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9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说儒以文犯法,可以说他们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真的是不得不佩服他们,所以说,这类人在这样的问题上是绝不会给任袁绍留下任何把柄的。

    可以说,这一回,只有袁绍才是那个真正的输家。

    “谈的如何了?”刘澜问道。

    “对方听说主公不到青州,就谈了谈割让青州的具体事宜,上谈妥当之后,便回去冀州了,毕竟是否最终答应不出兵他无法做主。”

    “不过是装个样子,放心吧,既然他来了,那就断然有办法说服袁绍的,看来我们的敌人现在就只有一个曹操了。”

    将斥候挥退,刘澜翻身下马,刚才那番话刘澜并没有刻意去回避赵云,他听得清清楚楚,此刻皱着眉,道:“主公相信袁绍会因为青州就不出兵了?”

    “不确定,毕竟袁绍才是真正的博弈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让青州就做出不利冀州的选择,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做出最为有利的选择,那么在已经捞取青州这块肥肉之后,他还会继续来夺徐州,这显然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按照正常的情况,在拿下青州之后,袁绍下一个目标会转向兖州。

    “兖州?”赵云有些不太相信。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袁绍清楚,当年公孙瓒之所以失败的原因。”

    “可公孙瓒最后赢了啊。”

    “但他并没有守住河间,甚至为了防御河间还为此消耗了过半兵力,最终导致功败垂成,被袁绍所灭。所以袁绍是绝不会踏公孙瓒的覆辙的。其实啊,人在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时,就会习惯性的用以往的成功经验来套,又用以往的失败经验来规避,所以公孙瓒长途奔袭,险先兵败冀州,最后虽然胜实为败亡的一战便是袁绍现在最为极力说避免的。

    首先他绝不会允许冀州军像当年的公孙瓒那样冒进,试想,当年公孙瓒的补给线是从幽州到冀州,最后都险先被袁绍破坏,无粮而撤兵,这一回他可是要从冀州到青州,这么长的粮草补给线,袁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他不敢,这条补给线太长了,就算把粮草放在青州,可要知道青州终归是刘澜经营多年的地盘,就好像当年公孙瓒把粮草放在龙凑,被一把火付之一炬,这样的事情可能吗,最少袁绍并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就凭这一点就足够了,不是嘛?

    “主公说的不错,子龙明白了。”

    “还有就是,公孙瓒得了渤海、河间守不住,这两郡可就紧邻着幽州,最终还是被袁绍所灭,而他就算拿下我徐州,你认为他会觉得有把握守得住?如果守住了,那也是投入重兵在无险可守的徐州,这对袁绍,根本就不是什么肥肉,反而变成了拖累,如同当年的公孙瓒如出一辙,到时候袁绍可用于战斗的兵力一旦减少,就算他想对付曹操,却发现,他要面对的敌人,从我刘澜一人,变成了三人。”

    “三人。”除了刘澜和曹操,那么第三人难道,破口而出:“主公的意思是您和曹操还有袁术三人?”

    “正是。”

    那么哪怕做不出一口气杀光七八百骑兵的壮举,想逃出生天总是不难的。除非那人落在易于骑兵冲锋的辽阔平原上,被多支战阵厚实的骑军围住,而且还得是不让其有片刻歇息的机会,否则很难掉。当年西蜀剑皇镇守国门,那是心怀必死之心的无奈之举,才被我北凉铁骑碾压致死。此人假使有指玄境界,辅以一两种练气士精通的天象感悟,无疑会更加难以捕获。北凉军当年马踏江湖,对付江湖宗派,死得都是些不愿舍弃根基去背井离乡的江湖人,针对那些本事不弱的漏网之鱼,也只能拿江湖出身的鹰犬去追捕围杀,用大将军的话说那就是以江湖杀江湖。殿下这般调兵遣将,是想在陵州练兵?”

    “袁绍得了徐州,首先曾经他无法威胁到的袁术会害怕,而我们如果到时候真龟缩到丹阳,也同样会受到其威胁,至于曹操,只要袁绍先动手,那么他是绝不会去挑衅袁绍的,可是你觉得那个时候,袁绍会是选择跨江来与我们决一死战呢还是从徐州西进,冒着被我们包抄后路的可能去对付袁术呢?”

