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霸主-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结束归结束,万山厂内还需要就此事进行稳妥的善后工作,尤其是在张建军及其家属的问题上一定要做得妥帖得当。毕竟张建军被苏联策反后,在最关键的检举信上给我方留下了关键的证据,怎么也算是将功补过,不过即便张建军有立功赎罪的因素在,但他的行为依然触犯了法律。
正因为张建军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卢嘉栋提议对于张建军的事情,厂里面采取不宣传、不评议、不通报的“三不”原则,而卢嘉栋的这个提议也得到了陈震和高兴华的认可,就连已经公开身份的曹晓东也觉得卢嘉栋的“三不”原则是最合理的处理办法。
就这样。这场基于对外军售而缘起的于无声处的斗争,就如同一阵细弱的微风,在看似不经意间匆匆略过,与普通人来都不会轻易觉察其中的微弱的变化,就更别偌大的万山厂了。
在这段时间内,万山厂自始至终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劳动服务公司的自行车产量可谓节节高攀,整个车间更是加班加的连轴转。可即便如此,生产出来的自行车也是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在卢嘉栋的规划下,万山厂将自行车可谓做到了极致,除了传统的8横梁自行车外,万山厂还根据不同消费人群,陆续推出针对女士的巧精致的斜梁自行车、针对年轻群体的轻便简洁的快速自行车、还有针对追求时尚群体的特制自行车,甚至还推出了专供儿童使用的三轮自行车。
如此一来。万山牌自行车在市场中隔断时间就会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而消费者对万山厂牌自行车的追捧更是持续走高,每一款新车型的上市,都会引起消费者的轰动,未能求得一辆万山牌自行车。消费者们不惜熬夜在百货门外排队等候,一扫而空的抢购风潮更是在各地的国营百货频繁上演。
以至于这些百货不得不在万山牌自行车展位上增加人手,只不过这些增派人手并不是为了引导促销,而是维持正常的秩序,因为消费者对万山牌自行车实在是太疯狂了!
面对热度如此之高的万山牌自行车,各地的百货经理们哪个也不想把“断货”的牌子挂起来,于是众多百货的采购科长和采购员在他们的百货经理的严令下,前赴后继的奔赴三林。
负责万山牌自行车任务定制和销售的三林市工业局瞬间人满为患,各地的采购科长和采购员为了多要些配额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讲条件、攀关系、认老乡,甚至还有采用膏药战术的。
反正所有的目的就为了一个,那就是多拿一些万山牌的自行车,而面对各地采购人员的疯狂行为,三林工业局的领导常常不胜其烦,但又对万山牌的热卖而感到分外高兴。
而在这样痛并快乐的矛盾中,工业局的领导们最终还是选择快乐,当然对于带来滚滚利润的万山厂,无论是工业局还是三林市政府都给与全方位支持,在这样的政策倾斜下,万山厂在基本原材料供给方面可谓是十分充足。
万山牌自行车的大卖,让广大万山厂干部职工可谓是信心倍增,都觉得沿着自行车这条路走下去绝对是个康庄大道,可卢嘉栋却没有继续沿着自行车这条道一直跑到黑的想法。
而是依托正在成长的万山厂新一代技术团队,开始进行摩托车的可行性方案设计,以刘亮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团队并没有让卢嘉栋失望,很快便试制出了几款样车,处了细节方面有所欠缺外,整体性能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估计过不了多久也会投产上市!
虽然万山牌自行车持续热卖,摩托车的投产也即将提上议事日程,可万山厂毕竟是靠军品起家的军工厂,干部职工的内心中无不有着一颗永动不息的军工心,尤其是像李德顺这样的老师傅,对他们这种干了半辈子的老军工来,
军品生产不仅仅是分内的工作,而是早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同李德顺常常跟卢嘉栋讲的那句话,最能表达万山厂军工人的所思所想:
“装个车把还不如校对枪管来得安心;按个车轴也比不上配装弹头让人舒心!”
厂内军工人的想法,卢嘉栋怎能不知道,而作为一位军工方面的技术工作者和管理者,卢嘉栋对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的热切,甚至比任何人都要强烈,好在这一切随着国防科工委和总参装备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外军售项目的生产任务通知而得到初步解决。
翻新三千支56冲,制造六百支78式突击步枪,虽这些任务对万山厂目前的产能来并不算什么,但他的意义却在于武器装备的生产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武器装备生产线和熟练工人也会得到保留,依照客户需求的研发也会反促国内装备的更新发展,而这个有着长远战略意义的方式就是对外军售!
“咱们上半年可谓成果丰硕!在民品方面我们厂的自行车销量持续增长,供不应求已经成为常态,摩托车项目正在加紧筹备当中,争取年底之前投入试生产!”
在新一期的厂务会上,厂长陈震拿着上半年万山厂各项生产研发数据,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对着会议室内中层以上干部道:
“在军品方面,不但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紧急生产任务,而且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上也得到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此期间完成了轻型自动榴弹发射、10mm底排榴弹、高精度狙击步枪等一大批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这些武器装备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极大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在对越反击战中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
着,陈震用眼睛扫了会场上的人,发现所有人的脸上都如同自己一样,洋溢着欣喜的笑容,而每个人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得那股子自信和向上的劲头儿更是让整个会场充满了一种勇往直前的朝气,如果是一个外人在感受到这股朝气蓬勃的劲头儿后,很难想象仅仅在两年前万山厂是怎样的积贫积弱。
两年,仅仅两年,万山厂还是那套厂房,机械设备还是那些个款式,干部职工依旧是原班人马,可是内核中的精神和气质却焕然一新,那种自力更生,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已经深入万山厂每一个人的血液当中去,从而造就了这个全新的万山厂!
