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9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如此,那还去拼命干嘛,这不就是找不痛快嘛,如果不是张将军有令在县,他们更想直接就去劝降,这可能省却不少的麻烦,可没办法,张将军要发了话,他们没得选择,既然这样,那就这么耗着呗,反正纪灵已经败了,如果张将军当真把纪灵擒获回来,这些人反而还有了活命的可能。
这时候不知有多少人去心疼这些可怜的兵丁,被他们的主将抛弃了,成了炮灰,如果纪灵现在就在他们之中,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是现在进退两难的局面啊。
而骑着乌骓,带着亲兵离去的张飞则四处搜寻着纪灵的踪影,一路上都不停念叨着纪灵的名字,都快魔怔了。
而真正快魔怔的还是身边的兵丁,一路之上,张飞除了念叨纪灵的名字,就是不停问他们纪灵会在哪,对帐下亲兵们来说,这哪敢瞎说啊,这要是信口开河说上一句,找到纪灵还则罢了,可找不到,那可不就等着皮鞭挨抽了么。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一路之上能装作听不到就装作听不到,实在躲不过去了,也最好别说话,实在不行,就说句想不出,千万别去找不痛快。
烧的纸多,惹的鬼多,这情况之下,除了宗寇将军别人想表现,那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一些亲兵们纷纷躲开了张飞的纠缠,可他们躲开了,还有偶来人啊,除非这小三千人都快马离他而去,可问题是根本就没有可能,张飞坐下宝驹,那可是乌骓,能跑哪去,分分钟就追上来。
尤其是眼前这位,亲兵佰长,常年跟随在他左右,你说他刚与其他人那样摆脱张飞,被他一问,当时就苦着脸摇头,这去哪找去啊,纪灵没出现,那就哪里都可能出现,渡江的地方那么多,一直沿着长江找,怎么可能找到?
这算是唯一几个敢说真话的人了,他的这番话说下来,都已经开始闭眼等着挨鞭子了,可许久将军都没有反应,这等待都快要把他逼疯了,正想着偷眼瞧一瞧,却突然听到了张飞那如雷鸣一般的粗嗓门响起:“终于来了个有脑子的,若不是你这么说,我还真要这么找下去了,幸亏你提醒了我,这么沿着长江边找下去不是个事啊。”
正闭着眼的百战听了这话,立时正开展,笑眯眯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道:“可不是嘛将军,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我看自己就排泄斥候去找一找吧,若能找到最好,若找不到也无关大局不是,更何况,那纪灵撇下寿春军独自逃命,我看啊八成会乔装改扮,我们这一路去按照纪灵的样貌找去问去打听所以才一无所获,照我说啊,他现在不是改扮成商旅就是难民,所以我们就算找也得在这上面下功夫,毕竟就纪灵那身份气度,扮商贩难民那还不是一眼就露馅啊?”
“嘿,松宝你这臭小子,脑子还挺灵光的嘛,当个佰长他娘的取材了,等回去老子升你做千长。”
因祸得福?
松宝是万万没想到因为这一句话就从佰长升做了千长,这可是杀敌五百的才能有的待遇啊,忙不迭的感恩戴德,可这对张飞来说,又算得上什么,他这人虽然心思单纯了些,可这些年跟着刘澜看的听的什么大场面大阵仗没见过,刘澜专门给他派了张萍、宗寇过来,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可为了什么他心里门清,还不是因为自己不懂的用人,就算提拔也都是一棒子莽汉,跟他一样都是一开仗就不要命的货,所谓的帐下士兵的死活,早抛到脑后了,所以他现在对于帐下的提拔,杀敌是一点,可脑子你也得灵光,不然比他都糊涂,这样的人用来何用。
这算是唯一几个敢说真话的人了,他的这番话说下来,都已经开始闭眼等着挨鞭子了,可许久将军都没有反应,这等待都快要把他逼疯了,正想着偷眼瞧一瞧,却突然听到了张飞那如雷鸣一般的粗嗓门响起:“终于来了个有脑子的,若不是你这么说,我还真要这么找下去了,幸亏你提醒了我,这么沿着长江边找下去不是个事啊。”
正闭着眼的百战听了这话,立时正开展,笑眯眯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道:“可不是嘛将军,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我看自己就排泄斥候去找一找吧,若能找到最好,若找不到也无关大局不是,更何况,那纪灵撇下寿春军独自逃命,我看啊八成会乔装改扮,我们这一路去按照纪灵的样貌找去问去打听所以才一无所获,照我说啊,他现在不是改扮成商旅就是难民,所以我们就算找也得在这上面下功夫,毕竟就纪灵那身份气度,扮商贩难民那还不是一眼就露馅啊?”
