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7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层薄雾笼罩着,根本就看不出他的想法,可是于吉却又分明好像看到了他眼中的精芒的含义,可是他却知道,这是刘澜想表达给他的,想要让他了解自己现在的想法,不是他对太平道信任,反而他对太平道太不信任了,这让他很奇怪,因为不管是什么时候,他传教布道都是极为单纯的,所以刘澜的担忧无疑是多余的,可是他偏偏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能够让刘澜放心的办法出来。

    什么发誓保证,这都是黔首百姓才相信的东西,对刘澜这样的上位者,这根本就不足以采信,老人家这么多年来头一次,有些不知该这么做了。

    看着变得拘束的老道,刘澜示意他落座后,才说道:“首先符水治病这些小伎俩能骗得过愚昧百姓,可骗不过我刘澜,这些东西我向来不信,更不要说你们的太一了,但我却相信鬼神宗庙,那是我的信仰,因为一个人,他的精神总要找到寄托,所以我不会把我的信仰放在太一或是佛陀处,但我会放在祖先处,这让我懂得敬畏,像你们一样,所以我理解的道家就是如此,你现在做的很好,如普慈现在在徐州那样,可是我为什么还是把你招来了,就如我刚才说的那样,你的那些小伎俩必须要停止,因为你这完全是与我的信仰背道而驰,我在沛县大办医馆,鼓励从事医生,教化百姓生病就要吃药,可是你却在丹阳传播什么符水救人,这简直就是欺骗,这简直就是蔑视生命,所以我找你来,就是要阻止你。

    于吉闭目不语,对刘澜如此强烈的偏见不想也不愿过多解释什么。

    他的反应引来了刘澜的笑声:“你不说话,是在抗议,也许你觉得我什么也不懂,把你治病救人的善举当做是害人,可你自己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被你所害,因服用你符水的那些病人又有几个是被你治好,又有多少因此不治而亡?所以我把你叫来,是要告诉你,你布道我同意,像普慈那样,在徐州、在丹阳甚至去广陵,都可以,就像我说的,先祖、太一、佛头都是精神的寄托,我也希望的治下的百姓能找到他们心中的寄托,可是如果你敢继续用符水害人,那么就不要怪我刘澜不客气了。”

    “符水是害人还是救人,使君未免太过片面。”

    “少跟我说这些,我既然敢说,就证明我有了解,这么跟你说吧,安心的在我治下布道教化万民,我可以保证你道家在徐州各郡入佛家一样拥有两座道观。”刘澜已经渐渐失去了耐心,几乎是警告一般的说:“不然的话,那么就别怪我刘澜心狠手辣了,像你这样的道士还有很多,我想他们很愿意到徐州布道,不过那时你的结果……”

    刘澜连番的警告彻底刺激到了于吉,他万万没想到初次见面便会如此争锋相对,原本均匀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

    “我想我已经说的够多了,我对你们道家的了解并不比你少,所以我才会对你说这些。当然这些话也许会刺激到您,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刘澜顿了下,脸上仅剩的那抹笑容也消失不见了:“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岁数,我想我也不会和你说这么多毕竟你们道家不是最擅长谶纬吗,号称能够规避吉凶,既然你们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算天算地算他人吉凶祸福,那自然也能算自己的吉凶祸福,不如道长现在就算一算,看看赞成后的结果与拒绝后的结果,如何?”

    “真的”

    “当然!不过赞成的结果就算了,拒绝后的结果道长一定要算算,看看性命会不会还在!”

    “好吧。”

    “谢谢道长。”刘澜主动放下了架子,脸带微笑的上前两步,亲自为他斟茶,并在他耳边低声,道:“道长的神通刘某人一清二楚,道长的符水刘某也相信确实能救病治人,可是刘某人必须要制止,一个在浅显的道理,要让我治下的百姓明白一个道理,治病只能问医,至于求什么符水,现在能救人,可百年之后、千年之后,一旦道家这一秘术失传,所谓的救病治人便是害人,所以刘某人只能如此!”