    “袁绍没那个胆子,风险太大了,说不定就会全军葬送在寿春。”直到这个时候,赵云这才明白刘澜在听说袁绍南下青州的时候给他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指示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到时候只要手中有兵,那么就完全可以等待对手犯错,再趁势收复失地了。

    “对,到时候袁绍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对付兖州的曹操这一条路,可是他手中若是控制着徐州的话,那么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向我和袁术寻求联盟,共同来抵御袁绍,他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对他有所支援,到时候只要我们能出兵徐州,试问,袁绍大半主力要守青徐,到时候,他要面对的可能将是三面困局,这样一来,看起来无比强大的袁绍,很可能一击即破。”

    “步公孙瓒的后尘,可如果他不占徐州,那么势必又会被曹操甚至可能是袁术所占,对他的威胁依然很大,但是如果这一仗,最后只是他捞取了青州这一好处,而其他诸侯都保持不变,那么他就是这一仗的最大受益者。”一点就通的赵云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主公的战略意图了。

    “丢了青州看似是我们是唯一的受损者,不然,因为通过割让青州,我们把袁绍的矛头,成功转向了曹操,你说,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袁绍吗?”

    “从战略角度来说,主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割让青州这步棋,会让我们原本危机四伏的外部环境得到空前的改善!”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战开启(94)() 
说实话,赵云现在的感觉,如今就是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剧情,到底是谁最终会笑道最后,无从知晓,不过在刘澜看来,这更像是一出棒子老虎鸡,三方互相牵制,完全就是一幕生态链,刘澜并不害怕袁绍这只鸡叮啄自己,反而是等着抽冷子在曹操这头猛虎打盹懈怠的时候,狠狠给他来一棒子,不求一棒子就把他敲死,但也得让他吃疼而反,只有把他打疼了,才能给刘澜更充裕的时间,让他能够稳步推进,到那时如果再痛下杀手的话,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以说,刘澜这一次避重就轻的部署,避免陷入大规模交战的境地之中。

    虽然只要是战争就难免都要死人,但尽量保护有生力量,才是最为妥当的选择,再加上在柴桑吃了闷气,又在广陵因为没有等到陈矫杀人,积攒的一肚子的恶气,以及青州臧霸那里也憋了口晦气,可以说,现在的刘澜是真的比任何人都想动刀子,来释放这半年来的郁闷。

    而这一回,他本以为要继续憋屈,又哪能想得到袁绍,或者说许攸如此贴心,有了袁绍不出兵徐州的保障,刘澜就可以大胆的与曹操懂些脑筋了,说实话,现在最头疼的只怕变成了曹操。

    当然,就算刘澜是不会主动进攻的,如果曹操知难而退最好,若他不顾一切,那么刘澜也只能拿他来泄愤了。

    刘澜一行住进了郡守府,毕竟赵云和张南完全是两码事,且不说赵雨这层关系,就说广陵郡守府内,可是有着张南家眷的,刘澜一大帮子人住进去确实不太方便,而赵云这里,自从李鸿雁战死之后,其实他所在的原刺史就只有他和两个孩子居住,空荡荡的,甚至一度赵云都打算把将军府让出来,奈何被陈群拒绝,是以在刘澜抵达徐州之后,赵云和陈群并没有专程去为他准备官邸。

    再次回到熟悉的府邸,眼前这栋大宅子,虽然只离开了半年时间,但之于刘澜是那么的熟悉,可以说这座府邸放眼天下有多少人对他虎视眈眈,不提从前的那些人,就说现在,曹操,不就做梦都想攻下他来?

