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界之反套路主角-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公子,我想要把刘秀和刘伯姬托付给你,我希望你能够和他们一同前去长安,虽然这样的要求很无理,但请看在我对他们一片苦心的情况下答应我的请求,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酬谢你的。”

    刘演对着李末行了一个大礼,他非常郑重地把刘秀和刘伯姬托付给李末照顾。

    刘演将来想要拉拢李末,就看这一次他的请求能不能够被李末答应了。

    李末对刘演说的什么酬谢没有什么兴趣,不过,他提到的长安似乎是古代王朝经常设立都城的地方,李末对这个时候的都城很感兴趣。

    因为在都城里一般都住着皇帝,李末很想去找王莽,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穿越者。

    “长安是都城吗?”

    “是啊。”刘演点了点头,他不知道李末为什么要这样问,这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件事吗?

    “那王莽肯定就在长安没错了!”

    在确定长安是新朝的都城之后,李末立即决定答应刘演的请求。

    “好,我答应你,在去长安的路上,我会帮你好好照顾你的弟弟妹妹的。”

    李末那么爽快地答应自己,刘演觉得有些意外。

    不过,他既然答应的这么快,说明他这个人还是非常有义气的,刘演当初拉拢结交李末这样的人并没有错。

    “那就拜托你了。”

    刘演再一次非常郑重地朝李末行了一个大礼。

    “你别这样,我这也就是顺便而已。”

    李末赶紧上前把刘演给扶了起来。

    “顺便?”

    刘演疑惑地皱起了眉毛,他不明白李末的这个顺便到底是什么意思。

    “哦,我原本就打算去往长安游历,这次互送刘秀他们其实只是顺路而已,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就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你根本没必要对我行如此大的礼。”

    李末无所谓地朝刘演摆了摆手。

    “李公子,我明白的!”

    刘演两只眼睛湿润地上前紧紧地抓住了李末的手,他觉得李末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宽慰自己,他这样不求回报,处处为别人着想的行为,让刘演觉得李末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大义之士,对他十分的钦佩。

    对于刘演抓自己手的动作,李末感觉很莫名其妙,他非常不适应地把自己的手给抽了出来。

    当李末看到刘演那热切眼神的时候,他的心中不由自主地开始怀疑,这个刘演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嗜好,要不然他怎么一看到自己就表现得那么亲密?

    李末想起来,他以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汉唐时代,民风比较开放,有很多贵族子弟以喜好男风为乐。

    李末莫名地觉得刘演每次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劲,那目光就好像要把李末给吃掉一样。

    联想到刘演有可能是有那种嗜好的人,李末顿时感觉心里面一阵恶寒,他觉得自己做出离开这个地方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

    “大哥,我不想要离开你!我要和你在一起!”

    刘秀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刘演身边,这一次离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对于自己的大哥,刘秀心中有着万般的不舍。

    “刘秀,别忘了你答应过我什么,我们兄弟俩要一起努力创作出一个所有人安居乐业不再饿着肚子的太平盛世!”刘演蹲下来,拿手拍了拍刘秀的肩膀。

    “我没忘!大哥!我保证我这次去长安一定好好学习种田的技术,将来种出很多很多的粮食出来给全天下人吃!”刘秀很郑重地向刘秀保证。

    一旁的李末在听到刘秀的保证之后,叹了一口气,这个刘秀还真的是一门心思,只想着种田啊。

    “刘秀啊刘秀,你到底是不是未来的光武皇帝呢?”李末心中很是疑惑。

第四百零六章 刘秀改名() 
李末对于他所处的这个年代有很多地方都不熟悉。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里是个安定的和平年代,但是从之前在蔡阳县看到的难民身上,李末知道,这里的百姓生活的并不好,在繁华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隐患。

    李末觉得,如果王莽是一个穿越者的话,受到过现代知识教育的他不应该不知道,在他的治理下已经变得多么的混乱。

    像刘演这样的人已经在暗地里谋划造反了。

    刘莽现在的各种政策让李末觉得他就是一个愤青,整天想着建功立业,完全不顾现在的时代和国家基础适不适合实施他的那些抱负。

    李末在上学的时候,他的历史老师曾经说过,任何脱离社会实际的改革都是不会成功的!

