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切从寻秦记开始-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键的时候清醒地思考,凭自己的思考来选择一条路走。

    这是个尊重人才的时代,苟怀的见解虽不甚稀奇,但在这个教育不普及的时代,像他这样的眼界和才能,却已经足够担任一名军中小头目了!

    而此人懂得知恩图报的诚恳态度,也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肖月潭眸珠一转,忽地轻笑道:“这位兄弟,你可知你面前的这位齐公子,便是屯田制的提出者!”

    虽说苟怀的回答很让人满意,但肖月潭还是要最后试探一下此人。

    在所有人的密切注视下,苟怀的脸上先是闪现出极度的惊愕之色,随后便是强烈的激动和喜悦。

    苟怀激动地甚至有些恍惚了起来:“原来公子就是齐国的贤公子,是了,公子如此宽厚仁慈,小人真是眼拙,竟没有猜到公子的身份。天下人都说公子是一个体恤百姓的贤明之人,小人今日能亲眼见到公子当面,真是三生有幸……”

    看着苟怀激动地语无伦次了起来,看起来确实也十分的自然,大帐内的众人暗自点头,便也放下了警惕。

    只因单看苟怀瘦骨如柴的身板、枯黄的头发,便知绝非一年两年的贫困生活所能导致,这样的真正的底层贫民,便是当真图谋不轨,也不可能有能力伪装地如此自然,方才肖月潭的试探也不过是以保万一罢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属于() 
嫌疑解除,陆云舟却仍是不为所动,沉声道:“你应该明白,这里是军营,军队里不论是战士们还是后勤人员,都有可能随时面临战斗,这意味着你们若是选择留下来,即便只是负责一些苦力活,仍旧随时有可能在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送命……你们,就不怕死吗?”

    蒙骜等人暗自点头,不错,这些村民或许在做决定之前,并没有思考周全,但当他们面对生死的抉择,又有多少人还能够坚定初衷呢?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苟怀却是感慨万千地回答道:“小人不瞒齐公子,其实小人从小到大已经见惯了死亡,在我们卫国,几乎每一年都有不计其数的贫民饿死、累死或者被当官的活活欺压致死。说句实话,这个世界上又有谁真的不怕死呢,但是小人相信,至少齐公子不会主动害我们的性命,所以哪怕将来有一天,我们都死在了某一场战役中,那也是我们的命,我们绝不后悔今日做出的选择!”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动容了,便是一直面无表情的陆云舟,也微有动容,轻轻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的兵,面对战场不惧生死,那只是因为他们是被强迫的,不战而退亦是死!

    因此苟怀的这番话,才会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蒙骜、肖月潭和成松三人连连点头,看向陆云舟,等待他的决定,他们三人已经觉得苟怀此人可用了,但最终做决定,还是要看陆云舟的意见。

    当然在这三人看来,留下苟怀一人便可,其他村民自然是想办法安置,出使路上不可能带上那么多拖油瓶!

    陆云舟满意地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即答应下来,眸光一动,又问道:“你可知道,像你们这样在卫国生活不下去的百姓,还有多少?”

    苟怀微微一愣,眼中短暂地闪过痛苦之色,随即斩钉截铁地说道:“小人并不知晓确切的数目,但小人知道,这样的人在卫国遍地都有!”

    “好!”

    陆云舟忽地站了起来,走到苟怀的身前,目光认真地直视着他,说道:“我可以留下你们,前提是你要替我办一件事情!”

    苟怀激动地颤抖了起来,连连磕头道:“齐公子请吩咐,小人能有幸替齐公子办事,自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陆云舟说道:“我可以先收留你们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但你要在投奔的村民当中挑选十个壮年男子,我会给你们十匹马和六日的口粮,你们立即去卫国各地的村落,告知当地民众,如果他们在卫国生活不下去了,可以来我的军营,不论来多少人,我养你们!”

    此言一出,大帐内三人顿时出现了极度意外之色,蒙骜面上闪过难色,欲言又止地看着陆云舟。

    若非蒙骜早知陆云舟一向足智多谋,此刻只怕早就按捺不住,出言劝阻了!

    陆云舟要收留这个村的老弱,已经让蒙骜十分想不通了,却没想到陆云舟还要更进一步,来者不拒,收留更多的流民!

