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8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引,先让寿春军和刘澜拼命,然后他适时坐收渔利,最后他失败而归,而寿春军这边又无能为力收回九江,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这个选择,无疑是孙策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选择,孙策会不会这么做,刘澜不知道,但往最坏去想的话,那么就必须要防备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现在他一定不能急,反而是关羽那边,则必须尽快进攻柴桑,倒逼着孙策做出应对,而刘澜在借此反制。
这是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打乱孙策的部署,让他无法把主力都从柴桑调出来,到时候孙策的主力没全撤走,他还会放弃柴桑么?
这是刘澜能想到的一个不错的办法,而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这也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可行办法,至于攻打水寨,还是算了,这个时候,他这边必须万般小心,不然,如此好的局面很可能就要被扭转。
周瑜走出了邓当的营帐,一个人径直走向中军大帐,鲁肃巡逻士卒纷纷向他施礼,也不过只是点点头示意一下,便走向了大帐,刚一进帐,周瑜便低低叹息一声,当年与孙策相遇之时,两人是何等的雄心万丈,可不过两年时间,却沦落到现在这样的境地,说惨,倒也没有,可绝对不是他所设想的结果。
而此刻让周瑜大感头疼的正主刘澜本人,则在旷野之中扎下营寨,巡视了一圈营房之后,返回了内帐之中,想翻翻书,可最后却因为心中有事而作罢,此时此刻,他最为关心的无疑是是程普到达水寨的目的,反倒是关羽那边无须多虑,毕竟时间允许的话,迟早都能夺下柴桑城,以关羽的老练,他若连一座柴桑小城都拿不下来,那才是意外,会是他一生的污点,日后哪还有脸见人。
所谓十则围之,攻打柴桑最好的办法就是围城,耗时间,不菲一兵一卒迫使孙策最后投降,这是最稳妥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太难达成,黄河北边的袁绍不可能给他半年时间甚至更多,所以只能强攻,以人命的代价来击败孙策,这绝对是一场矛盾的交战,刘澜和关羽都不愿选择的攻城方式,可是时局就是如此,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而现在情况又变了,守军本来就不多的柴桑城居然把程普调派了出去,抛开他之前的怀疑,并非是因为诱他来攻的话,那么来起来更像是要固守水寨,也就是说孙策已经打算放弃柴桑了。
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最后可能演变成,孙策大军集结在水寨,也就是说,孙策已经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了,那么当大军攻打柴桑的时刻,他则会坐上战船出现在长江水域之上,带领着他的部队,登陆江北,那个时候会怎样?
周瑜率领水军守住江岸,孙策配合张勋对付二张。
那样一来,他们看似夺下九江,可却要付出致命的代价,极大的可能会损失二张,而最关键的是,江东水军与孙策水军的交锋最后会如何,这一点,刘澜想也不想,水军难胜,但那时的局面,却彻底向孙策扭转。
想到这里,内帐之中的刘澜再也坐不住了,赵雨给他倒了茶也没有心思去喝,在内帐转了两转,便走出外帐,外帐内只点着几盏油灯,光线黯淡,昏暗之中,刘澜坐上了主位,大战未开,什么可能都得要考虑到,就好像高手博弈,每一步都要算到,至于对方下一步是不是走了臭棋,就都不重要了,因为心里都有了应对的选择。
而现在,刘澜需要冷静冷静,内帐之中太闷了,虽然这完全是因为他的心境,可他就是觉得,外帐反而提神,就好像甄姜常常点燃的龙涎香,提神醒脑。
但外帐并没有焚香,更没有可能让他提神,这只不过是心里作用。
这个位置,这张特制的木椅子,是他在矿山由欧冶坚打造,这些年一直跟随着他南征北战,很多决策,就是坐着它下达而出。
而扭转乾坤的决定,也多是从此而出,正因为如此,所以潜意识里,有一个声音好像在不时提醒他,在这里他能有办法,因为前几次,就是如此,就好像是幸运符,他已经对木椅能带给他好运深信不疑了。
这样的情景之下,赵雨默默躲在内帐口观望着刘澜,想上前安稳他,却不想刘澜先回内帐,他需要思考些事情,赵雨不得不走,可又不放心,偷偷掀帘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而刘澜则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上面是刘澜特制的软垫,坐上去很舒服,身子向后,靠着椅背,虽然比不上秦桧发明的太师椅,但在这个时代,其舒适的程度无有能及。
闭着眼,如果孙策现在已经在开始布局水寨的话,那么其重心会逐渐转移到水寨,到时候在柴桑布下疑阵,能骗关羽多久就多久,反正就是不让他们尽早发现柴桑城早已是一座空城,就好像诸葛亮唱空城计那样,到时候就算被发现了,他们也不会害怕。
而且就袁术的情况来看,他看重的是九江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孙策,不然他是不会出兵的,所以说,孙策离开了,但张勋照样会来,所以孙策为何不选择坐山观虎斗呢?在关键时刻他再率军返回,重夺九江,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孙策啊,可不是史书上写的那般是一勇之夫,他有着很强的政治头脑,最简单一点就是要北上夺取献帝,虽然很多人都怀疑这不过是他说说嘴,吓唬曹操,可就算是吓唬,也能想出吓着曹操的说辞啊,毕竟那个时候他所依仗的可不就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么?