    这几天,李末也仔细想过,王莽实施的很多政策在现代人看来确实是好的,但是却也严重脱离了当前的社会现实。

    这些政策太超前了,超前到根本就不适合存在于这个年代。

    就像王莽废除奴隶制,打压世家大族,平均分配土地这些法令,虽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可是却也引发了非常大的问题。

    在古代,天子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世家大族是封建皇朝统治的基础,他们的实力过于强大确实需要打压,但也不是王莽这样野蛮的方式。

    王莽这样强制推行自己的政策,会严重激化他与世家大族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就会导致社会的动乱,影响皇权的统治。

    而且,王莽在胡乱了推行的法令的同时,还非常作死地对外各种用兵。

    李末知道王莽一定是非常急切地想要建功立业,因为在古代,没有什么比开疆扩土更能表明一个皇帝的功绩了,可是像他这样穷兵黩武,完全不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最后的结果也一定会把他自己给玩死!

    “王莽啊王莽,如果你真是穿越过来的话,那你的所做所为都是错的啊!”李末摇了摇头。

    ……

    刘秀去往长安的日子很快就定下来了。刘演并没有能够过来送别他的弟弟妹妹,早在几天以前,刘演就已经离开了蔡阳县去联系他以前的门客,暗中积攒力量。

    所以,李末便只能独自带着刘秀和刘伯姬上路。

    在离开之前,刘良几乎把他家里所有的钱币全都交给了李末,充当他们在长安路上的盘缠和到达长安之后刘秀的学费。

    刘良能够把所有钱财都交由李末保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和刘演一样对李末非常的信任。

    李末并不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出于他们的这份信任,李末也一定会把刘秀和刘伯姬给照顾好。

    从蔡阳县到长安,路程不算近,光凭脚力是到不了的,李末原本想花钱雇一辆马车,但是了解之后才发现,马在这个年代非常的稀少,所有的马几乎都被充做军用了,在民间根本没有马的存在。

    民间的代步工具是牛车,李末原本还想找匹马,体会一下策马奔腾的感觉的,但是由于这里没有马的原因,他便只能无奈地雇了一辆牛车。

    李末真的很不想吐槽他雇的这辆牛车,因为实在是太慢了,慢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牛拉着慢吞吞走的速度比他们自己拿脚走快不了多少。

    作为一个体验过现在交通工具速度的人来说,李末真的很不适应这个慢得出奇的牛车。

    可是再怎么不适应,李末也没有办法,这次出来,刘秀他们随身携带了很多的行李,这些行李不是一个人能够背的了的,所以就算李末非常嫌弃他坐的这辆牛车,他也只能乖乖地坐着。

    不过,牛车虽然很慢,但慢也有慢的好处,李末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欣赏沿途的景色。

    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污染,空气清新景色还蛮好的,他就当是出来旅游的了。

    ……

    经过几天的相处,刘秀和刘伯姬两兄妹和李末变得更加的亲密,尤其是在途中,李末毫不费力气地打退好几波拦路的土匪之后,他们对李末的崇拜甚至都超越了他们的亲大哥刘演。

    刘秀和刘伯姬两个人都只是十二三岁的孩子,放在李末那个年代还都是才够得上初中的年纪,在这个年纪,他们很容易就对给予他们安全感的李末产生信任。

    ……

    在去往长安的路上,李末他们总共碰到三个想要暗杀刘秀的杀手,李末怀疑,这些杀手就是王莽派出来的。

    李末怀疑王莽是有理由的,王莽若是一个穿越者,他一定和自己一样,也知道未来中兴汉室推翻他统治的人就是刘秀!

