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搜寻的任务继续下去。

    继续寻找也有了一些结果,当初掉到黄河的七八个弟兄已经找到了几个,虽然面目全非,好在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有证明身份的铁牌,让大家知道他们谁是谁。

    只是李过和扎布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一天,又来了一艘被征集的渡船。这一带的船只大部分都应征而来,不是为了别的,银子给的足,每月供吃供喝还有二两白银的收入,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

    摇船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随口向接待的士兵问道“你们说找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孩子的尸体会重重有赏?”

    士兵点了点头。

    老者叹了口气“那两个人如果是活的,是不是也有赏呢?”

    接待的士兵见老者话里有话,连忙去报告。

    聂心和张鼎立刻将老者请了来,柳如是和郝千斤也都赶了来。

    “老伯,你说什么?你看到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张鼎问的糊涂,黄河之上,父子一起过河还是常见的。

    “对啊,不过他们真的快死了。”老者回答。

    “嗯?老伯,你且不急,你仔细想想,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哪里遇见他们的?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张鼎劝老者不急,自己却有些着急起来。

    “哦,那是在n天前,我在下游摆渡,谁知河面上漂过来两个人,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半大孩子,我以为他们是死尸,便用撑船的竹竿戳了那两个人几下,没想到那个小孩竟然动了动,便将这两个人捞了起来。”

    老者一说完,众人的心都砰砰的直跳,因为老者说的,时间和地点都对。

    “那他们人呢?”张鼎的眼睛瞪得溜圆。

    老者看的有些害怕,忙说道“这不碍事吧。”

    “不碍事,老伯,你快讲,要是事情是真的,重重有赏。”张鼎直接丢下一锭银子,足有十两。

    老者看见银子,眼睛放光,便讲了起来。

    那一日,老者将男人和小孩捞了上来,都拖到了岸上。小孩吃水不多,一会便醒了过来,可是那男人腿上鲜血直流,虽然有气,但看样子不是很好。小孩清醒过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趴在那个男人身上直哭,连声叫着李爹!李爹!

    张鼎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连声的催问“快说,后来呢?”

    柳如是拦住张鼎“小鼎子,你莫急,听老人家讲。老人家,你快说啊!”

    “这也对亏了摆渡过河的客人,要是他们不同意,我也不肯将这两个半死的人捞上来的。”老汉接着讲了下去。

    摆渡的客人中见小孩哭的凄惨,有一个像是懂点医术的,便给那要死的大人把了把脉,说道“这个人没死,但是看来想要救活他,得到前面县城的药铺买几味药了。”

    于是,那些摆渡的客人便将那个要死的男人找了个木板抬走了,那个十几岁的孩子也跟着走了。

    “老伯,你知道他们去哪了?”张鼎又递给老汉一锭十两的银子。

    老汉接钱到手软,连忙把那锭银放到怀里“这我可不知道了。”

    但老汉接着说道“可我知道,将他抬走的那伙过河的人都是一起的,这些人都是江湖上打把势卖艺的。他们的头是个大姑娘,这大姑娘生得俊,爱穿一身红衣服,人人都称她为红娘子!”。。

第二百七十七章 还没有找到李过() 
78_78398老汉将自己所见到的事情讲完后,立刻听见一阵嚎哭。

    柳如是和塔琳娜两个女人互相依偎着,不住的抽咽。聂心则是一边喘着长气,一边放声痛哭。郝千斤咧开大大的嘴巴,嚎的撕心裂肺一般。

    张鼎却一边笑着说道“我早就知道我李爹是不会死的!”一边说,一边擦着眼睛里滚滚流出的热泪。

    老汉见此情形,心中打鼓,眼前的一切不知对他来说是福还是祸。走又不敢走,待在这里又害怕。虽说附近的百姓都说,这些官不官匪不匪的家伙从不扰民,也不滥杀无辜,可是眼前的这些人癫狂激动的样子实在是怕人的很。

    等到哭声小了一些,老汉战战兢兢、自降辈分的说道“各位爷和姑奶奶,要是没有事,小的先行告退了。”

    “等等!”柳如是连忙叫住了老汉。

    老汉一惊,随之一喜,因为老汉听到柳如是说道“赏!重重有赏!”

    于是,柳如是、聂心、张鼎和郝千斤等人纷纷掏出钱来,足足赏了老汉二百多两银子,老汉拿银子拿到手软,一辈子也没见到过这么多的银子呢!

    “老伯,劳烦你带我们去发现那两个人的渡口。”张鼎吩咐。

    老汉乐的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到了渡口处自然没有李过的踪迹,于是众人便去了附近叫白县的小县城。

    白县的县令很是警觉。骤然看到来了两千多骑兵,当即将城门关的紧紧的,任凭你城外乱纷纷。我在城内乐逍遥。

    聂心等人见状,连忙把兵马撤走,然后,张鼎带着几个机灵的士卒,换上普通人的装束,进城寻找李过去了。

    因为老汉说过,红娘子那些卖艺的是将李过抬往白县买药医治去了。所以,张鼎便带人。去了医馆药铺,打听李过的下落。好在事情过去的时间并不长,有一个药铺的伙计回忆起,多日之前是有这样一群人来过。

    “那这些人去哪了?你说的受伤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张鼎问道。

    “那些人在县城卖了几天艺。便走了,具体去了哪,我可真的不知道。不过受伤的那个人应该没什么大碍了,还是我给他上的药,性命是没什么的。只是那伤口很严重,虽然死不了,可是一时半会的走不了路了。”伙计回答。

