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耳。
可在刺耳的笑声之中,那倒下去的身影却再次站起,他的虎口已然破裂,鲜血染红手掌,可是他右手中的屠龙刀,却始终被他紧紧攥着。
当年在涿县,屠龙刀出世之时,欧冶坚就说刀者刚也,性杀,而自古更有养刀一说,可养刀又与养玉不同,养刀要以血,而以刘澜性格,沉稳之中隐含霸气,对敌之时爱走偏锋,而且此刀更被命名屠龙,如果养刀,就别指望与养刀如玉一样护人,反而还有可能被刀反噬,不过与欧冶坚,或者是所有古人眼中认为的剑是礼器,刀是凶器的观念不一样,刘澜只说了一句:
剑是君子,刀是霸者!
既然以屠龙为名,又何惧日后是人养刀,还是刀害人。
欧冶坚无奈,说服不了刘澜,便在出炉之时借刘澜精血一滴,刘澜果断给予。
养玉有三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说。
不想三年之后,在刘澜生死存亡的关头,屠龙刀如同被养之玉。
救下他一命。
替刘澜挡下足以致命的一击。
只不过这伪圣之境,却实实在在,被韩翰寒打归凡尘。(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四章 伪圣(4)()
屠龙刀护主,若非当年欧冶坚强要了刘澜一滴精血,然后三年用心养刀养出了刀意,刘澜之前莫说是躲过那一招落日了,便是之前福祸十二刀,刀刀都能致命。
此刻,刘澜的再次起身,其实已是油尽灯枯的勉力维持了,但刘澜却毫不退缩,站着死,还是屈辱的被人踩在脚下羞辱的死,刘澜选择前者,而此刻,刘澜这一副血染征袍不退半步的模样,真的让人刮目相看,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对手,福祸刀归鞘,可缇骑将却并没有打算要放过他,他的任务,与其说一开始是借刀杀人看一场好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亲自动手去剔除大将军必须要铲除的麻烦,所以他缓步走到刘澜面前,轻轻拔出福祸,之所以福祸要先归鞘,同样是出于对对手的尊重。
以刘澜和缇骑将韩翰寒的本事来看,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实力悬殊,注定了结果的比试,但是刘澜的主动出击,虽然导致了他最后狼狈不堪的结局,可同样的,正是因为他的主动出击,才让他侥幸多活了几刻,只不过这一刻,最终还是来了。
刚才你躲过了落日一招,现在我看你怎么再躲落日。
福祸抬起的一瞬间,韩翰寒犹豫了一下,一枝飞羽激射而来,他的犹豫是在判断,可刚要继续杀刘澜,却因为飞羽的来势超乎想象的快,不得不后退。
韩翰寒大笑,刘澜再躲落日居然是有人偷施冷箭,脸色瞬间冰冷,扭头,看向了持斧的壮汉徐晃:“一个拓跋坚就应付了半天,没想到你还是做出了最不智的选择,既然如此,那就别后悔。”
此时,鲜卑人已经尽数被杀,杀了拓跋坚的徐晃还好一些,可一场混战的武恪、吉康却是一身浴血,不过当此之时,在徐晃射出飞箭的一刻,他们俩还是与卫家死士果断的出现在了刘澜身前,至于匈奴人,则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护在了於夫罗的身前。
瞬间变幻的局势,让韩翰寒大笑,一群乌合之众虽然麻烦一些,但并不能保证刘澜的性命,不过在此之前,他要给徐晃一个教训。
瞬间迎向了徐晃:“你这一箭,不仅救不下刘澜,反而还把自己搭了进去!”
徐晃主动迎击,你虽然赢了司马,但在我眼中,你比司马差远了,我会不会死,没想过,但你要杀司马,就必须要先问过我!
“还有我们!”
