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唐-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仙蕙只听得身边男人粗重的鼻音。还有那严厉的话语中有着一丝关怀,她不禁柔声道:“被中太热,奴出了一身汗,出尘姐姐又不让洗澡,奴难受,只好起身在房中透透汗。奴惊扰殿下了,是奴不对……”

    话到最后。却是几乎微不可闻。

    武柲叹道:“也真是,如今已到四月天了,是有些热了。没压疼你吧。”

    他问着话。眼睛却已然注视着李仙蕙的身子,她只穿了亵衣亵裤,披着的氅衣也因起身而滑落在了地上,那窈窕的身材若隐若现。她的手不知错地捂着胸脯。却不想其实那下面更加诱人。

    书房内,两个人沉默了起来,武柲由于跟颜如玉缠绵多时,此时虽看到李仙蕙的身子,也仅仅只是惊喜,并没有**。只是这样看着人家一个未出阁的少女,实在是有失男女大防。但二人就这样沉默了足足半盏茶的时间。李仙蕙柔声道:“殿下,奴婢可以回床榻了吗?”。

    武柲一愣。随即笑道:“啊,可以。可以!”

    说着“可以”,却没有让开路,一双眼睛可劲儿看着人家女孩子的身子。李仙蕙心中埋怨,眼中更是有一点点火星,只是因为黑夜而根本看不到而已。她性子文静,也不敢对武柲呵斥。

    武柲欣赏着少女的那黑夜中朦胧的身子,他不禁感慨万千,少女就是好啊,李仙蕙未曾开发过的身体虽青涩,但依旧有着一个因素让他忍不住搂在怀中。

    “殿下,奴要过去了!”李仙蕙柔声说道。

    武柲哦了声,依旧没动,其实他心思也不在这上面。

    “殿下,您挡住我了。”李仙蕙再次柔声道。

    武柲这才明白过来,于是便稍微移开了一下。随即,李仙蕙便捂着胸脯,低着头,便要从那武柲身边挤出去,她身材纤细,但依旧不得不与武柲的身体接触。而当她正要擦身而过的瞬间,一只手扳住了她那瘦削的肩膀。

    李仙蕙浑身一颤,低声道:“殿下!”

    武柲随即坐在了圈椅中,而后把李仙蕙拉入了怀中。

    “殿下,奴婢是……奴婢还在感恙呢!”李仙蕙本想说她是太平公主的侄女,可心思电转之间,便只说是生病了。或许在骨子里她就有着那么一丝丝叛逆。

    黑夜中,武柲怀抱着李仙蕙,感受着她如同一只小猫一般瑟瑟发抖,便抵到她的耳畔,道:“你害怕吗?”。

    李仙蕙颤抖着,感到殿下的心跳十分缓慢,只是那股男人的气息让她心乱如麻,平生第一次被一个男人如此搂抱在怀中,她感到一丝不安。

    但男人如此问,李仙蕙便却说道:“殿下是指奴害怕什么?”

    “呵呵!”武柲微微一笑,一只手却按住了李仙蕙一只隆起,轻声道:“你就不怕本王睡了你?”

    李仙蕙低下头,却不说话,如此羞人的话,在这个男人口中说出,怎么如此辣气壮的,他以为他是谁啊,就因为他是太子就可以如此糟践我吗?但她能骂吗?她能拒绝吗?要是骂,那早就骂了。要是拒绝,此刻也不会在他怀中了。只是这样让这个男人得了便宜,甚至得了自己的身子,是不是显得便宜他呢?是不是显得自己跟其他女人一样,一样得水性杨花?

    有人说,沉默是金。但李仙蕙此时的沉默,就是无力无助无声地抗议,抗议武柲的霸道,抗议武柲的好不自重,还有抗议武柲那永无止境的色心。

    一男一女独处一室,总会引人无限遐想。更何况,武柲还是此道中的劣迹斑斑者,这就更让人无限猜测了。

    巡逻的侍卫便是如此,因为他们看到殿下进了书房后,便一宿都没出来,他们可是很清楚,在书房内可是有一个病美人的。

    当翌日的天际有着一丝鱼肚白的时候,武柲从书房中走出,伸了伸懒腰,只见他衣衫有些褶皱,随即便到偏殿洗漱。

    想到昨夜到最后,李仙蕙以沉默拒绝他的进一步侵犯,便觉得这个少女实在有意思。但最后二人还是躺在了床榻之上,虽然什么也没发生,但同床共枕的消息传出去。李仙蕙也是没法嫁人了。而武柲也将面临伦理道德的拷问,毕竟就太平公主来说,李仙蕙是其侄女。虽然自大唐以来伦理道德虽屡屡被挑战,但人们还是依旧希望遵守这个道德准则。

