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寒暄过后,知县全之焕命令师爷赵幼斌对李过等人妥善安置,并命人杀翻一口猪,宰了一腔羊,送到李过这里劳军。
全之焕等人自持身份,自是不肯陪着一个把总吃酒,只是将李过叫到身边,细细的询问洪承畴的大军何时能够到达。李过按照编造好的,对全之焕一一道来,最后,李过说道“大人,洪总督不日即可抵达,相信乱匪很快就能荡平。”
全之焕想听的正是这话,见李过如此说,想是河曲不会有危险,便与千总郑大山,守备江畅等人各回各衙,享乐去了。
而师爷赵幼斌安置完李过一行后,则要拉着聂心到私密处谈心。而聂心则执意要请李过一同前往,倒是令赵幼斌好生奇怪。赵幼斌心想,这个人不过是个把总,蚂蚱一样的小官,聂心如此傲气之人,何必对这不入流的小官如此客气呢?
李过推辞不过,只得暗中命令刘体纯小心戒备,若是被河曲的官兵看出端倪也好有所防范。刘体纯答应着,命令十来个精干的士兵跟着李过,保护李过的安全。
赵幼斌领着李过和聂心来到了自己的私宅,等到酒菜备办齐整,赵幼斌挥挥手,示意下人出去。
三个人喝了几杯酒之后,赵幼斌干咳了几声。
聂心明白“幼斌兄,不妨事,这位李把总跟我是过命的交情,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赵幼斌笑了笑,只好说道“聂兄,你不知道,这一年多来,我好生记挂着你。”
“让老兄挂心了。”聂心见赵幼斌说的情真,有些感动。
“我曾听说你被乱匪裹挟而去,后来就没了信息,真是担心。不知怎么你流落到甘肃了呢?这次随兵前来,定是辛苦,可曾见了总督行辕的张兄、王兄等人了么?”赵幼斌心中有些疑问。
“没见,这次来往匆匆,没时间与同乡聚谈,实乃憾事。不过,这次在河曲能与幼斌兄相聚,足可弥补遗憾了。”聂心笑笑“你说我被乱匪裹挟,倒也不假,不过倒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哦?”赵幼斌很是好奇。
“记得一年多以前,你我曾经相聚,讨论过天下的形势。当时你老兄说过,看情形,天下大乱似乎不止,我也深深赞同。这次误入乱匪之中,我却发现真龙了!”聂心意味深长的说。
“莫开玩笑。”赵幼斌摇了摇头“虽是乱世,大明却是好几百年的江山,还不至到不可收拾之境地。大明朝,怕是还长着呢。”
“幼斌,大明糜烂至此,已是人人皆知的秘密。你不要真的相信明朝长远了,就算是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起事到建国,也不过十数年的光景,当初谁见元朝能灭亡呢?”聂心正色说道。
赵幼斌点点头。
聂心接着说道“我记得当今崇祯皇帝登基的时候,当时的司天监观看天象,发现主星甚暗,客星夺主,自秦地有白光映入客星。当时司天监曾说,客星太盛,如不阻止,恐国不绵长。当时崇祯帝盛怒,杀了司天监,想掩盖此事,可毕竟泄露了出来。”
“嗯,当年天象确实如此。”赵幼斌记得这事“可你说的见了真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最开始我也不信,可是一见那人,初始不觉怎样,慢慢的发现此人龙行虎步,器宇轩昂,实乃人中龙凤。与之交谈,发现此人文治武功实在了得,竟有经天纬地的大本事。”聂心谈起李过,佩服之情溢于言表,倒不是因为李过在旁边而变着法奉承。
“怎么,有这样的人?聂兄才高八斗,那人能得聂兄如此赞誉,想是不谬。”赵幼斌有些不信。
“此人所说所做与常人大为不同,不满老兄说,我自诩心学真传弟子,可是与那人相比,如暗珠对明月,却是大大的不如了。”聂心说的倒也不假,李过虽然只是个普通人穿越,可是现代的知识,即使很普通也令当时人惊奇不已。
看着惊讶的赵幼斌,聂心又说道“更有奇者,有个渭南的秀才叫孙登科的,此人文章八股倒也不见得高明,但据说是自幼得家传的《甘石星经》,使得观星占卜之术炉火纯青。据他说,曾见白虎星宿曾笼罩那人帐篷,似乎要保护那人一样。我也夜观星宿,似乎确实如此。只是我对观星术研之甚浅,不甚了了,只是《甘石星经》却不可小觑。”李过听聂心说起孙登科将自己比作白虎星一事,不觉有些惭愧,不过孙登科那人倒是能胡说八道的,以后可以当宣传部长。
“真有此等人物降世?”赵幼斌听的手心冒汗。
“嘿嘿,我还没说完,你且听我说。”聂心制止住想要提问的赵幼斌,滔滔不绝的将李过的观点说了出来,这一讲,话题就停不下来了。
李过听的满意,因为不但聂心完全听懂了李过的想法,而且用当时的语言说出来,在加上聂心的修饰,竟比李过似乎讲的还明白。
李过心中高兴,见聂心和赵幼斌两个人谈在话头上,竟是酒肉一口不动,便独自一个,在一旁胡吃海塞起来。
待得吃得饱了,见聂心和赵幼斌两个还在磨磨唧唧的聊个不停,站起身来,对着两人一拱手,就要走出去。
聂心知道李过惦记进城的队伍,并不阻拦。
赵幼斌却是跐溜一下从角落里抽出一把刀来,对着李过说道“听了这么多事情,不立句誓言就想走吗?”
