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9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焖俑喜懿伲蛑髡识ィ
一路上,曹操心中想着的都是这一仗到底是该打还是不该打,原本他想招来郭嘉等谋士商议,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打算,这一仗如何打,怎么打,最好还是来听听夏侯惇的看法,他在军中,对部队的情况最是了解。
在这一点上,郭嘉等人显然是没有夏侯惇更有发言权,所以曹操在前往主帐时,便多多少少询问了一些如今士气的一些情况,没想到夏侯惇的回答让他精神一振,其实从刚才士兵们的反应就能看到,他们的士气是极为高涨的,可以说经过半年多的发酵,再加上天子发布的讨伐檄文,在内部,讨伐刘澜的舆论导向早已倒在他们这边,甚至可以说是热情高涨,就等着曹操到来了。
如今曹操到了费县,甚至来到营寨,大家自己激动,终于要对刘澜用兵了。
就凭这一点,曹操就不可能再去想撤兵了,他大笑一声,表现出格外满意的样子:“你的部队到了半年,士气非但没减,还能如此高涨,很好,我当给你记上一大功。”
“末将不敢当。”
曹操听到身后的夏侯惇如此说,没有再说话,与夏侯惇一同进入了营帐。
~~~~~~~~~~~
曹操见夏侯惇的同时,刘澜在徐州召见了陈宫,在徐州陈宫为长史,不管更多的却是负责军务,政事方面他并不负责,在郡守府,陈宫见到刘澜之后深施一礼,随后两人落座之后,刘澜向他请教了一些徐州战事的情况,不过更多的还是想询问他,袁术和曹操可能的联合。
毕竟曹操那里,现在能够联络的盟友,也就只有袁术了,如果两家联盟的话,还是颇让人有些头疼的,对这件事情,曹操向陈宫请教,当然旁边还有徐庶,可以说,三人先行碰头,如果能有个结果,那么再把赵云等人招来再做最后的决定。
“若要破曹操和袁术的联盟,不知有何手段?请先生教我。”
对于袁绍的事情,陈宫已经知晓了,对于刘澜的决断,陈宫虽然不持赞成态度,但也不反对,就结果来说,这个决定很可能会导致曹操也不来进攻徐州,可是就像刘澜说的那样,他这也是为了把祸水东引无奈之举,他已经受够了现在的局面了,再这样下去,他迟早被耗死,实在耗不起了,必须要改变。
可现在改变了,就如陈宫所说,新的麻烦也随之而来了,首先曹操不来攻,刘澜做出的一切努力也就白费了,其次则是很可能让曹操彻底下定决心与袁术联盟,共同攻打徐州,这样的情况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不得不防。
陈宫沉思一下,道:“主公不必多虑,曹操出兵五万,如果袁术果真像主公所言,最多只能出兵三万那么就完全不比忌惮,两军如果分兵来犯,则我军完全可以如同以往个个击破,如果两军合兵一处,看似强大,但就他对曹操和袁术的了解,两人一定会产生分歧,再加上如果两人又各怀鬼胎的话,那么两人完全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所以如果两人合兵时,主公要尽可能的避其锋芒,暂不与其交战,哪怕是暂时放弃徐州大部也无所谓,但是随着两人占领的徐州土地越来越多,矛盾也就会逐渐突出,到了那时,末将敢断言,两人必定会发生内讧,主公只需一支奇军,便可尽收徐州之地。
刘澜沉默了片刻,砖头看向了袁术,后者沉吟片刻,才说道:“公台可有多大的把握?如果两家一早就定好如何瓜分徐州,到时候还会发生分歧吗?卑职并不是反对陈长史,但是卑职觉得最好还是小心为妙。”
陈宫见徐庶如此小心谨慎的斟酌着言辞,笑了笑,道:“元直不必太过估计在下,毕竟主公刚才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今日只是你我三人之间的一个商议,没有第四人,完全可以直言不讳,不必有太多的顾忌,不然又如何能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呢?”
