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
陶谦好似听到了世间最可笑的笑话一般,难以置信的看向陈登道:“这又是何意?”
“主公,刘德安既能以一封书信劝退曹操,足见曹操对其的重视,在加上他与公孙瓒的交情……”
“不要拐弯抹角,直接说。”陶谦不耐烦的挥手打断道。
“家父说:‘曹操此次撤退,说明了那是卖刘澜的人情,若是听说刘澜离开徐州,到时曹操若是复来,徐州又有几人能挡’?”
曹豹?笮融?陶谦心中立时想到了这两位丹扬军的主官来,但随即又在心中否决,要是他俩能挡住曹操,早就挡住了,何须刘澜书信劝退曹操,立时想到问题的严重性,心中焦虑不安,忙道:“话虽如此,但总不能把‘他’留在徐州吧?”
“自然不能留在徐州,不然再想让他离开就难上加难了,而且他已然是辽东太守了,在徐州只怕也只有徐州牧的诱惑才会让他留下。”
“所言甚是。”
陶谦眉头拧作一团,心中刹那想过很多,但又都在心中否决,叹道:“如此一来,当真苦恼。”突然瞅见陈登表情变化,心想他既然前来,定有了应对的方法。
立时喜上眉梢,应该是汉瑜替我想好了对策。心中感慨关键时刻,还需这些老至交。抚须而笑道:“既然元龙前来,定是汉瑜已有了对策?”
“主公所言正是。”
陈登笑道:“家父说:既然不能留刘澜在徐,又不能让其离开,主公何不上表表奏其为豫州牧,使其率本部屯驻沛国。”
“沛国?可沛国是在……”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小沛却在使君手中,而最最关键,能将他留在徐州的是豫州牧这一噱头。”
陈登看向陶谦乃说道:“小沛,进则直入中原,退则守护徐州东门,而刘澜虽为豫州牧,虽只有沛县一城,却不要忘记他还有辽东之地,其必然会以豫州牧的身份去收复豫州之地,可如今占据豫州者都是些什么人?陈登笑得很阴险:此正乃驱狼吞虎之计,试问陶公,有刘澜屯驻在此,何需再虑徐州安危?”
“好,好,好一条驱狼吞虎之计。”
陶谦击案而起,大笑着道:“用小沛来安置刘澜这头猛虎,用豫州来换徐州安稳,再也没有比这更合适之策了,汉瑜果然智计深远啊。”
两人在一番密谈后,陶谦便吩咐设宴,一边亲自出城迎迓孔融与田楷,一边邀请刘澜与其手下众人前来赴宴。
听说太史慈已然离去,刘澜也只能在心中惋惜,但踏进宴会厅的一刻便不得不收拾心情,含笑随着陶谦入席。
众人落定,陶谦以手击掌‘啪啪’两声,一群舞姬便鱼贯而入,刘澜坐在次席,偷眼打量,这群歌姬皆是蒲柳之姿,比之孔融府中圈养的歌姬姿色差多了,没了什么兴趣,只是抱着欣赏的姿态看着听音乐,看舞姬翩翩起舞。
看了片刻,不得不说舞跳得可要比人好看的多。
陶谦坐在上首,左右陪侍着二人,左边青年面色苍白,容颜枯瘦,一看就知纵意花丛,酒欲过度之辈,而右边之人,未老先衰,一看就是久病不愈之辈。
通过陶谦介绍,此二人正是他的二位公子,左名尚,右名应。
酒肉与各色菜肴全部齐备,一众人等边喝酒边欣赏歌舞,从日薄西山一直喝到万家灯火,酒到酣时只听陶谦一拍手掌,歌舞立停,瞬间便退去了厅外。
歌舞离开,陶谦便携着二子来到刘澜面前,亲延刘澜坐上座。这可吓了他一跳,忙道:“陶公这是何意?”陶谦好似并没有看到刘澜一副受宠若惊的表现,拱手对众人四方礼后转向刘澜,说道:“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德然年轻才俊,可务请替老夫掌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
一语击出千层浪,刘澜手下众人,参加过前次宴席与没有参加过的关羽等人无不是眼冒金星,从一开始他们的方针可就是占辽东,跨海据青州然后控徐州,如今徐州唾手可得,能不高兴嘛。
可相比刘澜帐下,陶谦亲信们却无不是对他此举感到诧异,太突然了,毫无准备,一对眼珠齐齐看向他,想知道他这是真实想法还是又在试探。
突然,刘澜只觉身旁一道怨毒的目光瞅来,偷眼一看,只觉陶商双眼如喷出火来,恨不得立即将自己掐死,还来?这试探未免也太明显了吧,拒绝道:“陶公喝多了,酒后说了胡话。”
