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9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督怠
这样的建议,说了也等于白说,也没人愿意说,好半晌过后,其中一员将领站起来,说道:“郡守,如果我们主动与秣陵军求和,不管他们答不答应,最少都能够拖延些世家,如果能够一直拖延下去的话,会不会有效果呢,比方说,在这世间内,袁绍出兵了,或者是袁术获胜了,那么那时刘澜就算不想答应我们的求和也不得不答应,毕竟那时候他如果还敢四面树敌的话,无异于自取灭亡。”
“求和?”许贡迟疑着,虽然他也想过求和的可能,可他知道根本就没什么可能,张颌率领的大军都来了,又怎么可能轻易就退兵呢,可现在听他这么一说,反而觉得有些道理,这何尝不是拖延的好办法,管他是一天还是十天半月,对他们现在来说,能拖得一日算一日,都是利好的一件事情。
“可是求和怎么也要有所表示把,难道我们空着手求和,一点诚意都没有,别说惊动刘澜了,恐怕连太史慈那关都过不了吧?”许贡问道。
“我们的诚意,那可是太足了,用毗陵与阳羡交给刘澜为条件,这是多大的诚意啊。”
“这两县分明已经被太史慈……”许贡说着,突然沉默了下来,这两县虽然已经被太史慈所占据,可终归是他吴郡治下的两座大县,而太史慈那是抢夺,名不正言不顺,可如果他愿意把这两县交给太史慈并求来其他吴郡各县的安全,那由何乐不为呢,毕竟这两县已经不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了,就算他们不答应,还可以再加条件嘛,既然是拖延时间,那么就在这互相退让之中耗下去,最好是在双方还没能达成条件之前,袁绍就出兵,到时候太史慈和那刘澜自然就要见好就收,答应条件退兵了。
这番话看似是许贡的一厢情愿,其实更多的还是危机之下的无可奈何,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或者是想当然了,毕竟不管是太史慈和张颌两人可都不傻,许贡用他所控制的郡县换和平,他的目的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样的交换,傻子才会答应。
但是这样的谈判,反而给了他们一个更好的机会,他们可以借机准备攻打吴县的事宜,让他们在幻想着能够谈判成功的希望中死去。
试想,如果当他知道他们答应了条件的消息之后,会是个什么反应,到时候一点会有所懈怠,那么他们的机会也就算是出现了,将计就计,他们完全可以利用习惯这一侥幸心理。
不过就现在的许贡来说,他对于帐下的建议还是比较谨慎的,虽然他也认为这个求和的策略是很不错的,但是要真在能够取得效果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商议甚至是斟酌的,比如说一旦太史慈拒绝了他们的求和又该如何,一旦太史慈提出了他们必须全部投降的要求,不给他们拖延的时间又如何,这些完全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到时候谈判失败,却连一天都没有拖,反而他们可能因为谈判而轻易进入了吴郡,到时候骤然攻城,他们身陷吴县城内,那时候就算是想撤退都没机会,而太史慈在这个时候如果大举进攻吴县,试问就他现在身边这些新卒,很多人更是连一点战斗力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守得住吴县,那时又当怎么办?
这些都是最现实的问题,许贡必须要想清楚才行。
与伊澹见面后,虽然他没有透露出什么重要的信息,但太史慈和张颌二人还是从中察觉到了一些异样,而两人更是据此研究了下一步的吴县战役部署,为此两人直到四更才算是协商出了一个稳妥的办法。
现在的吴县,已经不值一提,最少从伊澹话中的语病来看,许贡已经能难再主动出击,那么接下来他除了固守吴县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反制的可能,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他们的兵力其实也很有限,不过一万多人,在部署兵力时,自然会显得捉襟见肘,但如果吴县兵力也不足以主动出击的话,那么他们就有很多办法对吴县进行打击了。
随着刘澜新式地图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内卫大量制作,几乎所有将领都有着详尽的各州郡地图,首先两人放弃了走太湖的可能性,因为按照伊澹的说法,阳羡境内的一些渡船甚至是渔船都被许贡征调,所以这一仗想要进攻吴县,就必须再绕回毗陵,对此,两人也颇有些无可奈何,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其实从地图上看,两人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走乌程,可是就他们所知,哪里被一波强匪所控制,为首之人名叫严白虎,拥兵数万,虽说这几年他和许贡一直在斗,可是两人现在还不敢冒这个险,虽然要控制整个吴县,严白虎是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但那都是在击败了许贡之后的事情,一旦在攻打许贡时严白虎掺和进来,那吴县可就真变成一锅粥了,到时候他们这点人,一旦出现了意外,主公那边可交代不下去。
主公那边可还等着回来之后他们能解决了吴县这些后顾之忧呢,到时候好解决冀州的袁绍,如果出现意外,那必然又要被吴县的事情分心,不仅没给主公解忧,反而又平添了麻烦,到时候他们还不被主公指着脑门骂娘?