李过知道聂心在这里,自己绝无危险,只是笑笑,扭头就走。
聂心一把抱住赵幼斌,连声说道“自己人,不妨事。”将赵幼斌按在座上。
赵幼斌看着李过的背影,对聂心说道“此人遇事不急不躁,倒也不俗。”
聂心心想,我刚刚说的真龙就是他,能俗得了吗!
李过回到驻扎之处,刘体纯已经将营盘布置的很妥当。李过点了点头,回到帐内准备睡下,可是怎么也睡不着。
李过想的是城外。
李过此次入城,只带了一百四十人,这已经不少了,正常一个把总只有一百一十二人的编制。好在聂心以甘肃总兵幕僚的身份出场,多几个人倒也不足为奇。
其余的六十多人和二百多孩儿兵在黄秀和谷英的率领下,潜伏在不远的山坳里,以便作为策应。其实也是李过暂时不想让这些孩子们和黄秀有危险。可是这是黄秀等人单独在外宿营,能应付各种事件吗?另外,攻打河曲的农民军后天能到吗?
李过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李过不曾知道,黄秀他们不但没遇上危险,反而有了收获。
第二十一章 抢羊()
李过进入河曲城的深夜,黄秀和谷英安排好营盘,布置好暗哨,便各自归帐睡觉了。
黄秀正在睡梦中,猛听见外面有人低呼“嫂子,嫂子。”是谷英。
黄秀好一阵才反应过来,这是在叫她。
黄秀是女子的身份人人皆知,而又天天住在李过的屋子里,说黄秀和李过两个人没有关系,说破大天也不会有人相信。谷英虽与李过不是亲属,可他与刘体纯一样,自幼与李过长到一起,一直把李过当兄长看待。黄秀是李过的屋里人,谷英称嫂子也不为过。而且,谷英对黄秀恭恭敬敬的,完全服从黄秀的指挥。
“嫂子!”谷英又低声轻喊。
“什么事?”黄秀一边问,一边快速穿上衣服,走出了帐外。
“嫂子,哨探禀报,说是远处有很多牛羊的叫声,似乎有些人赶着牛羊向这边走过来。我已经命令士兵们做好了准备,是战还是走,还请嫂子示下。”谷英恭恭敬敬的说。
“是么?”黄秀对着这个意外的情况有些措手不及,按道理讲,他们应该进行躲避,以免影响进城的李过的安危。可是二百多人的营帐也不是说搬走就搬走的。
“准备战斗。”黄秀命令。
原来,这里是山、陕,蒙的边界,虽说边界防守严密,可是仍有人在此出入。一部分人是为了活命,跑到蒙古境内,也就是所谓的走西口。而还有一些人则大大方方的出入关口,那就是商人。
一直以来,人们将河曲、西口的长城以外叫口外。口外没有别的,有的是的是蒙古族的牛和羊。而山陕一带的人们喜食牛羊肉,更远一些,甚至有的商家将口外的牛羊送到京城。口外的牛羊吃的是丰足的水草,加上游牧部落的放牧,使得口外的牛羊肥而不腻,没有膻味,极其有名。
从口外将牛羊运送过来,没有其它的法子,只能是赶!