    武柲夜宿书房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太平公主的耳中,太平愣愣地半晌没有说话,她知道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如今的武柲是没人可以阻止的。她即使告知母皇。母皇也只会劝慰自己,她想哭,可对谁哭呢?有史以来。太平公主第一次感到了委屈,第一次感到所嫁非人。

    武柲先到宫中请安,才知道女皇要在三日后巡幸三阳宫。三阳宫建成不过两年,女皇已经巡幸不下三次。前三次。武柲出征在外都没有赶上,这一次却是躲不过了。

    但此时契丹在河北作乱,还没有平叛,如今巡幸三阳宫,还要自己同行,这不是耽误事情吗?

    于是他躬身道:“母皇,昨日孩儿拍卖了地,筹足了兵饷。若再等一月,所募新兵来到。再训练个三月,儿臣便可领兵出征了。若此行再去三阳宫……”

    武柲话未说完,女皇笑着说道:“不妨事,你虽同行,但依旧监国,朝中但有不决之事,可问我便是,而且朕去寻衅三阳宫,若你不在身边,叫朕如何放心得下呢?……

    随即,便问道:“对了,那地拍卖了多少呢?”

    武柲躬身道:“五千顷地,除去一些杂费,拍卖了一千二百万贯,足够平定河北契丹之乱了。”

    女皇心中一愣,五千顷地能卖那么多?随即便问道:“竟然如此之多,皇儿且细细道来。”

    于是,武柲便把拍卖的精髓和相关方法说给了女皇,女皇不禁笑道:“原来也如同博弈一般,一要靠实力,二要靠气势,三要靠智慧,最后还要有一定的运气。我儿真是聪颖不凡,就想出此等办法,这大周朝交给你,我也放心了。对了,这一次巡幸三阳宫,把你母亲也叫上吧,朕也许是最后一次巡幸了。”

    女皇虽威势逼人,但最后的语气却让武柲不无感慨,他躬身道:“母皇不必如此气馁,知足而常乐,母皇一生,便是一段传奇,终被后人铭记于心。试问古之帝王究竟有多少能够堪称一段传奇呢?”

    听了武柲的话,女皇忽然感到一股舒畅之气充盈胸间,她不禁大笑起来,道:“皇儿果然不是俗人,这一番话,叫朕心中舒畅。没错,古之帝王,不知凡几,能有几人的经历堪称传奇呢?朕便做到了,朕便是传奇!武柲听旨!”

    女皇忽然下旨,武柲一惊,随即跪倒在地,说道:“儿臣接旨!”

    “我儿著书颇丰,朕要你把朕一生的事迹写入书中,当朕驾鹤西去之时,让朕看上一眼!”女皇面容肃穆地说道。

    武柲说道:“儿臣领旨,儿臣一定会让母皇看到的,但儿臣希望能够聆听母皇的故事。”

    女皇笑道:“这个是自然。”随即便转向一旁的侍女,道:“去把上官待制传来,并准备好茶具。”

    宫人施礼退去,武柲不禁一愣,心中苦笑,朝中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这女皇的兴致也太高了吧。但他没有法子,只好等女皇讲累了,他再去武成殿,好在婉儿一旁陪侍,也是一份享受不是。

    不多时,上官婉儿来到,一一给女皇和武柲施礼之后,便垂头恭候一旁。

    女皇说道:“你煮壶茶,朕与太子说说话儿。”

    上官婉儿目不斜视,依旧端庄贤淑,自来到丽春台后,只是向武柲施礼,却不曾看他一眼。武柲心中不无感慨,这女人真的是表演到炉火纯青了。想到很久没和上官婉儿偷情了,便想着往后的日期安排,算来算去,却是一点时间也没有,看来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宠爱一下。

    如此这般,当上官婉儿在一旁生火煮茶的时候,武柲和女皇都坐了下来,女皇缓缓说道:“那一年是武德七年,你祖父在长安候官,朕在那时便出生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 
尽管朝廷已经开始实施募兵制,但各州军府还是有不少,要解决这些军府里面官员和将领的去留问题,在翌日的朝议上终于被提了出来。

