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8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刘澜部队已到,并且登录,以其部队的规模,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呢?

    孙策知道肯定有什么是被他忽略了,可想发觉又太困难了,只能加派人手把他认为可能出现的地方都搜索一遍,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他多虑了。

    孙策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九江地图,他越来越怀疑,江东水军迟迟没有进攻,很可能就是要造成一个大举入侵的假象,然后全力对付袁术,围城打援,相比于前一种可能,他更相信这个,甚至认为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数日前,袁术的使节前来时,就有过这样的猜测,当时所商议的就是一旦刘澜当真围城打援的话,那么两军前后夹击进攻刘澜。

    当时的孙策还真没把这事当回事,觉得可能性不大,是袁术想太多,可现在,孙策苦笑了一声,看来与刘澜交手过数次的袁术还真是摸透了刘澜的脾性,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对付自己是目的,可更重要的还是消灭袁术,毕竟布局江东的前提是掌控淮南,而消耗袁术则势必会为日后夺取淮南打下基础,果然是环环相扣啊。

    刘澜。

    孙策念出了刘澜的名字,可这个名字对于他却太过遥远了,此时的他远不是其对手,若不是为了对付孙策,而只是因为他这样的小人物而兴师动众,派遣大军来柴桑,这本来就说不通,

    孙策有自知之明,刘澜打他就是舍近求远,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如果因为进攻他而能调动袁术,那么刘澜完全有必要如此做,而一旦在柴桑激战,战场就会远离中原,首先袁绍和曹操插手的可能性要小,不会像徐州之战时那么直接插手,最少也会对战场的局势先观察一下再说。

    前一次徐州之战时,两家势力就吃了这样的苦头,若非袁术突然撤兵,徐州之战最后的结果还真不好说,最少吕布不会那么轻易被败,结果吕布一败,他们的压力就变得无比巨大,最后想不议和都不成。

    可这一回就不一样了,刘澜可是在大老远的九江与袁术交锋,主力回不来,一旦陷入僵局,他们才算是看到机会,一旦出兵也就为九江减轻了压力,可刘澜这回敢如此大规模来犯九江,势必就要一站成功,怎么可能给袁绍和曹操机会,再说,现在的曹操和袁绍也没有可能出兵,一个在宛城一个大战之后在休整,指望两家出兵能联手再次对付刘澜,并迫使刘澜退兵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除非出现袁术大败的局面,袁绍或许会干预吧。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表,这人与孙策有着深仇大恨,如果是联盟所属,也许在袁绍的要求下他会帮着袁术,可毕竟会间接帮自己,而且刘澜的实力想必刘表应该不会来趟这滩浑水,毕竟刘澜可不是好惹的,他来且不说能不能牵制住刘澜,一旦赢了,孙策还得担心被斩草除根,或者刘表完全可以等着刘澜先灭了自己,再来帮忙与袁术联手,不过这些的可能都不会太大,坐山观虎斗才是最佳选择,就好似袁绍,估摸着现在也巴不得两人打个两败俱伤后,再来摘取战果。

    别人不清楚刘表,他对这位杀父仇人可太了解了,这么多年以来,刘澜就没对外用过兵,就是想割据荆州一郡,无欲无求,袁术与刘澜在九江大战,他可能也是旁观,谁赢谁输跟他没多大关系,或者还巴不得刘澜把他这个潜在的威胁给灭了,再说了他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宛城局势,就算出兵也是出兵宛城,或对付曹操,或对付张绣,不过按照他看来,张绣哪就是个幌子,八成是要出兵逼迫曹操撤军。

    现在的这个局面,务必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刘澜除了能动他带动袁术出兵,别人还真不敢贸然出手,不过刘澜也不敢再拖下去,拖久了可不是他愿看到的结果。

    可是他现在这个情况,最应该的就是先猛攻,逼迫袁术加紧来援才对,这才是符合刘澜的部署,可是刘澜水军压根就没什么反应,这可就不正常了,太不正常了。

    但孙策清楚归清楚,明白归明白,可是就是有点想不通,而且现在最主要的一点是袁术的情况他并不知晓,莫非是两家已经交手了?如果是这样,哪情报应该一早就送抵,或者说情报正在路上?

