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9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鲁地区依泰山而濒大海,向称海岱地区,其工商鱼盐之利闻名天下,不说这些,便说他的战略意义,光这十年间,大小战事便发生了足足三十六次,是天下各州之首,一个青州,在这十年时间,这天下数得上名号的如皇甫嵩、公孙瓒、曹操、袁绍、孔融、刘澜、臧霸、听听这些人的名,便可知晓青州的战略意义有多大,尤其是对袁绍更是如此。
当年袁绍为了对付董卓,以土德克其水德,如今北方四州尽为其所有,而偏生这个时候,他看重了青州,之所以对青州如此执着,坊间有传闻袁绍遇到了一位老神仙,说什么遇取天下先得青州,而偏生他这位易学大家对五德始终颇有研究,自然清楚青州属木,不管是木生火(汉乃火德)还是木克土(袁绍称土德),他都要把青州掌握在手中。
不过这毕竟都是坊间流传,不管他信不信天命五德始终之说,摆在他面前的头等要务,其实青州和刘澜这一拦路虎嘛,只要他南下,首选就必须是青州,所以世人都瞧得明白,而袁绍也很清楚,所以他大举南下入侵青州,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毕竟这些年中原硝烟四起,尤其是刘澜风头如此劲,他想要最终称霸逐鹿中原,青州一战无法避免。
然而这样的战略要地,刘澜是说放弃就放弃,全然没有在乎青州的重要性,然而黄忠却远没有想到刘澜接下来所说的,关于他之所以要放弃青州的原因。
“不管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样让他深思之语,还是把退出青州比作用五个手指轮番弹击,不如握拳一击。一万人轮流作战,不如一百人一起攻击,既然要打人,那么就要先把拳头收回来,再击打出去,才能给予敌人以重击,可以说刘澜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认识,所以在先知己又知彼的情况之下,他自然明白放弃青州的意义远比死守青州更重要,可偏生这个臧霸看不懂,所以他只能先调黄忠过去。”
“不虑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虑全局者不足谋一地,主公的深谋远虑让末将敬佩”
黄忠对于刘澜这样的安排当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可在很多人看起来,这个人事任命,却不同寻常,辽东有徐晃、徐州有赵云,丹阳有关羽亲自坐镇,唯独青州,刘澜是不管不问,由着臧霸,俨然臧霸成为了刘澜帐下与徐、关、赵三大将相提并论之人,可是他又这个资格吗,并没有最少在很多人看起来,他不配。
所以在秣陵一直流传着张飞甚至是张颌前往青州接替臧霸的传闻,可传闻却始终是传闻,刘澜一直没有任命,但突然在这个时候,刘澜却把青州统帅的交椅交给了黄忠,这样一来,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这不知来头的黄忠很可能将是继徐、关、赵三大将之后的第四员大将,不管是张颌还是张飞,竟然在这个位置上都没有争过黄忠?
这说明什么?
不得不让人猜测,要知道一旦主政青州,那可就变成了刘澜帐下四员最有实权的大将,不管是张飞还是张颌或者是太史慈、张辽都无法比拟。
徐晃在辽东,这把交椅一坐就是十多年,无人能撼动,所以也没人敢去奢望,不现实,而且辽东那苦寒之地,除非刘澜下令,确实也没几个人会去争。
接下来刘澜征西将军府的第二把交椅,中军将军关羽这把交椅,更没有敢想,徐晃很多人也许还相对陌生,毕竟每年除了述职时能够见一面之外对他的了解并不多,可关羽就不同了,那可是极为强势之人,这人走哪那都是说一不二,听说以前和徐晃搭档,他为副将,可却做了主将的主,连徐晃这位主将都得听他的,这么一位强势的人物,在军中那可是人尽皆知,试问,谁又愿意去得罪这样一号人物,自讨没趣。
而徐州主将之位,这可是个香饽饽,可那徐州是龙骑军驻防之地,而且关系重大,上要防青州,中要防曹操,下还要防广陵和袁术,根本就无人能够取代,除非他们这些步兵变成骑兵,不然就算去争,也争不来,除非把赵云这位龙骑军统帅换成他自己,可这有可能吗,所以这徐州都督也就不要多想了。
那么数来数去,就只剩下了青州主将这一位置空悬着,虽然臧霸的青州刺史主管着军政,可辽东、徐州、可是军政分离的,从没有青州这样的情况发生,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可都盯着呢,谁不想更进一步?
