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唐-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学》等非常基础的学科。流人中大多都是书香之家。不难找到老师。除了数学之外,其余都比较好教授。
所以在学校开建的时候,武清对选出的五十三名优秀老师进行了培训,让老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应该略去什么,而且武清严令老师灌输给学生一些仇恨思想。如果发觉,按照武清的说法,那就是会神秘消失。
对于数学的培训,武清则是选了十名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女教授,当然必须得十分聪颖的那种。
尽管这个时代的人有算学,但很少在县学和州学中教授,如今大周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还要学习女皇的《臣规》,原本学习的道家《老子》则弃之不学了。不管怎样,在正统的州学和县学里,依旧没有算学,所以武清要从数字开始教授,而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则运算等等,还有简易的数学应用。
总之在花了一个月的集训之后,这十名老师也彻底被武清洗脑,也成为了第一批非清心书院出身的数学老师。
而武清,也准备以龟兹为一个中心,辐射整个安西四镇,不出十年,整个安西将会是理学的天下!
当然,要做这些,不能太过明显,所以还要让小学和中学教授一些儒家经典,让女皇以为理学不会深层次扩张,也威胁不到她的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随着百姓的到来,武清点名的官员也到了龟兹。姚元崇、宋璟、萧嵩、张说、贺知章、王忠等十八个中下级官员都到了西域。武清把姚元崇放在了疏勒,宋璟放在了龟兹,萧嵩放在了播仙镇,张说放在了焉耆镇,王忠放在了庭州,为庭州长史,贺知章放在了拔换城。其他诸官皆为副职。
而武清也对这些人做了一个很长的会谈。
自被魏王点名后,姚元崇心中并没有沮丧,而是有一丝兴奋,因为到西域他可以见识不一样的世界,接触不一样的风俗,能够在边疆做一番事业。所以很快他便命仆人收拾了家当,和妻小一家五口人便踏上了西行的路。没过多久,宋璟等人也都一一上路。
当众人差不多同一天出了玉门关,踏上西域的土地后,感受着西域的神秘。直到来到龟兹。
龟兹虽然表面看起来比较破败,但城中绝对非常热闹,在大街上能够看到各种肤色的男男女女,还有那奇异的服饰等等,都让人眼花缭乱。
酒宴并没有多隆重,魏王武清也只是稍微露了下面,喝了杯酒就不见了,让他们和理学生很失落。
不过当他们很快被朝廷授官后,便得到了武清的集体召见。
书房内。武清让这十余人就坐,并命人上了香茗。
环视一周,武清微微一笑,说道:“西域苦寒之地。被本王点名,想必你们心中都有怨气。不过,你们当中都是本王认识之人,有的是本王弟子,有的是理学之士,有的也曾与我交好。所以我点了你们,再说,西域需要发展,本王不点你们,还能点谁?”
武清一番话。让众人觉得内心暖暖的,自己如此微末之官,能被魏王惦记,能不激动吗?
武清继续说道:“西域之重要,本王这里要给你们好好讲讲。”
西域对于大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商贸说。西域是一条连接大周和西方诸国的纽带,货物的流动,让大周商品经济得以繁荣,让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让因土地兼并而无家可归的百姓有了新的谋生出路。
从战略地位来说,占领西域,阻断了吐蕃和东突厥和西突厥残余部落的联合,成为了一道屏障。而且也让吐蕃在进攻关陇之地时有了后顾之忧。不会轻易攻入关陇之地。
从大形势上看,强大的大食帝国迟早会吞并昭武九国和吐火罗,所以占领西域也是一种缓冲。
以上种种,武清便要求诸人悉心治理各镇,把西域民族和汉民等同对待,甚至还要有所优待。以期更大的民族融合,让西域彻底成为大周的土地,而不是一个随时造反,不知明天的西域。
经过武清这一番谈话,姚元崇等人也终于明白了魏王的治理西域政策。虽不尽完全赞同,但似乎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只是窗外到底是什么,还需要他们亲自去探索。
在龟兹呆了数日后,诸人奔赴各城,走马上任。龟兹都督府长史便交给了宋璟。武清则是准备启程回神都了。
与此同时,武清奏请并推荐唐休璟为安西副都护,并检校北庭大都护。
当武清时隔一年多回到神都后,觉得萧条了许多,命郭知运自带羽林卫回北门。他则是和亲卫回到了魏王府。
府门前,武清看到了一大家子都在外等候,奴仆们面容有菜色,不禁一愣,但还是笑脸相迎。在武清身后,源初静子参扶着大着肚子的白伊娜,诸女一阵无语,但也不会在府外说什么。
武清倒是看到自己的孩儿们长大了不少,心中不禁感叹一番,不想人生匆匆,来大唐竟然将近三十年了。
“爹爹!”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女扑向了武清。
武清一愣,这是自己的孩子吗?要不是那眉眼跟裴柔有几分相似,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孩子了。
玲珑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了,前凸后翘的,而且还化了时下流行的烟熏妆,武清有些不敢拥抱了!
