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8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澜对前面的士兵高喊,道:“刘澜掏出了一枚腰牌,现在你快去回营告诉云长,就说我刘德然来了,让他快点过来!”
整个秣陵都在为即将对孙策的决战准备着,紧锣密鼓,而刘澜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战船什么时候能够抵达秣陵,不过好在船只已经如期从荆州出发,这让刘澜悬着的心彻底落下。
现在刘澜只需要考虑的,则是以往空荡荡的船坞现在能不能停满战舰,不过看周泰信誓旦旦的样子他是多虑了,视察完水军,刘澜与鲁肃返回了秣陵,乘车回程的路上,刘澜听取了有关孙策最新的情报。
孙策水军大小战船有三十余艘,陆军与水军两军兵力大概是在二万多人,不过真正有战斗力的守军只有三千余,由程普率领,而水军却有着一万善战之士,由周瑜统帅。
鲁肃的会报让刘澜沉思片刻,在车中找出地图,在地图上指出柴桑口的方向,不无忧虑,道:“我对于这次攻打孙策心中是没底的,其实我们的动作早在开战前就已经被洞悉,正因如此,昨日我也就没有隐瞒,消息泄露不泄露出去都无关紧要了,毕竟一早就让孙策获悉,索性也就让他们紧张一下,可他到底要什么时候去偷袭柴桑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到时候说不定因为时间拖太久反而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公所言虽是,可是……现在人尽皆知主公要攻打柴桑,袁术难道真会放任不管?”鲁肃对此有些担忧地问道,什么时候出兵甚至孙策又打算怎样防御对鲁肃来讲都不关心,他最关心的问题是袁术的反应,如果在关键时刻袁术横插一脚进来,那么不仅他们要功亏一篑,只怕孙策又要被袁术收了去了,这可完全不符合江东的利益啊。
刘澜扫了眼北方的寿春,眸光又回到了柴桑的方向,道:“袁术是得考虑进去,不过从上次徐州之战后,袁术便对孙策大为不满,现在的孙策对于袁术来说不仅算不上如臂指使的一股军事势力,甚至连友军都算不上,没去打他都是往日的恩义,可如果我们去攻打柴桑的话,就不一样了,袁术肯定会一箭双雕,趁着我们和孙策交锋的时候突然出击,将我们击溃,更将孙策击溃,所以这一仗必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破孙策,但又不能占据柴桑,不然一旦再与袁术正面交锋,只会引起第三次徐州之战。”
“就为了对付孙策?那……”
鲁肃有点想不明白,如果不是为了占据柴桑,那完全就没有攻打孙策的必要,刘澜这个想法多少让他无语。可接下来,却突然听到刘澜低声说道:“我真正的目的是濡须坞,现在别看张颌他们干的不错,可是袁术一定会在濡须坞建成之前进行破坏,所以我需要用柴桑吸引啊的目光,待柴桑之战结束了,濡须坞也彻底建成了吧,那个时候他敢来,只怕再想破坏也难了。”
“主公,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鲁肃反应了过来,可随后又纳闷,道:“既然主公真正的目的是柴桑,可可为何主公又调走了两位张将军,这样濡须坞又如何能在柴桑之战时快速建成?”
“啊,我明白了。”鲁肃瞬间反应了出来,只要两张不参战,那袁术一定会在柴桑之战时派兵破坏,可二张一旦离开之后,濡须坞也就变成了一座空坞,这个时候的袁术一定不会太在乎濡须坞而会全力应对柴桑之战,而这也就给了他们机会,说道:“主公,这件事不如就让末将来办吧!”
这个鲁肃啊,终于反应过来了,刘澜笑了起来,他说了这么半天,醉翁之意可不就是这个意思,对鲁肃说道:“那么你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了,一旦开战虽然袁术可能被吸引到柴桑,但濡须坞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不会置之不理,他现在的打算不就等着我们快要建成才来破坏,让我们白白耗费人力物力,所以你要提早筹备部队和工匠,到时候也能够有所防御。”
“末将遵命!”