    这样的局面是最让人头疼的,不能动不敢动,一旦错过了几乎,想要再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就难了,当然了,这样的想法可能性不大,袁术的反应也不可能那么快,可如果是刘澜一早就派出部队半路截杀呢?

    刚想到这里,孙策便摇了摇头,这太冒险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刘澜的孙策更该进攻,因为他这里最少是安全的了。

    孙策总有那么一个感觉,现在的水军就是在虚张声势,就是在吸引他的注意,他相信,有最少五成的可能这就是江东军在设虚兵之计,让他们以为水军是忌惮他们的防御坚固的水军大营而不敢进攻,其实只不过是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在江东水军身上,而江东陆军则早早在他处登录。

    如果刘澜部队已到,并且登录,以其部队的规模,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呢?

    孙策知道肯定有什么是被他忽略了,可想发觉又太困难了,只能加派人手把他认为可能出现的地方都搜索一遍,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他多虑了。

    孙策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九江地图,他越来越怀疑,江东水军迟迟没有进攻,很可能就是要造成一个大举入侵的假象,然后全力对付袁术,围城打援,相比于前一种可能,他更相信这个,甚至认为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数日前,袁术的使节前来时,就有过这样的猜测,当时所商议的就是一旦刘澜当真围城打援的话,那么两军前后夹击进攻刘澜。

    当时的孙策还真没把这事当回事,觉得可能性不大,是袁术想太多,可现在,孙策苦笑了一声,看来与刘澜交手过数次的袁术还真是摸透了刘澜的脾性,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对付自己是目的,可更重要的还是消灭袁术,毕竟布局江东的前提是掌控淮南,而消耗袁术则势必会为日后夺取淮南打下基础,果然是环环相扣啊。

    刘澜。

    孙策念出了刘澜的名字,可这个名字对于他却太过遥远了,此时的他远不是其对手,若不是为了对付孙策,而只是因为他这样的小人物而兴师动众,派遣大军来柴桑,这本来就说不通,

    孙策有自知之明,刘澜打他就是舍近求远,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如果因为进攻他而能调动袁术,那么刘澜完全有必要如此做,而一旦在柴桑激战,战场就会远离中原,首先袁绍和曹操插手的可能性要小,不会像徐州之战时那么直接插手,最少也会对战场的局势先观察一下再说。

    前一次徐州之战时,两家势力就吃了这样的苦头,若非袁术突然撤兵,徐州之战最后的结果还真不好说,最少吕布不会那么轻易被败,结果吕布一败,他们的压力就变得无比巨大,最后想不议和都不成。

    可这一回就不一样了,刘澜可是在大老远的九江与袁术交锋,主力回不来,一旦陷入僵局,他们才算是看到机会,一旦出兵也就为九江减轻了压力,可刘澜这回敢如此大规模来犯九江,势必就要一站成功,怎么可能给袁绍和曹操机会,再说,现在的曹操和袁绍也没有可能出兵,一个在宛城一个大战之后在休整,指望两家出兵能联手再次对付刘澜,并迫使刘澜退兵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除非出现袁术大败的局面,袁绍或许会干预吧。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表,这人与孙策有着深仇大恨,如果是联盟所属,也许在袁绍的要求下他会帮着袁术,可毕竟会间接帮自己,而且刘澜的实力想必刘表应该不会来趟这滩浑水,毕竟刘澜可不是好惹的,他来且不说能不能牵制住刘澜,一旦赢了,孙策还得担心被斩草除根,或者刘表完全可以等着刘澜先灭了自己,再来帮忙与袁术联手,不过这些的可能都不会太大,坐山观虎斗才是最佳选择,就好似袁绍,估摸着现在也巴不得两人打个两败俱伤后,再来摘取战果。

    别人不清楚刘表,他对这位杀父仇人可太了解了,这么多年以来,刘澜就没对外用过兵,就是想割据荆州一郡,无欲无求,袁术与刘澜在九江大战,他可能也是旁观,谁赢谁输跟他没多大关系,或者还巴不得刘澜把他这个潜在的威胁给灭了,再说了他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宛城局势,就算出兵也是出兵宛城,或对付曹操,或对付张绣,不过按照他看来,张绣哪就是个幌子,八成是要出兵逼迫曹操撤军。