    于吉哂笑一声,就像他无法预料五百年后事,无法预料自己的吉凶性命一样,他刘澜难道就能遇见到了?可是得了大好处的于吉明白一个道理见好就收,虽然这让他轻松了许多,可压力同时也增大不少,他有些瞧不起自己因为些许利益就放弃了治病救人,可是他同样也明白,只有活着,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可是当他听到刘澜这番话后,却笑了起来:“既然这样,那么符水救人你就不应该阻止我。”

    “必须制止,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默许,对于那些药石无用的百姓,你可以用你的符水医治,是死是活我不管,可是如果闹到官府,那么害人偿命,就算是于道长您,也逃不脱!”

    “这是自然!”

    看来于吉对于他的符水非常自信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袁术() 
寿春,后将军府议事厅。

    提起袁术,人们会下意识的说起袁绍,两人剪不清也说不清,他们是兄弟,举世公族袁氏子孙,他们是自董卓之后天下间最大的诸侯势力,诸如此类太多太多。可在这世上,只要有话题,就自然会争论出一个长短来,两人到底谁更胜一筹?两人的关系又到底如何?

    各有说法,就算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外界所想的那么糟糕,可是处在舆论漩涡之中的两人关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何况袁绍为婢女所生,是名副其实的庶子,公孙瓒讨伐他的时候,这一点更成为其的罪状之一,而袁术更是毫无隐晦的在外人面前直呼袁绍为袁庶子,可见两人关系的确不是太好。

    可其实不然,这一切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他是要通过诋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他要用诋毁的手段来达到自己才是袁家真正合法继承人的目的,让袁家的门生故吏来帮助他,而这才是他的目的。

    因为虽然袁绍是庶子,可是有一个前提是,二袁的父亲袁逢在家中排行老三,其二哥袁成膝下无子,而有三个儿子的袁逢才过继给袁成一个,所以说袁绍其实乃袁成之子,继承的也是袁成的家底,与继承袁逢家底袁术,干系并不大,可是他们为何会结仇,因为这涉及到继承人的原因,而袁逢之子袁术显然在与老二袁成之子袁绍争夺中落了下风,更何况他还有个大哥袁基,可是当袁基被董卓所杀后,袁术看到了希望,从那时起,诋毁便成为了他的手段,而最后的结果也可以看做袁术的目的达到了,彻底掌握了家族所在地汝南,而同为袁家之后的袁绍则不得不被迫远走河北。

    可是两人真的反目成仇了吗?显然并非如此,因为不管袁术如何诋毁,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大伯父袁平之子袁遗尚在人间,而他又是全力支持着袁绍,所以后者最后用袁遗来瓦解袁术的影响力,首先他用袁遗为扬州刺史。

    那时袁术已经掌握了扬州并进驻了治所寿春,这一任命多打脸啊,逼的袁术只能与袁遗开战,最后将其大败,而袁遗则在战败后为士卒所杀,至此,所有的障碍都被袁术清除了,名义上袁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袁家主,可如此丧心病狂的袁术也就彻底中了袁绍的圈套,两人各执一词不承认对方袁家主的身份,至此南北联盟便以兄弟二人为首成立了,就此对立。

    可是到此还有一点是被忽略的,因为从一开始袁绍就主动北上而非南下,所以说从一开始袁绍并没有与袁术正面对决,而这并不是袁绍顾及兄弟情谊,而是他有更深远的战略眼光,早在抗董时,他就与曹操有过交流,甚至毫不隐瞒自己的野心,一旦讨董不成,他将北上,以此形成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的战略方针,这战略与当年刘秀建立东汉何其相似,可以说从一开始袁绍就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就是要复制刘秀起家的历程。

    而这一点是占据淮南汝南的袁术所无法知晓的,当他兴高采烈赶走袁遗时,他已经完全落了下乘,而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袁绍的计划更为完美,只可惜付出了袁遗这一重大代价,可也因此彻底掌握了舆论,并获得了袁氏最大的支持,自此袁绍一家独大,当他灭掉公孙瓒南下的时候他几乎就要成功,奈何败在了更为优秀的曹操手中。

    说到这里,能够看出兄弟两人关系不睦的原因只是为了资源的分配而并非其它的原因,当两人矛盾的主因消失不见时,两人又可以放下所有恩怨,这也是为何在最后生死攸关的时刻,袁术会北上投奔袁绍的原因,因为两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差,只是因各自的野心才互相敌视,毕竟天子只能一人来当,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对决来使对方放弃心中的野心,虽然最后因为袁术北败使得没有这样的机会发生,可假使从一开始二人之中有一人没有称帝野心的话,兄弟二人必能齐心合力,那时,不管什么曹操刘备孙权还是司马懿,在举世公族袁氏面前都将不堪一击。

