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9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上夺下功夫。
诸葛玄突然有点毛孔悚然,汗流浃背,如果真是朱皓,那么他在刘澜身边一定有谍探,不然关羽诸葛瑾的事情他是不可能知晓并送这样一封书信过来,现在他已经变得格外被动,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刘澜的身边主意绝对豫章最后的走向,一旦让朱皓的奸计得逞,那他可就彻底失去了控制豫章的可能。
当然,这也许只是他的猜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不过,以刘澜现在的情况,对豫章如果没有任何想法的话,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只不过他是要在他与朱皓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还是自己直接掌握,这件事上,以讹传讹的版本不少,无法确定,却也让他更加对豫章郡守的位置觉得不踏实不安稳起来。
看起来,在这件事情上,确实要与他那个侄子好好谈一谈了。
原本还在犹豫着是否与诸葛瑾见面的诸葛玄坚定了信心,对老管家说道:“现在派人,去找到诸葛瑾,稍话给他,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来南昌,我有要事与他商量。”
诸葛玄现在必须要确定,刘澜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只要确定了这一点,那他就会做出最终的选择,是走还是留。
他当然希望能留下来,不过这却需要看刘澜的脸色,如果刘澜对豫章势在必得,就算现在他留下来,但用不了多久,最多一两年,刘澜的大军就会压境,他照样没有任何希望,只能选择离开。
既然迟早都要离开,等人家兵临城下狼狈而逃,还是在现在换一个好结果,他心中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
老管家起身,有些不甘心,他是看过信中内容的,不然的话,他也不敢把门前侍卫拾到的一封书信直接拿给诸葛玄,真因为这一点,所以他明白诸葛玄这一句话意味着什么,犹豫了一下,在心中做着权衡,最终,壮起胆子说道:“家主,瑾公子现在在哪,我们根本就不知晓,而且他从那条官道而来,是从柴桑还是从南城甚至是鄱阳县根本无从知晓,这样去找,也许会一无所获。
“那也得找,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给我尽快找到他!”
诸葛玄焦急的说着,虽然这就好像是大海捞针,想要找到诸葛瑾十分困难,但现在没有其他选择了:“让军中的斥候都出去找,一定要把他找到,护送他来见我,这件事办成了,找到之人,都有功劳,赏千钱,绢三匹。”
诸葛玄给出了重赏,这些奖赏,听着也许不多,可在如今的豫章,主公他们这些斥候兵丁娶妻生子置办几亩薄田的了,只要老管家把这番话说出去,他相信斥候一定会瞪大了眼睛,把那诸葛瑾给他找出来,带到面前。”
“家主,这是不是有些……”
“此一时彼一时,诸葛瑾的信中,对他的近况并没有过多笔墨,如果他只是做说客,呢么他的身份到底如何就值得怀疑了,甚至连在刘澜帐前出仕都未必,就算出仕,也可能是因为我的关系,刘澜才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可是这封书信,就不同了,最少说明,诸葛瑾已经在刘澜帐下出仕了,而且就在这一年之内,那么诸葛瑾能够来见我,完全是因为他先在刘澜帐下出仕,其后又因为我与他的关系,被刘澜招到了柴桑,这样看来,他这些年的成长还是很不错的,不然也不会在刘澜帐中出仕,也算没有辱没我诸葛家的名声。
既然他不是打着我的名头而出仕,那么我就要瞧瞧,这一回刘澜派他而来,目的到底为何,他又凭什么让我放弃豫章!