    虽说这些军府的将领几乎都进入过大周武院集训过,但要成为新军的将领,还需要在大周武院好好呆上一段时间。

    随着募兵制的全面展开,旧的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将会彻底被募兵制取代。农人专门从事耕种,军人专门从事军事,各有其职责,各有其专长。

    而且,募兵制全面展开后,百姓的兵役不再有,也不再会因为战争误了耕种时间。那么提升耕作的优良方法,或者按照武柲的说法,农业科技应该提上日程,不说什么杂交八倍体小麦,或者是什么杂交水稻之类的。但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善耕种环境则必须跟废除军府一起提上日程。

    当然,如果可以,武柲还想把王公。s。蟪济堑氖骋赜沙廷统一收取,而后按照品级统一配给。当然,如果武柲现在做了,不说女皇不答应,就是王公大臣们的口水都能把他淹死$此一来,武柲只能等?g〃》登基以后再一一调节改制。议题早已发给了诸臣,所以,当武柲登临武成殿的时候,君臣一番见礼后。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武柲坐于御案之后,缓缓问道:“诸位已经拿到了今日议题,那就先来议议各州军府官员将领如何安置?诸位各抒己见。本王洗耳恭听!”

    诸臣轻声议论之后,姚元崇出班躬身说道:“殿下,各州军府总共有六百三十三座,每府有折冲都尉一人,果毅都尉二人,校尉四至六人,旅帅十人左右。还有二十多队正。如此一算,便要接近三万官员,而且还有各州团练、州兵、乡勇也需要考虑。”

    武柲点头。心中对姚元崇如此精确的分析感到欢喜,而且还能考虑周到,这说明他已经朝着宰相之路冲击了。随即,他便说道:“诸位。本王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思路!”

    诸臣一愣。这殿下的思路也太跳跃了吧,但依旧躬身问道:“殿下示下,臣等洗耳恭听!”诸臣顿时一愣。这“保安兵”名字也太古怪了吧,但若能让职责分明,分而治之,确实减少了很多麻烦。凡是在外为官的官员都知道,府兵和州兵经常发生着冲突,而且各州府兵和州兵户籍都是由各州管理,以至于有人既是州兵,又是府兵,而且也有时候因为职责不明,闹出很多麻烦。

    只是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妥帖的办法解决此类问题,各州刺史也是尽量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既是发生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过去。实在糊弄不过去,就报给朝廷,由宰相想办法,而宰相却一筹莫展,推给皇帝,皇帝又要御女又要考虑军国大事,怎么会把此等小事放在眼中,所以便不了了之。

    但如今,太子殿下竟然有了解决之道,只是如此一来,朝廷定然要设置一个专属衙门,如此一来便多了不少官职,可是朝廷每年的负担将会激增。如今又实行募兵制,需要一大笔钱粮,这又要把州兵分而治之,那得增加多少呢?

    娄师德最有发言权,他曾在河源进行屯田,深知屯田产出能够养活多少士兵,于是他站起身,躬身道:“殿下,如此一来,朝廷必然会设置衙门,而且这‘保安兵’是否也如同募兵一般都有兵饷?若如此,那朝廷恐怕难以负担。”

    武柲点头道:“娄相所说正是本王要让诸臣商议的第二个问题,改良耕作条件,让粮食亩产增加,本王希望的是粮食能够在三年内比之今日多上一倍,那么保安兵分而治之就能够得以实现。而且新募之兵的粮饷也会一一解决。所以本王肯请诸位大臣,好好想想,如何才能改善耕作条件,让亩产增加。”

    诸位大臣要是讨论起官职,谈笑起风雅,品评洛阳哪家花楼里的头牌水嫩,亦或是称赞哪儿的女冠色艺双绝,他们会是如数家珍。但要他们讨论起改良耕作条件,应对农事,这等田舍翁做的事情,却是难住了他们。

    顿时,诸大臣的脸上出现了惊异的表情,还有几许迷惑之色。

    武柲看到这些大臣的表情后,便是一愣,这些个大臣怎么呢?于是便问道:“诸位,难道本王所说有错吗?致使你等如此颜色?”

    顿时,诸臣摇头摆手,道:“殿下,非也,实乃臣下不知如何做!”

    武柲心中一愣,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几分,顿时站起身,说道:“你等自喻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敢问这农事是否是宰相之事?”

    诸臣见太子变色,随即躬身道:“殿下息怒,农事确实是宰相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