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去,这几日你哪都不能去。”
“可我不去不行。”
“不要去好不好。”刘茵想到了那个恐怖梦魇,想到了那些坏人一刀刀落在刘澜的身上!鲜血倏倏流淌,染红了玄衣,被砍倒在青石板上的他蠕动着,鲜血如同小溪,而他所要移动的目的地,则是对面一位哭泣中的女子,是她,就是她刘茵,她发狂似的喊着:“刘澜哥哥,不要死,你别死,好不好。”
那时的她是何等无助,此刻的她说得抽抽噎噎,梨花带雨。
四周瞬间寂静,静的让人害怕,而这个梦,更让人悚然!
小丫头哭着,可柔荑却不由自主死死攥住刘澜的衣裳,生怕再也见不到他,生怕一松手,两人便即天涯,伤心欲绝,哽咽道:“不要走,刘澜不要走,答应我,只要你答应我,我走,我离开新昌回涿县,再也不会烦你,好不好,好不好!!!”
刘澜正了正衣装,铁汉柔情,充满爱怜的为梨花带雨哭的稀里哗啦的妮子拭去眼角泪水,低头轻声道:“烦?谁说你烦了,我还打算过段时间就给你一个交代呢,看来从襄平回来就得派人去涿县了。”刘澜微微叹息一声:“放心吧,我不会有事!!!顿了下,这么多年你对我的好,我心里有数,都看在了眼里,我刘澜绝不会辜负你!!!”说完转身就走了。
难以置信,真的难以置信,可刘茵这个时候却偏偏想到了从张飞等人口中听来的那个女人,她很想问是不是因为蔡琰,因为她已为人妇?可此时刘澜已经离开,不管怎么说,刘茵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可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为他担忧,为他祈祷。
如果真要死一个,希望是我……(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 噩梦()
襄平,辽东郡治所,是一座中县,人口有一千二百户,城池比之新昌县高了一丈,不过比起崭新的新昌城池,每年都会修补的襄平城楼就显得有些破败了,城楼上到处可见斑驳痕迹,一些崩塌的缺口虽经过修补,但依旧豁豁牙牙。
城池外的草市川流不息,与所有市集一样吵嚷成一团。
可是今日襄平草市却有点特殊,静静悄悄,毫无声息,百姓来往间唉声叹气,好似有什么要事发生,而在市口,十几名郡国兵持戟驻守,由于离城门比较近,不管是进出城门还是进出草市都能看清郡国兵在守护着什么,只不过随着日头不断升高,郡国兵们距离守护物却越拉越远,而也彻底显露了他们守护着的东西,乃是一具死尸。
死尸鞭痕累累,皮开肉绽,受了鞭刑,全身上下就没有一处好地方,流淌的血液早已凝固,幸好已入深秋,没有蝇虫肆虐,不然尸体腐臭的味道就绝不只是让来来往往路过的百姓胃里一阵翻腾,而是直接干呕了,可就算如此,仍有许多百姓望而却步,再也无法从容进出草市购物了。
目睹这一切,刘澜在使者带领下进了襄平城,在汉朝多年,对弃市的场景一点不陌生,也不在意,只是有些好奇死者身份,到底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才会被弃市,甚至连尸首也不许认领。带领手下一群人马入城,张飞他们先去了驿馆休息,而他则要直往郡守府去面见郡守。
天子新丧,接风招待什么的肯定不会有了,也就是和郡守见个面,告诉人家一声人到了,然后就去可以回驿馆等着备寇。
可当他带着一行人进了郡守府之后,却发现了怪异,守备说不出的森严,甲衣森森兵器横陈,哪里似郡守府,简直就像是郡国兵的校场屯营,纳闷间,进了大厅,第一感觉就是宽敞,布置典雅,但因为是国丧期间华贵的摆设都被撤下,唯有几樽冒烟的香炉檀香渺渺升起,沁人心脾,六根高大梁柱,每根都被白布缠绕包裹着,一侧则摆放了五十人的座位,可此刻大厅里就坐了四个人,准确的说是站了四位来自辽东各县县令,还没有任何仆役,相形之下大厅就显得格外冷清了,有五张案几上摆放着茶点和水果,有些时辰了,此时提前赶来的四位县君正聚拢在一起,只是心情不是很好,愁眉苦脸,听到声响扭头过来发现了刘澜之后就更像死了亲友一般。
被这般迎接就算心情再好心里也难免不是滋味,不过比起这些刘澜更好奇今天到底是怎么了,襄平百姓如此,他们这些县令怎么也一个个垂头丧气?笑着过去,与几位一一见礼,道:“诸位县君何故在此长吁短叹啊?”