    他们此趟出使,虽有船队相随,粮食充裕,但也只够出使团的消耗罢了,哪怕在阿都的时候,阿大夫多送了一条粮船,面对整个卫国的流民而言,也是绝对不够用的!

    况且哪怕真的有充足的粮食,那也不是这样浪费的,粮食可是乱世中最重要、最无可替代的战略物资啊,如何能够拿去做慈善呢?

    更何况他们出使是带着重要任务的,收留那么一大批流民是怎么回事,不怕拖慢行程吗?

    肖月潭同样十分意外,他对陆云舟的了解更多,知道这小子贼精,不可能无的放矢,也不可能做赔本买卖,看着陆云舟如此坚定地做出承诺,不由得低头思索了起来。

    而成松的脸色则有些奇怪,眸中精光一闪,似是想到了什么,又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不论大帐内其他人此刻正在做着怎样激烈的心理斗争,听闻陆云舟此言的苟怀,眼中出现了强烈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之色,毫不犹豫地大声答应了下来。

    战马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一匹战马最差也足以换一亩良田,供一家老小衣食无忧,陆云舟此次给出十匹战马,交给苟怀,可以说是大手笔了,这也代表了陆云舟对苟怀的信任和期待,苟怀自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信任有多重。

    陆云舟仿佛没有看见蒙骜焦急的目光,继续说道:“我们在卫国的行程至少还有六日,六日后,我会在卫、魏交界等你们,如果你们来了,我就带你们一起走。但如果有人带着马逃跑,那么他的家人,我就不会再收留了!”

    传来祁斌安排好一切事宜,送走感恩戴德的苟怀,蒙骜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了陆云舟身旁。

    蒙骜尚未说话,就见陆云舟眯起了眼睛,舒服地伸了个懒腰,双手抱在胸前,状若无意地轻声道:“蒙大哥,多谢你选择信任我,没有打断我的安排!”

    陆云舟此言一出,肖月潭和成松立即放下了各自琢磨的心思,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陆云舟,等待着陆云舟做出的解释。

    蒙骜闭上双目,缓缓摇头,沉声道:“小雨,你为何要这么做?”

    陆云舟的眼眸中精光一闪,目光仿佛穿透了前方的帐幕,来到了这片广阔大地的上空,看着下方的生民哀嚎、贵族宴乐、将士苦闷……视野持续上拉,一幕幕的悲欢离合迅速地掠过,掠过高山、大川、城邑、乡野……掠过卫国、魏国、韩国……最终来到了这个时代最具潜力的土地--秦国关中平原的上空。

    陆云舟看着下方的这方被包围在连绵山脉中的八百里沃土,看着这片沃土上劳作的百姓们,轻声呢喃道:“因为……这不属于我!”

    陆云舟倏然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

    这个时代,不属于我;这片天地,不属于我;齐国,不属于我;齐家,不属于我;秦国,不属于我……这些原本都并不属于我……

    在我来之前,这些统统不属于我。

    但现在,我来了。

    一切都将因我而改变!

第三百一十八章 忘川() 
两日后,船队重新扬帆启程。

    陆云舟舒适地靠在船舷上,看着堤坝上喊着号子跑操的战士们。

    自从进入卫境,濮水两岸的风光就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左岸秦国的陶郡沿岸炊烟缭绕、人烟稠密、村舍密集,路过的行人大多穿着整洁、谈吐文雅,时而有华丽的马车驶过。

    左岸秦国的陶郡,在二十多年前,本是宋国的土地,齐泯王灭宋后又短暂地成为了齐国的土地,最终在五国联军攻齐之战中,被秦国抢去了,作为穰侯魏冉及其后代的封邑直至今日。

    陶郡位于齐、卫、魏、楚、鲁四国之中,商贸发达,是一片土壤肥沃的膏腴之地,也曾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大商人陶朱公范蠡的发家地,陶朱公的陶字,便是得自于此地之地名。

    大概是因为陶郡位于中原地区,不与秦国本土接壤,是一块秦国在中原的飞地,一直处于自治的状态,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多商鞅变法的影响,此地的商业贸易也一直都非常的繁茂。