身前的武恪,吉康,闫志齐声大喊,虽然卫家死士没说话,可他们同样以实际行动来表示他们护刘澜的决心。
感动,此刻除此无他,刘澜深吸了一口气,想动一动屠龙刀,可是虎口的疼痛此时此刻也只能勉强让他攥住屠龙刀了,至于上前拼命,除非换做左手,只可惜,他并没有使用左手刀的能耐:“公明,小心,他的刀法很快,你必须要提前预判,一力降十会,切记,千万不要和他缠斗。”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可如果韩翰寒的刀法只得到这样一个评价,那就真太小瞧他了,韩翰寒听闻此言,反而变得不紧不慢起来,边面对徐晃,边说:“没想到你与我的一番交手只有此番体悟,看来就算你以刀法入圣,也不过是误打误撞,毫无悟性,世人都道习武首重天资,这方面,天下第一当属剑圣王越,便是老夫也稍逊一筹,可以你这天资,居然也能进入伪圣之境,奥,对了,还有一位枪王童渊,勤能补拙的典型,只可惜,你没有这个机会了,老夫先解决了这冷箭‘小人’,再回头来对付你这有眼无珠的小辈。
天资和勤奋?
这完全是世上的矛与盾,百年以前,多少习武之人因为天资一项失去了习武信心,可是百年之内,童渊横空出世,犹如一盏明灯,为愚钝武人照亮了一片天空,原来,武道一途是可以拿勤奋来弥补。
他的出现,是划时代的。
是足以开天辟地的,没有他,世人尚不知要在冥濛之中徘徊多久,是他给人以希望,是他让人以奋斗,是他让无数笨小子看到曙光。
就像曾经的累家一经,那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的产物,而童渊的出现,就像是各大家族私学的兴起,就像是士子游学的兴盛。
可以说,武道的童渊如同儒家将古今文通融为一的郑玄。
在被人说不聪明,没天资的时候,你可以大声说,我可以做到,我会像童渊一样做到。
也许这只是一种反抗,最终还是会选择放弃。
可若无他们的出现,儒家今古,武者修炼,还不知道要在漆黑夜里摸爬多久,数年,数十年,数百年。
韩翰寒迎向徐晃,一击,二击,在他眼里,眼前的小人对付起来不比弯个腰难多少,可刘澜在这个时候,却让身边的闫志射出了一枝鸣镝箭,孤身来清水亭,刘澜当然要有后手,如果真是必死的局面,那么他当然不会拉兄弟们来垫背,可如果是如今的局面,刘澜当然不介意大兵压境。
这才是刘澜真正的后手。
所有人都清楚的后手。
没有人相信,真的,就连陷入到生死攸关一刻刘澜都没有动用。
可也正是在所有人都以为刘澜的龙骑军不会出现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
这才是刘澜的过人之处,也只有如此,才使刘澜掌控局面,扭转局势,甚至可以说不动一兵一卒就掌控局势。
所有人,都在刘澜的算计之中,如同博弈,虽然刘澜与蔡邕都是臭篓子,可两人却有一点相同,那就是超乎常人的大局观。
当别人看到五步的时候,他们已经下到了十步。
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可刘澜却以身犯险,临走前,他瞒过了所有人,甚至有一句至关重要的话没有说:
要么不博,要博,就博个大的。
刘澜成功了,而现在就是真正收尾的时刻。
不过韩翰寒的出现打乱了他的步骤,不过到了这个时刻,已经没有关系了。
他的二千龙骑军,莫说是刀圣了,就算是神仙,也别想活!
刘澜大笑起来。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 关羽到来()
披甲的龙骑军浩浩荡荡一出现,场中的交锋几乎有着默契一般暂停,而瞬间放声大笑的刘澜,最为扎眼。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此刻的匈奴骑兵,在对付了鲜卑骑兵之后只余千人,而且还个个带伤,自保都堪虞,这也是为何在对付完鲜卑人后於夫罗竟不敢再让他们出战的原因,他可不想,更不能将仅剩的家底都赔进去,不然他就一点底气都没有了,只可惜算计来算计去,刘澜的龙骑军还是出现了。
天下人都知道幽州突骑是汉庭骑兵中的精锐,而龙骑军呢,又是精锐中的精锐,当年对付三郡乌丸时於夫罗就亲眼目睹过,刘澜率领龙骑军摧枯拉朽般撕裂乌丸人中军主力,阵斩乌丸大人丘力居,这么一支精锐骑兵,不要说是锐气已去大半的匈奴骑兵了,就算是鼎盛时期,也难争衡。
匈奴骑士与草原诸族一样,并不真的会对谁心服口服,就算是龙骑军,也不例外,但此时此刻,就算不想低头,於夫罗也不得不低头。