可是臧霸那边可没那么好处置,毕竟刘澜当初可是给了他保证,才让他从琅琊退了出去,对待他,就不能直接下令,而且这个臧霸在青州做的也很好,而且做人也八面玲珑,还真没什么把柄被刘澜所掌握,你要直接去撤职的话,还真说不过去。
所以当得知纪灵南下之后,刘澜便任命了黄忠,这完全就是乱拳打老师傅,能不能成功不清楚,但最少以黄忠这样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子去对付臧霸的话,肯定要比张飞、张颌这帮子莽夫要好,让他过去,算得上是过渡一下至于最后能不能有所收获,那是后话了。
最少,在青州之战时,黄忠完全可以按照他的思路来,将青州放弃了,虽然黄忠只带领了他中军一万近卫骑兵过去,可足够了,只要能站稳脚跟,以黄忠的政治手段,对付臧霸轻而易举。
到那个时候,如果臧霸能够识大体,说实话,刘澜还会给他在徐州谋份差事,他帐下的那几位也不会亏待,可要是他想不通,在青州或是徐州说他刘澜过河拆桥,让他背这个骂名的话,那刘澜可就真不客气了。
其实刘澜早就像拿臧霸开刀了,若不是吕布不识趣,他早就借吕布之手彻底掌握徐州,甚至把臧霸彻底收为己用了,所以说啊,这一回,刘澜这一切安排,就是要做一个彻底的决断,臧霸最后会如何取舍?
刘澜现在是真的好奇,不,应该是期待,他现在正的希望他能够识大局,分得清形式,只要他能想通,那刘澜就不会委屈他臧霸,还会对他委以重任,甚至亲自登门赔罪,挑明了为何会放弃青州的原因,为何要用黄忠这位老将去青州。
这番话,刘澜只会烂到肚子里,黄忠不清楚,臧霸更不会明白,不过这个臧霸啊,唯一让他有些典型的就是他太重义气了,有些时候,不是他愿意如何就能如何,他帐下那些人,逼得他,没有选择,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其实,若不是这个原因,刘澜还真会重用臧霸,毕竟这种人对帐下能如此义气,对他自然不会差到哪,可是啊,他这种人,又完全不似关羽,关羽的那种傲啊,是发自骨子里的桀骜难驯,刘澜是靠着耐心把他彻底驯服了。
可是臧霸却不同,他的义气与关羽有着本质区别,而两人的傲更是不同,他这个傲,更像是眼高手低,这一点虽然是人性的瑕疵,但并非是什么罪过,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这人虽讲义气,却不可言忠,而这是其与关羽正在的差别所在。
这人时常反复,陈果内卫对他的评价十分中肯,只要除开关羽青州的事情,别的事情那都是出工不出力,所以说啊,这样的人,刘澜还真对他有些保留的,不敢委以重任,就好像把他放在青州,就始终不放心,甚至把他视作一枚炸弹,随时可能被其他人引爆,炸伤自己,到那个时候,那损失可就是不可估量的了。
刘澜现在是真的好奇,不,应该是期待,他现在正的希望他能够识大局,分得清形式,只要他能想通,那刘澜就不会委屈他臧霸,还会对他委以重任,甚至亲自登门赔罪,挑明了为何会放弃青州的原因,为何要用黄忠这位老将去青州。
这番话,刘澜只会烂到肚子里,黄忠不清楚,臧霸更不会明白,不过这个臧霸啊,唯一让他有些典型的就是他太重义气了,有些时候,不是他愿意如何就能如何,他帐下那些人,逼得他,没有选择,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其实,若不是这个原因,刘澜还真会重用臧霸,毕竟这种人对帐下能如此义气,对他自然不会差到哪,可是啊,他这种人,又完全不似关羽,关羽的那种傲啊,是发自骨子里的桀骜难驯,刘澜是靠着耐心把他彻底驯服了。
可是臧霸却不同,他的义气与关羽有着本质区别,而两人的傲更是不同,他这个傲,更像是眼高手低,这一点虽然是人性的瑕疵,但并非是什么罪过,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这人虽讲义气,却不可言忠,而这是其与关羽正在的差别所在。
