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9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更何况是黄忠。

    然而这一路而来,虽然辛苦,可更多的,却是兴奋,尤其是进入徐州之后,这感觉就更强烈了。

    尤其是进入徐州之后,不仅没有过多停留,甚至在与赵云的第一次会面,也不过只是寒暄了几句,便借来了一百匹战马,率领了一百名重骑兵,一人挽双马先行朝青州赶来,而其余三千重骑兵,则会在徐州稍作休整之后,才会进入青州。

    黄忠就这样离开,看着他的背影,赵云的神情一滞,他能体会这样的感受,看到现在的黄忠,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迫切希望去证明自己,还记得在文丑帐下时的情形,以及冀州之战时的情况,便如现在的黄忠,一模一样,一点也不夸张的说,当时他可没有这样的机会,不然别说这几千里的路了,就是刀山火海,也全然无所畏惧,那时候他怕的不是会有多辛苦,怕的是没人认识他。

    用冀州之战后刘澜对他说的那句话,天下谁人不识君,此战之后,赵云扬名天下,正是因为把握了仅有的机会,而现在,当第三次徐州之战结束后,他相信,黄忠这个名字,很可能将要闻名天下。

    因为他身上有着这样的潜质,当然这还需要一点运气成分,以及他能否把握住机会,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华。

    而此刻,一众人在刺史府前翻身下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王修迎了出来,正要施礼自荐,不想黄忠却摆摆手,反而是转向了臧霸道:“宣高,我们还是先进去说说如今的青州情况如何了?”

    黄忠的反应,显然是把叔治当做了刺史门前小吏或者是刺史府主兵卫的贼曹了,并不想与这些小吏浪费太多口舌,见此,臧霸连忙笑着上前为他引荐,当听说眼前人乃是刘澜重点提及的王修之后,黄忠立即抱歉拱手,道:“原来是王别驾,久仰大名。”

    两人客套了起来,而在一边的臧霸反倒想个外人一般,顿了片刻,才打断了二人,说:“不如我们进府细说?”

    “对,对。”王修立时笑了起来,指着刺史府三哥大字的门匾,摇头道:“我们这就这么站在这里客套,确实也太不像话了。”

    黄忠点点头,然后看向了远处下马的杜路几人,又转向了臧霸,后者自己门匾臧霸的意思,沉声说道:“我已经吩咐好府中小吏,他已经在驿馆安排好了房间,如果黄将军觉得不妥,可以让他们现在去打扫府内的厢房,让他们入住,贴身保护将军。”

    “不必了,按正常情况来,我和他们都住进校场去。”他的声音主公被杜路听到,虽然不明白黄忠有何深意,但既然黄将军发话,自然不敢有任何怨言。

    这杜路的来头,可不一般,他大哥可是杜普,当年兖州蝗灾,杜普与家人避难沛县,正遇沛县募兵,他便前来投军,巧合之下遇到了刘澜和张颌,他先是在张颌帐下当兵两年,立了些许军功,被保荐到了近卫步军,这些年勤勤恳恳,一步步爬到了亲兵营副头领位置,成为亲兵营第二号人物,仅次于许褚。

    而他的职位越来越高,他另外两位兄弟自然也想前来参军,不过因为徐州有余一子之令,家中只有三子的杜家,便只能有两人投军,可对于老二杜路投军,杜普却有自己的想法,这位兄弟,论起本事来,可比他强太多,所以他腆着脸,亲自找到了刘澜,可当刘澜要把他交给关羽时,杜普却提出了异议,如果只是在徐州当兵,杜普也不必来求关羽,虽然一他的资历在徐州还说不上话,可是要在各军中安插个把人也没多大的难度,就是直接去找老将军张颌,他也一定会卖自己的面子。

    当杜普拒绝的一刻,刘澜反而笑了:怎么,不想在徐州入伍,难不成你想把他直接调入近卫营?”

