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6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姓们供奉天神,纷纷走上街头欢庆,这样的行为让曹操赶到意外和惊讶,尤其是他先行抵达许都见到这一情形之后。
曹操有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不得而知,最少现在他是不敢这么想的,之所以提议选择许都为新都,完全是因为雒阳残破短时间难以修葺,反观许都则靠近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以满足皇室,正是从多方面考虑,曹操才选择了许都,而并非如流言那般曹操想要取汉而代之。
而且迁都一事实实在在是件大事,很多事情都需要尽量秘密进行,可天子尚未到,他要做魏王的事情却已惊天动地,好似人人都知晓了事情真相一般。一时间,曹操对许都百姓的表现极为厌烦,甚至他都没有接受郭嘉的邀请,接受百姓拜迎的要求,轻车简从进入了许都,进入城内事先为他准备好的司隶校尉府邸。
进入府邸的第一件事,曹操便招来了郭嘉,一路之上,他前前后后仔细猜想,八成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他,不然的话他为何会火上浇油般让百姓拜迎?
一问之下,真相大白,但曹操确实是冤枉了郭嘉,这事是有人在从中作梗,只不过却弄巧成拙罢了,天下各郡心向汉室,这谣言一出,换了他处,那自然是群起激昂,曹操必然要受到千夫所指,可偏生许都人与雒阳人两地之怨隙,使许都百姓拥立曹操而不尊汉王,眼见情况如此,郭嘉这才顺水推舟,可不想最后却换来了主公的一顿呵斥。
得知真相,曹操这才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他开始后怕起来,曹操心中庆幸,如果是在灵帝朝,这事虽然不足以致他死地,但足以让他身败名裂,但现在却是献帝在位,这结果反而却拯救了他,他现在不仅不能对许都百姓有任何厌烦之情,反而还要感谢他们。
“想让吾死无葬身之地,最后却弄巧成拙!这背后之人,无论如何你也要给我找出来。”曹操对郭嘉下达了死命令,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打探出城中这些传言到底是谁在幕后指是,其实就算不查他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如果只是杨奉、韩暹这些白波贼,到也好说,可他担心的却是诸如袁氏兄弟、徐州刘澜荆州刘表这些诸侯从中作梗,所以他必须要查出真相。
对于流言,最初曹操下达命令时,郭嘉为了化解流言并没有选择强硬手段,所以一直无法查到源头,如今有了曹操的死命令,他不得不对造谣者施以雷霆手段,一时间传谣者悉数被捕,通过审讯,源头很快就被揪了出来,果然是来自大梁。
得到确切消息之后,曹操才算是长长松了一口气,仔细去想,这事也只有逃到大梁的白波贼杨奉、韩暹二人才干得出来,毕竟现在的袁氏兄弟和刘澜都分身乏术,又怎么可能来他这里捣乱,至于那位八及刘表,就跟不可能了。
不过此时也未曹操提了一个醒,迁都一事这两人绝不会轻易罢休,原本曹操不想再与他二人纠缠,可看现在的情况,他想要迁都,这两人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了,更何况他二人手上还握有重兵,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将他们好不容易到手的天子带到许都呢。
当即,他又叫来了郭嘉,让他时刻盯着大梁,只要有风吹草动,立时向他禀报,而他则稍作休息,再次返回雒阳。他当然会让白波贼们付出代价,但不是现在,目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准备迁都,而有了此事之后,曹操更加小心,为了稳妥起见,他打算再次返回雒阳,亲自护送天子到许都,当然他还会把抓到的,被杨奉、韩暹派来的幕后主使交到天子面前,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因为许都的谣言与天子生出任何嫌隙来。
破晓时分,曹操已然起身,草草喝下一碗肉羹后,便喊入了贴身侍卫,典韦捧着他的鱼鳞甲与头盔入帐,亲自为他换上了装束。鱼鳞甲乃汉朝制式装备,头盔则为纯金打造,最后披上一件上好练质大红披风,披风光洁而垂平,穿在身上,雄武不凡。
穿戴完毕,曹操还不忘在一面大铜镜前照照,看着镜中出现的人影,威严而庄重,气度且伟岸,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一番自己后,这才转身离去。作为一员常年征战,冲锋在前的大将,这样的装束让他很不自在,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他很难在保留以前军中装束,不仅如此,反而还要去适应这多少有些浮华甚至招摇的东西。
曾几何时,这只属于袁绍,他甚至还提醒过他,可最后当他到达一定身份后才发现,有些事并不是你想如何就能如何,身不由已,这一套司隶校尉的铠甲装扮,乃是天子所赐,他此行既然去见天子,那么他就必须穿着这身官服。
这一身官服,曹操可以保证是有汉以来司隶校尉中最不奢华的一件,但其价值仍然不菲,虽然他已经极力压低成本。
曹操在走出房间自己走到剑架上将那把那把来自袁绍处的倚天剑拾起,挂在腰侧之后,出屋,低声且极具威严的对典韦下达命令,道:“通知亲兵营,出发。”
“诺。”
曹操翻身上马,出了府邸,带队一路朝城门而去,黎明时分,本以为行人较少,可没想到方到城门,却发现密密麻麻一大片人群正在排队出城,看着密集人群,典韦刚上前询问要不要清理一下人群,先行出城,却听曹操微微皱眉,道:“调头,从北门出城!”
