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唐-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二十三章 庐陵王风波 (完)()
武懿宗!
李千里就是死了,埋葬在坟墓中千年万年也不会忘记这个人,以及这个人的声音。武懿宗不仅贪财,而且嗜色如命,糟蹋致死的少女不知道有多少,在神都的贵妇圈中,他有一个名号,“少女杀手”!而且此人可是皇族中的酷吏,由于其身份掩盖,使得很多百姓和官员都忽略了。
但是,李千里是李唐宗室之后,是李世民之子吴王李恪的长子,岂能不知武懿宗大杀宗室的隐秘?
此时,武懿宗在外嚎叫,李千里心中厌恶,但却不得不出去接旨,只是圣上若有圣旨,应该是以太监为使者啊,心中顿时一惊,警惕的他,便给司马严说道:“你且去看看,武懿宗可是捧着圣旨?”
司马严是李千里一手提拔的郎将之一,也是李千里的心腹之一,随即便悄悄地走到门边,偷偷往外望去,只见武懿宗领着一队士卒堵住了校场门口,显然来者不善,再仔细往武懿宗和其身边的人望去,却不见有谁捧着圣旨。司马严顿时一惊,于是便赶紧来到了里间,低声对李千里道:“殿下,武懿宗带着一队兵卒堵住了校场门口,手中并无圣旨,殿下,来者不善啊。”
李千里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难道他的私密之事被发现呢?但他随即摇了摇头,不可能,那些事情只有他知道,就是自己的妻子慕容氏都没有告知,但武懿宗此来明显不善。加之司马严所说朝廷大动荡,他一时间不知如何做呢!
司马严见李千里默不作声,便说道:“殿下。躲避吧,等风声过了,再向圣上请罪也不迟。”
此时,武懿宗又是阴狠得喊道:“李千里,圣旨在此,难道你不接了吗?”
武懿宗的声音仿佛催命符一般,李千里一咬牙。便说道:“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躲避一阵再说。”
于是便赶紧换了身普通小兵的军服,快速地化妆起来。司马严则小跑着出了官舍,向着校场门口跑去。
武懿宗一连喊了数声,却不见李千里出来。便顿时生疑。莫不是这家伙不在,不对啊,于是便命令道:“直接抓人,搜!”
“卑职见过河内郡王!”司马严出了官舍,远远地拜道。
武懿宗最恨的就是别人称呼自己“郡王”,郡王比亲王低了一个等级,所以这让他非常不满,熟悉武懿宗的百官。一般都唤作“河内王”。司马严这么一叫,顿时让武懿宗火冒三丈。大踏步走到跟前,举起马鞭,劈头盖脸地抽下。
司马严虽是李千里的亲信,但也是武将,颇有些武艺,见河内郡王不问缘由,便劈头盖脸得抽来,心中顿时一怒,随即侧身避过。
“恩?”武懿宗一鞭子抽空,脸上一惊,他愣愣得看着眼前这个郎将,再揉揉了由于用力过猛而甩疼的右臂。随即指着那郎将道:“给我砍死他!”
身后士卒都知道武懿宗性情残暴,不敢怠慢,顿时拔出横刀,砍向了司马严,司马严惊惧中,躲闪不已,被一刀劈中臂膀,身上的皮甲系带顿时被斩断,伤口处白骨森森,血流如注。
司马严大怒,喊道:“兄弟们,金吾卫造反了!”随即狂奔起来。
此时,李千里扮成小兵准备外逃,见武懿宗动了手,心凉了半截,这武懿宗今日是来要他命的,既然如此,那就别怪他不义了,随即冲出了官舍,大喊大叫起来,“金吾卫造反了!”
“金吾卫造反了!”
呼喊声传入了李千里掌握的一千士卒耳中,再见郎将司马严被砍成了血人,顿时取过长枪,呼喊着冲向了武懿宗。
武懿宗顿时大惊,他没想到右羽林卫竟然敢造反,竟然敢污蔑自己,但眼见着右羽林卫嗜血的眼睛,他心中胆怯了,随即一声呐喊,“快逃!”
武懿宗的马在校场之外,平日里又多玩弄女人,沉湎于声色之中,身子早就被掏空了,没跑几步,便上气不接下气,随即感到后心一凉,他转身一看,直见一个右羽林卫小兵快速收了弓箭,身影一闪,便不见了。
而与此同时,右羽林卫士兵长枪齐下,顿时,把武懿宗扎成了马蜂窝。
此情此景,恰巧被玄武门城楼上巡视的千骑中郎将武攸止看到,他惊骇得望着城下右羽林卫营寨中的混乱,看着武懿宗等几十人被扎死在校场内,他不敢怠慢,随即敲响了玄武门城楼上的钟声!