    刘澜说话时,虽然看不出悲喜,但就口气来说,显然已经对杜普走后门走到自己面前有所不满了,不过杜普却以自己的人格保证,让他心底去辽东,保证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龙骑军,甚至是近卫重骑兵。

    甚至他愿意以自己副统领为交换条件,不过听他说的如此信誓旦旦,刘澜自然愿意让杜路去试一试,不过他可不会给他向徐晃打招呼,只是把他安排进了每年要派去辽东的军士之中,但他到底能不能再返回徐州,是否当真有这个天赋进入龙骑军,就要靠他自己了,至于杜普,刘澜并没有和他打这个赌,也没有让他辞去近卫军副头领的职位,内举不避亲,他到真希望他的兄弟能像他所说的那样,比他更出色,日后会成为优秀的将领。

    结果,他信杜普是信对了,三年时间,杜路就从辽东返回了徐州,也是这么多年来,从徐州派往辽东的士兵中,唯一一个以骑兵身份回来的士兵,而且还是进入近卫重骑军。

    出乎意料,要知道从徐州派去的士兵,都会在抵达辽东之后被重新分配,因为骑术的原因,徐州军往往只能在辽东作为步兵,可是杜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居然全部合格,甚至在骑术之上完全不输辽东骑军,甚至还在对东胡的几次交手中屡立战功,最终被徐晃亲自推荐到刘澜面前。

    而他对杜路的评语,是所有人之中最少的。

    作战英勇,有勇有谋,乃不可多得之人才,望主公重用。

    这几字评语,可是徐晃这些年不多见的评价,也同样看得出杜路确实与他大哥杜普说说的那样,有着极高的天赋,而他在顺利进入近卫军时,同样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不说其他,就说近卫军与高览陷阵营一战,整个近卫重骑军说牺牲者足有三百,十分之一,可见这一仗之艰难,而近卫军说杀陷阵营,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十人,可是杜普一人,就杀了二十一人,比整个近卫重骑军将士杀的都要多。

    在战斗结束之后,看着那一串脑袋,指挥战斗的许褚都傻眼了,要知道就算是他自己,杀伤陷阵营士卒很多,可真正像杜路这样夺其性命却并不多,可是眼前人,一人竟然解决了足足二十一人,他如何能不傻眼?

    询问之下,才知晓,不管是近卫重甲军还是陷阵营,虽然都是全身披挂,可是在脖颈处,却是薄弱环节,虽然也有防护,可只要出手精准,力道够大的话,一击毙命还是很容易的。

    可话虽如此说,可那是在交战场,对面不是平日里练习砍杀的草人,一动不动,人家会躲会闪还会反击,真想找到那仅有的弱点一击毙敌,谈何容易。

    是以,许褚当即便将杜路留在了身边,徐州之战结束之后,直接就找到了刘澜,为他请功,甚至主动要求刘澜重用杜路,甚至原因让出统领之位。

    刘澜近卫军分步骑两支,许褚都乃统领,而他要交出的统领之位,其实只是骑兵统领,不过刘澜并没有统一,倒不是不相信许褚的眼光,毕竟能让徐晃肯定又能得许褚如此举荐,这么多年来杜路可是头一人,再加上他斩获的首级摆在那里,他确实有资格,来做这个统领。

    可是刘澜并没有这样做,他还是兼职着统领的职位,不过以前他的主要职责是主要负责骑兵,步兵有杜普这位副统领负责,现在则在骑兵里,为杜路专职设置了副统领。

    自此,杜家两兄弟,便成为了近卫军中有名的杜氏双雄。

    而今次,黄忠到青州,刘澜派出了近卫重骑兵随他前来,作为副统领的杜路自然随行,而刘澜在他临走之前特意叮嘱,此行不管黄忠有任何命令,都只能服从,绝不能有任何的迟缓,甚至是疑问,更不许拒不执行,要把黄忠说下达的命令,当做是他传达的命令,不折不扣的去完成。

    所以,在黄忠做出了拒绝前往驿馆甚至是刺史府的厢房入住的决定之后,虽然杜路心中多少有些小小的不爽,这一路来,确实太过辛苦了,让兄弟们在舒适的环境下休息一宿,没什么大不了吧,可是黄忠已经做出了决定,那杜路就绝不敢有任何意义,而其余近卫骑兵,也一样,为了出现这类的意外,他可是早就把刘澜的原话都转告给了他们,谁要让黄忠下不来台,那他就让谁滚蛋。

    这些人,那眼皮子都高到头顶之上了,作为近卫骑兵,还真没谁能被他们放在眼里的,最初,他们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无名之辈黄忠,心中怎么可能服气,言语上的冲突自然难免,虽然杜路已经提前和他们打过了招呼,不过并没有多少改善,就算大多数人因为刘澜的原因有所收敛,可心底里对于黄忠还真看不上,他们可都是有着大能耐的好手,想让他们真心服谁,只能拿实力来说话,而黄忠,在路上只用了一招,那就是当他们的面,展示了一番自己的神箭术。

