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6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虐福恳簧己盟普鸩哦诵牧橐话悖绕涫翘搅瞬懿偎党鼋酉吕吹幕昂螅饺诵闹懈俏痪训赖闭媸撬遣麓砹耍

    他们现在也有些难以决断了,但有一点却必须要承认,主公之前的反应并不是怕了刘澜,反而是太了解刘澜了,比他们二人了解的多的多。

    只听曹操喃喃,道:“刘澜用兵,当世无人出其右,若某与之对敌,抛去天时地利人和,亦未有胜算,似这等当世名将,既然出兵入丹阳,必当无声无息,以雷霆手段化解丹阳之危,可如今,战事未起,而天下尽知刘澜北上南下,似这等大张旗鼓,完全不似刘澜用兵之风,反而像是他刻意要让全天下人都知晓他要北上冀州南下丹阳一样,所以刘澜这样大战旗鼓,反而让某更为确定他绝不会南下与北上,他是要以此来隐藏他真正的目的,此正兵法所云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

    也正是曹操这一番结论,忽然让荀彧意识到主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这些年他一直研究过一些收集到的刘澜用兵的情报,通过分析,知此人用兵向来都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就拿冀州之战来说,可不就是在所有人都没有防备预料之下刘澜的突然杀出,杀了袁绍一个措手不及,生生扭转了界桥之战,将已经稳操胜券袁绍杀退,也正是这一役,彻底扭转了整个冀州之战,使得袁绍最后落了个失败的结局。

    再反观徐州之战,同样是在悄无声息时刘澜突然出现,杀了于禁一个措手不及,并最终进攻迟缓,导致最后吕布偷袭兖州,若是这之前能够早得到刘澜出兵的消息,早做准备之下,徐州之战将是另外一个局面,这样的案例还有太多太多,都是出自刘澜的手笔,所以这一次刘澜绝不会是突然改了性了,就像主公所说他如此大战旗鼓,一定是在隐藏真正的目的,可是刘澜的真实目的到底会是哪呢?难道……荀彧心中嘀咕起来,有些相信主公的说法了。

    荀彧心中思虑良久,苦笑着摇头,道:“主公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刘澜真正的目的只是冀州和丹阳的话,那么他绝不会放出任何消息,既然放出消息,那么丹阳与冀州必然会有所提防,反之我们所在的兖州就会出现没有威胁的错觉,而就在我兖州高枕无忧之时,刘澜带军突然杀来,那时……”荀彧已经不敢往下说了,如果不是主公提早预见,一旦这等恐怖的情况一旦发生,只怕个把月,刘澜就会席卷整个兖州。

    “主公,其实考虑到了刘澜声东击西,可却忽视了刘澜本人。”郭嘉还是不相信刘澜会进攻兖州,说道:“我始终认为刘澜的目的是丹阳,而这一次只不过他的声东击西之计更高明罢了,首先他号称北上冀州南下丹阳,前者只不过是为了引诱冀州分兵南下,为公孙瓒减轻压力,而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进攻冀州,他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处,那就是丹阳。”

    “奉孝的意思是刘澜分兵两路下丹阳?”

    “对,虽然这只是卑职猜测,但卑职敢肯定,刘澜绝不会攻兖州,他今次声东击西绝对于我兖州无关。”

    郭嘉虽然看不出刘澜的真实用意,但他却可以肯定刘澜绝不会攻兖州,堂内立时沉默了下来,好半晌,只听曹操说道:“不管刘澜的真实目的怎样,我们必须严加防范,尤其要让再徐州的斥候务必要搞到刘澜的准确消息,只有知道刘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才能够安心西迎献帝……”

    说道献帝的一瞬间,屋内的三人几乎同时起身,这一刻三人几乎前所未有的默契,难不成刘澜的真正目的与他们一样,是要迎献帝入徐?