“两位,先听我说。”刘澜笑着打断了两人,虽然两人看上去互不想让,但并没有水火不容的地步,只是再争论之中找一个妥善的办法,就事论事罢了,而对这件事,他们首先是并不清楚刘澜的想法的,所以在听到两人的辩论后,他说道:“我想我要先说说我的一些想法,才能让两位有一个更好的决断,其实就现在的局面来看,我是十分赞同公台的意见的,他看向有些着急的徐庶,说道:你别急,先听我说完,我之所以会支持公台,首先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的,首先如果曹袁不合并,那么就如公台所说只需要个个击破就好,如果两人合并,我的意思最初其实也是想要往广陵撤的。”
“为何会选择广陵,我不多说,到了那里,我们进可攻退可守,如果两家没有内讧,那么我们就直接退到秣陵,如果两家内讧,我们则可以同濡须坞的鲁肃兵分两路,到时候袁术则无需担心,他只要听到我们分兵攻打寿春,必然会选择从徐州撤兵,所以我们的对手只有曹操一人,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那个时候的我们,可是集结了平时分散在青、徐、杨三州的总兵力,保守估计能有近八万人,如果算上郡国兵、水军等,十多万都不止,那时候我们与曹操决战,最少在兵力上,我们是有着绝对的优势,以这样的兵力攻打曹操,只要指挥得当,不仅可以击败他,甚至直接攻到许都都不在话下!”
陈宫沉思一下,道:“主公不必多虑,曹操出兵五万,如果袁术果真像主公所言,最多只能出兵三万那么就完全不比忌惮,两军如果分兵来犯,则我军完全可以如同以往个个击破,如果两军合兵一处,看似强大,但就他对曹操和袁术的了解,两人一定会产生分歧,再加上如果两人又各怀鬼胎的话,那么两人完全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所以如果两人合兵时,主公要尽可能的避其锋芒,暂不与其交战,哪怕是暂时放弃徐州大部也无所谓,但是随着两人占领的徐州土地越来越多,矛盾也就会逐渐突出,到了那时,末将敢断言,两人必定会发生内讧,主公只需一支奇军,便可尽收徐州之地。
刘澜沉默了片刻,砖头看向了袁术,后者沉吟片刻,才说道:“公台可有多大的把握?如果两家一早就定好如何瓜分徐州,到时候还会发生分歧吗?卑职并不是反对陈长史,但是卑职觉得最好还是小心为妙。”
陈宫见徐庶如此小心谨慎的斟酌着言辞,笑了笑,道:“元直不必太过估计在下,毕竟主公刚才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今日只是你我三人之间的一个商议,没有第四人,完全可以直言不讳,不必有太多的顾忌,不然又如何能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呢?”
“两位,先听我说。”刘澜笑着打断了两人,虽然两人看上去互不想让,但并没有水火不容的地步,只是再争论之中找一个妥善的办法,就事论事罢了,而对这件事,他们首先是并不清楚刘澜的想法的,所以在听到两人的辩论后,他说道:“我想我要先说说我的一些想法,才能让两位有一个更好的决断,其实就现在的局面来看,我是十分赞同公台的意见的,他看向有些着急的徐庶,说道:你别急,先听我说完,我之所以会支持公台,首先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的,首先如果曹袁不合并,那么就如公台所说只需要个个击破就好,如果两人合并,我的意思最初其实也是想要往广陵撤的。”
“为何会选择广陵,我不多说,到了那里,我们进可攻退可守,如果两家没有内讧,那么我们就直接退到秣陵,如果两家内讧,我们则可以同濡须坞的鲁肃兵分两路,到时候袁术则无需担心,他只要听到我们分兵攻打寿春,必然会选择从徐州撤兵,所以我们的对手只有曹操一人,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那个时候的我们,可是集结了平时分散在青、徐、杨三州的总兵力,保守估计能有近八万人,如果算上郡国兵、水军等,十多万都不止,那时候我们与曹操决战,最少在兵力上,我们是有着绝对的优势,以这样的兵力攻打曹操,只要指挥得当,不仅可以击败他,甚至直接攻到许都都不在话下!”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徐州之战(2)()
