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7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他的提醒并未能让冀州士兵们收起轻视之心,尤其是在进入东莞郡之后依旧是望风而降的情况。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连高览自己心中都有点不确定了,如果青州军是放弃青州死守徐州,那么他们都进入徐州了,为何青州军还在逃,难道是他判断错误了?

    部队继续南下,可不想变故却在东莞城下发生,东莞城再一次开城投降,可是琅琊军却并没有再逃,而是化作了百姓藏身在坊市之内,该夜子时,骤然发难,袭破冀州军大营,攻破高览所在的校场。

    因为一直以来的望风投降,安排的守营士兵根本就没有履行职责,被青州军突然袭击,简直就是屠杀,其战果是极其辉煌的,第二天一早清点死尸,青州军几乎是以零伤亡的代价消灭了足足一万五千多琅琊军,可以说这一战极大打击了冀州军的军心与士气,士兵们再也没有了作战意志,从身体到精神都被青州军摧毁。

    一路退到北海军的高览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这压力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要等待袁绍的处置,更要防御青州军的反扑,可是以现在冀州军的情况,想守住北海,守住青州,难比登天。

    听完传令兵对此战的看法,再综合文书内的情况,当日的情形沮授也算是了解了十之八九,现在的高览情况十分危急,他们必须要做点什么,不然的话,所得的青州之地很快就会再次被青州军所收回,他们对青州的战役将再一次面临惨败。

    听到此话后,袁绍颓然而坐,眉头深锁:“现在怎么办?”一个小小的青州,让他损失如此惨重,他实在搞不懂了,本来打好的局面,怎么突然一下子就变了天?若非右北平捷报频传,他可能正要爆粗口了。

    如果现在是胜局,好谋的袁绍有时也能想出个不错的主意,可现在嘛,脑子里想到的就只有要不然把青州的部队全部调回冀州得了,可又因为青州的小利与性格中的优柔寡断又不是很甘心就这么把青州让出来。

    他看着沮授,从田丰失去信任之后,袁绍最信任的便成了沮授,而他也就顺其自然成了如今袁绍最为依赖的谋主,从冀州之战之后,袁绍的发展布局几乎都出自沮授之手,这时期袁绍内部发展可以说是最快速的一段时间,夺回河间、渤海,占领并州等一系列的手段赢得了袁绍的信赖,自此之后对他言听计从。

    袁绍虽然没有明说要退出青州,可是沮授已经从他的表情上读到了他的想法,当即说道:“将军,高将军在青州的情况虽然不妙,但现在的局面还没有到必须退兵的地步,现在若退,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将付诸流水,所以现在要做的是想办法扭转青州的局势。”

    青州军突然反攻其实不要说高览想不到,连沮授其实也没想到,之所以他也会放心大胆的让高览只夺下东莞就止兵,主要还是一早就料到徐州的底线是琅琊军,所以在东莞郡之前应该是绝对安全的,而一切都与他所料一般,一路南下,除了最初的交锋,冀州军都没有任何抵抗。

    可是为何青州军突然就在东莞反击了呢,难道是要放弃琅琊了?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他专门算计曹操夺琅琊的计划落空了?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加强与曹军的协作,只有如此,青州才有保全的可能,如果现在一撤,反攻的青州势必就会转而支援琅琊,与曹军在琅琊进行决战,甚至之后还会深入徐州境内,袁术那边也会就此惨败,一旦徐州安定之后,那么刘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转而全力支援右北平的公孙瓒,到时不管是他北上冀州,还是出兵右北平,只怕消灭公孙瓒的计划也就会随之泡汤。

    现在的情况,袁术有少量部队在梧县,曹操主力在琅琊,他们的主力在北海,还有一个听说已经出兵的吕布要偷袭徐州,当然这还是传闻,到底会不会出兵还无法知晓,但就局面来看,几路诸侯明显占据着优势,退了还真有些得不偿失。

    沮授分析完局势之后,袁绍立时便了解到一旦退兵可能造成的严峻局势,尤其听说很可能消灭公孙瓒的计划会泡汤后,袁绍就更不会再去想撤兵的事情了,他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抓紧时间夺取右北平,解决心腹大患,为此不管要他付出生命他都在所不惜,可是又该如何才能扭转局面呢,这个时候再让曹操出兵,只怕有些困难了吧?