有为他仅剩的匈奴家底着想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对刘澜的胆量敬服,深入虎穴,直到此刻才派出龙骑军,就这份胆识这天下就没几人能做到,如果龙骑军一早出现,他可以保证,绝对会与鲜卑人合作,不过就算此时,於夫罗也并没有后悔最后的决定,今日这一番情景,看似匈奴人从始至终最强势,可在鲜卑人与刘澜面前,匈奴人又无疑是弱者,所以他必须要与另外一方对付最强者,而当时的情况,龙骑军未出现,鲜卑人自然而然就成了双方共同的敌人。
不得不佩服刘澜这份胆识与心机,真是让他刮目相看了。
但局势的瞬间变幻却又让他收起了这一副感叹,因为在关羽出现的一刻,剧情再次翻转了。
二千龙骑军同时弯弓搭箭对准了韩翰寒,此刻别说他只是刀圣,就算是大罗金仙,也逃不脱一个万箭穿心而死的结局,只不过关羽却突然制止了所有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让二千龙骑军收起了长弓。
很多人在这一刻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包括於夫罗。
蛰伏了数十年的韩翰寒望着眼前的魁梧汉子怔怔出神,当年河东一战杀前任刀圣之时,就知道老头有位少年徒弟,不过他是刀者,比武切磋有损伤在所难免,可要是怕后辈报仇就去斩草除根那就真的下作了,只不过让他始料未及的却是他的这位徒弟居然出现在了龙骑军中,看样子职位还不低,应该是刘澜之下众人之上的那个,不然他现在的这番举动肯定会招来很多麻烦,但刘澜却始终信任,没有收回他的指挥权。
“你我之间的恩怨,今天做个了断。”关羽横托偃月刀,丹凤眼半开半阖,杀气浓郁,便是连身后久经沙场的龙骑军脸色也在瞬间变得不太自然,而感受到这浓烈杀气的韩翰寒样子自然要比龙骑军好了不少,但也仅此而已,在这气势一项,韩翰寒还真就不得不承认,他没法与这沙场武夫相比。
某一刻,关羽丹凤眼一睁,韩翰寒心弦一紧。
便听到他那坐下马蹄踏踏响起,关羽催动坐下马率先向韩翰寒杀来。
马非宝马,速度并不是太快,足以使韩翰寒做出迎敌的准备,两人就在这瞬间完成了第一次交手。
我刀再战御敌刀!
十余年后的再一次交锋。
谁能胜出?
谁又能笑道最后?
此时此刻,呼厨泉一脸兴奋的盯着交战场中的两人,就交锋的激烈程度与质量,王越与拓跋武夫之战才真正算得上是天王山之战,但在少年人眼中,复仇之战,才最为引人注目,充满噱头。
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张飞就是其中之一,此刻瞪大了眼珠子,与呼厨泉一般眼中充满了羡慕,觉着,一个武者,这一辈子,必须要像关羽这般在万众瞩目之下,与强敌一战,才最威风,至于胜负,以至于生死,已经不再重要。
所有人的视线都注视在了关羽与韩翰寒之间的交锋,目不转睛,热血沸腾。
这感觉让备受冷落的拓跋武夫很不爽,甚至连王越心头都升起一种荒谬的感觉,风头就这么又被抢了(刘澜入圣抢了次)?
“王越,怪不得你在雒阳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甚至还不如新晋上位的韩翰寒职位高,就抢风头这一项,你还真差了不少,看来你这辈子注定就是个小虎贲,真是可悲啊。”
“我蠢?从未否认,不过你拓跋武夫难道就真的比我强很多?还不是做了第二个檀石槐长子?” 北部鲜卑在先大人壮年之时被杀后也有过大人位置的争夺,与檀石槐死后一样,笑道最后的不是呼声最高的拓跋武夫,而是拓跋宝义,是以在拓跋武夫拿王越官职来嘲笑他的时候,王越反过来拿夺位失败这事回击,只不过当年的情况确实特殊,毕竟檀石槐在世,如果他真做了这个大人的位置,那以檀石槐的手段绝对会趁北部鲜卑先大人即位不久而发难,所以他大哥继位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毕竟那时候的北部鲜卑还难于三部抗衡,但如今的事态已经反转,三部鲜卑在和连的统治下连年征战又在和连死后陷入到更大的混乱之中,现在就算三部鲜卑联合,也无法阻挡北部鲜卑南下的大势。
这是大势所趋,无人能阻。
王越笑得前仰后合,我认识的胡人不少,但你是我见过口气最大的一个,说杀我说了二三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