反应过来的鲁肃没有一旦拖沓,招募工匠还好说,可筹建防御部队就难了,虽然可以带着主公的命令去军中挑选,可在几大军中,他和张飞的关系是最好的,这完全是因为在奔袭寿春时结下的深厚友谊,所以这件事还得要找张飞帮忙。
向主公告退,鲁肃直接去找张飞,虽然带兵上阵的兴趣也很大,但这回可谓是江东全员出击,水陆骑三军集结,而孙策又是那么一块蚊子肉,去和他们争,完全就没有什么优势,反而不是走个偏门,修筑濡须坞。
如果不是考虑到张颌的因素,刘澜是想直接把鲁肃常驻濡须坞的,这位儒将是值得信任的,但有了张颌,这件事虽然交给他,但并不能留下他,只能再瞅机会,给予鲁肃重用了。
鲁肃走了以后,刘澜并没有回营,而是直接奔向了关羽所在的徐州军营而去。
关羽军营位于摄山,又名摄山营,此处乃后世南京栖霞山,摄山营有三座大营,关羽与周仓、张南率领中军坐镇,管亥大营位于东北方,因此处有山如卧龙,名为龙山,故此营又名龙军,而在西北方,因山状如伏虎,称作虎山,是以裴元绍所处大营又名虎军。
原来的徐州军如今的摄山营有步兵六万人,可以说刘澜的主力如今都集结在这里,因为即将要对柴桑发起战事,兵营内异常紧张,每日里都会派出斥候巡查,防止有敌斥候查探。
这不刘澜一行都还没到营前,就被巡逻的士兵拦下。
原以为他能够被第一时间认出并放行,可却没想到遇到了细柳营的尴尬,在士兵举弓的威胁下,刘澜被迫喝令止住了士兵,道:“全军停止前进!”
队伍停止前进,这时他们距离摄山营主营还有一二里,虽然能够看到远方答应的模糊影子,可却绝不会查探到其中的情况,此刻的刘澜还真有些不知道是该夸还是该气了。
刘澜对前面的士兵高喊,道:“刘澜掏出了一枚腰牌,现在你快去回营告诉云长,就说我刘德然来了,让他快点过来!”(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袁术()
袁术这几天有点心烦,刘澜要打孙策的消息传的满城风雨,而袁术的态度却让寿春上下大为不满,一致认为就算不保孙策,也一定要爆柴桑,为此不仅儿子袁耀来向他施加压力出兵帮助孙策,就连张勋和阎象都以递辞呈的方式来逼他就范。
不得已,袁术在诸将的逼迫之下终于松了口,最少不在似以前那般强硬表态,要看刘澜给孙策好看,可现在袁术在内部的胁迫下不得不改变初衷,就像他对杨弘说的那样,他妥协,完全是因为根基在淮南,而他们又怎么可能容忍刘澜取得柴桑的控制权,这个时候他就算想继续坚持下去都不行,不然淮南世家群情激奋起来,那可是要动摇根基的。在丹阳和徐州之战后,袁术必须要考虑淮南氏族的不满情绪。
当然,就像他对杨弘所说那样,虽然点头答应了各方面会出兵帮助孙策,可他却并不甘心,柴桑不能丢,但并不等于孙策一定要去管,为此他特别向杨弘寻求办法,而后者则干脆提议一旦刘澜对孙策发起进攻,可以提出一个坐山观虎斗的办法,待两虎相争过后,再一举驱刘澜与淮南,并除孙策这一大患,或逼其再归寿春。
袁术对如此提议大为赞赏,而与杨弘在定下如此基调之后,也就不在担忧刘澜可能对柴桑的威胁了,至于刘澜什么时候攻打柴桑更不去理会。
第二日,议事厅中,众人集结,所有人都以为袁术是要商议支援孙策之事,却没想到袁术提也没提,反而一开场就由杨弘提出了关羽刘澜进入濡须河建立坞堡这一事情,张勋等人还没开口发表反对意见,袁术便已经拍板决定,就此原本要商议支援孙策的议题便变成了如何处置濡须坞的一事,最少在商讨不出应对之策前,孙策这事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议事厅内,数十火盆被点燃,温暖如春,数十人分作两边,每个人席前都是一张木枰,桌上摆着温酒和炖肉,但一个个却挺直着腰板,神情肃穆,却没有一人端起酒樽,更没人去吃肉,一个个都关心着柴桑的局势,谁还有这个心情?