所以说,孙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死守柴桑,不是不行,可是最后他绝不会得利,为什么,因为不管是他们还是张勋的人马获胜,他都得离开九江,失去对柴桑的控制,所以想要让自己更好,那就必须要把祸水东引,先让寿春军和刘澜拼命,然后他适时坐收渔利,最后他失败而归,而寿春军这边又无能为力收回九江,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这个选择,无疑是孙策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选择,孙策会不会这么做,刘澜不知道,但往最坏去想的话,那么就必须要防备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现在他一定不能急,反而是关羽那边,则必须尽快进攻柴桑,倒逼着孙策做出应对,而刘澜在借此反制。
这是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打乱孙策的部署,让他无法把主力都从柴桑调出来,到时候孙策的主力没全撤走,他还会放弃柴桑么?
这是刘澜能想到的一个不错的办法,而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这也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可行办法,至于攻打水寨,还是算了,这个时候,他这边必须万般小心,不然,如此好的局面很可能就要被扭转。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初战交锋(15)()
关羽并不担心,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这件事并非是因为他的疏忽造成,所以主公在耐心等待之时,他又有什么可急的,最多三天,不管有没有最新消息传递过来,主公都会给出他的意见,到那时,关羽便可从中做出判断,是攻打柴桑,还是转而进攻水寨。
关羽那边等待着消息,而刘澜这边同样也在等待消息,只是刀今日,与他和陈到商议好的时间过去了两天,可消息还是没有传递出来,心中开始担忧起来,但也仅仅只是两天,消息传来了,但出乎意料,除了程普,黄盖也不见了,现在孙坚当年的几位老将,城内就只有韩当一人了。
在结合刘澜的猜测,对此事陈到还真有了一点疑虑,可毕竟他现在的身份,还无法触碰到绝密,所以只能通过观察来判定,但这容易出现闪失,所以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说给了刘澜,虽然来的有些晚,但对刘澜却更容易判定。
“黄盖也离开了柴桑,但与程普人尽皆知去了水寨不同的是黄盖的行踪却极为隐秘,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动向,对此陈到没敢给出他的猜测,因为如果似程普这样的去水寨,那消息也不会像现在这般绝密,也就是说,黄盖一定是领了绝密任务,既然是绝密,那就一定不可能让人猜到他的真实去向。
看到陈到对黄盖的评价,刘澜迟疑了起来,黄盖如此诡异的消失,他能去哪呢?就像陈登所说,如果是与程普这般情况,那他一早就打听出了黄盖的下落,所以他一定是接受了不可告人的任务,那么重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会到哪呢?
有几种可能,到江北帮张勋或者是孙策派他提前为后路开始布局,但也有可能是孙策不愿坐以待毙,选择了主动出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来攻打关羽,不可能,完全没有那个能耐,来打他们,也不会,完全可以和程普一道去水寨,而现在弄得这么神秘,就说明孙策是有想法的,是要搞个大动作,那么。
刘澜迟疑着,如果他是孙策,并且已经掌握了他们的情况,他选择主动出击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去攻打他们的水军大寨!