“老夫没有醉,老夫所言皆是一片赤诚。”
陶谦言之凿凿的口吻立时让徐州文武将官乱作一团,纷纷低声交谈,在座之人心中都明白,陶谦前一次禅让徐州那是为了试探刘澜,而此次再让,都以为陶谦是真有了禅让徐州的意思,而且还是让给一个外人。
一个个耳红脖粗,(当然了只有陈登一人稳坐钓鱼台)若不是知道刘澜手下众人不好惹,早就上去将他手刃当场了。
环视一眼厅内群情激奋的徐州文武,刘澜就是再不智,再不知,也不会同意陶谦的‘好意’,分辨道:“孔文举令澜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澜为无义人矣。”
徐州众人刚松了口气,不想陶谦说道:“如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还请德然领此郡,万勿推辞。”
“此事决不敢应命。”
陈登心中对刘澜的表现很满意,心中点点头,趁机说道:“陶府君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
刘澜心头一紧,再次拒绝:“澜不才,安敢领有徐州,诸公切莫再劝,澜绝不答应。”
旁边关羽转出道:“既承陶公相让,兄且权领州事。”
张飞也焦急催促,道:“主公,又不是俺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若是真能据为己有,我又岂会不受。刘澜心中气沮,张飞瞧不清好歹,怎么连云长也看不明白?这分明是在请君入瓮,我如何能跳!
其实关羽又岂能看不出徐州之势,但徐州这些区区鼠辈,又怎能被他放在眼里,所以他劝刘澜,到多是让他放下心中顾虑,安心接受罢了,反倒是张飞,之所以支持完全是跟着关羽走,哪理会这里面的阴谋诡计更不会去管对错,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他。
可现在不管谁人来劝刘澜,他只是执意不肯,陶谦推让再三,见他果然没有据有徐州之意,终于放心,他还真怕刘澜答应了。愁眉不展,道:“我知德然忠义无双,自不肯受领徐州,可德然与徐州百姓有恩,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
陈登立时起身附和,道:“若不是德然公书退曹操,徐州必定不保,到时生灵涂炭,我等已是刀下之鬼,还望德然公留下。”
徐州大户没有人看好丹阳军,无不是翘首以盼刘澜留下,附和道:“元龙所言甚是,德然务必留下。”
“既然陶公与元龙挽留,澜自当留下。”
刘澜心中一乐,他自然明白彭城啊徐州境内估摸着陶谦和他的帐下是绝不会留他在的,那他还能去哪?难不成要走刘澜的路线去小沛?不,应该是沛县。
陶谦思索再三,斟酌道:“此间近邑沛县,足可屯军,德然若肯,当往彼处驻军何如?”
“小沛?”刘澜乐了,果然是小沛。
“对,沛县亦为小沛,此时豫州无主,若德然愿往,老夫即刻上表,表德然豫州牧一职。”
“当然愿往。”
陶谦劳军已毕,众人各自退去,路上,只听徐庶说道:“看来徐州氏族的能力很大。”
刘澜点点头:“是啊,一个糜家,一个陈家,不可小窥。”
徐庶意味深长的说道:“那主公日后可要多亲近这两家才是。”
刘澜知道徐庶看出了自己的想法,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模样:“元直何出此言?”
徐庶面上有几分遗憾,道:“我看陶谦今日想让不似作假,不然徐州氏族又怎会有如此大的反响。”
刘澜面容一肃,恼怒道:“难道连元直都认为某此次来是要吞并徐州?”心中却想道我当然对徐州有意思,从得到黄县之后,他就把目光对准了青徐。
徐庶心虚不已,难道自己会错意了?歉然,道:“是元直多嘴了。”
“呵呵。”
刘澜莫测一笑,看在徐庶眼中还真有些打鼓,难道主公真对徐州有所想法?心中不免惴惴猜测。(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三章 陈登()
第八百五十三章 陈登
宴席过后,陈登赶回府中;来到密室与父亲陈珪见礼毕,后者问道:“如何?”