“爹爹!”
一连数声,一堆孩子都抱住了武清,武清只能笑呵呵地答应着,曾几何时,他享受过如此场景呢?
白伊娜的到来并没有让诸女说什么,何况这一家子都担负在武清的身上,谁能把武清怎么样?
书房内,听完了宇文素娥的汇报后,便不禁有些担忧。女皇禁止渔猎,导致天下饿死之人无数,这让武清十分担忧。
他第一次对薛怀义产生了憎恶,他没想到这秃驴竟然献这么一条损失大周民望的计策,女皇真的是老糊涂了。
思虑良久,武清狠声道:“秃驴,酷吏,这二者不除,大周民望尽失,我武家恐怕也要有灭族之祸了。纵使我做再多的努力,又有何用!?”
宇文素娥自然隐约中知道武清似乎有很多秘密,但也不便询问,更不会查探,但为君分忧,她责无旁贷,于是便说道:“阿郎,武承嗣和武三思各树党羽,排除异己,来俊臣等人更是丧心病狂。大周的名望在百官心中,士人心中,百姓心中早已流失,这样的朝廷也是亘古未见,所以,阿郎为了府中上下,不若辞了官职,自请削了王爵,归隐海外吧。”
武清一顿。师姐的话不无道理,自建国以来,女皇依旧用酷吏治天下,所用宰相之频繁。也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一面想着武周大统的继承,一面又想着缓和武氏和李氏的矛盾。她一个老人家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正月里武承嗣诬告皇嗣有造反嫌疑,以此准备彻底铲除绊脚石,女皇让来俊臣到东宫查验,乐人在来俊臣淫威逼供之下自诬。太平公主得到消息后,便央求女皇亲自到东宫看看,正好碰到乐人安金藏以佩刀颇心腹以明皇嗣不反。女皇遂命御医以桑皮缝合肚皮,救活安金藏。皇嗣才得以幸免。
武三思想在北门中安插亲信,被泉献诚拒绝。被武三思诬告,来俊臣先勒索钱财,泉献诚不服,结果被来俊臣斩杀于狱中。
武清看到这一条消息后,一掌拍在了书桌上。轻喝道:“该死!”
随即,宇文素娥抓住了武清的手,呼唤道:“阿郎。”
武清抱起宇文素娥走向里间,片刻便传出了强烈而粗重的呼吸声,并伴随着打夯的声响。
哗啦一声,书桌化为了碎片。
武清是在佛堂中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师父。
望着师父满头的白发,和那苍老的面容。他露出了笑容,而后深深地磕了三个头,武清含着泪,说道:“师父,这么多年了,您为何不来看望徒儿呢?”
清风道人淡淡地笑道:“哎。混小子都成大人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行了,别哭了。如今我不是来呢?看你样子,似乎不愿意让我老人家在此啊。”
武清赶紧说道:“师父来了。徒儿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此处为佛堂,而师父您信奉道教。”
清风道人大笑,说道:“你那书中怎么说的,‘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我在这佛堂,正好跟居士一起探讨探讨。”
武清一愣,看向老娘,只见老娘的双鬓已经染上一缕白霜,再想到自己已经在大唐三十岁了,不禁感到岁月之流逝,竟然是如此之快,仿佛梦幻一般。
“师父喜欢,便在此休养吧,我命人塑一尊道德天尊吧。”武清缓缓说道。
清风真人呵呵笑道:“你的心意,老夫领了,道祖自在心中。”
武清也没办法,在陪了两位老人家半日后,终于还是向皇宫走去,他不知道如今能否劝动女皇,但他应该先试试。
看着城中街道上萧条了许多,百姓面有菜色,武清真的很伤心,一个皇帝,竟然不让臣民杀生,禁止渔猎,都要跟她一样信佛食素,真他妈的天下奇闻!也怪不得那些刚到西域的官员和百姓,看到肉食都跟狼一样,他还以为是饿着了。原来竟然是这样!