这人时常反复,陈果内卫对他的评价十分中肯,只要除开关羽青州的事情,别的事情那都是出工不出力,所以说啊,这样的人,刘澜还真对他有些保留的,不敢委以重任,就好像把他放在青州,就始终不放心,甚至把他视作一枚炸弹,随时可能被其他人引爆,炸伤自己,到那个时候,那损失可就是不可估量的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大战开启(39)()
按道理说,以黄忠的资历,刘澜给他在秣陵安排任何一个职位其实都算得上是屈才了,其实刘澜最初是想对他委以重任的,可是这一提议被他拒绝,就像当时黄忠所说的那样,首先他是以黄忠的身份加入,而黄忠在天下间则是默默无名之辈,如果刘澜直接就让他一步登天,不管是取代关羽、赵云还是徐晃,那对刘澜本人甚至是对秣陵造成的动荡和变故都是巨大的。
刘澜是真的感激他的通情达理,以他的资历,虽然因为他的出现,两人齐名,可抛去他的因素,他可是上了名将榜的人物,如此人物,刘澜给他安排要职,说白了就是为了收买人心,让他能够以死效命,可换句话来说,黄忠那可是官场老油子,虽然不确定他是否看出了刘澜的为难,但就凭他能说出那番话来,就说明他呀对刘澜帐下的情况务必了解,所以他自然清楚一旦答应了刘澜的任命,意味着什么,他以后那还如何在秣陵待下去,所以拒绝是最佳的选择。
可正因为他的理解,反而让刘澜对他心有愧疚,如今机会出现,他自然头一个想到他,当然刘澜这样的安排可不会这么简单的,其实这个时候去青州,那是极度危险的一件事,这烫手的山芋,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去趟雷,反倒是黄忠,没人了解,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代表着刘澜,反而能让臧霸放松警惕,可偏生黄忠又绝不是什么对政治一窍不通之人,不仅如此,他的政治智慧和手腕都是上乘,这样的人物如果去了青州,反而能更好的协调各方关系。
这一点,放眼秣陵,还真没一人能比得上黄忠,而且在青州虽然说是臧霸的一言堂,但其实还有一人却不能被忽视,那就是王修。
两人在青州一文一武配合默契,而偏生后者对青州的态度又是太平二字,不愿见到青州烽烟四起,在这件事情之上,最初两人还能互相谦让,可自高览攻打青州之后,两人产生了不小的分歧,王修百般劝阻,但臧霸却置之不理,直到曹操出兵他才被迫撤出青州,这就使得二人的矛盾越来越深,再也不复从前的和睦。
刘澜知道,两人的蜜月期算是就此到头了,愿意为两人就此会互相拆台,可他还是太低估了王修,他是真的识大体顾全大局。
别看他在青州官职只是长史,看起来像是在给臧霸打下手,可真要说起来,臧霸能在青州立稳脚跟,完全依赖王修,毕竟他在青州为官近十年,影响力之大决定了青州的走向,只要他一句话,在氏族的支持下,完全有与臧霸扳手腕,甚至扳倒臧霸的能力,但是因为刘澜,王修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不管如何,臧霸终归是刘澜所任命的青州刺史,如果与臧霸撕破面皮首先刘澜那边就说不过去,青州能有今天的局面,可全是因为刘澜,如果他二人正要因此闹翻,那现在的局面刘澜一定不会坐视不理,说不定会就此收回青州。
而当年刘澜之所以会把青州交给二人,正是因为两人的合作,所以两人虽然闹归闹,可都有所克制,可是最后刘澜还是派了一个黄忠过来。
这一消息只用了一天就在青州官场流转开来,传得沸沸扬扬,对于很多人来说,黄忠是绝对的陌生,很多人打听他的来路,几乎没几个人知晓,直到一些内幕传来,人们才知道此人并非是以往刘澜的帐下大将,而是从荆州招募来的一员无名之辈,而就是这样的无名之辈,居然来青州为主将,这让人感到有点匪夷所思。
不少青州将领,尤其是泰山众将心中都开始腹诽刘澜,认为他完全就是瞎胡闹,甚至不顾青州的内情,乱点将,还有人更是直指刘澜这就是要通过黄忠把触手伸到青州以取代臧霸,说他这是忘恩负义,不地道。
可这番对臧霸的一通抱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