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刻刘澜彻底对儒家有了显著改观,虽说对于他们守旧,念旧的传统不赞赏,认为是在阻扰社会的进步,但其中的很多政治观念,却也并非一无是处,尤其是其一心为民谋福祉为毕生追求,更值得推崇与赞赏。
“先生,小子今日能有幸拜见容颜当真是三生有幸,尤其是听了您的一番话更是令小子茅舍顿开,虽然小子能力有限,只有沛县辽东一郡之地,但小子此时却有了一些想法,回去后我当会鼓励工商,扶持农耕,开垦阡陌。”
郑玄点头的同时却是劝解道:“这些事情必须要三思而后行,若是一着不慎,到时必定要惹得民怨沸腾,如此一来好心反成恶意。”说着摇了摇头。
“先生说的是。”
刘澜躬身一礼,道:“小子一定会慎之又慎,请先生放心,若无十成把握,定不会随意乱来。”(未完待续。)
八百八十六章 崔琰到手()
“孺子可教也。”郑玄满意的点点头,口风突然一改,道:“对了德安,你可知晓诸葛亮如今身处何处吗?”
“知道,他随其叔父诸葛玄去了豫章。”拍着胸脯,打着包票,道:“先生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小子一定将先生今日高论如实转告给他。”他还真没想到今日居然是托了诸葛亮的福才见到了大儒郑玄,不过相比于老寿星的学问,他的耳目可是够厉害的,居然一早就知晓我见过诸葛亮。想到这,再次躬身施礼,道:“那小子便告辞了。”
“你先不要忙着走。”郑玄没想到刘澜这么急着就要走,好似自己比那洪水猛兽都要恐怖,连片刻都不敢停留,不过他却是误会刘澜了,他如此着急回去是为了与简雍他们几人商讨对策,可郑玄挽留,却让他心里突然打起了机灵,尼玛差点忘了今日来此的目的了,立时嘿嘿笑了起来,道:“是小子孟浪了,若不是先生使小子止步,小子到忘了件要事。”
郑玄怎么看刘澜这笑容也透着几许奸诈,也不接他话茬,只是自顾自得说:“有件要事倒是老夫忘了对你言说了。”
“要事?”
刘澜心中一怔,毕竟他也怕郑玄有什么关于民生的要事还有遗漏,到时候自己假若真的按他那样的说法去执行后反而激起了民变,那可就大大滴不得了,求教道:“不知是何等要事?”
“诸葛亮此时恐怕未必在豫章,因为我以荐他去我老友黄承彦处学习去了。”
“黄承彦?南智?”刘澜脱口而出道。
郑玄惊疑道:“没想到你竟然连这等隐晦的事情都知道?”
“却是小子曾经在汝南与北机居士有过一面之缘,故而知晓。”刘澜想起了欧冶坚那位奇葩的老爹,虽然他很抠门,不过对刘澜来说他毕竟是自己的月老,想到此却又想到了他那位漂亮的女弟子,大贤良师的女儿张宁,也不知那丫头现在如何了。
“原来是他说的。”
郑玄慢慢跪坐下,抬头看向他,道:“我留你就是要告诉你诸葛亮如今所处之地,你若是要告知他今日老夫所言,便派人去荆州寻他吧,他必定在此处。”说着摆摆手道:“好了,老夫也有些累了,你不是急着走么,那便退下吧。”
留我的是你,撵我的也是你,这道逐客令还真不能接,刘澜心中打定注意,说道:“老寿……”失口下险先喊出‘老寿星’这三字来,急忙改口道:“不是,不是,先生,我还不能走,小子还有件要事没说呢。”也不等郑玄开口,紧接着说道:“实不相瞒郑大家,小子现在实在是缺少内政人才,像您老这样的大才,小子万万不敢求您出山,可是您对小子说的那些话的的确确乃是金玉良言,所以小子希望您能给我推荐几位几位徒弟去沛县帮帮小子,尤其是那个崔琰,我看着就不错。”说完偷眼去看他,却发现他神色游移不定,很明显八成要拒绝,急道:“便是不举荐出仕也无妨,就挡小子向您借也成,只要能将田地的事情解决了,小子到时一定归还,放他们回来与先生勤学五经典籍。”
“好胆。”郑玄哪想到刘澜如此口无遮拦,大怒,道:“你难道是要和老夫做买卖不成?”
