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明之战争领主-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这些天顾明棠在扶风城蹭吃蹭喝不知道有多么开心,这么一大早就要辞行,其中原由恐怕没他说得那么简单。
在方翎狐疑的目光中,顾明棠坚持了半晌还是忍不住笑道:“其实告诉你实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昨夜老夫收到了兵部一位老友的信鸽传讯,你的那一车红薯如今已经快要赶到赤龙城了,这两天随时可能有新的情报传来,老夫不回去盯着心里不安。”
方翎眉头一挑,如今朝堂之上文武双方关于顾明棠封侯的事正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沈富他们运送红薯的车队进京,赤龙城这一池浑水恐怕能直接炸开,只是可惜自己如今身在关外,这场大热闹终究是看不到了。
而与此同时,沈富和程竹两人为首的庞大车队也刚好抵达了赤龙城城西的大梁门,两个月前方翎就是从这里出发,赶往千里之外的扶风城。
而当天他在大梁门边邀月楼下所做的一首定风波也早已传唱大江南北,如今那扇提着定风波真迹的蜀锦屏风也被邀月楼的掌柜夫妻视为珍宝,等闲人难得一观,只是即便如此闻名而来的文人墨客依然络绎不绝。
此刻沈富和程竹这两个第一次进京的乡巴佬就站在大梁门前,看着面前熙熙攘攘的人流,满脸都是惊叹的神色,相比之下,程竹只是单纯对百姓的数量感到惊叹,而沈富则出于商人的本能,看着眼前的这座巨城满脸都是发现了一座聚宝盆般的惊喜神色。
而这两人连同数十辆马车就这么杵在大梁门前不远处,很快便引来了守城天武军士卒的注意。
沈富也就罢了,虽然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让他清减了不少,但那副心宽体胖的憨厚模样,让所有人看了他一眼便挪开了视线,但在沈富身边不远处,身材精悍的程竹和一众陷阵营的悍卒却让以城门尉老许为首的一众士卒不由皱起了眉头。
意态慵懒却杀机暗藏,犹如收摄鳞爪的虎豹,仿佛下一刻就要磨牙吮血,大杀四方。
而能被选拔进上四军之一的天武军,老许当年也是军中一把好手,只是因为帝国承平已久,拱卫京城四门的天武军每天的工作就是维持城门口的秩序,他们上回见血是在什么时候老许已经记不清了,但在看到这些悍卒的第一眼,他心中就不由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那是往昔对于战场的记忆。
“娘的,边军的杀才啊。”低声咕哝一声,老许将佩刀递给一旁的属下,空着双手走向车队,对于这些百战悍卒自己带不带刀区别不大,也没来由让人心生戒备。
走到程竹身旁,老许很是客气地唱了个肥喏:“这位将军不知从何而来,此番进京可有兵部的令信在身啊?”
甲士百人以上非有令不得进京是兵部颁下的铁律,老许扫了一眼这支车队,其中披甲带刀的杀才起码有两百多,这些人如果就这么空着双手赶来,那是万万不能放他们进赤龙城的。
冲老许回了一礼,程竹从怀里掏出一封加盖了定西军军印和兵部大印的文书递给老许:“某家是定西军所属,奉我家将军之令前来为官家献贡,这车队中十余架插着红旗的马车上装的便是贡品,万万出不得差错,还请将军行个方便,验看时不要伤损了车中的货物。”
仔细将文书扫了一通,老许闻言忽然微微一愣道:“定西军给官家进贡你们是顾帅麾下?”
“不错。”
老许闻言目光顿时玩味了起来,身为天武军军官,他的战力虽然不强但消息却足够灵通,最近这一个月时间,朝堂上文武两大派系为了这位顾明棠大将军封侯事宜吵得不可开交,而在这个时候顾明棠派出麾下亲信进京献贡,其来意就很值得深思了。
第一百零三章 一锤定音()
拉着程竹的袖子将他带到了城墙边的角落里,老许眼看四下无人,压低了声音问道:“既然是定西军的兄弟那就好说了,这些天,朝中文武大臣为了这事好几次险些大打出手,我天武军将军也因为这事很是吃了顿排头,顾帅选择这个时候上供,莫非这些贡品能助顾帅封侯?”