    但历史没有如果,此时当袁术接到曹操的密信后,整个人的面孔都变得狰狞起来,这位儒雅坚毅的美男子一瞬间如同化身为魔鬼一般。

    当魔鬼露出狰狞的面目就证明他要吃人了,整个议事厅里,没有一人不是提心吊胆,甚至包括他的爱子袁耀。

    伴君如伴虎的滋味不好受,虽然现在的袁术还未称帝,可在寿春他无疑是那个权势最大一位,只要他愿意,在场众人的脑袋他可有谁时取下。

    就在所有人战战兢兢之时,坐在上首主位的袁术扫视了一眼在场诸人后,缓缓说道:“诸公,曹阿瞒书信来此,说那刘澜今欲并我州郡,尔等以为此事该当如何呀?”

    丹阳一战,虽然袁术大败,但真正损失的却是孙策原孙坚的旧部,而他的损失虽然并没有伤筋动骨,但是在见识过刘澜的厉害后,袁术却是再没有了东进的打算,当然他并没有表面透露出来这样的恐惧,最少在不少人看来,他们对刘澜还是占据着优势的,可是当听说刘澜将大举进攻寿春的一刻,以前抱着如此观点的寿春众人都开始担忧起来,面对气势汹汹的刘澜,他们真的有抵抗的能力吗?而且,最不只是一个刘澜这么简单,北面还有虎视眈眈的曹操,这是袁术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尤其是在他迎天子之后,占据大意的名分,如果他要从中作梗引起两家征战而从中取利完全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这份密保他必须要仔细评估。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厅内在这一刻居然没有一个敢说话,沉默之中,张勋刚要迈步而出,不想边上的纪灵见此后抢先一步站了出来,丹阳之战,因为诸多原因,使得张勋一战而奠定了在寿春武将第一人的地位,这个时候他必须要有所表现,大笑一声,道:哈哈哈!刘澜小儿,甚是可笑之极,此番前来挑衅,我等正可借地利大挫其军!”

    坐在上首的袁术一听他这言论脸色立时黑了下来,阴沉的可怕,他知道现在内部有害怕徐州的趋势,避战的声浪很大,纪灵如此说不过是让众人打消实力不济的顾虑,可是他现在要的是方略,而不是这些提振士气的说辞,立时瞅向陈纪,没想到他如同纪灵一样,说道:“刘澜不自量力,胆敢侵犯寿春无异于自取灭亡!”

    气不打一处来的袁术又看向阎象,结果如出一辙:“那刘澜简直就是吃了豹子胆,以为丹阳之战生了一筹便以为能夺下寿春,主公正可借此良机将其一战擒之!”

    袁术彻底动怒了,再也按捺不住心头怒火,腾的一下站起,戟指众人,道:“尔等若敢再说这些废话,那就给我滚粗议事厅去,我要听的是,你们对此事的看法!”说着,虎目转向众人,一个个噤若寒蝉,后背立时被渗出汗水,很快湿透了,而大将张勋见此情形,立时出列缓和场中气氛:“此恐是曹操之计,欲令我与刘澜相并,他正可坐收渔利。”

    杨弘也道:“张公之言不然,此虽乃曹瞒诡计,但我正可从中借力取利。”

    袁术一怔,但脸色却发生了变化,显然对两人的回答引起了他的兴趣,从中取利?如果当真能够从中取利的话,那他到是要听听该如何取利了袁术一怔,但脸色却发生了变化,显然对两人的回答引起了他的兴趣,从中取利?如果当真能够从中取利的话,那他到是要听听该如何取利了,刚要张口,却发现张勋已经抢在他前面,问道:“不知杨长史有何高见?”

    杨弘道:“其一,徐州本就在淮南之侧,我等为伐此处,也已准备多年。纵曹操有诈,主公早晚亦需夺占该地。此信无论真假,都得防备。与其修备守城,莫如趁势而取徐州。其二,于刘澜而言,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