“没想到连刘县君也被诓而来。” 说话者是辽阳县令武玺,言语间一片唏嘘,强装笑颜为刘澜和几位县君做了引荐。
刘澜是第一次见这几位县令,之前并不相识,至于这位辽阳县令武玺,主要是因为辽阳距离襄平县近,刘澜在上任时他专程前来襄平恭贺,是辽东诸多县令中唯一一位,在郡守的招待晚宴中,郡守对他很是夸赞,说他是辽东郡的文佼楚,而刘澜一来必然是辽东郡武佼楚。
当时相比于刘澜客气说郡守过谦,这位文佼楚却八面玲珑奉承郡守说什么自己万万当不起文佼楚三字,只有郡守才是辽东真正执牛耳者,你听听人家这话说的,多冠冕堂皇,让人愉悦啊,最少当即郡守就哈哈大笑尽显开心,这就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心里对这位武玺县令的印象自然好不到哪,不过后来随着在辽东待得时日久了,对这位文佼楚了解也就更深了,才发现心中对他的评价有点先入为主了。
要说武玺为人八面玲珑是不假,可要说阿谀奉承却绝不是真,相反武玺还是位很有才能的县令,为何刘澜最后会得出如此评价,当然不是因为他是小吏出身,而是在他的治理下不仅使辽阳穷苦百姓丰衣足食更在德政上面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听到这里会有人说这位武玺县令一定是以孔圣仁义理念治县将仁义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却也不尽然,武玺治县,恰恰是用以荀家为带表之礼乐。
在上任辽阳县令伊始,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疏水利通沟渠,开阡陌助贫穷,而在德化方面却是以严苛法度治民,使民风粗犷的辽阳治安得以改善,再兴教化导人向善,正是这双管齐下,才使辽阳县一举成了辽东郡各县典范,甚至是整个幽州典范,连刘虞都在听说了其人其事之后称赞其为能吏,更上表朝廷表彰其治民功绩,可想而知其在内政方面的才干。
正是因为对其有过误解,再加上其爱民如子,对待这样的好官,刘澜表现的格外尊敬,拱手道:“武县君何出此言?”他之前的一番话透着蹊跷,再加上县衙和整个襄平都布置着重兵,让刘澜不得不重视起来,拧着眉头,同时扫眼几位县令,说:“到底怎么回事?”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事件经过大致说了出来,直到此时刘澜才知晓前任郡守已经被免,而新任郡守名叫公孙度,因为同乡徐荣在董卓面前推荐才做了辽东太守。
记忆中应该被董卓任命的太守公孙渊变成了公孙度,瞬间就想到可能是记忆偏差了,而公孙度这熟悉的名字更是让他瞬间想起了曾经荼毒百姓的卢龙县令,那人可不就是公孙度的得意门生吗,不过就算有这么一段不算恩怨的恩怨刘澜也并未放在心上,本来一些事情就已经提上了日程,这一变故只不过是让日程提前,虽然会打破计划,但并不防大局,可随后的消息就有点让他后悔了,悔不该没有听刘茵的劝阻,难道那个梦当真是有所指?
无神论者的刘澜心里发虚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九章()
第六百四十九章
原来继任辽东太守的公孙度一上任就找借口杀了与他无怨无仇的郡中豪门望族田韶一家,为此事,襄平县令公孙昭披发请命,不想公孙度毫不收敛,更加猖狂,随后几日就有一百多户人家被他弄得家破人亡者,一时间襄平城内百姓人人自危,今日一早襄平县令与我等同来请愿,不成,言语顶撞了公孙度,当即就被他儿子公孙康当着我等诸人之面将其抓了起来,在草市口鞭打而死,而刘澜进城时见到的那具尸体便是公孙昭县令的尸首。
这消息让刘澜惊呆了,这公孙度未免也太嚣张了,起身就走,可连一步都没走出去,却发现武玺已经拽住了他的衣衫,喟然长叹:“没用的,进了郡守府就再难走出去。”
“我们已经试过了,防御太严了,别说出府了,就是这个门,也别指望。”边长的几名县令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微微叹息。
几人话音刚落,刘澜腰间漆黑如墨的屠龙刀就已出鞘,眼神泛着冰冷,慨然说道:“诸位放心,我刘澜要走还没谁能拦下,诸位随我来!”