老管家几乎已经不在对诸葛瑾抱有任何希望了,甚至有些担心叔侄两人会因此坟墓,但现在看起来是他多虑了,而诸葛玄迫切要见诸葛瑾,也完全是因为想要了解刘澜的对豫章的真正目的。
只有了解刘澜的目的,他才能想办法,可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刘澜还没有想过拿豫章,又或者是先要他一个口头承诺,毕竟他的麻烦在青徐,只要把哪里的危机解除,才会考虑豫章。
可是他的机会也正在这里,如果刘澜败了,那么他的口头承诺,自然也就不会在作数了,所以他现在最害怕的是,刘澜逼着他现在就交出豫章太守的印玺,如果是这样,那他可就连一点选择都没有了,但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大可盼望着刘澜败在曹操或是袁氏手中,就算刘澜最后胜了,可有了这充足的时间,就足够让他将手头的一些事情处置过后再离开。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大战开启(69)()
诸葛玄叮嘱一番老管家之后便走到窗前,打开窗户,望着天空,老管家稍作停留,见他出神便不再打搅于他,无声无息退出了书房。
刘澜的强大,不在于他靠着多大的背后势力崛起,而是在羽翼丰满这一过程中,聚集在他身边的势力越来越多,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他快速崛起。
所以他在得到徐州之后才能够一飞冲天,尤其是随着徐州四大家族共同效力与他之后,彻底奠定了他成为一方诸侯更有了角逐天下的实力,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一直缺少文官谋臣也彻底解决,如虎添翼,刘澜最大的短板得到了补强,尤其是在与郑玄攀上交情之后,刘澜更像是发觉了一处取之不竭的人才宝藏。
郑老的弟子,看着都是儒生,可他的弟子之中,包罗万象,几乎各个专长的人才都有,当然那些个道德文章的弟子最多,可是相比于这些虚有其表的儒生,刘澜更看重的还是那些诸如国渊这类肯脚踏实地,埋头做事的年轻人。
而也是因为这样的士子肯出仕,刘澜才能让徐州乃至与他的势力范围在短短几年之内发生了大变化,尤其是在从广陵迁徙百姓北上,正是他们,每一寸土地都由他们来亲自丈量,才保证土地都交到了百姓手中。
曾几何时,刘澜来到汉末,那可是雄心万丈,但最终他明白,游戏终归是游戏,演义也只是演义,所谓的争霸,早期没有那个能力,中期没有那个实力,好不容易有了能力也有了实力,却有要为一日三餐而发愁,当家这么多年,刘澜太明白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义。
为什么刘澜这些年,对政务喜欢当个甩手掌柜,因为在矿山士气他就明白主政一方有多艰辛,所以他宁愿去带兵,甚至是自己去设计一个大局,去抓大方向,也不愿去亲自抓内政。
因为你的很多想法,在你看来,是极好的方针,可是在实行起来,却发现完全不切实际,反而变成了扰民之政,被百姓骂的狗血淋头。
橘生淮北则为枳,在沛县可行,在辽东可行,未必会在徐州可行。别说是各州之间民风不同,就是各郡、各县甚至是各亭里只有一水之隔,习俗甚至连口音都会有区别,你不能把所有好的政令原封不动的移植过来,就觉得他一定会在新的地方落地生根,遍地开花,这是不切实际的,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切合当地的民情才行。
所以,刘澜每每冒出一个绝妙的想法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立即去施行,而是对负责此事的官员进行商议,然后在由他找出一个符合当地民情的妥善办法之后,再开始逐县施行,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刘澜在这上面碰壁太多。
可以说从当年与欧冶坚在兵械上他就发觉了这些问题,他们的思路是因为根深蒂固的‘规矩’,而刘澜是有着活络的脑筋,能接见后世不少先进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对他来说,其实也只是‘听说’,并没有实际考察调研过,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所以才会闹出不少笑话,更背上了一些骂名,所以在吸取教训之后,在民生关系到百姓的事情之上,他变得畏手畏脚,毕竟这可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计。
当然这些是诸葛玄说无法知晓的,但是刘澜俨然成为天下最具权势的诸侯之一,对于他,诸葛玄曾经在一张帛纸上写了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避让’可分开,也可连起来,可以说,这两字已经说明了他在刘澜面的无奈。