恭侍一旁的陈登嘴角翘起一丝弧度,很是不屑,道:“一切皆在父亲的预料中,刘澜去了沛县,看来其人也不过尔尔。”
陈珪点点头,眸中闪过一丝释然,虽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在得到其前往小沛的消息后还是让他如释重负,紧绷地神经终于得到放松,饶有兴致地问:“和我说说他再宴会上的表现又是如何?”
“陶谦竟然事先未知会众人,他一说出将徐州让与刘澜,那些人立时就乱作一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澜就算真想留在徐州,也要有所顾虑了。”陈登字里行间不无惋惜之意。
陈珪点了点头,道:“陶恭祖当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说道最后更是不屑冷笑数声。
突然陈登‘呀’了一声,陈珪看向他,满是疑问:“怎么了?”
陈登斟酌再三,道:“孩儿心中觉得有些蹊跷。”
陈珪长长‘哦’了一声,问道:“何处蹊跷?”
陈登面容一整:“刘澜婉拒陶恭祖二让徐州,但陶恭祖挽留他在沛县他为何会满口答应?”
“是啊,他为什么会答应?这也就是骗骗陶谦的说辞罢了,老糊涂的他现在迫切想有人保他的安危,就算明知刘澜会拒绝也会向他提议的,而刘澜如果是明眼人的话,那他就绝不会答应留在小沛替陶谦当条有名无实的看门狗,一旦他拒绝了,那我们就能借此去逼着陶谦妥协,成功将刘澜留在徐州,这是一条绝妙的计策,可却因刘澜的同意而且还是一口同意留下?他这是要干什么?”说道最后却好似在询问陈登一般。
陈登想也不想,道:“孩儿以为,除非刘澜当真对豫州有所图,不然的话就足以说明他对徐州必然有所图。”
“你说的虽然不无道理……”
突然眉头一皱,陈珪觉得此事有诡异的地方,可一时间却又想不明白,喃喃自语般说:“他对徐州有所图?对豫州有所图?”
“不可能对豫州有所图,太不明智了。”陈珪自言自语,突然提高了嗓音:“不对,不对,都不对,他绝不会对豫州有所图,那必然对徐州有所图,既如此,自然是留在徐州城内才是上佳之选,为何却答应去了豫州的沛县?”
陈登不明其意,问道:“为何对徐州有所图就要留在徐州城?”顺着这个思路想了下去,道:“会不会是因为他再宴会上看到了徐州各位士大夫在听到陶谦第二次让徐州的反应所以才会先拒绝后同样?也许是这样,毕竟他想在徐州成事,士大夫乃至于氏族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就算他要入住徐州,光有陶谦是不行的,还必须要获得我们的支持,所以留在徐州城内才会是最便捷的途径,能够拉拢人心,可是为什么他偏偏却又反其道而行呢?这……这还够令人捉摸不透了。”
“士大夫,氏族?”如醍醐灌顶一般,陈珪经儿子这句话提醒,算是彻底想明白了,理了理头绪,道:“这就对了,氏族,士大夫。”
终于看清了事情的本质的陈珪弹坐而起,大笑,道:“好一个刘德然,还一个小卫青,险些将老夫都被他蒙在鼓中。”
陈登满头雾水,不解道:“父亲,拉拢到底怎么了?”
“好一个刘澜,好一个刘澜啊,哈哈。”
陈珪不吝与嘴上的夸赞,道:“好一招巧妙的声东击西。”见儿子还是一脸茫然之色,耐心解释道:“这个刘澜啊,今天就是没有那些氏族与士大夫的表现也不会接受徐州的,这个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看来在他来之前就对徐州之事了如指掌了,不然也不会选择去沛县。”
“刘澜难道如此厉害?”
陈登有些不信道:“可徐州这趟浑水,不在其中又有几人能够知晓其深浅,谅刘澜一个外人,又如何能够知晓?”
陈珪下意识的点头,算是认同了陈登的分析:“这我也是猜测,也许是他早已知晓,也许就是他这几日观察得知。”
陈登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若是他这几日观察得知,那他未免太厉害了吧。”
“这不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