“嘿,松宝你这臭小子,脑子还挺灵光的嘛,当个佰长他娘的取材了,等回去老子升你做千长。”
因祸得福?
松宝是万万没想到因为这一句话就从佰长升做了千长,这可是杀敌五百的才能有的待遇啊,忙不迭的感恩戴德,可这对张飞来说,又算得上什么,他这人虽然心思单纯了些,可这些年跟着刘澜看的听的什么大场面大阵仗没见过,刘澜专门给他派了张萍、宗寇过来,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可为了什么他心里门清,还不是因为自己不懂的用人,就算提拔也都是一棒子莽汉,跟他一样都是一开仗就不要命的货,所谓的帐下士兵的死活,早抛到脑后了,所以他现在对于帐下的提拔,杀敌是一点,可脑子你也得灵光,不然比他都糊涂,这样的人用来何用。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大战开启(30)()
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其实第二次徐州之战后,摆在他们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关关于刘澜接下来将要会向哪发展,而当刘澜迁移治所之后,一切都昭然若揭。
但当所有人都以为吴郡是刘澜接下来会用兵之地时,刘澜对九江用兵了,曹操一时间可不会想到他的用意,并没有去在意,原因很简单,如果刘澜的目标当真是袁术的话,那么绝不可能选择九江作为交战地点,距离太远了,对他来讲太不利了,尤其是一旦夺取九江失败之后,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麻烦,所以刘澜借九江之战对付袁术显然不会是他真正的目标。
而他真正的用意又会是什么呢,他想不到,但随着战事到后期,曹操就不得不佩服刘澜的大胆了,要明白,两军作战,虽然刘澜之前确实数次击败袁术,可他又能怎么敢保证下一次一定就能够取胜,所以这一回刘澜还是太冒险了,而且就算取胜,也并不可能获得多大的利益。
所以刘澜此举,完全就是得不偿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九江之战,却极大的削弱了袁术的实力,这就使得袁术已经很难在正面与其想抗衡,而这样一来,刘澜便失去了在他眼中看来最大的一个危险,接下来不管刘澜下一个目标到底是哪里,最少袁术已经不可能再扯他的后退,对他构成任何威胁了。
当曹操听说了太史慈入侵吴郡之后,他就彻底想明白刘澜开启九江之战的意图了,他所考量的并不是眼前,而是日后,就这一点,他就不得不佩服刘澜的远见,甚至可以仔细想想这些年刘澜所作所为,就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尤其是放弃辽东南下沛县,这在当时很多人看起来都是得不偿失的决定,可最后呢,辽东还在他手里,而徐州也落入其掌中。
如果这都不算,毕竟刘澜完全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如果因为如此就说这是他的过人之处,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甚至会说出在刘澜当时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都会做出他哪有的选择,毕竟辽东还在他的掌控之下,再把沛郡囊括何乐不为。
所以曹操一般很少去说这些,说服力不强,反而是对于一些小事情上让他称赞不已,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沛县旧城改造,这事看起来虽然算不上什么,不就是改建城镇嘛,又有什么好大书特书的,如果抱着这样的念头那就大错特错了。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沛县改造,刘澜先修路改道,沛县三大主干道,很多人修建,必然是修二留一,可刘澜呢,三大主干道一齐修建,当时沛县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在大骂着刘澜劳民伤财,别提骂的多难听了。
可后来呢,不到半个月,三大主干道修建而起,没有了官用驰道,道路别提多畅通了,而这时候,百姓的骂声没有了,夸奖称赞的出现,这之后不管是修建三横三竖的副干道还是修建东南西北的四座市集,百姓们再也没有骂声了,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刘郡守的高瞻远瞩啊,就说修路这事,当时看起来确实堵,所有人跟着骂,那就是目光短浅。
这一点之后修市集也是一样,不过这一回刘澜先拆的可不仅仅是中心集和草市,还有四门的屯营,在当时百姓的生活确实不便了些,可是四市拔地而起之后,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其便利。
而这些,在刚刚修建的时候,可是骂声不断,把刘澜比作劳民伤财的狗官,可现在呢,刘澜那可是百姓心目中的的神,如果这不算远见卓识,那什么算?