一般来说,商家会派一名掌柜带上些护卫,然后再雇一些健步。那些健步负责赶羊。赶羊的习俗直到近代才渐渐消失。而当时有实力赶羊的基本是大的商家,小门小户的赶上两只羊,半道羊被抢了不说,甚至有可能丢了性命。
而那些与口外进行贸易的商家实力都是不错,而且他们与有名的农民军和官府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商家是山西人,也就是晋商。这一切,都是由晋商中最有名的山西八大家把持着。
今天赶过来的一批羊正是山西八大家中,实力最大的范家的货物。因为听说陕西的农民军要进入河曲,范家的东家范永栋决定在农民军进入河曲之前赶过一批牛羊来。范永栋的眼光一直不错,匪乱至河曲,短时间没人肯运送牛羊,他相信羊肉的价格一定能够上涨。所以,范家这次从口外赶过来的羊是最大的一批。
负责管理赶羊的是范家的掌柜钱多多,钱多多本来是范家的大掌柜,因为与东家范永栋在一些原则上的事情上产生严重分歧,所以从大掌柜变成了二三流的小角色。他们产生分歧的原因就是满清,此时的满清叫后金。
范永栋是纯粹的商人,两个字,赚钱。尽管大明与满清处于敌对状态,可是范永栋毫不理会,依然与满清互相贸易。这本是商人为了逐利而已,但是范永栋竟然充当了满清的探子,将当时自己所知的明朝内部的事情都告诉了满清。
这是大掌柜钱多多所不能容忍的,钱多多虽然是商人,但是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主要的是民族大义上绝不含糊。
因为钱多多做生意、经商确有独到之处。所以,即使范永栋与钱多多分歧严重,范永栋也没舍得将钱不出赶出范家,而是将钱多多派到西口这条商业线路上来,身份地位也低了很多,以示惩戒。钱多多并不在乎,因为他不想给范家干了!
不过此时钱多多并没在赶羊的商队中,他早就带领着几个护卫赶到前面的巡镇去为商队做前站。进入口内之后,钱多多出听说陕西的农民军要到河曲来,便催促着商队快速前进,而他则不时的赶到商队的前面做准备,以便商队到达后快速休息,然后快速赶路。
现在率领商队赶羊的是护卫队长带着十几个护卫和三十几个健步,他们进入口内后就放松了下来。现在陕西的农民军还没到,山西地面上,商家与官府接触的极为密切,即使是普通的商家也有一两个靠山,更何况这是大名鼎鼎的范家的货物,谁人敢劫?
但是错了,商队遇上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的黄秀和谷英。当然,如果李过在此,他们更跑不了。
当四周想起隆隆的马蹄声时,骑在马背上打瞌睡的护卫队长清醒过来,不好!有劫匪。
“我们是山西范家的人!”护卫队长在黑夜里大声的喊道。
“去你娘的?爱谁谁!老子是三边总督洪承畴大人的人。”黑暗中传来细声细气的说话声,是黄秀。
“哦,自己人,我们东家范永栋和三边监军卢久明大人是知交,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护卫队长打出牌号,既然是洪承畴的人,那就不怕了。那洪承畴虽是三边总督,可作为三边监军的大太监卢久明的面子可是连着天的。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护卫队长想的那样,这群兵来势凶猛,两个护卫无意识的拿着刀比划了两下,立刻被砍落马下,护卫队长立刻一动也不敢动,两个机灵的健步偷偷的倒在地上装死。
护卫队长心里暗骂,奶奶的,敢砍范家的人,活的不耐烦了。
只一呼哨的功夫,商队被缴了械。
“我要见你们的头!”护卫队长被拉下马,摔了一个趔趄,不免生气。
火把渐渐点亮起来,护卫队长被带到一个小校的跟前。护卫队长看看这个小校,身材瘦瘦的,眉目倒还清秀。
“我们是范家的人!”看着面前的小校样子并不凶狠,护卫队长喊了起来。
“我们和卢久明大人是朋友!”护卫队长越发的放恣起来。
“请你们立刻放了我们,我相信我们还能做朋友!”护卫队长继续说着。
“闭嘴!”那瘦弱的小校嗖的拔出腰刀,护卫队长立刻闭上了嘴巴“我倒是想放了你,可是我还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