“卢嘉栋,真的谢谢你,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万山厂!”陈震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正在本子上书写东西的卢嘉栋,微微悸动的心不由得默默感概,眼神中充满了慈爱的感激,淡淡的泪光更是一闪而过,随即将头再次转到中央,声音也变得高亢激昂起来:
“万山厂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未来我们将在新厂再铸辉煌。。。。。。”(。。)
ps:推一本书,名字叫《我的苏联》,作者青山白松是柚子的好朋友,娘里本来外国历史就不是很多,而其中描写苏联的历史更是少之又少,《我的苏联》选取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开始进入,无论是视角和叙述都很独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看一看,不定就是你粮草!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迟到的录取通知书()
“嘉栋刚刚在会上说得好了!”刚结束,陈震便将高兴华、乔俊峰、、赵伟等人叫到家中吃饭,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堪称万山厂顶梁柱的卢嘉栋,而几个人在酒过巡菜过五味后,坐在卢嘉栋对面的乔俊峰便不由得感概道:
“尤其是那句厂发展,人才先行,真是说到人的心坎儿上了!”
“国家在去年的科技术大会上,就提出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发展科技术的关键还是要依靠人才!”乔俊峰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的高兴华便将手中的筷放下后便开口说道,而作为厂里的书记,其看问题的角和广也比在场的几位高出不少:
“小卢今天在会上恰恰将这个核心的问题提了出来,而咱们厂未来的发展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推动,不过咱们国家因为种种原因,人才断层还比较严重,所以在人才培养上确实值得咱们厂高重视起来!”
说道这里,高兴华的脸上露出灿烂而又欣慰的笑容,用眼睛扫了一下在座的各位,然后将目光落到卢嘉栋身上,说话的语气也变亲切起来:
“好在小卢未雨绸缪,这两年通过青年培训班等机制,在厂内培养了不少人才,尤其是以刘亮等为代表的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青年职工,正逐步成长起来,相信过不了多久,这批人就会成为咱们厂的中坚力量!”
高兴华说完这番话,在座的几人无不赞同的点了点头,高兴华说得没错,卢嘉栋自从来到万山厂,就很注重培养后备人才,所以在传统的帮、传、带的基础上,卢嘉栋开设青年职工培训班,并在这里集中讲授各项生产技术和前线科技知识。
同时在各项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时,卢嘉栋也不失时机将这些青年职工纳入到研发队伍当中去,利用具体研发项目具体讲述技术构成方式。问题解决办法以及产设计思等一系列实际技术问题。
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一大批青年职工逐步成长起来,在这方面万山厂的刘亮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以前的刘亮和普通青年职工一样普普通通。
可通过自身的勤奋好。刘亮从劳动服务公司的徒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现在更是带领设计团队,主持设计摩托车等民用产,而作为万山厂青年职工的佼佼者。其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其实在万山厂内不只是刘亮,还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或是本岗位的技能标兵,或是设计团队的核心支柱,或是解决难题的专家能手,或是车间无人不知的技术尖。
“老高的话我十分赞同!”听了高兴华的话,坐在一旁的厂长陈震,也不由得意味深长的开口说道:
“咱们厂在小卢的努力下,确实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也让咱们厂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人才梯队和补充培养机制。这也让咱们厂在发展上得到大的助力,从这点来看,小卢可以说绝对功不可没!”
“厂长,您真是过奖了!”陈震话音刚落,卢嘉栋的脸上不由得露出淡淡的微笑
“如果没有厂里的支持,还有老杨、乔主任等不迟辛劳的授课,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可能进展如此顺利,再说现在培养的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善,所以。。。。。。”
“你这个小卢,谦虚的毛病总是改不掉!”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高兴华便将将卢嘉栋的话打断,然后带着一副颇为玩味的微笑,看着推了推旁边的陈震:
“记得郑厂长在的时候,就让你把小卢这个毛病改掉。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怎么还没多大起色?”
“这个。。。。。”听了高兴华的话,陈震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而坐在一旁始终惜墨如金的杨立民却从卢嘉栋的话语中听出些许的含义来,于是没等陈震开口回答高兴华的话,便抢先问着卢嘉栋:
“机制还没有完善?小卢。你是不是有什么新想法?”
杨立民话音刚落,无论是陈震和高兴华、乔俊峰无不把目光集中到卢嘉栋的身上,而卢嘉栋在钦佩杨立民敏锐的洞察力之余,脸上依旧拿着那副淡淡的笑容:
“我觉得,如果咱们厂如果有可能,最好在新厂附近建立个职业培训校!”
“建立职业培训校?”卢嘉栋说完这番话,在场的几个人无不疑惑的看着卢嘉栋,而卢嘉栋则点点头:
“没错,就是职业培训校!”说着,卢嘉栋将手中的筷放下,表情也随即认真起来:
“现在咱们的培训方式基本上还是老式的师傅带徒弟,就算咱们厂开设了青年职工培训班,但其授课的方式,讲课的内容既不系统,也不正规,而咱们厂今后所需的人才和熟练技工将会成倍增加。
别的不说,就拿即将申报的大口径远程火炮为例,这种复杂的重型武器装备可不像枪械,经过一段培训就能初步掌握,而对于火炮则是需要一个系统的漫长过程,更何况这其中还涉及到众多大型设备的操作,工艺流程的设定等技术难题。
面对这样复杂的武器装备研发,咱们厂这种边研制边讲授的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当前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系统的,科的人才培养机制,而职业校的模式就是很好的方式!”
“我同意嘉栋的观点!”卢嘉栋话音刚落,杨立民便首先开口说道:“院校机制确实比咱们现有的培训机制科、规范,尤其是对高技术岗位的教育,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赞同嘉栋的意见!”
“恩!”听了卢嘉栋和杨立民的话,高兴华不由得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