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

    一声鼓响,准备迎敌。

    咚!咚!

    敌军越来越近,前队的身影已经能够清晰可见。而这时鼓声再次响起,二声鼓响,士卒举枪!

    徐州军沉着等待着,只要三声鼓响,他们就可以杀向丹阳军,去收获军功,但鼓声却始终沉寂着。

    关羽一直观察着丹阳军,既然是以逸待劳,自然要等丹阳军露出破绽,而他现在要等的,就是丹阳军在近一些,队形在乱一点,那时他就会毫不留情地挥出利爪,收取丹阳军的性命!

    平地起惊雷,战场刮大风,这是战场必须出现的场景,然后是旌旗猎猎作响,衣袍迎风飘扬,但这一刻这里没风没雨没有雾,有的只是紧绷的神经,五花八门。

    刘澜目光深邃,张飞龇牙咧嘴,张颌拭目以待,太史慈摩拳擦掌,甄俨翘首以盼而关羽却轻抚长髯!

    丹阳军越来越近了,眼见着敌军队形的松散的程度关羽情不自禁阖起了丹凤眼,等待即将结束,熟悉他的人都明白,只要等他丹凤眼再次张开后,那就是大军进攻时!

    踏踏踏

    丹阳军后方突然出现一匹健马,手中不停摇着令旗!

    某一刻,当涌来的丹阳军出现一丝骚动时,刘澜心头却徒然一紧,他知道进攻的时刻终于到了。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关羽手臂高高地举起来了,鼓手的双手紧紧攥着鼓棒,若非鼓棒是实心而非空心,只怕早被他捏瘪了,他的手心全是汗,将鼓棒瞄准鼓点后就回头盯着关羽,只要他的手一落下,就会第一时间敲响进攻的三通鼓声!

    但三通鼓声却始终没有落下,彻底睁开丹凤眼的关羽一脸灰败,他低估了自己的对手,或者说丹阳军的表现大出他预料之外。

    在这一刻,所有人心头都浮现出三个字来:丹阳军中有能人!

    万余丹阳军在片刻的骚的后便在徐州军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停止了前进,令行禁止,训练有素的部队开始在令旗指挥下快速结阵,他们结阵的速度让人目瞪口呆,几乎只是瞬间便即成型,而且毫无破绽,眼前的场景让中军之中的刘澜瞠目结舌,这样的部队,简直不可能,刘澜带兵这么多年,帐下士兵从军第一天就被要求的是令行禁止,可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什么菜是令行禁止,对面的丹阳军从令旗官下令停止前进到整军结阵连半分钟都没用,这些丹阳军不仅不简单,反而很可怕!

    可怕的感觉如同瘟疫一般蔓延着,半分钟不到便能够结阵,这样的速度怎么可能是杂牌?震惊的表情在这一刻成了徐州军的主旋律,对手表现出来的实力不仅让张颌这样的武将忌惮,就是徐州军的校官与小卒,心头也都变得凝重起来。

    短暂的瞬间,刘澜就见到对面马上传令兵手中的战旗又是轻轻一挥,两翼还在开进中的部队便骤然停了下来,没有校官的喝骂命令声,也没有鼓声鸣金般的号令声,更加没有小卒间的谩骂声,一名名士卒快速寻找着各自的位置,就像是演练过数以万次,连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这到底是支什么样的部队啊!

    这样的部队战力就是再弱,又岂是一般军卒可比?

    刘澜眼中充满了复杂,他想到了后世部队出操,虽然他们与之比起来差远了,可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决不可轻视,但有些时候只有与强敌比过,才能检验自己部队的成色,刘澜突然有些期待起来。

    张飞眼中,敌酋在哪,待俺杀入百万军中取主将首级!

    许褚眼中,待我破甲万千,杀退敌军!

    甄俨眼中,这敌酋带兵之术如此之高,若能生擒,定要向他讨教!

    太史慈眼中,这是支有着泰山压顶一往无前气势的部队,与这支部队比起来,他身后的扬州军不堪一击!

    张颌眼中,让他想到了当年闻名遐迩的北军若是与其一战,胜负却不知如何!