这个险不能冒,就算是浪费些时间也无所谓,这是两人的共识,而相较于许贡,当阳羡被破之后他就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一消息,大骂伊澹废物,居然只守了三天两夜就丢了阳羡,简直就是废物,至于伊澹是生是死他连问都没有问,压根就不关心。
他只关心着太史慈的动向,阳羡丢了,接下来太史慈自然要来吴郡,他对于守住吴县可没有多大的把握,如果一旦吴县与阳羡一样,轻而易举就被攻破,那他还能去哪?
许贡必须要为自己找一条退路,放眼吴县,他能去的地方还有很多,可这些地方却没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只要秣陵军一到,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
许贡很是头疼,可又毫无办法可言,其实他可以乐观一些,毕竟秣陵军也不一定当真就能够轻松击败他,可是他根本就乐观不起来,实在是在经过与太史慈的阳羡一战过后,他对秣陵军是真的心有余悸了,这样的部队有五千就够吓人了,现在还来了好几万,这么可能守得住。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大战开启(17)()
相比于吴郡,刘澜更关心九江的战事,当然对于吴郡那个许贡刘澜也是久闻大名了,历史上的孙策,可不就是死在他的门客手中而非那个于吉老道,不过除此之外,许贡还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所以对于吴郡的局势,刘澜还真没什么可担心的,毕竟吴郡的局势可远远没有九江的复杂,在九江,一个张勋一个纪灵再加上一个孙策就够让他头疼的了,虽然孙策已经跑到了长沙。
这消息还是从陈到那传来的,到了长沙之后,陈果才找到机会将消息传递出来,这让刘澜彻底记住了张勋这个人,可偏生又全没有办法,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刘表任命的长沙太守,就算关系不好,当他也不能贸然出兵,这件事还得和刘表讨论下,最少也要先探一探他的口风,不然的话,他轻举妄动,虽然可以解决孙策这个麻烦,可是他好不容易拉拢到的刘表也就彻底开罪了,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一个选项。
更何况现在的局势也容不得他分兵或者是集齐大军去长沙,不然的话张飞那里也就等于功亏一篑了,而最让他忌惮的第三个原因,则是那个当今天下最为强大的势力袁绍,以及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听说他现在已经开始撤兵了,当然这里面有张宁黄巾军袭扰的原因,可更多的原因还不是又想借着自己被困九江时捞一些好处?
毕竟他现在身陷在宛城的泥沼中,弊大于利,继续拖下去,远不如撤兵看看能不能从他身上捞一些好处回来。
在太史慈发兵阳羡之前,许贡已经向袁术求援了,但袁术虽然给予了保证,可其实他现在所能做的并不多,不过他却有派人去联系了曹操,这是刘澜获得的最新情报,这也是曹操之所以从完成撤兵的根本关键,他是真的在考虑与袁术联合,以共同对付刘澜,但就像袁绍始终按兵不动一样,他也认为现在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这其实完全是因为第二次徐州之战,若不是袁术突然撤兵,徐州之战也不会最后落得那么一个后果,所以说现在的情况,袁术完全是自食其果,曹操并不相信他,甚至认为他派人对他取得联系,只不过是想着尽快从与刘澜的战斗中脱身,好让他的青州军去送死,这样的事情,干过一次,就不会在去干第二次,所以曹操格外谨慎,最少这一回他要等到袁术无法脱身之后再发兵,当然他并没有忘记袁绍,这一回他是不会再去当这个出头鸟了,在吸取教训之后,与郭嘉达成一致,对付刘澜,在军事行动之前,政治上的一些行动也不可少,毕竟他们现在最大的王牌,可不是青州军,而是献帝!