    眼下这成为了袁绍最头痛的事情,之前忽悠曹操帮他夺青州,还能以徐州为借口,结果最后摆了他一道,现在再想让他出兵帮他夺青州,就算曹操顾及昔日的恩情愿意,可他帐下的士兵还会吗?

    袁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不过据说却对此有着另外的看法,曹操一定会,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想要夺下琅琊,就必须有我们的支持,不然我们一走,青州军回来,他还能夺下琅琊郡?

    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袁绍一听,立时笑了起来,他心中还是十分希望能破青州军的,被青州军偷袭,高览不甘心,他也不甘心,毕竟只是中了敌军的奸计,并不是他们当真实力不济,正面战场败在青州军手中,所以这一仗就算再派兵,也一定要在北海与曹军大败青州军,那时再夺青州,手到擒来。

    可是当他把消息传到曹操处,再等曹操回信之后,袁绍彻底坐不住了,曹操没拒绝袁绍,可是却在信中说他已经与琅琊军交战,希望高览无论如何也要在北海将青州军拖住,待他彻底解决琅琊军之后,便会北上支援高览。

    袁绍坐不住了,他害怕高览与在青州的冀州军全部成为了炮灰,到时候等曹操夺下了琅琊,估摸着青州军也彻底击溃了冀州军,那时就算青州军回师攻打琅琊,曹操也完全不会在乎。

    一时间气得袁绍在厅内破口大骂曹孟德卑鄙无耻,既然你无情,那就别怪我无义,有些情绪激动的袁绍当即就要下令高览撤回平原郡了,最后如果只是为了便宜曹操拿下琅琊军,他的冀州军确实没有继续留在北海拼死拼活的必要了。

    可是沮授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从曹操辞大将军并表袁绍为大将军后,就可知他在袁绍面前,也就是羽翼未真正丰满的时候绝不敢也不会拂逆他的,这次驳逆,十有八九可能正是曹操与琅琊军交上手了,现在让他带领部队脱离战斗而是进入青州确实有些难为他了,如果他真这么做了,到时不仅不会化解北海的危局,反而还会将琅琊军引到北海,使本就局势微妙的青州情况更复杂。

    所以曹操所说的解决琅琊之后就会去解北海之危十有八九是可信的,可关键令人绝望的事情是,高览能守多久?而曹操又需要多久才能攻下琅琊郡?

    一旦高览在曹操夺取琅琊之前败了,又或是曹操被琅琊军拖住了,那结果可就危险了,毕竟未到前线,光凭文书,沮授很难厘清彼此双方的实力,如果在第一线,倒也能够判断高览的极限与曹军的实力,就此做出应对必然不会出差池,可眼下,想要拖住青州军,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继续增兵!(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战(53)() 
相比于青州战场,右北平终究才是袁绍的一块心病,只是随着败退北海的消息传来后,心病又加上了让他添堵数次的青州。

    对于他现在的实力,大半主力集中在右北平与公孙瓒展开着一场决战,再加上派往青州的兵力,冀州如今总兵力已去了十之七八,可沮授一句再派军去青州,就让他有些为难了,他在冀州现在还有多少兵力,还能再派出多少?难道派郡国兵不成吗,去了能有一战之力吗?

    面对一仗就让他得青州美梦破碎的臧霸,袁绍真的看不到任何希望,虽然沮授说的很明白,他们派兵不过是为了在青州战场坚持下来,等待曹操来援,这挺起来是很不错的计划,可是具体施行起来,就有太多的变数了。

    曹操打不下琅琊或耗费日久怎么办?北海守不住或援军到前高览再败怎么办?就算这些担忧都不会发生,假如曹操坐山观虎斗,待高览败回平原再突袭臧霸,那不就等于便宜了他了?