    在明确知道刘秀将来会打败自己的时候,王莽如果不傻的话,一定会想着尽快地把刘秀这个威胁给扼杀在摇篮里。

    “刘秀,我觉得你的这个名字需要改一改了。”

    李末觉得刘秀到了长安之后不适合再继续顶着刘秀的名字,因为那样实在是太危险了,李末虽然能够护得住刘秀的周全,但是他也不能无时无刻地待在刘秀的身边,为了防止刘秀被人给暗杀了,改名字是最简单有效的法子。

    “改名字?李大哥觉得我应该改什么名字好呢?”

    刘秀知道李末改名字是为了自己好,出于对李末无条件的信任,他几乎是想都没像就答应了李末给他改名的提议。

    “你姓刘,嗯……我看你以后就叫刘德华吧。”

    想到刘这个姓,李末第一个反应就是刘德华这个名字,当刘秀询问他意见的时候,李末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

    在说出来刘德华这个名字之后,李末觉得自己有时候还真是有些恶趣味。

    “德华,刘德华,这是个好名字!”

    刘秀恭敬地跪在地上,给李末行了一个礼,在古代,只有父亲和师父这样的长辈能够给一个人赐名。

    李末给了刘秀一个新名字,刘秀在接受之后,他就必须把李末当做自己的长辈看待。

    “谢谢先生赐名。”

    刘秀把自己的额头磕在了地上。

第四百零七章 新式大学() 
李末给刘秀改名,也不完全只是为了好玩,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试探一下王莽。

    刘德华这个名字在李末那个年代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如果王莽真是穿越者的话,他听到这个名字应该会有反应的。

    当然李末也知道,王莽不一定是和自己同时代的人,他也有可能还不知道刘德华的存在。

    不过,李末总需要尝试一下,毕竟凡事都有一个万一嘛。

    李末只是简简单单地给刘秀改了个名,但刘秀的反应却显得非常的严肃和郑重,他甚至连对李末称呼都改变了。

    以前刘秀一直跟着刘伯姬后面称呼自己为“李大哥”,可自从李末给他改名之后,刘秀便尊称李末为先生,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刘秀就以李末学生自居了。

    李末一开始还没懂这其中的缘由,在问了刘伯姬之后才知道,仅仅是因为自己给刘秀改了一个名字,他就把李末给当成自己的老师看待。

    李末给刘秀说明白了,他只是为了刘秀的安全着想,才会临时给他改名字做伪装,这长辈们的赐名并不一样,但刘秀却非常固执地要拜李末为师,他甚至跪在李末面前,如果李末不答应他的话,他就长跪不起。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李末只能答应刘秀的拜师请求。

    其实从刘秀这么目的明确的拜师行为中,李末可以看出来,他一定是得到什么人的授意了,目的就是为了绑住自己。

    李末虽然看穿了刘秀的小把戏,但是却没有说破,刘秀寻个由头拜自己为师并没有什么坏心,李末没有必要戳穿他。

    当李末答应收刘秀为徒之后,刘秀脸上立刻洋溢着笑容,和李末猜想的一样,他拜李末为师确实得到了别人的授意。

    这个人还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亲大哥刘演。

    刘演在离开之前,曾经嘱托过刘秀,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拜李末为师,李末这个人身上有着很多惊人的技艺,刘秀拜师之后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刘演这样做也有拉拢李末的用意,在汉朝,师生关系和父子一样亲密,刘秀拜李末为师,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和李末产生了关系。刘演将来如果起兵造反的话,因为这层关系的存在,李末也不得不和刘演他们捆绑在一起。

    刘演想的很深,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算计了李末。

    李末并没有察觉到刘演的这种算计,但这不是李末没办法察觉到,是李末懒的想那么多。

    李末一直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匆匆过客,并没有长久留在这里的打算,所以想的并没有刘演那么深那么远。

    蔡阳县到长安的路,李末他们整整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目的地。

    长安作为新朝的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城市里的繁华是李末难以想象的。

    他以前看过的所有古装电视剧都难以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