    现在的这个局面,务必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刘澜除了能动他带动袁术出兵,别人还真不敢贸然出手,不过刘澜也不敢再拖下去,拖久了可不是他愿看到的结果。

    可是他现在这个情况,最应该的就是先猛攻,逼迫袁术加紧来援才对,这才是符合刘澜的部署,可是刘澜水军压根就没什么反应,这可就不正常了,太不正常了。

    但孙策清楚归清楚,明白归明白,可是就是有点想不通,而且现在最主要的一点是袁术的情况他并不知晓,莫非是两家已经交手了?如果是这样,哪情报应该一早就送抵,或者说情报正在路上?

    这样的局面是最让人头疼的,不能动不敢动,一旦错过了几乎,想要再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就难了,当然了,这样的想法可能性不大,袁术的反应也不可能那么快,可如果是刘澜一早就派出部队半路截杀呢?

    刚想到这里,孙策便摇了摇头,这太冒险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刘澜的孙策更该进攻,因为他这里最少是安全的了。

    孙策总有那么一个感觉,现在的水军就是在虚张声势,就是在吸引他的注意,他相信,有最少五成的可能这就是江东军在设虚兵之计,让他们以为水军是忌惮他们的防御坚固的水军大营而不敢进攻,其实只不过是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在江东水军身上,而江东陆军则早早在他处登录。

    如果刘澜部队已到,并且登录,以其部队的规模,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呢?

    孙策知道肯定有什么是被他忽略了,可想发觉又太困难了,只能加派人手把他认为可能出现的地方都搜索一遍,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他多虑了。

    孙策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九江地图,他越来越怀疑,江东水军迟迟没有进攻,很可能就是要造成一个大举入侵的假象,然后全力对付袁术,围城打援,相比于前一种可能,他更相信这个,甚至认为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数日前,袁术的使节前来时,就有过这样的猜测,当时所商议的就是一旦刘澜当真围城打援的话,那么两军前后夹击进攻刘澜。

    当时的孙策还真没把这事当回事,觉得可能性不大,是袁术想太多,可现在,孙策苦笑了一声,看来与刘澜交手过数次的袁术还真是摸透了刘澜的脾性,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对付自己是目的,可更重要的还是消灭袁术,毕竟布局江东的前提是掌控淮南,而消耗袁术则势必会为日后夺取淮南打下基础,果然是环环相扣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张勋() 
“将军的意思是刘澜打算伏击我军?”

    “有这个可能,而我刚才也在想这一情况,可是我看遍了地图,却并没有找到一处能够容刘澜伏击绝佳之地,所以说刘澜要伏击我军我不太相信,可要说阻绝我军南下却又很多办法,但我现在最害怕的不是这个,而是刘澜在耍诡计对付孙策,甚至是设计决断他的后路,如果是这样,这件事情,可就有些麻烦了。

    梁刚想了想,道:“将军,末将在想,战争走向都还没有确定,刘澜就打算截断孙策的后路,这么布局是不是有点太早了?而且从传递来的消息,并没有直接证明表明刘澜不在水军之中,一切都只是猜测,而且从我们所掌握的情报之中,也没有找出孙策水军的营地,也许刘澜一直在营地之中,在幕后对我们造成威胁呢,所以末将以为,刘澜的真正目标其实并不是孙策,而是我军,这更符合刘澜的利益,将军您说有可能么?”

    “继续,继续。”见他停了下来,张勋不由得说道,他还真没想到以阵战杀敌见长的梁刚思维也有如此慎密的时候,再加上现在他正是一团乱麻之时,也确实需要有人来分析分析,以确定最后的判断。

    梁刚顿了一下,装着胆子又道:“其实我一直就觉得刘澜突然来攻打孙策就有些蹊跷,他防着吴郡会稽甚至是豫章不打,偏来打九江的孙策?如果说着孙策和主公走得近,那还好说,可上一次徐州之战,孙策根本就没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