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一点也不善良的单梁却又下了一道命令,将城楼之上所剩无几被油料侵泡过的木料全都投到吊桥之上,把公孙康彻底留在新昌城!

    嘭嘭嘭

    木料都扔下,准确落在吊桥上的并不多,更多是落入护城河内,但已经足够了,单梁很满意,当即下令投掷火把点燃吊桥。

    可这一举动一早就被公孙康发觉了,几乎是想同的办法,就是要让他们困死在新昌城。

    公孙康早已怒不可遏,可在这一时刻,后路很可能被掐断的一刻,他还想再等一等,按他的推算,阳仪率领的步兵就要到了,如果他能赶到,那他就还有机会。

    吊桥上的木料被点燃,但此刻公孙康眼瞳中的烈焰却更为汹涌。

    熊熊燃烧的火焰虽然让他趁着等待着复仇良机,可是他身边的骑兵们却并不这样认为,心中恐惧,刚才同袍在眼前被烧为灰烬的一幕太过让人悚然了,不停劝着少将军暂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待步兵赶到再与刘澜决战也不迟啊。

    虽然公孙康想继续坚持,可他也明白大家说的不无道理,如果步兵迟迟未到,而刘澜却又从内城发起攻击,那他今天可就真要与三千骑兵一同葬身在此了,虽是初次代兵作战,但深明兵法的公孙康瞬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冲过吊桥,撤出新昌,待与步兵汇合之后,再报今日之仇!”公孙康下令之后,剩余千余骑兵齐齐翻身上马,随着他一同向城外疾驰而去,片刻,便来到吊桥处,吊桥已经燃起,虽然只是小火苗,但坐骑终归是牲畜,惧火,不敢向前,好在这里的火势不像城内,没有滚油助长火势,而且城楼之上的守军也发现了他们,弯弓搭箭,眼见着恐怖箭雨再次袭来,公孙康哪还再管其他,指挥战马快速穿过吊桥。

    而在过桥之时还不忘用长枪快速拨打吊桥之上的木料,通通通,木料落入护城河内,火势很快得以控制,可守军的飞矢,在此时又飞射而下。

    这一刻,望着一瞬间栽落下马的十几人,公孙康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活剐了阳仪,而阳仪和他的步兵此刻又在干什么呢?(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八章() 
公孙康已经对新昌城发起了突袭,带领步兵的阳仪不停下令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其实此刻就算他不说,有公孙康重赏在前,士兵们有哪一个不是疯狂前进,就像兵法里所言,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部队早没有了队形可言,前后相距数里,可就在步兵前部越来越靠近新昌城时,城内战鼓敲响了三声。

    随着鼓声响起的一刻,散乱的步兵中后部遭到了猛烈的袭击,一时间喊声四起,杀声震天,瞬间就惊动了在中军快速前进中的阳仪。他对突然的袭击完全没有准备,兼且并非行伍出生,一瞬间慌乱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处,一旁的令兵见主帅心慌意乱,心焦不已,后方部队因为急速行进队形早就乱作一团,不然也不会被敌军偷袭得手,眼见着阳仪犹豫不决,不断催促道:“阳长史,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你说现在该怎么办!!”被令兵一连催促,阳仪心中早没了主意,乱作一团,没好气的回了句。

    “阳长史,现在当务之急当一边继续前进尽早赶到新昌支援少将军,一边组织兵力击退袭扰敌军。”令兵恭敬说道。

    “还用你说,可敌军情况不明,兵力不详,若贸然组织官军拒敌,岂不是羊入虎口!”

    “启禀长史,袭扰之敌不过数千骑军……”

    “你怎么不早说!”阳仪怒叱一声,恶狠狠地瞪了眼传令兵,迅速组织五千步卒结阵退敌,他就说嘛,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有军来偷袭,原来才几千人啊,这不就是捋虎须找死嘛,阳仪眼中满是厉色,恶狠狠的想到,可在一瞬间,他又全想明白了,这一定是新昌守军所施拖延战术,不然怎么会只有区区千人,所以他当即派出了五千的步卒迎敌,他明白,步兵对付骑兵,人手多了也难灭敌,如果这真是为了拖延而袭扰的部队,反而正中下怀,是以派出五千步卒足够应对了。