“十拿九稳。”
这些红薯的功用顾明棠从来没有隐瞒过他,程竹说十拿九稳还是谦虚了。
目光一凝,老许低声道:“兄弟你有所不知,所有贡品都需要经由礼部膳部司的手才能送进大内,但礼部尚书王肃可是反对顾帅封侯的为首几人之一,你在这个时候献贡,我老许用这颗脑袋担保官家绝对见不到这批贡品。”
程竹闻言不由眉头一皱,先前定西军可从来没有上贡这个说法,他也没想到其中还会有这样的关节,冲老许拱了拱手,程竹低声道:“还请兄台指点。”
“如今军方诸位大佬都在为顾帅封侯出力,如果兄弟你觉得这些贡品当真能一锤定音,不妨直接去皇城门口问问,皇城司、殿前司的诸位将军会给兄弟你支招的。”
感激地抱了抱拳,程竹连忙招呼一声,庞大的车队缓缓驶进了赤龙城,而老许也回到城门口继续当值,对于一众属下的询问他始终保持着缄默,只是在无人注意时,脸上才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而就在程竹同沈富分别后赶往皇城门口时,垂拱殿上的早朝也还在继续进行。
赤云帝国当代皇帝赵祯此刻端端正正地坐在宝座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殿中的一干朝臣。
登基十余年来,赵祯勤于朝政,虽然对外开拓不足但却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在他的治下,帝国北方、西北边疆的各处防线虽然依然处于守势,但像前朝被莽荒铁骑攻破长城,剽掠天下的惨事却是从未发生过,尤其是在任用了方蓝、顾明棠等一批干将后,帝国边防更是被打造得固若金汤,对外战争屡战屡胜,赤云国威也借此得以宣扬四海。
生得面容清秀大有文士之风的赵祯皮肤白皙,下颌生了三道清逸的长须直拖到胸前,身穿一件简简单单的赭红色朝服,端坐在龙椅上,自有一股帝皇的风范,只是此刻他微微眯着眼睛,显然没把心思放在朝议上。
这段时间,无论是每月朔望的大朝会还是每两天一次的早朝,只要君臣双方讨论完了每日的琐碎事务之后,文武两班朝臣便开始就顾明棠封侯之事展开一轮火药味十足的辩论。
文官封公,武官封侯已经是各自顶尖的爵位,赵祯在位十余年间步入公侯之列的也就只有湮天侯方蓝一人,而顾明棠戍边十余年,功劳苦劳确实都有,但是否足以封侯确实还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只是赵祯没有表态,底下的朝臣自然也就各自发表着意见,尤其是随着同平章事陈平和兵部尚书曹爽这两位文官武将的领袖下场,顾明棠封侯一事也成了文武双方角力的战场。
相比文官们引经据典,痛陈前朝武将为祸的旧事,一众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武将自然说不出那么多大道理,但他们就是咬死了有功不赏会令天下士卒心寒,却是让这事变得无比的纠结。
而就在龙椅上的赵祯以为今天的早朝也会在文武双方的相互攻讦中落幕时,一旁司礼太监郭淮快步趋行而来,凑到他身边低声道:“官家,方才殿前司传来讯报,顾明棠派人送来了十余车贡品,如今来人正等在殿外等候。”
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之色,赵祯皱眉道:“顾明棠这个时候献上贡品是什么意思?命那人将贡品交由礼部膳部司送入大内,打发他回转雁门关吧。”
见赵祯似乎有些不满,郭淮连忙低声说道:“那人随讯通传说此物虽是献于官家却能泽被苍生,请您务必赏眼一观。”
“泽被苍生?好大的口气啊。”赵祯闪过一抹感兴趣的神色:“也罢,宣那人进殿,朕便看看这东西是如何泽被苍生的。”
笑眯眯地应了一声,郭淮朗声喝到:“宣定西军特使程竹进殿!”
正纠缠地不可开交的文武大臣同时一惊,这个时候顾明棠会派特使进京,其来意可就很值得深思了。
其中以陈平、王肃为首的一众文官更是眉头一皱,这种意料之外的变数让他们心中不由闪过一抹不安。
只是无论他们怎么想也无济于事,一行人只能看着程竹抱着一只大瓮走进大殿,对着赵祯山呼叩拜。
“你就是顾明棠特使?起来说话。”
赵祯很感兴趣地看着那大瓮中的青翠秧苗:“这便是顾明棠的贡品?仔细说说这东西是如何泽被苍生的。”
冲赵祯恭敬地一抱拳,程竹朗声道:“此物名红薯,是月前征西大将军派兵援助扶风城子方翎大人时,从渭水北岸一个回鹘部族中缴获而来,据审讯回鹘俘虏得到的口供,将此物切块放入水中培育出芽后转入田土栽种,每亩地产量可达五百斤以上。”
大殿中的朝臣不由同时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如今虽然高居庙堂,但从前也是通过科举一步步爬上来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有在基层担任扶民官的经历,自然知道每亩地能产五百斤粮食是个什么概念。
而一旁面色森严冷厉,相比礼部更像是刑部尚书的王肃厉声喝道:“若是顾明棠为封侯位敢行欺君之事,可难逃国法如炉!”
