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7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方并州军全都变得有些手足无措,这个时刻几乎每一人听从吕布的命令,齐齐转向了张辽,他摆了摆手:“走,快走,都走!”趁着徐州军还未合围,突出去就算是有了生还的希望,一旦徐州军合围,那时再想走,可就一个也走不掉了。
得到张辽命令的并州狼骑军嘶吼一声向着后方杀去,可他们却并没有发现,张辽却始终没有移动半步,他不能退,他若退了,徐州军合围的速度就更快了,所以就由他来为温侯为这七百并州军争取逃生的机会吧。
就算死!
“不要管张辽,速速合围,决不可放走吕布!”刘澜看出了张辽的打算,他是要用自己的性命拖住徐州军来为吕布争取逃生的希望,大吼一声,徐州军开始快速合围,呐喊着,双方的吼叫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高亢,惊天动地,然而匆忙之间的合围如同一张薄纸,根本无法阻挡下吕布与并州狼骑军的突进。
如一股洪流将徐州军冲溃冲散。
对于吕布,刘澜是极其想将这位便宜老乡收到帐中的,这头虓虎,当今天下豢养之人无不被其反噬,为何刘澜还敢养这头虓虎?无外乎先要将他的牙齿打落,不让他有自己的本部人马,这也是为何刘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安放在丰县,又各种算计他的原因,结果出现如今这也的局面,刘澜确实痛心,后悔。
尤其李鸿雁的死,让他更是痛心内疚,他知道自己受演义影响太深了,狼子野心的道理他不应该不懂的,如果早点处置的话,这一切其实都能够避免。
所以,今日不管是为了日后徐州的安全,还是为了赵云为了死去的战士,今日吕布绝不会轻易让其逃走,今天他必死!
刘澜下了必杀令。
吕布循声看去,赏金五千,我这颗大好头颅就只值五千金饼?哈哈,刘澜也太看不起他了。
而在开战之初,他可是给刘澜开了万金加官进爵的悬赏,就这一点便能看出,吕布对刘澜的重视,不过如今身份地位的不同,能被刘澜悬赏千金其实足有看出刘澜是极为重视吕布的,更何况是在眼下这个诛杀他的几率在百分之五十的时刻。
吕布说刘澜对他不重视,更多的还是对他不了解,毕竟两人并未有过多少交集,其实不然,刘澜对吕布的了解,绝对要比他了解自己更清楚。
就好似吕布,看刘澜时,就始终觉得此人身上永远有一团迷雾,让人看不穿,好似有着千万张面孔,是当今天下的名士,是名闻天下的武人,是徐州之牧身份有很多,但每一个身份却又都会让人觉得惊艳,好似他就是传说中的全才,生而知之者一般。
天生的将军,帐下士兵不论是骑军还是步兵,都十分霸气,这样的人,让人觉得恐怖,也让人心生嫉妒,尤其当他在丰县第一次见到刘澜后回府却发现了貂蝉的异样之后才更让他气愤。
他绝不允许心爱的女人因另外一人露出那异样的表情。
所以与刘澜一战,绝不是因为他不念其恩惠,而是因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与面子。
正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两样东西催生出来的嫉妒心理让吕布疯狂,他开始对刘澜莫名其妙的产生恨意,最后让他陷入到如今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如果一早就能遇见会是如此一个结果,他绝不会再干这样的蠢事,甚至此时再回头想想,他觉得当时的自己是那么毫无道理可言,原本自他入丰县之后,他与刘澜应该成为最亲密无间的朋友而非限制不死不休的敌人,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咎由自取。
悔不听公台劝谏!