“不敢,不敢,小子这不是怕您老不答应才会如此口不择言嘛。”
好似浑身被浇了一盆冷水的刘澜只觉一颗心渐渐冰凉,连身子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若不是此时有郑玄在旁,他不敢放肆,恐怕早自己抽开自己的耳光了,悔道刘澜啊刘澜,枉你平日自负聪明,怎么到此事上如此糊涂了?这不是自己为自己挖了个坑往下跳嘛?
郑玄投射出的凌厉目光,好似变成了五岳一般,直压的他喘不上气来,那眼神又好似钢刀利剑之锋芒,眼神之间开始躲闪之际突然就听面色阴沉的郑玄开口,道:“我本欲亲自前往小沛找你,却万万没有想到你会前来拜访,原来你今日访我是假,是想让我说服崔琰帮你是真?是也不是。”
刘澜如何也想不到郑玄凌厉地目光竟是如此恐怖,但有一点可以确信他这是在庄的,他这样的大儒可不比一些文人甚至是武夫,平日里养气功夫一个个那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便是刘澜那点养气功夫现在都已达到这样的境界更何况是人家大儒郑玄,如实说道:“先生说的不错,小子今日前来的目的就是想从先生处寻几位大才帮我。”
郑玄见他神色严肃,并不是在说假话,阴沉的表情立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如同变脸一般笑道:“好一位赤诚君子,很好,很好。”
郑玄转愠为喜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不过让刘澜高兴的却是他赌对了,喜道:“先生你答应了?”
郑玄微微摇头,毕竟弟子们出仕与否他只能给些建议,至于是投在朝廷还是哪个兴汉讨贼的郡守麾下他却无力阻止:“我只能帮你说说,至于他们如何选择,却非老夫可管。”
你管不着谁还能管着,有你一句话我就不信他们不答应。刘澜心中想着的同时却也是献笑起来:“只要有先生帮忙说项,不说别人,季珪绝对会答应。”
郑玄神情变幻,突然朗笑道:“季珪乃是老夫弟子中的翘楚,若要老夫劝他出仕,那么别人老夫却不会再帮你。”
刘澜心中一喜,心说我今天就是来打崔琰的注意的,那些无名无姓的人;哪有崔琰这种慧眼识珠的人才重要?到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还不是崔琰几个眼色的问题?深施一礼道:“多谢先生。”
刘澜表现居然如此欣喜?郑玄不为人察的摇摇头,武人就是武人,喜怒哀乐全在一张脸上,与这等人为友为臣却也好过……
想到这里,心中却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丝异样,在他心中,早在‘党锢’之时,便已打起了‘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归隐心态,及至后来勤修儒家典籍,及至黄巾之乱爆发,获得自由的郑玄屡次受到朝廷征辟,但却一一拒绝。可今日却因为和这位年轻的武者一席长谈而使他早已绝了的仕途之心又泛起了一丝波澜,虽然依然无法改变他对朝廷的失望,但却让他真正的想要帮眼前这位单纯的,一心为民的年轻人一把,因为他所说的那些话,看似无关痛痒,但他却知道刘澜是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而这也恰恰是因为他的那份‘单纯’,所谓的开阡陌,就是要将朝廷的无主荒地开发出来,让百姓去种,不管是官田也好还是转让成百姓私田也罢,只要有一心为民的胆量,便让他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帮他。
可他却不知这一回他是真的看走眼了。(未完待续。)
八百八十七章 农夫()
郑玄的弟子很多都是出生在青、豫、徐州一代,但更多的却是像崔琰这样不远千万里前来求学的士子儒生,而郑玄结庐之所因为弟子的逐步增加,规模也在不断增大,这使得他一直在迁徙着直到从青州到了眼前的小山村,不断壮大的小山村依山旁水,风景秀丽,再加上弟子们遍栽桃树杏树,风景不仅优美,气氛更为祥和,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而此时在桃园之内,与崔琰缓步从郑玄茅屋走出的刘澜大笑着对一旁的崔琰说道:“有季珪帮我,好似如鱼得水,你我二人日后定会相得益彰。”
崔琰微微一笑,道:“主公过奖了,我本欲长随恩师左右,但恩师欲使季珪出仕,季珪又岂敢拒绝?”即使师傅不说,但我要出仕也定会帮‘她’。偷偷看了眼刘澜,心道不管如何,既然希望她好,那自然要倾尽全力帮助刘澜。
刘澜发现崔琰说话的时候竟出神了,干咳数声使出神的他收回心神后,问道:“季珪刚才想什么呢?”