“你们是想造反吗?”
襄平郡国兵突然出现在大厅前,里里外外足有三百人,这些人说是郡国兵,倒不如说是公孙度府兵,由家中护院改编而来,为首之人是其子公孙康,公孙度的长子,人长得很英武,小麦色的皮肤,不过却没有加冠,虽未成年可人长得却有点着急,比较显老。
这小子有那么几分气度,让刘澜想到当初刚见赵洪时的情景,只是相比之下,公孙康还是显得有些年轻了,盯着大厅诸人,眼睛通红的吼着你们是不是想造反!
从反映来看,这不是在找由头想法除掉自己这几人,而是就想除掉他们,不过刘澜的拔刀出鞘却让这小子产生了不小的压力,也许是刘澜名声在外吧,他多矫情废话了那么一句,就使他老爹辛辛苦苦设计出来杀人灭口的桥段破产。
刘澜示意几位县令退后,回到大厅之内,三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没有在危险之地过多停留,不过在后退的同时都语重心长劝解着刘澜不要鲁莽,免遭不测。
就像是听从了几人的劝谏,刘澜果然在瞬间将手中屠龙刀归了鞘,扫了眼周围兴师动众足足三百人的郡国兵队伍,冷声道:“以备寇把我们都诓来居然连面也不敢露,这鸿门宴是不是也太无趣了些!”刘澜有些怀疑,难道刘茵那个梦境真的是在预示着什么?虽然说不上后悔,但处在龙潭虎穴中还真有点担忧,不知何时,连刘澜自己也没有发觉他远没有二十多岁初来汉朝时那么无畏无惧了。
三百余人的郡国兵开始移动,铁甲甲叶传出了摩擦声,声音很响,三百郡国兵同时传出的声响确实很震撼,但刘澜始终关注的,是对面依稀可见在兵丁之后,森寒剑戟之下,一员身披玄色铁甲的小将簇拥着一身郡守官袍的中年穿过人群大步而来。
望向阔步而来的公孙度,四十余岁,眼睛很小,酒糟鼻,留着倒三角胡须,脸色阴沉,狠狠瞪了长子公孙康一眼,见此刘澜大笑出声道:“公孙郡守,这排场未免有些兴师动众了吧?”
公孙度走上前来却一句话都没有说,他是头一次见刘澜,都说百闻不如一见,世上的传闻听得太多了,真真假假,至于几分真几分假谁知道?不过今日这不算照面的照面却让他对刘澜有了最直观也是最切身的体会,传言不可信,都是民间百姓杜撰,可有一点不假,眼前人要比传闻还要厉害一百倍,何以见得?试问这世上在重兵围困之际仍能谈笑自若,视三百甲士如无物者,就这份胆识就远非常人可比,更何况连自己最为武勇的长子都心生恐惧,三百甲士更是人皆胆寒,不敢进击,你说这真人岂不是比传闻还要厉害百倍?
不过有害怕者自然就有胆子大的,随父亲公孙度而来的幼子公孙恭就是其中之一,与高大的父亲兄长比起来他就显得有些文弱了,脸色蜡黄,须发油光乌黑,身穿玄色鱼鳞铠甲,腰挂百炼环首刀,瞬间出鞘,提刀在手,虽然在武道上不如大哥公孙康,可毕竟是老小,从小娇惯,眼见着刘澜在自个儿地盘上当着父亲面大放厥词立时就激愤的不得了,不管不顾就朝着刘澜杀了上去。
年轻人冲动,可他老子在见了刘澜之后却一点也冲动不起来了,挥手一拦,胳膊挡在次子胸前将他拦了下来,能在这个时候当着他的面谈笑风生又岂能是绣花枕头,再加刘澜的一些传闻和对自己儿子武艺的了解,此刻心中就算真不爽,也不能让他去冒这个险,不然中年丧子的事情很可能就会发生。
当然刘澜是早晚要对付的,不过没有一鼓作气的公孙度现在反而也不着急了,原因自然是他又有了一个更好的办法,而这就要看刘澜识趣不识趣了,如果不识趣,那再下杀手也不迟,反正现在的刘澜已经是瓮中鳖,就算反抗,三百甲士一起上还取不了他的小命?
各有算盘,各打主意,现在的刘澜也不是真就将生死置于主度外,而是没有办法迫不得已,这么多年来见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