而对于刘澜夺取吴县、会稽,其实这是明白的事情,这个世上没有人能阻拦他,最多只是拖延,但也是早晚被刘澜夺取的事情罢了,所以说,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和袁术一样,都是有着一定默契的,如果刘澜仅仅只是打九江的话,曹操是不太可能这么快就撤兵的,因为在第二次徐州之战结束之后,曹操与郭嘉、荀彧等人虽然做出了西进开辟完成的决策,可是也不会让刘澜轻易就夺取吴县,会给予他一些压力,政治上以及军事上,而在听说他出兵吴县之后,所以当袁术派出使节之后,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
当然,对于袁术他是不相信的,或者说对于袁氏兄弟他是不相信的,最简单一点,袁绍想要的是青州,袁术想要的是江东还是徐州,或者两者他都想要?又或者说,他只是单纯的想尽快抽身。
所以对于袁术他并不知道他的胃口到底是什么,反观袁绍倒也好办,真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比任何人都更谨慎,如果他只是要江东,那么大家皆大欢喜,袁绍得青州,他得徐州,袁术取江东,可如果袁术也想染指徐州的话,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平衡利益,第二次徐州之战,可以说就是因为分赃不均导致最后功败垂成,大家各有心思,都想着在战胜刘澜之后如何去算计对方,结果反被刘澜个个击破,而现在的曹操在吸取教训之后,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先击败刘澜,再去考虑之后的分赃,可是别人却未必能有这个觉悟,所以他一旦贸然出兵,很可能是为别人做嫁衣,甚至是为自己引狼入室,毕竟到时候袁绍南下,处在他的威胁之下的可不只有袁术,还有他。
曹操回到许都,他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徐州,在徐州城的赵云现在是他的主要对手,甚至在地图之上,他刻意在徐州城画了一个大红圈,每一次议事,所有人都能看到,也都明白曹操的深意,可是对于曹操这样的表现,刘澜反而放心了,他明白曹操的意思,可他更清楚,徐州反而是安全的,最少现在是,他可有不用去过多考虑,但是并不等于他可有视而不见,
浔县之围,要准备开始解除了,下令部队撤到九江,不过这道命令在将要传到之时,被放弃了,因为他收到了张飞传来的最新消息。
徐庶没有让他失望,他准确计算到了纪灵的逃跑路线,那么这样一来,浔县之围就不能解,最少在余汗县之战结束之前不能撤。
但从信报来看,反而让刘澜的目光不得不转向了吴县,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没人愿意让他轻易夺下吴县会稽,所以他迟迟没有动这两郡,而现在看起来,吴县之战要缓一缓了,毕竟这个时候,一切以九江之战为先,只要能吃掉纪灵,就算晚打几日吴县也不要紧,当然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不逼着曹操和袁绍出兵。
这样一来,恐怕袁术是最不甘心的了,而他却可以保证,只要吴县一日不易主,那曹操就一日不会出兵,而曹操不出兵,袁绍短时间内南下的可能就不大,别看他现在张牙舞爪,号称随时便会南下,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更像是在集中兵力,只要大军没有彻底集结,或者说没有曹操这个盟友相助,他短时间内是不会出兵的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九江之战,刘澜不能说成功,但也不能说失败,最少刘澜战前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但是如果能够预料到把袁绍和曹操再一次吸引到他身上的话,刘澜是绝不会来九江的,毕竟孙策最后还是跑了,可如果能够消灭纪灵的话,那这一战就结果来说,他还是很满意的,只要能消灭纪灵,这就为日后消灭袁术创造了条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得大于失。
而且,刻意避开袁绍和曹操也不是回事,毕竟在当今的天下格局中,这两人终归都是刘澜所无法绕过去的两个人,这个坎现在不去解,等以后就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