    在邺城将军府内袁绍正在问询着沮授幽州最新的战报,得到最新战报后他满意的点点头,道:“如今已入秋,秋装冬衣一定要准备齐,绝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受冻。”与公孙瓒这一战立时一年多,如今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相信最早入冬最晚明年开春,颜良与麴义将一举消灭公孙瓒。,凡是与幽州有关的消息,事无巨细他都会亲自过问,尤其在此关键时刻,他更不容不容半点有失,哪怕只是军衣这最微不足道的细末小事。

    “诺。”沮授应诺一声,正要向袁绍汇报从徐州传来的最新情报,却见一名亲卫掩开门,低声,道:“主公,袁尚公子求见。”

    要是换了别人,议事之时就这么冒失的打扰袁绍必定不会饶了他,可一定是最疼爱的小儿子求见,立时难看的脸色露出了宠溺般的笑容,道:“快让我儿进来。”

    须臾,袁尚跟着之前传话的亲兵快步走了议事厅,躬身施礼:“孩儿拜见父亲!”随后又朝沮授施礼,道:“见过沮先生。”

    “公子不必多礼。”沮授还礼道。

    “免了吧。”袁尚对自己这个儿子最是喜爱,今天他已有十八岁,活脱脱就是当年的自己,不仅能礼贤下士,更能屈节下交,尤其对百姓民间疾苦十分关注,这让他如何能不对这个小儿子倍加疼爱,而且他与其他二子袁谭袁熙不同,无领军之才却对军权极其痴迷,曾经袁绍当着他们三兄弟的面,许诺,日后若攻下青、幽、并三州,三子将各据一州,袁谭、袁熙欣然接受,而这个小儿子却婉言谢绝了,反而极力推荐高干为并州刺史,这大大出乎袁绍的意料。

    这种谦让使袁绍大感欣慰,他随即单独见了小儿子一面,询问他为何拒辞并州刺史一职,他还记得当时这个小儿子对他说:孩儿自知无有领兵之才,与其贻误军机,反不如让与能者。”

    这番话无疑在袁绍心中彻底加重了他的分量,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这也是为何袁绍会说小儿子袁尚最像他的原因,就好比他袁绍领兵,从不会像曹操刘澜一眼亲自上战场,为何,就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所以他能够毫不干预在前线领兵作战的麴义,让他能够安心指挥部队灭公孙瓒,反之,如果轮到他亲自上了战场,那估摸着就是冀州最危急的时刻,好比当初的冀州之战一般,一旦战败,则身亡命殒。

    所以他不会像刘澜那样每战冲锋在前,因为他有自知之明,但他的大儿子袁谭和二儿子袁熙却不是这样,没本事还不省事,这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空有满肚学文,却与那莽夫无异,试问,三子袁尚在他的心中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他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看着三子前来,袁绍问道:“我儿有什么紧急之事要禀报啊?”

    “回禀父亲,今日孩儿从坊间闻得一些消息,不敢怠慢,这才匆忙前来禀报。”说着袁尚将闻听的消息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而袁绍再听闻儿子的消息之后脸上的笑容立时消失的无影无踪,神情异常严肃,匆匆看向了沮授,好似在向他确定刘澜是否真要进攻冀州一般。

    “主公,根据徐州线报传来的消息,此事多半是真,就算只是流言,也不可等闲视之,必须早做提防!”

    得到沮授肯定后的袁绍肉颤心惊,怎么可能,他明明和刘澜签署了互不进攻的协议,他怎能如此不守信用。怒不可遏,道:“子予(沮授的字号),绝不能让刘澜打乱我们消灭公孙瓒的计划,此事你务必要想出一个妥善之法以应对。”(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章 阳谋与阴谋() 
带兵抵达广陵之后徐庶一行不做任何停留于当日乘渡船在水军护卫下挺进江东。

    在船舱内,张飞终于得知了此战内情,原来主公根本就没有北上冀州,同样与他们一般南下了丹阳郡,务求一战平定丹阳,而他这回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为了提防一人,那就是在兖州的曹操。

    看着张飞不解且疑惑的眼神,徐庶笑着为他解惑,当时主公定下此策时徐庶其实与张飞现在的表现一模一样,也许现在他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但他就像当年刘澜所遇到的关羽一样,他们只是少了经验,终有一日,徐庶会像关羽一样,为世人所瞩目。

    也正因如此,当刘澜询问他如今我们最大的敌人会是谁时,徐庶几乎是不假思索说出了袁术的名字,确实,就眼前来看,袁术绝对是刘澜当下最大的心腹之患,可刘澜此话的意义却是在问他眼中谁才是徐州真正的大敌,奇虎相当的对手。

    徐庶给出了许多名字,包括曹操,可得到刘澜肯定之后,他反而又不解了,毕竟他之所以说出曹操,是因为刘澜一连否决了诸如袁氏兄弟之后,他不解为何曹操会在主公眼中比实力更为雄厚的袁氏兄弟更难对付,被他当做真正的腹心之患。