九江之战的道理,同样如此,就当时看起来,这样的举动确实没几个人能明白,可是随着战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出了一点刘澜的真正用意了,当太史慈对吴郡用兵的一刻传到他耳边后,曹操第一个反应便是叹了一口气,可是当他做好准备,打算出兵干涉时,太史慈又撤出了吴郡,这样一来,曹操又糊涂了,难道刘澜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吴郡?
“是,但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不得不放弃吴郡。”
荀彧的话让刘澜浑身一震,他顿了顿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的动作早了?”
“不是我们,而是袁绍,而那太史慈进攻吴郡,更像是在试探,结果,袁绍没动,而我们却先动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澜自然不会再对吴郡用兵了,不然的话,当他夺下吴县的同时,徐州就要面对我们的大举进攻,三线作战,这可不是刘澜愿意的,更何况现在刘澜主力在九江,徐州也不过就一两万人的兵力驻守,同时面对我们和袁绍,哪有什么胜算。”
曹操点了点头,他明白荀彧的意思,他们的反应太急了些,其实这上面完全可以不必大张旗鼓的,哪有的话,现在的情况应该会更好一些,不过凡事有利有弊,如果不大张旗鼓,太史慈一旦攻打吴县的话,那他们到底是该出兵还是不出兵呢?
出兵则刘澜必从九江撤兵,那等于他们给袁术解了围,得不偿失,所以说现在的情况看起来不太好,可对他们来说,却始终掌握着主动权,而且还能以此要挟着袁术,只要他能答应在刘澜成时一直拖住他的话,那么他和袁绍就能够在青徐大做文章。
曹操缓缓点头道:“这也正是当时他们所考虑的原因,只不过就现在的局势来看,又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的意思,或者说更早的暴露出了他们的意图,这就给了刘澜更多的应对时间,除非他们不在出兵徐州,不然的话,刘澜一定会对他们严防死守。
现在就看袁术那里的反应了,曹操起身,背着手站在窗前,望着明月,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曾几何时,刘澜在他眼中只不过就是一名武夫,虽然是相谈甚欢的好友,可就内心来说,他并没有把他放在眼中,可是现在刘澜却给了他极大的压力,甚至让他觉得是他恢复汉室的最大阻力。
曾几何时,他与他的之交好友把酒言欢复兴汉室,但现在不管是刘澜还是袁绍都与他背道而驰,现在的刘澜是他最大的敌人,而未来更大的敌人可能变成袁绍,但这些话,他没有说出来,可他明白,这是必有一日会发生的,就好像他与刘澜之间最终决裂一样。
只是他真的没有想到,原以为很好对付的刘澜,现在却让他如此棘手,和刘澜交战,让他万分疲惫,他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可到头来还是无计可施。
刘澜啊,你还是一如从前一样,让人头疼啊。
曹操摇头说着,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窗外一道身影快速而来,当看清来人的身份之后,他缓缓回头,便周会主位,便对下首的荀彧笑道:“袁术那里,有消息了。”
~~~~~~~~~~~~~~~~~~
其实从纪灵带着亲兵离开,把指挥权交给白棫之后寿春军就知道他们被抛弃了,虽然白棫嘴上说他们是分兵撤离,可是这样的解释真没几个人信,尤其是在秣陵骑兵出现之后,他们就彻底明白了,别看他们摆出了一个防御阵,可他们都明白,只要秣陵骑兵来强攻的话,那他们迟早会被击溃。
白棫望着进进出出的秣陵军,别看现在身后士兵没有一点松懈,可是人心早已浮动了,对此他也无能为力,最多只是吩咐一声小心提防罢了,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动动脑子都能想到,到时候就要看看能不能有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