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性把心一横,直言无忌,道:“事到如今,使君当明白徐州之困境,想要破局,就必须灭此胡佛,不然任由胡佛存于广陵,下官只怕胡佛有朝一日遍布徐州全境,那时徐州皆乃落发僧侣,徐州将不保矣!”
薛礼此话一出,满座皆惊,他这哪是在劝刘澜灭佛啊,简直就是在逼刘澜屠佛,老和尚普慈立时拜倒,低眉敛目一脸慈悲,那意思分明就是一切皆有刘澜做主,若真要屠佛,他受死就是。
按理说这事换往日一干儒生肯定同气连枝出面帮衬薛礼灭佛,可这样一来那他们不就等于也跟着薛礼逼刘澜灭佛了吗?所以徐庶陈群一干人只能保持缄默,而陈登那边见没人有动静,就只能继续在一旁观察着局势。
而刘澜呢,开始自然是不相信薛礼这番言辞的,可又一想,这佛教还是早起佛教,与他后世所知的佛教完全就是两个概念,除了不近女色之外,酒肉皆沾,这种信徒一多了,就算教义再教人从善,那和当年的太平道又有何区别,真到了发展壮大不可一视的地步,谁能保证他们就不会与太平道一样造反?
这才是刘澜心中的忌惮啊,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广陵搞什么限佛了,而此刻被薛礼当众这么一说出来,刘澜反倒没顾虑了,与其在广陵限佛,那不如在徐州全境限佛,在看管之下的佛教就是能耐再大,也翻不起浪花来!
此时此刻,刘澜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决心来,让众人明白自己的真实目的,当即厉喝一声:“薛礼!佛教一事我已有分寸,然而你却在厅中胡搅蛮缠,除佛而后快,可佛寺一除,驱逐了僧侣之后广陵众多信众又当如何?若一旦将信众逼反,这个责任你可担得起?“说着刘澜却是招呼了声许褚:“来人将他压下去带回县令府衙看押,听候处分!”
“主公,切不可被胡僧所骗啊,他日胡僧壮大之时,便是使君你失去徐州之日啊!”薛礼在侍卫的押解下挣扎着大喊出声,眼见刘澜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陈登急忙出列,言辞恳切,道:“主公,薛县令言辞虽然鲁莽,但念在其一心为公,还请从轻发落,莫要贬其官缺啊!”
陈登一出面求情,张昭陈群等儒生相继出列,恳请刘澜从轻发落,他们虽然平日里与薛礼并无交情,可在对付佛教这一点上却保持着默契,虽然没有助其灭佛,但在他因灭佛一事而受罚的一刻却必须要出面,不然的话以后佛教当真壮大可就没有人再敢当刘澜的面去反对佛教了。
而当薛礼在被带走的一刻见到这一番情景之后也算是可以长舒一口大气了,至于他会不会就此名动天下那是后话,但最少在眼前他的出面力挺灭佛却是得到了整个徐州的鼎力拥护,最后就算刘澜执意罢其官贬其为民,他也乐于见到,名声有了,还用担心日后的前程?
薛礼被带了下去,普慈也被他送走了,大厅之内就只剩下了徐州权利核心的这么几个人。
刘澜目光从几人身上一一扫过,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没有逃出他的法眼,清了清嗓子,道:“诸位,佛教的事情我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之所以没有像笮融那样是给我留了面子,怕我好不容易掌控徐州最后因为这事威信扫地,现在普慈不在了,笮融他们这些县令也都离开了,你们都是我最为倚重的心腹,所以就这样事情上大家还是要敞开心扉,不用藏着掖着单独来劝谏我,现在就直说出来吧。”
刘澜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最终落在了徐庶身上,这些人之中,真正受到刘澜信任的,甚至能够推心置腹的就只有他和关羽二人,这个时候刘澜最迫切的就是想知道二人到底又是个什么想法。躲不过去的徐庶只得出阶,作揖施礼之后朗声说道:“主公,以末将之见(徐庶虽然乃军师,却乃是武官,是以以将自称)儒家所谓求来世之福不过是哄欺蒙蔽愚昧使人,反而不如儒家所说修今世之道,如果主公是真打算灭佛的话,那就应该灭的彻底,不使再让胡佛这些无稽之谈去蒙蔽广陵百姓了。”
徐庶这番话深得众人赞同,尤其是张昭和陈登更是连连点头,更不要说陈群这些人了,就差出阶赞同了。
刘澜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后,说道:“诸君心中所想当真便如军事所言吗?云长,你的看法呢?也是军事这般想法吗?”