没有更好的选择,现在他只能被动去期盼最好的结果,在房中一待就是一个时辰,自失一笑,这才走出了房间。
因为这没头脑的一封信,让诸葛玄变得心事重重,走出议事厅之后,又愣住了,他记得刚才自己有什么事情要做的,可是一转念便忘得一干二净,不得已只好在府中漫无目的的走着,希望能尽快想起来。
可从前院到后院,从雅舍到花园,一路下来,却什么都没想起来,在观花亭前驻足,干脆进了亭中枯坐,此亭曾经是他在冬日里赏雪饮酒之地,有地龙,冬日里也不会觉得有多阴冷,可是最近两年,南昌冬季却一片雪也没有下,除了冷雨就是冷雨,这观花亭也就再没有来过。
没想到今日却走到了这里,好像是冥冥之中有天意一般,在亭中坐定,眼前少了冬日雪夜的别样美,反而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这让他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己现在说出的境遇,雪景两年前不见,却是朱皓出现之际,他甚至觉得,南昌两年未下雪,完全是因为动荡的原因,是天罚,老天对他和朱皓之间的穷兵黩武做出的惩罚。
这样的说法,不见他这样认为,南昌的百姓也如此觉得,可是百姓期盼着动荡尽快落幕的愿望却始终没有实现,两人斗了两年,不分伯仲,导致南昌很多大家迁徙,致使百业凋敝,这样下去,南昌变成一座死气沉沉的死城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是早晚的事。
改变,必须要改变,这是他和朱皓共同的想法,他们用着各自的方法,想着尽快赶走对付,可是求变并不意味着肯定成功。
但有一点是诸葛玄所无法与朱皓能够比拟的,因为大多数的时候,能否成功,所看的,还是他的家族,以及其背后的势力,和朱皓比起来,也稍逊一筹,因他有个好爹,虽然故去,但是故吏门生也照样可以让他事半功倍。
但诸葛家,早已中落,好几代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出色的人才,家族的势力,根本就指望不上,如果他没有认识刘澜的话,他会放弃,或前往荆州或回归故里,但是刘澜的成功,让他看到,没有势力,也是能够成功,他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消沉,也不能自甘堕落,可不曾想,曾经被他视为知己的男人,让他撑到最后的男人,有一天会亲自把他勾画的美景击碎,就好像现在他所处的观花亭,再也不会让他找到当年的感觉。
一去不复返。
他是刘澜第一个开刀的对象,因为他没有朱家的那样庞大的势力,虽然他的大侄女嫁给了庞山民,二侄女嫁给了蒯祺,可以说是与荆州两大家族有联姻关系,并因此得到了刘表的暗中支持,但与朱家比起来,什么都不是,这样的情况,怎么合朱皓争豫章,又怎么斗刘澜?
诸葛玄在观花亭坐定,刘澜是武人,他见过几面,有些了解,他和所有武人一样,都是那种极爽快之人,和这种人好打交道,一是一,二是二,如果能拖下去,那豫章也就算是得以保全了,如果他不同意,那就算他如何祈求,也没有希望,只能破釜沉舟,可真走到这一步,那就没有任何后路了,他虽然不至于死无葬身之地,但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局。
可怜啊,可怜,诸葛玄,你就是这个世上的可怜人。
他现在的处境,就好像面前那一片梅华林,不管是答应刘澜也好,不答应刘澜也罢,在这个时节,都显得有些多余,人家根本就不会在乎你的死活,你接受也好,人家要得豫章,你不接受也罢,人家还要得豫章,有你没你一个样,甚至在这个时节,还有些多余。
至于他期望着能糊弄刘澜,显然是自作聪明,人家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给你这些个机会?
当然了,现在他并不知道刘澜会给他什么样的条件,从豫章换成其他地方的郡守?他可真没多大的兴趣,虽然官职也不小了,可是以他这个岁数,还能干多少年?
说实在的,道他这个岁数,应该对这些看淡许多,也无欲无求一些,可是他不比别人,明白当官艰难,好不容易因为袁术的关系坐上了这豫章太守,屁股都没做热呢,就又换一个地方,而且还是不情不愿的换地方,不管是面子上还是感情上,都不愿意,当然了,这天下事不会一成不变,如果刘澜有什么附加条件,能够吸引他,他也不是不会放弃。
就好像朱皓,只不过他可不敢笃定,不过诸葛瑾的到来,也不是没有机会,最少看样子,刘澜对他还是煞费苦心的,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把他招来。
诸葛玄内心是混乱的,想事情也是跳跃飞快,不过有一点,对他来说,是关键,那就是这个豫章太守,他做不成,朱皓也别想做成,这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