他们这里刚有所动作,不想却惊动了正要出城的百姓,人群之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曹(司隶)校尉,是曹(司隶)校尉!”
许都百姓几乎是一瞬间让开了一条足够曹操出城的道路,他们站在道路两旁高声大喊着曹操的名字,甚至不知从何时,两边人群居然已经开始喊起了:校尉万岁,曹将军万岁的喊声,此起彼伏,喊成不断。
激动的人群,激昂的万岁,让曹操原地驻马。
万岁,这一专属于天子的喊声,此时此刻,却被民众自发传唱。
面无表情,没人能瞧出他此时内心的波动,最少就算他有些什么想法,也很巧妙的掩藏了起来。
不得不说,他有许多喜好,诗文、军马和美女,可相较于前两者,他更倾心与后者,同美人鱼水之欢时的激情足够让人愉悦,可这使人欲罢不能的感觉只存在最初阶段,之后对女人的身体便逐渐趋于平淡,甚至只是为了生理需求,再无最初那般充满魅力,可是权势的那种魔力却不同,他始终甚至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吸引着他。
权利的感觉,权势的魅力,让他好似年轻了几十岁,充满了精力,尤其是此刻亲眼所见许都百姓那发自内心的呐喊声,这等敬重,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内心中不禁一股热流,他开始喜欢上这种被万人敬仰的感觉,他更喜欢上了这些入对待神明一样对待他的许都百姓。
他已经迫切的想要迁都许县,最少此时此刻,他已经迫切的想要飞往雒阳,可在内心之中,却又有些留恋,留恋被百姓景仰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秣陵之战(13)()
打败李丰之后,关羽在陈端的建议下兵行险招,派部队详装扬州军败军北上,赚取从虹县而来扬州军。
陈端,字子正,广陵人,另一个时空中与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同为孙策早期谋主,与周瑜五人乃其心腹肱骨重臣,先说周郎,其人文采惊艳,武功高远,孙策评其文治武功当世第一人虽难使天下人信服,但进入前三甲绝不会有人说二话。而彭城张昭,最擅庙堂经略,审时度势拒陶谦,入孙营,虽有其父当年之因,但在孙策名不见经传时选择他,并成为幕僚谋士,可见其眼界格局,也正因此,他才成为江东第一人,几乎一手辅佐孙策割据江东,为其谋划庙堂鞠躬尽瘁,待孙策死后,临终更是交代了孙权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其二人之分量。
但能与张昭其名的另外三人,难道当真就差了他许多么?其实不然,便拿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而张纮与周瑜、张昭不同,他胜在文理意正,个人品格操守更是当世楷模,而其更是一言语辩捷闻名,纵横之术游刃于曹魏,虽一直亚於张昭,其分量却一点也不亚于张昭,乃东吴最为举足轻重的谋士之一。
而另外两人,秦松、陈端,两人以谋略见长,前者擅阳谋后者擅阴谋,前者多能运筹帷幄,后者却智计百出,前者被孙策评为阳才军师,评价看似很高,却很一般,皆因秦松其人人品泛泛,偏生又爱出阳谋,是以孙策对其评价并不高,到最后更是只用其才而不用其人,可陈端却不同,他被孙策评为鬼才第一,在当时就算贾诩已经小有名气亦在他心中无法与陈端相提并论,可见孙策对他的重视,奈何天妒英才,陈端死在了孙策之前,才有了孙策在其棺椁前留下的那句:算无遗策之毒士,无双国士第一人,子正(陈端)当之无愧。