可在主位之上的袁术,却不同,有吃有喝,一点也不急,直到吃饱喝足之后,才对众人缓缓道:“前几日得到消息,刘澜派出吕布降将张辽,加上张颌率领的大半徐州精兵,大约三万人,从秣陵出发,向濡须水而来,当时杨弘长史就怀疑刘澜的真实意图就是在濡须坞驻军,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杨长史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张颌正在濡须坞修建坞堡,看样子是打算长期逗留了,如果让他们站稳脚跟,那对我淮南将是一大威胁,在此危难关头,大家畅所欲言吧,现在到底该怎么办?与刘澜再次撕破面皮,将张颌等人驱逐出淮南,还是隐忍,坐视不管?”
大家前几日都听说了张颌率军抵达濡须水的消息,当时就一直怀疑这是刘澜为将来夺取淮南做准备,只是因为刚刚结束的徐州之战,心有余悸才放任不管,侥幸着张颌这次抵达濡须水只是巧合,并非是要在此驻扎,可现在从消息来看,彻底证实了他们的想法,张颌何止是要驻扎,而且是要长期驻扎,那么刘澜的战略已经很明确了,下面就是看怎么应对了。
看着一众人在下面嘀咕,商议的对策,袁术一脸志得意满的样子道:“我呢,这里有上中下三条应对之策,大家看看,到底该如何抉择。上策,先放任不管,暂时不与刘澜撕破面皮,待坞堡坚持,派一奇兵奇袭之,使其耗费人力物力后空手而回,如此一来,很可能招致我军与刘澜的再次战争,不得不慎。至于中策,放任不管,坐视刘澜在濡须坞建立坞堡,避敌锋芒,待刘澜无法分身之际,大举进攻,驱逐刘澜在濡须水之军!下策则是则是现在便即出兵,攻打张颌,如此一来同样可能招致我军与刘澜的再次战争。
袁术告诉众人的三个选项,下策最不可选,与其选择下策,还不如选择上策,而如果在上策和中策做出抉择,选出一个选项就有些难了,或者说各有各的想法,可其实呢,这两策又可视作一策,只是保守一些之人,或者说在徐州之战时被刘澜的徐州军杀怕了,现在好不容易谈和了,实在不想再与刘澜撕破面皮了,而军旅之人则与这些淮南世家看法不同,人家都欺负上门来了,如果还坐视不理,那等人家进了家门,就更别指望能将人家撵出去了。
大家都明白,张勋等人的说法是对的,趁对方坞堡没有建成,没有太强的抵御能力时,一举将其赶出淮南才是正理。
所以袁术的三条建议,其实就是想知道大家是要选择第一条,让刘澜的人先忙活着,在坞堡建成之前给他破坏就是了,要么就选择第二条,不出一兵一卒,再刘澜与其他势力起冲突时,突然袭击,这一条是最没有魄力的选项,但也是目下最为稳妥的选项。
这时,主簿阎象起身道:“主公,请听卑职一言。”
袁术点点头:“阎主簿但说无妨!”
“阎象乃袁术后将军府主簿,向来最清楚他的真实打算,可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没有提前听到一点消息,反而看起来杨弘一早就知晓了内情,那么从中判断,尤其是以他对袁术的了解,虽然他现在对刘澜有些余悸,但如此丢脸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容忍,这事一旦被世人所知晓,袁术居然放任刘澜大将张颌在眼皮子底下立起了一座坞堡而坐视不理,这是何等打脸的事情啊,所以八成袁术现在就盼着有人能提个上策的建议,而从他选择两条本来相似的选项上来看,也是明显偏向上策的,不然也不会把他列为上策,揣摩透了袁术想法的阎柔走到大厅中央,看了一眼众人,才向着袁术施了一礼,道:“主公,
袁术这几天有点心烦,刘澜要打孙策的消息传的满城风雨,而袁术的态度却让寿春上下大为不满,一致认为就算不保孙策,也一定要爆柴桑,为此不仅儿子袁耀来向他施加压力出兵帮助孙策,就连张勋和阎象都以递辞呈的方式来逼他就范。
不得已,袁术在诸将的逼迫之下终于松了口,最少不在似以前那般强硬表态,要看刘澜给孙策好看,可现在袁术在内部的胁迫下不得不改变初衷,就像他对杨弘说的那样,他妥协,完全是因为根基在淮南,而他们又怎么可能容忍刘澜取得柴桑的控制权,这个时候他就算想继续坚持下去都不行,不然淮南世家群情激奋起来,那可是要动摇根基的。在丹阳和徐州之战后,袁术必须要考虑淮南氏族的不满情绪。
当然,就像他对杨弘所说那样,虽然点头答应了各方面会出兵帮助孙策,可他却并不甘心,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