这个想法突然就从脑子里冒了出来,吓了自己一大跳,首先孙策的想法比必然是要撤离柴桑了,所以才会布局水寨,那么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派出一支偏师偷袭他们的大寨,那么到时候的情况极有可能是孙策带领着部队安然离去,而他们在鄱阳话的水寨一旦有所闪失,他们就再也不可能走水路,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就等于被拖在了九江,就算想回秣陵,也只能走陆路。
刘澜迟疑着,将黄忠叫了过来,把自己的想法对他和盘说出,后者听着,对刘澜的看法都觉得有可能,但是当听到奇袭水寨的一刻,黄忠立时瞪大了眼见,沉吟着说:“主公这么一说,末将反而还真的有点担心这个可能了,毕竟那里我们并没有留下多少兵马。”
我们率兵攻打其水寨,而孙策反其道而行之,没有一味防守,反而是也来攻打他们的水寨的话,那么很可能会一战成功,毕竟如此大胆的举动,必定没多少人会认为可能发生,所以黄盖如果当真要来进攻的话,这一可能反而是最大的。
“就算黄盖来,可他有胜算么?”刘澜摇摇头,别忘了现在大寨之中可有着足足一万人马,更有徐庶亲自坐镇,黄盖就算偷袭,能成功?更何况以孙策现在的兵力来讲,就算派遣偏师,又能派出多少兵力来,最多三千,撑死五千,凭什么能保证一定攻下水寨?
以徐庶的稳健,再加上足够的兵力,而且还有周泰水军的协助,近三万人马,别说来五千人马了,就是再多个零,只要徐庶指挥妥当,防守不出现什么疏漏,就能保证水寨不失,所以刘澜对水寨的安危是有着十足十的把我的,可是这番说辞,看上去并没有问题,为什么孙策心中会虚虚的,总感觉在半空中飘着,不那么踏实呢?
黄忠看出了刘澜的疑虑,眉头紧锁,一定是有着生命顾忌,轻松问道:“既然觉得水寨安全,可你现在又到底在担心着什么呢?还是说有什么未知的危险,是我们现在所没有看到,或者说是被我们忽视了的?”
“忽视到没有,我只是怀疑,有盲区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刘澜沉声说道,沙盘在大寨,不可能在明确观察敌军的情况,可刘澜却借物,将可能出现的敌人一一摆放在埃及前,张勋是一册帛布书,孙策本人是支笔,周瑜程普是纸和镇纸,黄盖和韩当是墨、砚,该分析的都分析了,还能出现什么意外?想不到了,再也想不到还能从什么地方出现危险!“
“豫章呢?”
刘澜想了想,摇摇头,豫章的情况有些特殊,首先是朱皓与诸葛玄之间的争权,诸葛玄属于袁术的任命,当然这其中刘表也出了大力,但朱皓呢,则是天子派遣过来的。
这么一个无名小辈,原本并没有资格与诸葛玄争权夺利,可朱皓毕竟是朱隽之子,虽然朱家在会稽是望族,可不管是豫章还是会稽,都属于扬州治下,他一到来,就得到了当地大族的支持,两人现在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争锋相对,哪有什么功夫来管九江?
若不是刘繇眼见着局势不稳,也不会回到秣陵,投靠他来,所以当黄忠说道豫章会不会有可能的一刻,刘澜立即便否认了。
“可不是豫章,那么就没有什么可能了,主公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黄忠摊着手,他已经把任何意外的可能都过滤了一遍,可这些意外,这些漏洞,刘澜都已经做好了部署,绝不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但就是如此稳妥的局面,刘澜他还犹豫什么呢,现在就应该下定决心,进攻孙策了,而不是害怕未知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危险。
关羽并不担心,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这件事并非是因为他的疏忽造成,所以主公在耐心等待之时,他又有什么可急的,最多三天,不管有没有最新消息传递过来,主公都会给出他的意见,到那时,关羽便可从中做出判断,是攻打柴桑,还是转而进攻水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