正因为他与孙策的相继离世,是以史书之中,并没有对陈端有过多着笔,不得不说这是一大遗憾,虽然今世他到了刘澜帐下,更有张纮极力推荐,但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有一个绝佳机会在刘澜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而徐州一战,陈端引来了机会,他给关羽献上了一条计策,虽然危险系数极大,但如果能够混入敌营,那么淮陵一战将彻底结束。
不得不说他的运气非常好,遇到了关羽,或者说遇到了只有兵行险招,才能获取徐州最后胜利的关羽,他同意了陈端这一大胆计划。
一行北上,遇到了扬州军,不过周仓一行并没有冒充扬州军,而是冒充了乔蕤军,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有现车的俘虏乔蕤,所用的借口乃是来夏丘向纪灵求援,没想到碰到了他们。
扬州军暂时让他们休整,他们的出现太有问题了,可盖因乔蕤身份不同,他们不敢不收留,但防止有诈,一边向李丰派传令兵请令,一边暗中派兵士盯着乔蕤一行。
甚至在休息的时候,所以扬州兵都不准卸甲,武器不得离手,就算这不到一千人的败军当真有鬼,也掀不起什么浪花出不了什么乱子,如果他们真是徐州军假冒,在如此紧密的见识下,只要他们稍有异动,就立时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当然,扬州军也不是没有想过他们会同徐州军里应外合,可是前方李丰将军正与徐州军对持,徐州军分身乏术,又怎么可能有到此呢?
所以当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消除了所有风险,但在一些部曲看来,他这样做还是太冒险了。
但偏将忽视了他们的担忧,徐州军并不是傻子,就算关羽愿意,乔蕤会就范?
就算乔蕤会就范,关羽敢派徐州军来冒这个险?一旦被察觉,那他们就真的有危险了,所以关羽就算想冒出我军,也绝不会派徐州军来冒这个险,而派被俘士兵,你觉得他们脱离了虎口,还会替徐州人卖命?
其实这就像是徐庶为张飞解读阴谋说的那般,阴谋之策并不值得推敲,如果看透了,也就不值一提了,偏生他并不认为关羽有这样的胆子,甚至对部下的提醒充耳不闻,自以为是的认为心乔蕤能够信任,虽然暗中还是对他提防,不过只是为了求一个心安罢了。
午夜,睡梦中的偏将被护卫叫醒了,他们发现了一点古怪,乔蕤部有异动,得到消息后,偏将彻底暴怒,可是等他想透了,也已经晚了,而在此时,巡营的斥候同样带回来一道噩耗,看守乔蕤的营中彻底混乱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无法查探而知了,唯一可知的就是在乔蕤所部的方向一连响起了惊叫声,然后便有很多看守他们的士兵匆匆返回主营,直到此刻,那边的消息才算是彻底传到他的耳中,可这已经不重要了,从他们狼狈而回的那一刻,就算他们不说,他也已经猜到了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翻身上马,挺着身体对快速结阵的扬州军大喊一声:“徐州军前来送死,兄弟们现在正是你我建功立业的打好时机,想升官发财的,随我杀啊!”
足有万人的扬州军精神顿时为之一振,齐齐发出一声呐喊,随着偏将向乔蕤部杀了过去。
偏将一马当先,率领扬州军向乔蕤所屯驻的大营杀奔而来,黑暗中如风驰电掣,瞬息即至。
而同一时刻,营外的管亥亦带着徐州军向周仓发出信号的军营重来,大营四周布设的鹿角矛刺早已被清除,甚至连壕沟都被填平了,管亥轻而易举的摔着部队杀入扬州军军大营与周仓合兵一处,在他的指引下,向扬州军主营杀来。
当扬州偏将赶到半路时,便遇到了已经连破数座营寨的管亥,一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