“主公,如果单指佛教妖言惑众,末将并不赞同,就算是修来世之福,首先却要今世行善,所言在这件事上末将并不赞同,但如果说佛教罔顾人伦的话,那末将却是万分赞同的,所以末将更是赞同军事之议的,既然要灭佛就要灭的彻底。”
刘澜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又转向了张昭身上,道:“子布,你的意见也与军师一样吗?
被刘澜第三个点名的张昭走出阶来,义正辞言道:“启禀主公,此事昭以为佛教如果要留那官府就必须要过问,不能再培育出第二个太平教来如果一间也不打算留,那就要快刀斩乱麻,尽快拆毁寺庙驱逐深入。”
人老精马老滑,张昭这一番话说得两头可都没有得罪,甚至等于啥建议也没有提,可以说的上是最为折中的一个办法,而这却更让人见识到他的狡猾之处,一时间在座众人无不暗讽他是条老狐狸,到了这个时候还在玩这套花招。
而刘澜就有些哭笑不得了,历史上的笮融成了铮铮烈骨的谏臣,而敢于死谏的张昭却成了游走官场的老江湖,油滑的好似条狐狸,暗暗摇头之下又询问了陈群几人,他们的看法与徐庶出奇一致,都是既然已经开始灭佛就不该在广陵留有那么一两座寺庙,对此刘澜也能理解,毕竟
黄巾之乱未远,就像当初太平道出现伊始,大汉朝上下都未给予重视,可最后呢?所以在对待佛教这事上,宁可错杀绝不容留,不然的话政治上的风险太大,不值得去冒这个险,否则就只能让各县加大精力,那样耗费的成本就太大了,得不偿失,可不加大成本,那么留下这么一个妖言惑众的佛教必然会成为徐州一大不确定因素,所以就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主公。”陈登还想做出最后的努力,争取一下促使刘澜下定决心彻底灭佛,可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澜挥手打断了:“元龙,还有诸位的想法我已知晓,我还是之前的想法,容佛但必须限佛,首先佛寺不能无止境的兴建,尤其是在僧侣人数上,不能出现像现在这样广陵一县遍地僧侣的情况,必须要严格限制,这就需要元龙你来严格把关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章 下邳()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中国需要信仰,中国人需要信仰,但中国的神与皇权哪个大?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首先要看到神仙一半是神职人员,其中大多是佛家道教创造出来的,但另一半却是老百姓土法炮制出来源于人间的人物,如关羽和妈祖,若非有帝王推波助澜,恐怕也不会达到今天这样崇高的地位。
还有一些神,如文昌帝君就是龟蛇,真武大帝乃是来源于山川河流,当然还有供伍子胥的五撮须的相公庙,最搞笑的是杜十姨,原因是杜甫当过左拾遗,所以在中国,皇帝的政治权利绝非宗教信仰可以比拟的,甚至神权也要神封。
佛教就这么在广陵存在了下来,普慈回到寺中,一众僧人在普净的带领下载庙前焦急等待,看到方丈归来的一刻全都松了口大气。
佛祖保佑。普净双手合十来迎普慈,道:“师兄,如何?”
“今次多亏了刘使君,为释门在广陵留下一线生机。”
普慈不说普净也明白此行凶险,那些儒生又如何能容得下他们,只是这一回师兄当年德阳殿中一样,取得了胡佛之议的最终胜利,最终让他们在广陵有这么一处存身之地,说道:“师兄其实我一早就说过,周孔重入世,我佛家重出世,可不管出世还是入世之人都得讲道理,只要道理讲得通,不管是广陵议事厅还是北宫德阳殿,不管是今日的刘澜还是当年的天子,必然给我佛教以容身之地。”
普慈苦笑一声,暗暗摇头,道:“师弟,有些事你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这些年来释门遇到的难道都是不讲道理之人?不是,他们也会讲道理,可一旦牵涉到释门,他们就不再去讲道理?而是举起屠刀驱赶信众屠杀僧侣,所以这件事啊与道理无关,更与当权者讲不讲道理无关,关键还是要看他们是否愿意去了解我释门,不然就算今日为师口灿莲花,才逃不脱刘澜在广陵灭佛!”