    曹操当世之奸雄,攻黄巾败袁术伐徐州逐吕布,在当今天下之中,又有几人能似曹操这般?政治上入北盟而不失自主,军事上能够破格提拔人才,唯才是举,在兖州那等恶劣的情况之下,居然反败为胜最后击溃吕布,似这等文韬武略用敢于用人者只不过是尚未像袁氏兄弟成了气候,可一旦有一天,让其人成势,只怕他就真要在这天下间纵意驰聘了。

    徐庶没想到主公会对曹操如此推崇,但有一点无法否认的是曹操的能力确实在袁氏兄弟之上,主公将其列为扫平天下最大的对手确实没有高看他,反而说的十分中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之下是他能否得势,不然在几大诸侯势力夹缝之中的曹操想要脱颖而出,简直难比登天。

    但就像主公之所以对曹操推崇,其实就是兖州一战,先败后胜,这样的军事才能,若非分属敌对,徐庶也要由衷赞叹一声,而且他既然能在如此恶劣的形式之下扭转乾坤,为什么不能在诸狼环视之下脱颖而出呢?

    这也是刘澜为何对此次出兵费尽心机的原因,他害怕曹操借其此次出兵之际兵向徐州,一旦成功拿下徐州,那曹操就将彻底摆脱眼下的困局,那时没有了东方与北方的威胁,曹操将会毫无顾虑的向西向南发展。

    所以刘澜才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用出这么一计来,就是要迫使曹操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徐州,同时又不敢轻举妄动,等他反应过来,刘澜两路大军早已荡平了丹阳。

    张飞见他卖关子,急不可耐,道:“元直你倒是快说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直到被他催促,徐庶才不急不缓的说道:“你我出兵丹阳,不过是疑兵罢了,我也根本不是什么丹阳之战的主将。”

    “怎么可能?我们是疑兵?难道这一仗真正的目的是对付袁绍?”张飞舌桥不下道,这一消息却也太过令人震撼了,原以为是两路同时出兵,可没想到原来他们这路只是伏兵,是来迷惑袁术的。

    “错了,真正的目的就是丹阳,反而对付袁绍才是假象,而我们的使命则是要造成我徐州军渡江南下将要支援丹阳郡的假象,目的就是要令袁术吴景、孙策部将防御重心转向我们,那时他们必然会分兵来防止我们援救丹阳,而此时呢,我军真正的主力则会在主公的率领之下,悄无声息的从盐渎绕道南下,渡河入曲阿,那时主公从后方杀出,必然打乱袁术军部署,而我军又适时发起进攻,两面夹击之下,袁术军如何能抗?”徐庶将主公真实的意图全盘说出,这也是刘澜的意思,不过他刻意叮嘱徐庶一定要等登船之后再说,不然就张飞那大嘴巴,迟早会人尽皆知。

    张飞有些想不懂,反正都是要南下,为什么不一道南下,主公不是最反感分兵嘛,如果一道南下,集全部兵力对袁术军发起猛攻,那也一样会势如破竹啊,问出了心中的不解,可徐庶却并没有为他解惑,只是让他仔细想其中的原因,主公为什么要如此费事呢?

    张飞这辈子可以说是头一次独立思考起来,一步步想着可能的情况,却又一点点否决了自己的猜测,好久好久,张飞不由拍案而起,连连赞叹道:“俺想明白了,主公一开始放出风声,那么袁术军就一定会全力来防御我军南下,至于主公他们一定以为是北上了冀州,可其实主公却是南下了丹阳,所以他们不管如何部署,都不会考虑主公的人马,可当他们以为防住了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进攻丹阳时,主公却突然杀出,必然会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可不是?”听着张飞的分析,虽然他只看到了主公其中一层的用意,但这对张飞来说已经很难得了,其实主公这一计有三层含义,首先就是震慑曹操,以主公对曹操的了解,此人生性多疑,一定会怀疑他散步出去的消息其实是为了进攻兖州,这样就能让他安心驻守兖州,不敢轻举妄动,第二层意思,则是震慑袁绍,以如今幽州的情况再加上青州之战迟到的苦头,袁绍绝不敢主动挑衅,但却又不得不在平原郡派兵防御,以冀州如今的情况,文丑之流袁绍绝不敢用,只能从幽州调将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