位之上早坐满了人。拱手上前与众人打着招呼的蔡邕坐在了主人郭禧右边、而昨日见到的那位中年则坐在了郭禧左边,郭禧之子郭林添居下手左边位置,而刘澜则与蔡琰毗邻,不过却是最末尾的位置,剩下的数十人刘澜没有一个认识的,悄悄向蔡琰打听,他知道的其实也不多,尤其是对那位能坐在郭禧左边的中年充满好奇。虽然她知道的也不多,但就算知道的这几位也足够唬人的了,在郭禧下手右边,郭林对面位置坐着的居然是孔融,这让刘澜如何不惊,没想到日后的北海太守就这么出现在面前了?
随后一打听才从蔡琰口中得知,这位现如今的侍御史孔融是因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行至颍川,适逢其会便被郭禧邀约而来,而在孔融边上坐着的乃是东平宁阳人刘梁,用蔡琰的话只是有些文采,不知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连蔡琰都不知道这人就更别提刘澜了,只要在演义里露过面,哪怕是龙套刘澜也许都能知道,但这人实在是没听过,要么是戏志才陈到这般的人物,要么也就是碌碌无为之辈罢了,而在其对面坐着的那位中年乃应劭之弟应珣,曾经官至司空掾,也算是位重量级人物了,之后四座蔡琰都不相熟,但真正让人咂舌的却是刘澜对面那位,这位可就厉害了,乃是袁家子弟,只不过此袁非彼袁。
其实袁家真正分为两脉,一脉为汝南袁氏,一脉为陈郡袁氏,在秦以前袁氏最早的祖先居住在陈郡阳夏,而到东汉时袁良二子袁昌和袁璋分为两支,袁昌一支即为汝南袁氏的源头,代表人物为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五人,经历四代均居三公之位,所谓‘四世五公‘由此而来,而袁璋一支目前以袁滂声望最隆,今日与会的便是陈郡袁家袁滂之子袁涣。
而蔡琰对面那位年轻人则叫做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人,刚冠礼二十岁,乃是蔡邕得意门生,当然阮瑀之所以年少成名乃是因其写的一手好文章,所以早早的就在士林中闯出很大的文名。而坐在其旁边的那一位少年则叫做繁钦字休伯,乃颍川本郡有名士子,素以文才机辩,得名于汝颍间。
这么多大家都聚集在了郭家,这不是明着打辛家的脸嘛,刘澜心头隐隐冒出了这般念头,不过听郭禧的口气,说什么此非辛家文会乃是郭家聚会,不过就凭到场的这几位,辛家那一帮寒门子弟和士子又如何争衡。想必这又是这些大家族暗地里的斗法和秘辛了,不过想想也是,阳翟四大家族怎么也要有个一二三四,郭家不趁此机会表现出阳翟第一大族的名望来,又会选什么时候?
刘澜心中默默想着,至于上面郭禧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却是一句也没听进耳中。
在场众人都是各种聚会常客,只有刘澜相对陌生,对面的袁涣拱手笑说:‘这位兄台看着面生,敢问如何称呼?‘
‘涿县刘澜刘德然。‘刘澜拱手回答道。
袁涣的年岁和刘澜差不多,但很客气没一点倨傲,只不过在听到刘澜的字号时微微蹙了蹙眉,但很快就变得神情自若,道:‘陈郡袁涣袁曜卿,德然兄,日后你我可要多多走动才是啊。‘
‘正是应当。‘这种寒暄客套的事情刘澜发现自己还真是有些应付不下来,而一边的蔡琰偷看到刘澜一脸的尴尬色,趁人不注意掩嘴轻笑了起来。
而此时,因蔡邕前来而消失已久的歌姬乐女又进到亭内,只不过相比于刚才乐女们手中的乐器却都换成了箜篌,随即乐女弹奏,一连四曲,音同出谷,悠扬动听,但数最后一曲最符刘澜口味,激昂慷慨,赞不绝口,只是无意中,刘澜却发现一边的蔡琰微微皱了皱眉,问她是不是不舒服,不想却听他说道,没有,方才乐女抚琴四首,分别是家父所作琴操内的鹿鸣一曲,龟山一操,箜篌一引,最后以聂政刺韩王曲结尾,只可惜所用箜篌,如果改用瑶琴。‘蔡琰没有继续说,但那样子怎么看都像是惋惜不已。
蔡琰蔡邕都是音乐大家,既然如此说自然等同于官方口径,刘澜这样的文盲还真插不上嘴。只听其腆着脸,道:‘却不知能否有幸听蔡姑娘亲弹一曲。‘
‘行啊,没问题。‘蔡琰爽快的答应。
‘好啊,我等着这一天。‘毕竟明日就要离开了,刘澜可不想再去打扰她,只能希望下一次见面了。心想着的同时却又有些憧憬,如果把霸王别姬教会蔡琰,却不知用瑶琴弹出来的效果会如何,到目前为止,刘澜还没搞明白瑶琴是什么东西呢。
就在这时,上首位上的蔡邕起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