如刘澜说猜测的一样,袁术急着调张勋回寿春,就是为了能够配合曹操进攻刘澜,不过原本的打算是出兵秣陵,可张勋还没回来,曹操的使节又到了,袁绍可能不出兵的消息被袁术知晓后,袁术也傻眼了。
这下好了,所有的部署都落空了,不过随后他又与杨弘想到了另一个决定,让杨弘前往曹操处瞧一瞧他的态度,如果他依然打算攻打徐州的话,那么他愿意出兵和他一同进攻徐州,事成之后,只要能瓜分徐州就行。
杨弘带着袁术的使命抵达了费县,在热情的招待下,杨弘见到了曹操。
曹操在议事厅已经等候多时,可以说这一次曹操对杨弘的到来显得格外重视,在数百名的簇拥下,杨弘来到了曹操面前,这是杨弘第一次与曹操见面,对他的印象不能说坏,但也不太好,尤其是他那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的光芒,让他很不舒服,好像是见到了传说中的老狐狸,不,更准确的情况应该是发现猎物的猎人,让他下意识的就在内心之中对他加以提防,以防落入他的陷阱之中。
对于杨弘来说,把曹操视作猎人的感觉是很奇怪的,连他自己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诚然曹操这些年确实是春风得意,但显然在现在这个急需外援的时刻,曹操是不可能将任何潜在的伙伴去当做自己的猎物看待,如果说把他当成猎人身边的那条猎犬还差不多,最少他会在捕获猎物时卖力奔命,直到狡兔死后,或者会立即翻脸去烹饪这条狗,但在这个当空,他是安全的。
不过曹操的善意,却被杨弘视为其内心深处的阴险,也许这就是第一眼的感觉使然吧,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其实你压根就不了解对方,甚至只是道听途说一些对方的事迹,但就因为这第一眼不是很舒服,再看他,不管他的身份地位,总会觉得不是很舒服。
杨弘清楚,自己的使命,心中就算对曹操如何待见,待在曹操热情的甚至可以说是盛大的迎接下,还是要装出一个样子来,虚以为蛇的表现,连他自己都觉得恶心,毕竟在曹操眼中,他杨弘是猎犬,可在袁术和杨弘的眼中,曹操又何尝不是呢?
“哈哈。”曹操熟悉的笑声响起:“杨长史,我可是对你闻名已久,听闻你要来费县,我可是等候多时了。”
“车骑将军过奖了,在下对车骑将军才是闻名已久,今日一见,果真是英武不凡!”杨弘与曹操客套着,他的名声曹操是不是闻名已久杨弘不知道,但他对曹操却是真的如雷贯耳,尤其是当年两家交兵,险先和袁术一同葬身在其的刀口之下,险象环生的情形,历历在目,也难怪杨弘会对第一次见面的曹操生出许多恶感,其实这印象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曹操现在很热情,而杨弘同样在车骑将军、司空曹操的面前表现出了应有的谦恭,各怀心思的两人,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见面了。
如果说这个时候,迫切需要对方的相助一臂之力的,应该是袁术才对,毕竟若非是曹操,刘澜也不会从浔县撤兵,可以说抛开以往的恩怨不提,在九江之战中曹操是对其有恩的,甚至可以说是在袁术最恐难的时刻雪中送炭,让他熬过了最寒冷的严寒,但政治就是这样,所有的恩惠乃至于恩怨在利益面前都会变得不值一提,牵涉到出兵徐州的问题上,杨弘是不可能退步,甚至可以说是一定要为寿春捞取最大的利益。
至于其他的事情,交情、恩情那都是另外一回事了,套用商贩常说的一句话,在商言商,今次他到来,本身就是谈条件,双方满意,则联手合力,谈不成,那么就各展神通。而曹操则不像袁术这么看重对徐州的控制,或者说他的目光更长远,和刘澜一样,为达到目的,他会主动放弃一些既得利益,甚至和刘澜一样,再关键时刻也会将青州拱手奉上。
两人的格局不同,曹操的心胸又岂是杨弘能比拟度侧的,可以说,这一次他希望用自己最大的善意来寻求袁术出兵徐州,毕竟经过袁绍返回之后,之前他的所有部署甚至是与袁术之间洽谈好的出兵条件都已成空,让袁术大捞好处。
被袁绍坑,在以往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但这一回却是曹操被他坑的最狠的一回,面对虚伪程度与袁绍几乎不相上下的袁术,曹操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与其一同出兵徐州,当然还得防着他心怀鬼胎。
所以曹操隆重的欢迎仪式,说白了就是要让杨弘看到他兖州军军容鼎盛,让他看到攻打徐州必胜的希望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