    与左岸陶郡的繁华热闹截然相反的,是右岸卫国的一片凄惨荒凉的地狱景象。

    随着船队逆流而上,逐渐深入卫境,右岸上时不时地会出现的一具具卧倒路旁的骸骨,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流民们时而出现在岸上,哀嚎着彷徨徘徊,仿佛一具具的行尸走肉,被缓慢行驶的船队逐渐抛在后方。

    流淌不绝的宽广濮水,在流经这条河段时,却仿佛化身为地府的忘川,隔绝了人间和地狱,此岸得生,彼岸求死……

    陆云舟看着这一幕幕,眼中有怜悯、有感慨,更多的却是意味深长。

    见陆云舟又独自一人靠在船头吹风,琴清款款走到船舷边,顺着陆云舟的目光所及之处,向右岸看去,待看到岸上流民们的惨状,一双清澈澄明的美目中流露出怜悯之情,不忍卒睹地偏开头,看着面无表情地直视着这一切的陆云舟,摇头轻叹道:

    “卫君此举,实乃亡国之道!荀子曾言:‘成侯、嗣君,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我看当今卫君暴政之烈,聚敛之众,与民争利,比之先辈成、嗣之流,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殊不知《周易》中曾言治国之理: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陆云舟听到了琴清的脚步声,却没有回头,听闻此言,轻轻吐出了一口气,却是缓缓摇了摇头,没有作声。

    琴清很少见到陆云舟如此沉默不语的样子,看起来他好像并不认同自己的观点,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好奇心,讶然又俏皮地行礼道:“齐公子似是并不认同小女子之言呢,若是不嫌弃小女子粗浅愚钝,还请齐公子不吝赐教!”

    被再三挑惹,陆云舟终于没法继续绷着脸了,他没想到琴清还挺有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摇头失笑道:“其实卫君很精明,在我看来,卫君自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国君、一个好人,但却能算得上是个难得的明白人!”

    此言一出,琴清秀眉一扬,极为惊愕,又颇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陆云舟,不知陆云舟为何要忽然替昏聩的卫君说话。

    两天之前,陆云舟力排众议,收留了一个村的流民进入出使团,让琴清十分地钦佩他的人格,因此此刻她虽然惊愕于陆云舟的惊人言论,却下意识地觉得,此言必有深意。

    琴清偏头思索了片刻,终是琢磨不透,忍不住询问道:“齐公子何出此言?”

    陆云舟长叹一声,知道他若想真正获得眼前这个清冷孤高的美人,发自深心的信赖,就必须要给她留下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象。

    陆云舟微笑道:“卫君若是像《周易》中教导的那般,体恤百姓、损上益下、藏富于民,百姓固然是喜悦了,但这卫国只怕顷刻便要覆亡!像如今这样横征暴敛,却反倒能够让这个国家,多续命几年。”

    琴清再次一呆,似是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没有想到,陆云舟不仅替卫君说话,竟然还更进一步,完全否认了先贤传授下来的治国良方。

    琴清心中闪过了荒谬之极的观感,在这一刻,她只觉得再也看不透眼前的陆云舟,他仿佛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琴清再也没法把眼前之人,和两天前那个拯救百姓于水火中的仁德公子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刻,琴清只觉心中涌出一种强烈的失落之感,落寞已极地道:“琴清一直以为齐公子是个宽厚贤德之士,公子收留流民之举也曾让琴清敬佩不已,但听公子今日此言,却真教琴清失望又心寒!”

    一番话说完,琴清容色清淡地敛衽一礼,再也不想在此处多待,便要拂袖而去。

    以琴清一向端庄的性格,说出这样严重的话,说明她此刻当真是非常的失望了。

    陆云舟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出言挽留,从一开始,他的目光就一直紧盯着岸上一个衣不遮体、摇摇欲坠的流民。

    这时堤坝上的战士们已经跑到了船队的前方,长龙的末尾,那名流民在陆云舟的注视下,颤颤巍巍地爬上了高高地堤坝。

    陆云舟脸色一变,连忙招手唤来站在不远处的马大龙,吩咐道:“看着那个爬上堤坝的流民,此人我观察了很久,我判断他接下来极有可能要投河,你马上去船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