    关羽眼中,露出了精光万道,敛容的脸庞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严肃,多年来,除了当年汜水关下的吕布他从未像今日这般认真,原以为会是一场歼灭战的他在这一刻开始期待起来!(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三章 交锋() 
关羽一直以来掌管龙骑军,但他最强的本领却并不是带领骑兵冲阵而是步兵阵战,这也是为何当初龙骑军从关羽之手转交到赵云手中的原因,当然不是说赵云骑战当真高出关羽一头,而是奇虎相当之下刘澜做出的最佳选择。

    关羽为游侠出身,所学除了青龙刀法之外就要属攻守推演了,尤其与徐晃相识之后两人时常阵战推演,此时发现敌将排兵布阵之后,刘澜发现他超乎寻常的期待,虽然似战国时期古之战阵早已不为今时所崇,便似关羽也百般否认自己对古之战阵的喜爱,可他现在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在告诉刘澜他十分期待与敌一战,是以刘澜主动将指挥权交给了他,交给了关羽。

    这是一份信任,不管是以攻守推演的手法还是古之战阵的手段,却莫不是以对方最强劲的手段将对方击败,也许这才是他为何会如此激动的原因所在吧。

    接过指挥权后关羽开始排兵布阵,不得不说他的应对相当不错,甚至出乎了对面统兵之将的意料,但面对关羽的敌将并没有丝毫惬意,只是颇有些让人奇怪的是双方都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愿,一场沉稳的暗中较着劲。

    几个回合下来,胜负不知,但沉闷的场面却消失不见了,原以为试探结束就要动真格了,可刘澜却发现敌将突然安排士卒筑起了高台,刘澜皱了皱眉,这是个什么情况?看向关羽时,却发现他的双眼居然闪现着奕奕光彩,想来他已经意识到敌将的意图了,想必已经在想法化解了。

    只是云长会就这么发起进攻么?就在刘澜观看着双方明争暗斗之际一直不为所动的关羽果然动了,但并非是下达进攻的指令,而是下达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筑高台,三丈三。

    到汉这么多年,刘澜对筑三丈三高台早已见怪不怪。所谓三丈三乃是按三十三天之数修建,而台之所以为三层,又是为了应天、地、人三才而分,大抵的意思便是希望与天相通。将敌军彻底击败。

    还真有些古阵战的味道。双方没有阴谋诡计,只是拉开架势斗个你死我活,就算对方阵势未列也绝不会乘其不备偷袭取胜,看来古之战阵之所以不兴于世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也正因如此。这一仗才叫人热血澎湃,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仗反倒是他们占了便宜,毕竟丹阳军是突然出现,如果从一开始就对他们发起突然袭势必会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双方相持足有一个半时辰才各自架设好高台,关羽邀刘澜登台之后率先发难,只见高台令旗官摇动旗帜,下方徐州军瞬间将最初匆忙列阵时结成的圆阵改为方阵,只是眨眼之间便布置好了最为典型的方形阵,此阵前方为近战部队,后排为远程部队。可谓是万金油的布阵方式,显然素来以稳健见长的关羽便是在阵战之际亦如他的看家本领青龙刀法那般,要用方阵能攻善守的一面来探探敌将的斤两。

    “擂鼓,进攻!”关羽大手一扬的同时爆喝一声,刘澜微微侧目,很少见他这个样子,如果是张飞他自然不会反应这么大,颇为诧异之际就听他又下一道命令:“直取中军,若敌分兵两翼来攻则无需理会!”

    难道云长真要……

    刘澜有些后悔,难道真要这么眼睁睁看着双方拉开阵势堂堂正正厮杀?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他让关羽指挥此战是因为了解他,可眼下这怎么看都是要列阵搏杀啊,刚要劝,却发现他又拿起了两侧小旗。嘴巴都开张的刘澜最后啥也没说报以微笑,是啊,我该早想到啊,云长既然下令直取中军不管两翼时就该想到的啊,这一刻他彻底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猜想,他终归是游侠。而游侠又是以墨家演化而来,最多就是攻守推演又岂会真像古人那般循规蹈矩拉开阵势交战啊。

    希望敌将能够上当吧。

    关羽命方阵中路集结直冲中军看似是要直捣黄龙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定乾坤,其实就是在迷惑敌将,如果他果真上当,那么就必然会在中路集结防守或分兵两翼合围,可一旦敌将真做出如刘澜最初判断的应变,那等待他的只有覆灭一途,关羽握在两手中的小令箭可不是它物,而是隐藏在两翼由张飞许褚统领等待中的龙骑军与亲卫骑士,到时两军直冲敌阵,与步兵配合,必能一举破敌!