“师兄此话看似普通却似有所指,只恨我拙鲁无智,无法体悟深意。”
“你这就是自谦了,我看你非但不是不明,反是早看通了一切,这份难得糊涂的法门却是我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只怪我执太深,迟早要受轮回之苦。”普慈一声长叹道。
“师兄不必妄自菲薄,其实师兄这些年所执者无外乎就是释门兴盛,若放下此执,必可成佛,其实一直有些心里话对师兄想说,灭佛并不可怕,就算今日刘澜当真烧毁广陵所有寺庙,毁去多少卷经书,驱赶多少僧人,劝多少信众还俗都不重要,只要佛法长存,佛心不死,佛就不灭,释者仍存,就似白马寺被毁但我释门仍存。”
“佛法长存,佛心不死。”普慈双手合十,垂眉敛目,道:“方今我释门只是小乘,我是没机会看到小乘入大乘的那一天了,但师弟你终有一天能看到!”
这一日普慈方丈回到寺内,从此闭门不出。
这一日广陵数万僧人被迫还俗。
这一日甘倩在徐州为僧人求情,甄姜收其为婢,郭玉儿被迫归乡,返回甄府。
~~~~~~~~~~~~~~~~~
不多日张飞传回消息来,并没有发现周瑜踪迹,随即刘澜叮嘱了一番陈登后再次带亲兵上路,没有与关羽一道班师。
刘澜此行的目的地乃下邳东城,若非张昭举荐,刘澜还真不知晓原来鲁肃是下邳(临淮即下邳)东城县人士。
这一路上刘澜和许褚甄俨一众人聊天打屁或与张昭这样的老儒聊些道德文章,受益匪浅到还在其次,这感觉确实大有不同,就好似昨日大口大口喝着最烈的醇酒,而今日又在细细品啜着好茶,这其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能懂了。
当然刘澜最爱的还是与被押解的周尚聊天了,这莽大汉许是被吓到了,不管刘澜问什么那都是知无不言,当然随着聊天的次数增多,其实他已经不怎么担忧了,反倒是彻底敞开了心扉,所以这话匣子也算彻底打开了。
其实他的真实姓名根本不叫周尚,叫做周成,而真正的周尚其是是周瑜的伯父,之所以他会用周尚的名字主要是为了在各郡之间能够行走方便,毕竟不管到了哪,就算不卖周瑜的面子,也要卖他周尚的面子。
而此次他们进入徐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周瑜一直在寻找一方诸侯投效。
一开始呢,周尚是想投靠袁术的,可周瑜并不看好他,所以才把目光投向了四周,而第一站便是前往徐州,可凑巧却遇到了乔家姐妹,同时又得到义兄孙策的消息,原来他现在正在袁术手下效命。
如果只是这样周瑜也不会动心,可当他得知孙策正一直暗中派人联络张昭之后,这才确定义兄并不甘心在他人帐前为将,所以原本来瞧瞧刘澜是否可投效的他便设计了一个局,而目的则是帮助孙策成功接走张昭,但可惜他最终在与刘澜的交锋中败下阵来。
可像周瑜这样的世家子弟,怎么会甘心败在刘澜这样小吏出身的军卒手上,虽然从心底里周瑜是颇为看好这位自灵帝年间就开始享有盛名的小卫青的,这么多年来北方边境始终安生,可与他脱不了干系,若不是他将鲜卑与乌丸杀了个鬼哭狼嚎,这么多年来就没听说过胡人犯境。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有了第一次交锋,周瑜惨败,不甘心的他一直记得这一耻辱,记得很牢,终于在广陵找到了机会,但没想到却又败在了刘澜之手。按照周成的说法,以周瑜的性格绝不会就此罢休,一定还会有后招,可是在江都的张飞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也是,以周瑜的精明,又怎么可能让人轻易找到她,但只要他敢在徐州再搞什么阴谋诡计的话,那刘澜可就不会再让他轻易走脱了。
“刘使君,不是小子多嘴,此行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哦?你细细说来。”
周成神神秘秘在刘澜耳畔一番耳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