    刘澜进府之后,哪里都没有去,而是前往了观湖亭,感受着湖风迎面吹拂,年纪相差不大的赵云和刘澜两人相对而坐,什么下酒菜都没有,只吩咐仆役送来了两瓿官酿醇酒,各自慢饮。

    刘澜并没有急着在去与他谈什么军事上的事情,而是说着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半年时间,真的在陈群的治理下徐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州没有任何人比他和国渊的组合更适合了,这样的默契是从沛县就积累的,可是用不了多久陈登就将前来上任,对此需要和赵云先沟通一番。

    而赵云对刘澜这样的决定自然是没有任何话可说的,其实让他出任徐州刺史他也能做,只要有一个得力的助手,比如说国渊,一切都不在话下,但可惜,国渊要到将军府了,或者说,是刘澜给了他更大的职权,从原来只负责徐州一州变为了负责刘澜治下。

    那么没有了国渊,换来了陈登,赵云自然乐见其成,毕竟到时候他只负责军事,陈登和陈矫的组合能在徐州做成何种程度,对他来说都不在重要,因为他二人只对刘澜负责,而不是他。

    其实刘澜很郁闷的是,一直无法找到什么真正的商业模式。

    对此,刘澜还真是没有多少办法,毕竟如今的社会就是农业型国家,而农业最主要的生产形式,就是从土地里抛食,而所谓的商业,有一大半不过是用来换取农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这也是为何会出现农业是“本”,商业是“末”的原因所在,在这样的局面之下,真正要扭转,并不是很容易,反而助力极其大。

    刘澜喝了口醇酒,不在去想这些事情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从农业改变成商业,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他相信,终有一天会得到改变。

    这一点,从刘澜当年在沛县设立钱庄就看得出来,钱庄最初的设立,不过就是为了沛县百姓能有一处租种桑苗耕牛之处,而后才逐渐衍生出鼓励商业,可以说,这个改变为刘澜带来了诸多的赞誉,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能够从钱庄租种桑苗罢了。

    为此简雍在沛县时还发出可笑百姓见识短的感叹,说白了,不就是气沛县百姓转不过弯来,就算糜家办立纺织厂,可百姓首先想到的,也只是多种桑树,这个改变,充其量只是由粮食变成了蚕丝,虽然就这一点,已经足够让徐州百姓眼馋,可这又岂是刘澜所乐意见到的呢?

    所以刘澜才会有这般那般的感慨,而徐州,到目前为止,没有彻底改革,虽然有靠徐州的农业,但何尝不是因为这一原因,就算改革了,又能如何,到时候不仅商业不会有所改变,反而粮食还要减产。

    这些事情,其实刘澜和赵云说,更像是纸上谈兵,在商业的问题上,赵云还真插不上话,给不了刘澜太多的帮助。

    而在这一点上,如果面前换做糜竺又或者是糜竺的话,就二人在商业上的间接,如果编个武榜的话,那他二人可就算得上是吕布和赵云了,两人对商业的了解,虽然与刘澜的认知依然差了十万八千里,可在这个时代,他二人那可以说是经过千锤百炼过的顶尖商人,如果要往出想些什么可以盈利的模式,那么两人可以说是最有话语权。

    由他二人说出来,那在刘澜面前,可一点不比郑玄给他讲儒经,但终归,这两人就算是这个时代的郑玄,但他们脑海之中的商业模式,说白了也都是按部就班的一些路子,就如郑玄一样,不管怎么绕,也不可能绕出儒家的事项范围之内,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刘澜是有些野路子,可是他来时说白了也就是个大学毕业生,在一些事情上,他的见解和认识能起到真正的帮助并不太多。

    说实话,刘澜现在恨不得自己能上网查查百度,看看后世的一些商业模式,但是没有这个机会,而那些所谓的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对现在的沛县都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又怎么可能让他通过商业而一举独占鳌头?

    刘澜开始从陈登说道了商业,自然而然,很快就又进入了正题。

    而在军事上,赵云可就不是商业的菜鸟了,他可是实打实的名将,在这个时代,不管武榜的排名世人有多么不信服,但是赵云能有今天,那都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与那些纸上谈兵直流,赵云可不是什么坐井观天之辈,反而因为这么多年的指挥作战经验,让他更为了解一些战术战略,就这一点来说,赵云在刘澜眼中,是帐下少数几名可以独当一面的武将,这些年刘澜在点评这些将领的时候,关羽赵云始终分居一二。

    而在武道之上,赵云更是展现了自己的天赋,这些年他能够跃居到武榜第二,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在童渊的几名弟子之中,赵云一度被认为是最可能是继师尊之后入圣之人,但可惜,他弃枪用剑之后,这个可能变得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

    可以说,这样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