吕布仰天长叹!(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徐州之战(57)()
刘澜是过江龙,吕布也是过江龙,因大汉朝施行三互法的关系,纵观汉末各大诸侯无有一人是在本郡成事,陶谦刘澜所在徐州,曹操吕布所在的豫州,袁氏兄弟所在的冀州与扬州,而在这些人之中,又要数刘表吕布这两头过江龙最为称赞,两人几乎都是单枪匹马最后的结局看似刘表更好些,可借助地头蛇的刘表最后的结局并不见得就比吕布强多少。
荆州地头蛇中首推无疑是号称天下第一蔡,传承了二百多年的荆州蔡氏,有此一家支持就足够刘表立足荆州了更何况荆州世家一边倒支持,虽然最后内部分崩离析,可如今却让刘表坐稳了荆州。而反观兖州,中原地区,世家门阀众多,打从一开始就战队,到后来吕布势若后更是直接将他抛弃,不然又怎么可能因为一场蝗灾就败得一塌涂地,完全是失去了世家的支持。
所以说这个时代得世家之心方能成事,在这一点上吕布绝对是诸多诸侯中最落下风的那个,就拿同样是武人出身的刘澜来说,他与吕布的经历何其相似,都是从小吏走向前台,可是刘澜早已受到世人尊敬,更在徐州风生水起,而吕布还背负着各种骂名,你可以说着是因为掌握舆论的袁绍因为当年冀州之事而引到舆论,可是与吕布的这点小过节比起来,他和刘澜的仇才是深仇大恨,为何他无法引到刘澜的舆论?
所以说袁绍从中作梗尤其原因,但关键还是吕布自己始终没有改善天下人对他的看法,在偃武修文的汉帝国,成为人人喊打的那一个自然不过。
就比如今次徐州一战,部署不可谓不周密,换做任何一人,张辽都相信徐州早已易主,可是他们最后却功亏一篑,从表面看,这是刘澜回援及时,可是可背地里的暗流涌动又有几人能看到?
若不是徐州城内的地头氏族们齐齐出人出力,拖住了吕布攻下徐州城的时间,刘澜能及时赶得回来?再换个角度,如果徐州城内支持他们的不是只一个曹氏,徐州城不就能够轻易被夺下了,就算有氏族顽抗,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来?
这些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哪怕你能让氏族旁观坐视不理,徐州一战也早就结束了,所以说徐州之败不是败在刘澜,而是败在这些地头蛇,这样看来,吕布从头至尾就根本算不上一条过江龙,连过江虫都都不算,以他的声望,就算能夺下几座县城,也绝不会守住,这就是他们在兖州失败的原因,张辽看得清清楚楚,陈宫吕布又何尝不是,可偏偏又毫无半点办法去改变现状,而这才是最让人心碎的,也难怪吕布最后会在丰县自暴自弃,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还能守住丰县。
最后若不是陈宫点醒了他,最后若还是还有曹性还可借助,让温侯抱着一丝希望的话,吕布与他们早就夸了,而在当时,丰县内部矛盾越来越大,若不是对徐州开战转移了矛盾,使内部短暂凝合的话,已经有很多人离开了,在这里面,八健将中就有半数,甚至连当时的张辽都无法肯定自己最后会不会也拍拍屁股走人,虽然这看上去挺无耻的,也是他最反感的,可是他真的不敢保证,最少在吕布****沉沦之时。
而在他们之中,他只得有一人始终会跟随吕布,那就是高顺,吕布对高顺,绝不是最好,甚至对他还有些提放,用他但并不信他,可高顺却对他忠心耿耿,这有吕布慧眼识珠发掘他的恩情,可追根究底,其实还是这世上没有几人能真正了解他,虽然吕布也一样,但吕布敢放权,可是吕布最高明的一点却又用陈宫防着他,所以不管高顺如何,终究成不了气候,威胁不到吕布在徐州军的声望。
在这一点上张辽不好多加评价,可有一点吕布却没做好,那就是不分场合对陈宫的褒奖与对高顺的打压,这就好比正室与侍妾争宠,成功激起了几位健将的不满,红眼病使得内部分化严重。
这样的局面成为军中痼疾,如果陈宫有蔺相如之气度,一场将相和说不得还真能化解这些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的恩怨纠葛,可偏生陈宫生就一副刚直烈壮的性格,言语之间不得罪人就是幸事,又怎么可能与高顺相逢一笑泯恩仇呢?