急促的钟声从邙山之下传来,穿过宫苑,传进了女皇的耳中,女皇大惊之下,差点从藤椅上摔了下来,她急忙命太监前去玄武门查看,随即便不知所措。
上官婉儿已经从翰林院回到了临仙殿中,正准备向女皇汇报,却不想玄武门钟声响起,她看到焦虑的女皇,便说道:“圣上,玄武门钟声响起,必然发生大变,请圣上早作准备啊。”
女皇被上官婉儿如此一说,却顿时安下心来,干脆再次坐在了藤椅之中,缓缓说道:“朕对天下无过,朕今日要看看,谁人造反!”
随即又命令道:“传高月,速派人让魏王入宫!”
魏王府,梧桐苑,书房。
此时,魏王武柲正在书房的密室内欣赏着他的珍藏,很多都是战利品,比如第一次出征之时,斩获的狼头旗,后来歼灭徐敬业等叛乱后所得兵器,还有击败论钦陵的吐蕃军旗等等,当然这些只是拥有纪念意义的,还有那些传世名剑名刀也有不少,只可惜三国时期的刀兵并没有一件。作为一个穿越者,这些癖好,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忽然,书房外传来了高力士急促的声音,“殿下,圣上派人来了,有十万火急之事!”
武柲顿时一惊,随即便出了密室,合上门,便出了书房,只见高力士身旁,有一个劲装女子,看那腰间装束,武柲顿时一惊,梅花内卫怎么来呢?
“梅花内卫石倩,见过殿下!”来人躬身行了军礼。
武柲问道:“发生了何事?”
石倩随即便说道:“玄武门钟声长鸣,右羽林卫反了!圣上让殿下回宫。”
武柲心中一惊,今日是发难的日子,难道是李千里?他还真敢造反?但武柲脸上依旧非常镇定,缓缓说道:“你且先回禀圣上,些许反叛,翻不起什么大浪,平叛之事,就交由臣下来做,圣上自安坐宫中等候便是!”
石倩面色一动,此话说来,叫她顿时放心了不少,于是便躬身行礼退去。
顿时,武柲目光如炬,道:“备马备甲!”
高力士领命,大声传令。
一时间奴仆们纷纷行动起来,宇文素娥等女人来到了书房,给武柲披上的了战甲,亲卫们很快集结完毕,等候在府门之外。
不过片刻,武柲提枪上马,便领着三百亲卫冲向了宫城,不过盏茶功夫,沿着夹城便很快来到了玄武门外。
看到玄武门城楼上千骑士兵严阵以待,却没有战乱,武柲的心顿时安了下来。随即武攸止被城头吊了下来,他连奔带跑得来的了武柲马前,单膝跪地道:“末将武攸止见过殿下!”
武柲沉声问道:“右羽林卫发生了何事?”
武攸止这才把武懿宗等人被右羽林卫砍死的事情说了一遍,当说到有大批右羽林卫士卒占领了圆壁城。
圆壁城是玄武门之外的夹城,是宫城的最外围防线,背靠北邙山,看来他们是想逃入北邙山中了。于是,武柲略一沉思,便说道:“你且继续坚守玄武门,不可懈怠!”
武攸止没有挨骂已经万幸,所以便赶紧躬身领命而去。
武柲便转向了左羽林卫校场,左羽林卫九千精锐如今是彻彻底底地掌握在他手中,当武柲一声令下,便快速地包围了右羽林卫,把右羽林卫剩下的数百伤残兵卒缴械看押。
武柲在右羽林卫的李千里官舍中,让士兵搜查一番,结果在储衣柜中,找到了李千里的官服,他心中冷哼一声,便让人在右羽林卫中一一辨认查找。
不过片刻,李千里没有找到,但找到了一个被砍成重伤的朗将,武柲命郎中紧急包扎一番,才知道此人叫司马严,是李千里的心腹,但自己将死,却被李千里抛弃,而且还被后心补了一刀,要不是一口气怨气在,他早就见阎王去了。
如今司马严见魏王在,便知李千里造反不可能长久,便说出了李千里诸多隐秘。右羽林卫士卒大多都是被裹挟而去,剩下的伤残者都是不愿意被裹挟,而被砍死砍伤的。
随即武柲便上疏一份,言:“反贼李千里杀死河内王武懿宗后,领兵占据圆壁城,是要逃往北邙山,可令各州各县封锁城池,凡有怪异举动者一律抓捕审查。他武柲将先攻下圆壁城,徐徐搜捕,请圣上放心!”