    看来啊敌将一早就在关羽的算计之中了,真不敢相信这位便是后世的武圣,看来这么多年的征战培养当真让他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了,如水淹七军时的闻名华夏,不然这时期的关羽估摸着只能像历史初期那样,被曹操一战又一战击溃,最终丢了徐州,至于和对面这位不知名的将领比,最多也不过是五五之数。

    就在刘澜心想之际,敌将张北做出了回应,麾下部队瞬间将阵型变成了箭矢阵开始迎击,箭矢阵的组成由铠甲厚重的重甲刀盾手组成,突破关羽这支步远结合的方阵型最是绝妙不过!

    看来敌将上当了。

    就当刘澜等待着中路拖住敌军,待耗尽敌人锐气之后两翼骑兵成绩突杀而出之时却发现关羽手中令旗再次一动,阵型瞬间四散,很快又变成了钩形。

    刘澜眉头大皱。

    敌将分明已经上当,云长为何又要变阵,而且还变成这钩形之阵,不是说钩形之阵不如方阵,而是在眼前的形式之下,机妙在于其两翼能够形成犄角之势冲锋的钩形阵显然难以媲美方阵,难道云长从始至终就打算仗着兵多的优势不讲任何道理的强攻么?

    但很快刘澜看出了门道,可以算是无师自通了,原来敌将在将兵力集结在中路之后还留了后手,也正是那无数暗中集结而成的小方阵迫使关羽不得不将阵型变换成更具优势的钩形阵,这才是瞬息万变啊。

    敌将也不是古战之将啊,为何会如此深谙阵战之法,更懂扬长避短之术,尤其在知己知彼这方面更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为何关羽这连番交手后仍处于劣势的原因所在,到如今他们居然连对面主将是谁都不知晓。可敌将呢,却深知徐州军底细,自然清楚徐州军,或者是他刘澜真正的底牌并非是这些步兵。而是名闻天下的龙骑军。

    但好在,关羽并没有上当,不然一旦管亥、周仓那边与丹阳军交战正酣,他派出张飞、许褚两翼骑兵的话那可就要损失惨重了,在毫无纵身施展的情况下面对这些有巨盾护卫手握铁枪的步兵就算他们一个个都穿着龙骑甲。那结果只怕一个个都要战死沙场了。

    眼下刘澜唯一庆幸的一件事莫过于他的英明果断,早早将此战指挥权交给了关羽,不然换他来指挥,这一仗就算人数再多,恐怕也要造就另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了。

    随着徐州军变阵,刘澜在心中说了一声可惜,如果今日他只是路人的话,他定要好好欣赏这一番龙争虎斗,甚至借此良机设自己是关羽来假想应对,可他不能。就算他非今日主将,但他毕竟乃是徐州之主绝难去当路人。

    果然那位已经被他在心中称作阵战之上几乎与关羽匹敌的敌将在徐州军换成钩形之阵后又换阵了,而这一次他则祭出了锥形阵,此阵优点在于只在两翼屯守少量兵卒,而将兵力屯与中军,这样一来关羽中路空虚,若是被丹阳军掏心战术成功,那时就算还有骑兵后招,徐州军都危险了!

    有意思。

    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关羽终于说话了。但面对敌将使出这般讨巧阵型的他当即摇旗将钩形之阵改为鱼鳞阵,面对这样的强敌。他现在已经不去想骑兵这档子后事了,眼下他就是要逼着甚至是迫使敌将不得不与他在中路对攻,强矛对大盾,来场正面的生死较量!

    兵法讲究奇正。而眼下关羽所使便是最正宗的正攻法。

    要知道关羽所布鱼鳞阵,活似一条大鱼,由无数小阵组合而成,如同鱼鳞般排列,鳞次栉比,合则为巨鲸。分则为小鱼,看似一体却又独立成形,这样一来敌将预留对付骑兵的后招就变得毫无意义,莫说关羽预留的骑兵以奇兵的方式结束战斗,就算现在出击,面对无数小鱼,敌军也很难对龙骑军造成伤害了。

    终于关羽使出了杀手锏,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很无耻的仗着人多压你,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踢过来的皮球却着实让敌将张北那粗犷的面上第一次出现了惨淡的青色。

    刘澜么?

    现在和我交手的真的是你吗?

    不,绝不会,绝不会你,一定另有其人!

    敌将张北面色铁青,他从未低估过刘澜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