    在刘澜帐下,单论剑箭术,太史慈、赵云绝对当得上第一,不分伯仲,之后诸如刘澜徐晃都有着神乎其神的箭术能耐,可是不管是太史慈还是赵云,最多不过只能使出连珠箭的绝技,可是黄忠,却能够一箭引三矢,而且三矢能够同时射中三个靶心的十环,而这还不算,在射活物时,三箭连珠居然能够一箭追着一箭,正中所射猎物,近卫军骑士,那可都是箭术好手,自然识货,一个个惊为天人,如何能不对其心服口服,

    此刻黄忠命令一经传达,立时应诺,而黄忠则对臧霸笑道:“还请臧刺史派人带他们前往校场。”

    黄忠说的客气,而且近卫军新到临淄,人生路不熟,要去校场,确实要有人去为他们指路,这最正常不过了,更何况这一回黄忠抵达,臧霸早就做好了和他拉近关系的准备,见他如此客气,当然是一口允诺,而后三人便齐齐进入刺史府中。

    刺史府的规模不算大,不过此刻的黄忠可对府邸并没有太过上心,一路上跟随者臧霸、王修二人,很快便来到了议事厅里,三人落座,起先,臧霸和王修各怀心思,甚至是黄忠也一样,互相试探,没有谁愿意透露底牌,可是三人却都有着底线,虽然都说的隐晦,但初衷却都一样,

    不过片刻,就都又转到了正题之上,不过三人,对青州接下来的战斗却都有着自己的看法,眼见着难以达成默契,黄忠却突然改口。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战开启(63)() 
黄忠到青州,人生地不熟,一上来就以青州都督的身份指挥二人,可就算二人嘴上答应,可到了实际行动时阳奉阴违,那他这个所谓的青州都督也就等着被架空吧。

    所有他一来,虽然看着急着就要上手青州军务,其实完全就是在两人面前装个样子,为了瞧瞧这两人态度,这一瞧不要紧,却发现这两人的分歧极大,好在黄忠是什么人,一眼就瞧出了这两人这是在给他唱双簧呢,说白了这是在遥相呼应,是在反过来试探自己呢。

    虽然两人一早就打算借这次机会与黄忠达成攻守同盟,可并不等于一见面连对方底牌都不知晓,就要把自己的底线全透露给对方,这只会让二人无比被动。

    果不其然,当黄忠口风一转之后,两人也就显得不再那么争锋相对,目光全都投在黄忠身上,在战与退之间要看他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现在的二人纯粹就是是看热闹了,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那就要瞧瞧黄忠的底牌了。

    而黄忠作为刘澜‘心腹’带着近卫骑兵前来青州,自然是呆了刘澜的指令,其实臧霸、王修二人不管说什么,黄忠都不会听,只会以刘澜的指令来要求二人,而之前既然黄忠要听现在的局势和二人的看法,那二人自然就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因为二人都明白,只要争论不休,黄忠必然摊牌。

    其实这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忠把目的说出,二人自然要表忠心,全力配合,以此为契机拉近三人之间关系。

    而这一切,又何尝不在黄忠的意料之中,所以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这一次退,可以说是留地不留人,愿意走的不管是官还是民,不论是妇孺还是老幼,只要愿意南下徐州,统统由青州军护送,这一消息,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青州各郡县。

    二人这才知道,黄忠到此,并不是为了要如何对付袁绍,而是来负责青州南撤事宜,可以说,刘澜已经决定,主动放弃青州,避免与袁绍之间的冲突。

    刘澜以退为进的计划,是真的让二人诧异,二人最初只以为,刘澜之手暂避锋芒个,但从现在来看,刘澜是打算彻底放弃青州了,这就使得二人一下子都傻眼了,因为最初二人都想着现在撤离,未来不久解决了曹操和袁术之后,就会反攻回来,可看来,他们有些异想天开了。

    也是,以前刘澜用这一策略,确实可以,毕竟袁绍主要面对的是公孙瓒,可是现在不同了,袁绍眼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夺取青州,那么刘澜一旦北上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