李千里之事,大大出乎了女皇意料,但李千里造反,这让她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是传位于武柲,只有传位于武柲,才能保证她的安全,若今日没有武柲,那玄武门会不会被攻破?她一代女皇会不会被叛兵所杀?想到这些,女皇都不由得浑身发冷。即使温暖如春的大殿,也依旧驱不走这种发自心底的寒意。
既然叛乱由魏王平定,那么她也要做些事情,那就是肃清李唐旧臣!
“来人了,传诸宰相来见朕!”(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的缺点()
朝廷的海捕文书下达得十分迅速,各部的办事效率达到了一个空前,仅仅半日,捉拿反贼李千里等一众人的公文便出了洛阳城,向四方散去。&顶&点& 。。o
此时玄武门之外,武柲骑着火焰驹,一双细长眼微眯,望着圆壁城城门,圆壁城是北夹城,城门略低于玄武门,目的就是在于即使有强兵来犯,士兵可以退守玄武门,在玄武门城楼上往圆壁城里抛石射箭。
武柲自然不可能损失左羽林卫精锐去攻城,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地理优势,更不想让那些城头不断探出的士兵投降之类的,他有他的目的。
随即,他便直接调集了三十架投石车架在了玄武门城楼上,命各部杂役充当苦力,搬运巨石、抛物。当挠钩、云梯等攀城器械一切准备就绪后,便一声令下,玄武门城楼上顿时向圆壁城抛下了巨石,仿佛下一场巨石雨一般。顷刻间,圆壁城头那些个士兵被砸死砸伤一大片,惨叫连连。
一连半个时辰的巨石雨,崩毁了十多架抛石车后,武柲又是一声令下,左羽林卫士卒架起了云梯,以极快的速度开始登城,城头只有稀疏的箭矢,对右羽林卫造不成多少伤害,不过数息时间,第一波士卒便登上了城头,只见城头一片狼藉,但死伤士卒却是不多,很快便肃清了城头的反抗士兵,随即打开城门。
武柲骑马缓缓进了圆壁城,脸上阴沉。丝毫没有愤怒,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李千里能留多少兵力断后。他一点都不担心。当然,李千里是否能逃脱,他也不担心,有这件事情,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这件事情,让他没有料到的是武懿宗的参与,更没有想到的是。武懿宗居然被李千里杀了!如此绝妙的结局,让武柲心底里真真正正地乐了。当年武承嗣和武三思派武懿宗到上元县杀他,却差点被自己给做了。这个仇虽说随着这么多年而慢慢淡化,但要让武柲去喜欢一个仇人那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武懿宗的人品确实不怎么样。更何况身为宗室却充当酷吏角色,清算。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不管怎样。武懿宗的死,无疑会让女皇更加明白,若传位李氏,那么将来武氏的下场,就会如同武懿宗一般,死无葬身之地!更何况,就是她,还不一定能够安稳地进入陵寝。
至于如今。两个儿子都改姓武,但任谁也知道。那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至于女皇,能够执掌一国的人,没有超越常人的权谋,怎么可能从儿子的手中把皇位夺了过去?如此一来,女皇如何会不知道她的两个儿子对她的仇恨呢?尽管这仇恨只是因为短暂的弱势而隐藏了起来。
当然,除非女皇彻底年老昏愦,不然是不会顾念武氏而传位于李氏,但即使如此,当朝中无一李唐旧臣,那又作何为?这就是武柲的后招。
先剪除朝中李唐旧臣,再徐徐谋夺帝位,此谋略武柲也是学习了女皇不是。女皇登上帝位,不就是重用自己的亲信,剪除反叛的朝臣,等朝中全部是自己的人后,那么改朝换代也就顺其然而为之了。
武柲不会制造那么多的神佛怪诞之事,更不会装聋作哑得整什么仙佛临世。但他必须要有个合理的继承方式,这个方式自然来自女皇。只要确定了他也是继承者之一,不管是将来篡位还是政变,都将是合法的!
更何况,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而天下百姓,也只会记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