    如果是以前,袁绍还真未必与曹操斤斤计较这些,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从他表自己为太尉的那一刻,曹操的野心让他害怕,突然发现好像不认识这位幼时好友了,好像曾经认识的那个老友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陌生到让人觉得寒心。

    曾几何时,田丰给他制定的谋划便是守北方之后夺青兖,他否决了,并不愿与老朋友撕破面皮,更希望他能够审时度势,可现在他明白了,随着曹操的羽翼越来越丰满,想要和平解决根本不可能,他与曹操之间,必有一战。

    那年那月袁曹之间,兄弟相称,亲密无间。

    他真不愿意见到那一天到来,只是很多事都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他有些后悔,亲手培养了一位大敌,也许在兖州之战时,在曹操被吕布所逼无路可走的时刻不应该再出手帮助他,也许那时候他也就不会选择拒绝来冀了。

    不过想这些难免太远了点,毕竟在与曹操对决之前,还有这公孙瓒与青州要夺。

    袁绍的犹豫,让沮授有些拿捏不准,不知他为何会如此抵触最新部署,忙说:“主公请早作决断。”

    “难道非派兵不可了吗?可是眼下冀州能调派的兵力实在是有限啊。”袁绍说道。

    “主公,再派援军乃是眼下上上之策,为攻取青州唯一方法,主公不可再迟疑啊!”沮授信誓旦旦道。

    “可是。”袁绍很不情愿的看着沮授,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就算再派兵前往青州,当真守得住北海吗?”

    青州人心未定,这也是为何臧霸能够一路反击成功的原因,不是冀州军守不住,而是遭受了青州百姓重重阻扰,败军一到城门紧闭,甚至还有百姓自发破坏到路,设置障碍,在这样的氛围之下,高览焉有不败之理?

    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冀州军在青州的粮草全都运到了东莞城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却在一战损失殆尽,现在高览处,缺的可不只是人马,还有至关重要的粮草,如果再派大军前往青州,那么就要先调用民夫,筹备钱粮往青州运输,虽然冀州乃天下第一大州,大汉朝的粮税一半出在此,可是冀州在富裕,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数十万石粮食,路上耗费就要十之四五,等入了青州境内,还要考虑被截断粮道的可能,这么多不利因素,也难怪主公会犹豫,

    可有一点,袁绍一定会最终同意,那就是青州一战,关系到徐州之战,更关系到右北平之战,当沮授再一次提醒袁绍后,他就是想不同意都不行,当即拍板,不管付出多少人力物力,最终会在青州战死多少人,会不会为他人做嫁衣都不在乎了。

    更何况,对待曹操的回书,沮授又献一策,回书曹操,为使高览成功牵制青州兵,并坚守到冀州援救抵达,务必请曹操遣一偏师前往支援,若高览部在援救抵达前战败,青州危矣,孟德处亦危。

    回书飞马传递曹操处,此时曹操主力正朝着沂水而来,旷野之中设立大寨,连绵数里,旗帜如林,尤其是在主帐处,两排列戟甲士一个个铠甲鲜明,气概轩昂,信使从中走过,入帐见到了曹操。

    很快曹军升帐鼓声响起,三声鼓响过后,诸将齐至帐内,只是一进大帐之后,却发现曹操一脸愁容。

    难道发生什么意外了?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难道徐州那边因为袁术离开局势急转直下了?可是最新的情报不是说吕布已经出兵了吗,矛头更是直指徐州城下,这可绝对是一大喜讯,吕布的出击,为他们分担了不少压力,最少徐州城与沛县的徐州军便无法前来支援了。

    几乎没有人会想到青州冀州军大败,优势那么大,在曹军看来,冀州军所要担心的只是会用多少时间彻底占据青州而不是其它,可‘其它’的事情却真实上演了,而情况甚至极其糟糕。

    夏侯惇是最后一个抵达的,从前线而回,此前一天他刚败了琅琊军,虽然被太史慈跑了,可曹操还是十分满意的,毕竟最为忌惮的太史慈露面了,不用担心龙骑军会突然从什么鬼地方突然冒出来。

    对曹操乃至于夏侯惇来说,龙骑军始终是心头之患,只有曾经与这样的骑兵一起并肩战斗过,才会明白他的恐怖,为此,曹操甚至也组织了这么一支精锐骑兵,名唤虎豹骑,只不过因为战马的原因,人数有限,是以到现在还未有过任何征战记录,在许都更像是一支仪仗队。

    不过这支仪仗队战斗力可绝不简单,最少比之龙骑军并不会差分毫,曹操有如此自信,自然是因为与龙骑军的渊源,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