程竹虽然不清楚王肃是谁,但看他位列文官队列前部也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当下连忙抱拳说道:“这位大人有礼,当日末将在扶风城中曾亲眼所见,这红薯根茎深植地下,重约半斤,若官家及诸位大人怀疑,可将此物刨出一看便知。”
见龙椅上赵祯点了点头,程竹麻利将那秧苗根茎旁的泥土小心拨开,随后抓着那青翠的根茎猛地一用力,已经将整棵红薯连根拔了出来。
所有人便看到在那连接着秧苗的根茎上正生有一颗长约半尺,还粘着少许湿润泥土的梭形物事。
位于武将行列首位的兵部尚书曹真向赵祯告了声罪,亲自接过这秧苗掂量一番,点头道:“刨去泥土和秧苗,此物约重半斤有余,而如果每亩地种植千株,的确可产五百斤以上。”
见满朝文武又是一阵惊叹,曹真冲程竹笑道:“这位壮士可知此物如何食用?”
“连皮烤制甘甜如蜜,我家将军先前吃过之后赞不绝口,削皮后生食、煮食皆可,另外这秧苗上的叶片炒制后也是道口味极佳的绿菜。”程竹说着冲赵祯抱拳道:“末将先前为取信于人,曾请宫中御膳监的几位公公烤制了一枚红薯,还请官家恕罪。”
“准备的倒是充足啊,无妨,让御膳监的人把此物呈上来。”
赵祯一笑,转头对侍立身旁的郭淮道,后者躬身应命,不到盏茶的功夫便端着一只红漆托盘返回了大殿。
“烤制后倒是成了这个样子”抓起那只软乎乎,还有隐隐热力散发出来的土灰色烤红薯,赵祯一笑,轻轻掰开就闻到一股极其诱人的甜香散发出来,同身旁的郭淮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闪过一抹诧异。
一旁的郭淮低声道:“老奴请为官家试菜。”
见赵祯点头,郭淮抓起半只红薯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赞道:“的确是香甜如蜜。”
说着三两口将红薯吞下,冲赵祯低声道:“老奴可断定此物无毒。”
赵祯闻言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郭淮修炼的功法有辨别毒物的功效,十余年来无一失手,他说这红薯没有问题,赵祯也就放心了。
轻轻咬了一口那红褐色的果瓤,融融暖意从胃中散发出来,让赵祯有些苍白的脸颊上升起一抹健康的血色。
很快吃掉了手中的半只红薯,赵祯用手巾擦着手,冲郭淮笑道:“准备拟诏将此祥瑞昭告天下,着鸿胪寺准备焚表祭祀皇天后土,另外”
目光转向御阶下的王肃,赵祯笑道:“等爱卿返回礼部,便为顾卿拟一个威风点的封号吧。”
王肃闻言连忙躬身应是,只是一张冷肃的面孔却不禁露出几分苦涩。
第一百零四章 振威校尉()
早朝上,无论是皇帝赵祯还是朝中的衮衮诸公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方翎这个关键人物,那封由方翎亲笔书写的奏章呈上去之后,赵祯也只是略微扫了一眼便放在了一旁。
程竹看得心中有些焦急,但他区区一个大头兵如果不是有顾明棠特使的身份根本就没资格出现在这垂拱殿中,此刻又哪里敢胡乱开口说话,等到郭淮尖声尖气地宣布散朝时,他也只能在武将队列的最末尾山呼叩拜,随后便被几位与顾明棠关系不错的军方大佬带离了垂拱殿。
只是在散朝后,用来供皇帝上朝前后稍作歇息的文德殿中,那封原先被弃置的奏章正被赵祯仔细地翻阅着,而执掌密谍司的司礼监郭淮则在一旁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仔细地汇报着扶风城密探近来传回的情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