    阳仪下令之后又快速向新昌方向赶去,从骑兵袭扰他就开始怀疑新昌守军一定是料到了少将军突袭的目的,所以才会将计就计,打算在新昌先期解决少将军,而为了不出现任何意外,才会派出骑兵来袭扰,使他率领步兵无法及时前去支援,一念及此,阳仪不由得替公孙康捏一把汗,虽然不通军事,但也只是不懂如何指挥作战,并非看不出事态严重,心里焦急,更加催促起步兵加快行进速度。

    原本阳仪听了公孙康的作战部署之后就没想过自己真的要亲赴前线,只想着等少将军夺下新昌城门,他再率军赶到便能够轻轻松松夺下新昌城,可没想到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局面,完全被新昌守军利用了步军与骑军无法同时赶到的空隙。

    阳仪不敢耽搁,随部队在官道之上策马狂奔起来,而此时,新昌城楼之上第四通擂鼓响起,无比清晰,他们距离新昌越来越近了,可随着仕仁率领的斥候部队撤退,一早埋伏在前的矿山军却又进入到了作战状态,看着襄平部队越来越近,隐身两侧的他们精芒一闪,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拉直,只一霎那,官道之上便有数十人被绊马索绊倒。

    而在他们摔倒的一瞬间,两侧漆黑的阴影处立时窜出了一大群身披铠甲的军士,他们分工明确,只一瞬间,手起刀落,将倒地步卒尽数斩杀,然后迅速结阵,开始屠杀这些毫无阵型可言,而且已经累到气喘吁吁的襄平步卒。

    一边倒的屠杀,阳仪脸色都青了,废了好半晌好不容易组织好部队迎敌时,却发现这不到五百余人的新昌步卒一窝蜂的全跑了,把阳仪气得火冒三丈,该死,该死的新昌守军这就是在拖延时间!

    阳仪被新昌守军连番折磨彻底失去了往日风度,前进,加速前进。

    可当他看到士卒们因为连番袭扰哪还敢冲刺,保持着队形快速行进,可这样的行进速度也就比蜗牛爬快点,想要提前赶到新昌根本没希望。

    放弃阵型,加速前进。

    阳仪下令,他不相信这回还会有敌军袭扰,可前进了不到几百米,敌人的绊索再次出现,与前一次一样,又是数十名步卒在触不及防下被绊得重重摔倒在地上,不过这一回,袭扰部队却没有第一时间杀出,待倒地步兵艰难爬起时,却见到两翼射出满天飞矢射向了开始自觉结阵的襄平步卒。

    乌压压一片箭矢一经飞出便射了襄平步卒个人仰马翻,鬼哭狼嚎,虽然很多人用盾牌抵挡,可在转瞬之间,还是有百十多人被射成了马蜂窝。

    第二波箭雨又起,这一回有了防备的襄平守军伤亡并不大,并且一边防御一边向两翼攻来,小心翼翼,可亦如前一次,他们还没来到近前,就见到两翼一大群足有千余人的新昌守军又撤了。

    不肯正面迎敌,只是在不断袭扰拖延着时间。

    阳仪眼神阴沉,可却再不敢有丝毫大意了,速度慢些就慢些吧,总比再被偷袭要好吧?数万步卒结成方阵开始前进,亦步亦趋,前行了不到百十来米,让阳仪都不得不佩服自己有先见之明,只见前方果然出现了新昌守军,这一回却是严阵以待。

    心中得意,若不是结阵,必然又被偷袭。

    越来越近,月光之下只见敌阵之前一员小将端坐战马之上,威风凛凛,手持一把大砍刀,刀身呈长条状,刀刃与青龙偃月刀相似为半月形,只不过刃上未绘图纹,刀长八尺九寸;重五十二斤三两,大刀舞动在空中停滞,锋刃遥指敌阵方向,朗喝一声:“公孙康已死,尔等还不速退,再有迟疑,定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声如闷雷般响彻在旷野,倒不是说他的声音如张飞一般惊人,而是他口中的公孙康死讯太过震撼,一霎那,襄平军中人人躁动,个个哗然,可阳仪都并不信公孙康已死的事实,急忙越众而出,厉喝一声:“黄口小儿,尔乃何人,竟敢在此乱我军心!”

    “我是何人?”少年一脸傲气,俾睨天下,道:“听好了,吾乃新昌兵曹,宗楷是也!”