何况大汉朝偃武修文的大环境下,身为文人,还是海内名士的陈宫怎么可能向以高顺为首的一众武夫低头,所以兖州之败,有蝗灾收成不足,粮食不济的原因,有氏族倒戈的原因,但更有帐下将校不作为的原因。
开始他们放水,就是要让主公知晓陈宫虽然厉害,可他们更为重要,所以大家对待陈宫的出谋划策多有放水,就等着一起看他的笑话,泼他的脏水。
到后来,局面变得越来越糟糕,再想全力以赴也已为时已晚,武夫为自己的‘自私’收到了应有的惨败,可当初那信誓旦旦恨不得将陈宫收辍死的心情却依然没变,各种指摘陈宫瞎指挥,若不是他,又怎么可能会是现在这个模样。
那时的情况因为局面被动保命要紧所以还不算太过激烈,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丰县之战后彻底爆发,所有武人几乎像疯狗一样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倒了陈宫头上,恨不得清君侧,将陈宫全家都杀光才好。
这才有了吕布整日买醉,若非关键时刻陈宫与他一番畅谈,有传闻说陈宫妥协,可吕布顶住了压力,但不管真相如何,最后吕布终于露面,找到了一个平衡,最后更是以进攻徐州城彻底转移了矛盾,让大家看到希望。
可是他张辽又如何看不出陈宫与高顺之间的矛盾不过是两人为吕布背了锅,这一切谁都怪不了,只怪吕布多疑。
在这样的主公帐内效命,绝对不会成就大事,所以张辽才会在人心不定之际产生离开的想法,而最后没有成行,正是因为吕布决定再次攻打徐州,这就让他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刻投到刘澜帐下,虽然关羽无数次对他抛出橄榄枝,可是他真的无法面对与温侯交战的情形发生,至于投到别人帐中,他从未想过,就好似高顺只有留在温侯帐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一样,这世上,从讨董时,从他还只是一名小校时就被认可的只有三人,一位吕布,再有就是刘澜与关羽。
如果伯乐与之千里马,他要嘶鸣,也只会对伯乐而嘶,要走,自然也只会去往伯乐处,不然明珠暗投,去往他处,不说受尽白眼贬低,最少内心这一关就过不去,所以还就不如继续留在吕布军中明知吕布就要垮了,被自己人整垮,人性善恶,他现在只看到了黑的一面,所以他留下来尽忠就成了他最好也是最后的选择。
张辽在徐州军的重重围困之下转身忘了眼快速离去的温侯,他的背景很快消失,被徐州军挡住了视线。
收回了视线,轻轻一笑,好似就要得偿所愿一样,哪有一丝害怕自己就要葬身沙场,巴不得来个敌将将他一刀斩杀,马革裹尸。
可是张辽孤身的身影却好似被徐州军完全忽视了一般,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向他杀来,全都去追吕布与并州狼骑去了。
逃出徐州城的吕布又一次当了丧家犬,这些年如此狼狈的场景在他身上无数次发生,好似时间根本就没变过,他依然还是那个吕布,从长安逃出,从冀州逃出,从兖州逃出。
历历在目,心中所恨之人,从李傕郭汜变作袁绍曹操到现在的刘澜,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这都五六年过去了,莫说新仇就是旧怨也不知何时才能得报。
他比任何人都想都希望有朝一日让上述几人向他当年一样品尝丧家犬的滋味,可这只是心中最美的愿望,到现在他再一次对前路赶到迷茫,不知未来在哪里,他现在这个样子,又谈何复仇?
英雄气短,老将白头,到如今纵横沙场二十载,少年时的豪情好似再也不复,曾经仇恨让他发愤图强,而如今仇恨好似在也难以让他涌起想要成功的豪情,可是徐州军的紧追而来,却又燃起了吕布心中的血腥,只要今日不死,让他留着有用之身,来日新仇旧恨,他一定要一一报回来。
虽然这番话已经说过无数遍,并且无一成为事实,但在此时此刻,这番心理安慰却变成了唯一能让他坚持下去的动机,他不能死,必须活下来,让刘澜品尝一回丧家犬的滋味。
虽然他知道以刘澜如今的情况,他很难做到,可是让他品尝死亡的滋味并不难。
在中原,刘澜的敌人不必他吕布少,而随着他如今的失势,刘澜就会变成如今的他,袁氏兄弟不会放过他,曹操必定会越发忌惮他,三大诸侯夹击下的刘澜又如何能够生存下来?
所以现在看似是他吕布狼狈,倒不如说是刘澜的霉运即将到来,而他,则能够借此时机潜伏舔伤,重整旗鼓。
借鸡生蛋,这是吕布重新崛起的不二法门,可是以他现在的处境,他能到哪?环顾周围,刘澜,袁氏兄弟与曹操那一个不是将他逼到绝路的那个仇人?想借鸡生蛋比他现在逃出徐州更难。
可是他终归要找一落脚处,那么唯一能去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