在前世的时候,总是能听到某某国女皇、某某国女王之类的,总觉得很新鲜,很让人浮想,以至于他对天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唯一的女帝有着期待。
可如今,当真正身处这个时代后,才发觉,女皇一点也不好,女帝也一点不可爱,甚至有些让人厌烦,让人恐惧。
但不管怎样,他想他应该去试试,先把禁止渔猎和杀生的诏令给取消了吧。
当踏进了丽春台的时候,薛怀义正好出来,腆着肚子,大摇大摆地得意洋洋地走了过去,丝毫没有理会武清。据说此货前段时间又被女皇派到朔州一代征讨东突厥,结果二十万大军在边境上画了个圈就回来了。武清想不通的是,怎么就碰不上东突厥大举进攻,把这叫驴给阉了。
薛怀义,骑在大周人的头上撒了尿,还不提裤子!
武清一阵厌恶,但听到太监宣他觐见,便只好进去了。
君臣见礼后,女皇自然要夸奖一番,并让武清讲述了一番攻打西域的整个过程。武清都是一一娓娓道来,一旁的上官婉儿也听得津津有味,忘记了整理奏疏。
每每讲到精彩激动之处,女皇都要忍不住惊呼一声,武清也只是微微一笑,继续讲述。最后讲到了关于西域的治理,女皇也是一字不落地听了。而且武清的治理方法,也不无道理,毕竟西域曾三度陷落吐蕃之手,如此一来,也只能尝试新的治理方法。
当然,女皇攻打西域只是为了彰显大周的伟业,并不能从深层次看出西域的重要性,在女皇的心中,甚至是百官和天下人心中,西域,只是一块番外之地,得之可以,弃之也未尝不可,总之就是不重要。就连狄仁杰上疏反对在西域常驻边军四万,更不要说是其他百官了。就连一直争夺太子位的武承嗣和武三思也在此事上没少诋毁武清。要不是女皇真不想看着耗费钱粮无数打下来的西域又被占去,她说不定也会采取羁縻政策。
不过,她听了武清的策略,觉得可以一试。若成功,则是大周之幸,不成功,也不过是一块番外之地而已。
第三百三十五章 玲珑的婚事()
跟女皇讲述了关于夺取西域的整个过程后,
武清便说道:“阿母可曾到集市上去看过?”
女皇一愣,便说道:“集市自有市署管理,朕不必亲自过问。”
武清心中一叹,这女皇真的是一辈子呆在深宫中,不知民间疾苦啊,于是便说道:“往年集市粟米每斗一百五十文,如今却涨到了三百五十文,稻米由一百八十文涨到了四百文,不说贫苦百姓,就是小官小吏每月都难以维持生计。而自阿母推行试官以来,员外、补阙之官多如过江之卿,百姓杂役不堪重负。”
女皇不知道武清从何处得来的消息,本文来源:,但武清刚从西域归来,便知道此事,可见事情有些严峻了。
看到女皇有些意动,武清继续说道:“自古我炎黄先民,从狩猎捕鱼开始,开拓疆域,发展文明,才有了今日之盛世。渔猎乃天下百姓生存之基,自阿母下令禁止杀生渔猎以来,江南、山东诸地,饿殍遍野,地方官员,朝中重臣都粉饰太平,蒙蔽天听,酷吏不法横行,丝毫没有止步。孩儿想问,这是盛世之像吗?这是大周的统治吗?孩儿言尽于此,还望阿母三思。孩儿告退。”。…。
听到武清不温不火的言语,上官婉儿的小心脏差点没跳出来,而女皇看着自己的外甥或者说是侄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