    “宗楷?无名小卒,既然你说少将军已经阵亡,那今日我就算拼上性死,也要为少将军报仇,众军听令,一个不留,给我杀!”(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就在公孙康开始通过吊桥之际,城楼之上,李翔与单梁分别指挥着黑风弓箭兵与新昌郡国兵加快对敌军的射击。望着落荒而逃的公孙康,相视一眼的两人齐齐露出会心微笑,一个是高兴连番对公孙康骑兵的打击太爽了,不到一刻钟就消灭了他足足二千人,其实还有五百骑兵被困在瓮城因为都藏了起来还不清楚具体情况,而另一个呢,则是佩服关羽的部署,艺高人胆大,在敌军兵力占优,大举来攻之时想得却非如何去守城而是如何去退敌,诠释了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心头对关羽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一般,把敌军放进来,再把守军派出去,这般大胆的决定,非吃了熊心豹子胆,谁敢轻易做出决定,就像阎柔说的那样,有一丝偏差,很可能就会落个城毁人亡的结局。

    可关羽却对他的这番部署信心十足,其实在交战之前,关羽也很犹豫,一开始他也不敢大胆派矿山军出城,可是在派出仕仁之后,考虑到很难拖延敌军太久不得已才派出矿山军,这是极为大胆的决定,如果矿山军无法成功阻拦敌步兵,那新昌城就真的完了,所以现在指挥全局的关羽心中并没有一点轻松,比起杀得兴起的单梁与李翔,他背负着空前的压力,期盼着矿山军能够尽量拖延襄平步兵赶来的时间。

    李翔指挥着弓手疯狂射出箭矢,而此刻正对城外,庞大的床弩终于派上了用场。

    床弩在卢龙时经过欧冶坚改良上引速度加快了不少,如今更是在他的改良下可以一次发射数支巨箭,这好东西单梁曾经体验过一次,威力没得说,不过却是空射,感觉就像搂着个娘们只能摸不能上,虽然也很舒服,可心里是真不爽,而如今可以大展拳脚了,你说他能不激动,这不兴奋之下甚至连上衫都脱光了,光了个膀子哪感觉到夜风寒冷?可想此刻他有多兴奋,哇哇怪叫着,不过还是有一丝遗憾,如果多年前在辽西有这等利器,对胡虏时那才是真爽!

    擅于守城的单梁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弓引多矢的床弩价值所在,对此,始作俑者的刘澜更清楚无比,他甚至还在不久前提出了对投石车改良,现在的投石车与他所知的投石车相比极其简陋的,不仅无法移动,准度更是极低,甚至还会出现误伤甚至是只见高不见远的情况,所以刘澜再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一点建议或者说是想法,至于能不能改良成功,刘澜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欧冶坚身上,如果真能成功,日后不管是用于防御还是进攻,单梁只怕都要乐得合不拢嘴了。

    此刻,已经来到床弩前的单梁瞬间射出了庞大的箭矢,一连射穿数人甚至还有匹战马在一瞬间被穿透,恐怖的一幕几乎使双方在一瞬间全都停止了呼吸,好半晌,城楼之上响起了剧烈的欢呼声,而下方骑兵则更为慌张撤离,争先恐后,刚才的一幕对他们来说太过恐怖了,谁也不想身体被穿个巨大窟窿死去。

    撤离更快速,可头上漫天飞箭却不停落下,而他们想要脱逃,必须要从吊桥通过,几丈宽的吊桥又怎么可能同时容下千余骑通过,这样一来,这一条并不算长的吊桥就彻底成了襄平骑军的丧葬场。

    无法一拥而上的骑兵遭受着空前的打击,无休无止的箭矢在他们的防御下虽然无法太多收割性命,可真正让他们痛苦不堪,恐惧无比的却是一次能够飞射而来的数十根巨大弩箭,听着城楼之上每时每刻都能响起床弩发射时的巨大声响,望着巨大的箭矢无情地收割着同袍的性命,他们所能做得,却只有期望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蛋。

    在床弩的杀戮下,也就是半柱香的功夫,千余骑便在突围途中阵亡了数百人。

    骑兵彻底恐慌了,人挤人,没谁愿意再在这里待哪怕一刻钟,争先恐后,可这样一来只是让大家都无法安全通过,不能再让他们这么乱来了,必须要出面制止他们,可以现在的情况,连他都没把握有多少骑兵在这时会会听他的,就在他刚要大喝不要乱,三人一排快速通过时,新昌城内又响起了第五通鼓声,刺耳的鼓声再次响起,虽然至今仍不清楚这些鼓声的目的何在,可到了这个时候,就算不明白,他也清楚了这是为了对付他而发出的指令,也许是为了应证他的猜测一样,在鼓声落下之际,远方响起了雷鸣般的马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