崔琰面色一赧,好似心中的想法被他发现一般,连连摆手心虚,道:“没,没什么,只不过是胡思乱想罢了。”
两人说着话的同时朝着村口走去,突然就见崔琰向一旁拐去,刘澜诧异问:“季珪这是要去哪?”
“我去收拾收拾,随主公回小沛。”
刘澜立即喊住他,说:“季珪,我一会儿派人去帮你收拾,我还有要是与你商议。”
“要事?”崔琰精神为之一震,不敢怠慢:“主公有何要事?”
刘澜敛容道:“之前与郑老先生交谈,说到沛县开阡陌与熟地分配之事,先不说前者,现在最让我头疼的事情就是这些膏腴熟地如何分配,若是直接挂价出让,恐怕贫农无力购得,若是屯田,奈何我又对此事毫无头绪,所以想要与季珪商议屯田事宜,不知季珪可有良策?”说着的同时,期盼的目光看向了崔琰。沛县的情况虽然与辽东颇有些相似之处,毕竟两地一个是人口少,一个是经历战事或死或迁徙人口也少,但有一点却是土地之归属,辽东面临的是要开阡陌,这个可以简单处理,按人分配,因为人少都能分到膏腴土地,没有利益在其中,而沛县之地如何能与辽东媲美,这就使得因战事过后一些无主的膏腴之地分配就变成了人人眼中的肥肉,换了谁也希望得到膏腴土地而不是去开阡陌,等个数年之后土地变成熟田不是,所以啊这世间事只要一涉及到利益就太特么难办了,所以这就是刘澜为何如此迫切需要找到内政型人才,而诸如简雍,虽然这么多年他一直与田畴、阎柔主持辽东以及黄县内政,但他们三人更多还是谋士,而简雍更是纵横家,那是靠嘴皮子忽悠人才是真在的行家,而真正能给他想办法的也只有崔琰这样的文士,只听其说道:“自井田崩坏以来,无数先辈终其一生也未能复之,若天下能有乃世而出的圣人,能将井田复之,主公也不必再为此而绞尽脑汁了。”
我靠。刘澜心中暗骂一声,这是我今天第几次听到要恢复井田了?想道这里,心中竟然起了一丝疑惑:“难道井田制真有这么好?真能解决百姓耕地的问题?自从对儒家有了颠覆性地认识以后,他心中竟然有了一丝认为自己对井田亦有偏颇的想法,就在这时,只听崔琰叹口气道:“如今沛县地多而人少,主公为此儿苦恼,这却也是我大汉朝百年难得一见之幸福烦恼,然为长久计,不管是分地与民还是卖地与民都非长久之计,照我看主公当行屯田之制,可屯田之事在下却又不免孤陋寡闻对此道并不精通了,不过我却知徐州有一贤者,乃故陈太丘之孙,陈子之子陈群陈长文,若能请得此人到沛,定能解屯田之急。”
刘澜如梦方醒,一拍额头道:“我怎么将他给忘了。”
“主公识得此人?”崔琰询问的看向刘澜道。
“并不相识,只不过此人之名却是如雷贯耳。”
“主公若有意,季珪当亲往徐州辟此人前来小沛。”
“真的?”刘澜心中大喜,看向崔琰随即却又微微摇头,道:“前次帐下甄俨路遇此人,邀其前来小沛,只可惜被其拒绝,恐怕……”
“主公放心便是,琰定使其前来小沛,与主公共商大事。”崔琰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
“难不成季珪与此人有旧?”
“实不相瞒,季珪与长文乃是故交,料其定会前来相中一臂之力。”
“太好了,太好了。”刘澜喜笑颜开,没想到今日前来还是一箭双雕,非但把崔琰拐来,而且还买一送一,连带着陈群也收归到了帐下。
~~~~~~~~~~~~~~~~~~~~~~~~~~~~~~~~~~~~~~~~~~~~~~~~~~~~~~~~~
一行人离了郑玄结庐之所,沿着溪边向前而行,一路欣赏着秀美的山光景色,只听刘澜突然问道:“季珪你觉得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看向张飞又道:“翼德你也说说看。”
“这……”崔琰诧异地看向他,一时却不知如何作答。在他们这样的氏族眼中只要能让他们吃饱就好了,而百姓呢?他们又有什么可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