    张鼎等人继续在白县城内外查找,李过并没找到,可他们在城东门不远处看到了一个标记。城墙上画了一个白色的圆圈。圈里写了一个过字。虽没找到李过,张鼎等人放下了心,那是他们联系的标记之一。是最重要的标记,是为了说明李过在此的。

    不过圆圈下面画了两个竖,那意思是说李过已经走了。

    张鼎回到营中,和聂心等人一商议,决定将兵马分成若干小队,以白县为中心四处寻找李过。众人撒网一般的找开了。可是,除了发现了几个写着李过的白圈。李过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了。众人满怀希望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坚定的寻找着。

    因为担心李过会有危险,聂心等人不敢吐露李过还活着的消息。他们穿着明军的装束,去寻找红娘子,因为很有可能,李过在红娘子那里。

    。。。。。。

    聂心等人知道李过没有死,可天下的人却都以为李过死了。经河南巡抚常道立向朝廷的奏报,李过身死的这件事情,像是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海内,也让世事时局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

    崇祯对于李过的死,自然是喜出望外。自从梦见了白虎吃猪,崇祯对李过便极其的反感和恐惧。崇祯将李过死了的事情确认无误后,一向节俭的崇祯,特意在宫中大摆筵宴,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虽然后来常道立的奏报说,李过的残部将怀庆知府田敬贤杀死,但崇祯是不以为意的,只是为了安抚田妃,这才将常道立发配。

    崇祯也找来钦天监袁一星,为自己观星占卜。

    袁一星听说李过死了,不觉一愣,心里暗自琢磨,那李过自己是见过的,不是短命的。自古长寿的面相是耳长垂肩、眉长过眼、枕骨圆满、耳中长毫、法令深长、地阁宽厚、面起重城,这样形容有些夸张的,但李过的面相却与此相符。

    袁一星掐指一算,总感觉李过未死,便对崇祯说道“万岁与李过并无干系,他生也罢死也罢,总之要防备西北的方向。”

    崇祯冷哼了一声。

    。。。。。。

    后金皇太极听说李过的死讯,哈哈大笑“从此少一劲敌也!”

    一旁的大贝勒代善不解“那李过只是明朝的一名将领,何足道哉!”

    范文程微笑捻须“非也,这个李过不比他人,事事敢抗命不尊,说明此人有野心,所以,我们想用对付袁崇焕的方法、对付他一直未能奏效。而且此人雄才大略,手下一干人等各个了得,若他不死,倒真的是个大大的后患。”

    大贝勒代善笑着说“那不正好,反正他也死了!”

    皇太极君臣几个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吩咐下去,派人火速赶往广西,我们不能一直暗地里学习李过,我们还要收编他的人!”皇太极命令。

    “是!”

    。。。。。。

    还有一个人,极为关注李过的动向,这个人是郑芝龙。

    郑芝龙兵力雄厚,这个人也很有本事,既有韬略,也很善战,尤其是水战,因为他本就是海盗出身。

    郑芝龙和李过一向相安无事,是因为彼此并没有厉害冲突之处。

    不过随着李过占领马六甲,郑芝龙突然感觉到了马六甲的重要性,过往的船只都是要上税的,就连郑芝龙的船也要上税,尽管郑芝龙的主要生意只是在南洋。

    所以,郑芝龙开始筹划着吞并李过在沿海一带的据点。

    。。。。。。

    在广西,听到李过的死讯,众人先是吃惊,后是担心,李过可别真的出什么意外啊!

    李过的正配夫人黄秀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前往河南,询问消息。回信说“李过没死,只是失踪了,会尽快找到李过回广西的。”

    在广西的黄秀、刘体纯等人见到这封信,更加的担心了。

    经刘体纯提议,李过的儿子李太平又一次代领了李过的权利。

    。。。。。。

    李过依然没有消息,在河南的聂心等人将目标锁定到了红娘子的身上,可是奇怪的是,在附近一带,红娘子也没了消息。。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粒米() 
李过是让红娘子救了么?不错,正是如此。

    红娘子,是江湖上跑解卖艺的,这在当时很常见。她们主要表演的节目和现在的马戏大体差不多,每个人手里都有些真功夫。她们的马戏班叫德义班,红娘子是班头。

    戏班子里有十几个人,大多都是同门的师兄弟妹,有两个还是红娘子的师叔。红娘子自幼便跟着师傅闯荡江湖、学艺卖艺,功夫最为了得。除了刀枪剑戟之外,马术和绳技最为了得。绳技类似于走钢丝,只是当时没有钢丝,而是绳索。

    红娘子在德义班并不是年龄最大的,她刚刚过了二十岁的生日。她也不是辈分最高的,毕竟班子里还有两个师叔。只是由于红娘子的功夫过硬,而且为人识大体,豪爽仗义,才在红娘子的师傅死后,被推举为班头的。

    尽管红娘子是江湖儿女的性格,但容貌却是如花似玉的。为此,曾有轻薄的公子想要对她挑逗,结果都被红娘子狠狠的教训了。红娘子深知,江湖险恶,所以,她一向注重言谈,行的端,做得正。但对不相干的人,总是冷冰冰的样子,可其实她是个很热心的人。

    渐渐的,在红娘子的带领下,德义班闯出了一点名气,而红娘子因为爱穿一身红衣,被称作红娘子,她其实姓李,闺名月娥。

    那一日,在渡口坐了船,发现了溺水的李过和小扎布。红娘子动了恻隐之心,便命艄公将李过二人救了上来。

    李过的伤势较重,红娘子便命人将李过抬到了附近的白县。在白县给李过医治。

    当时,李过的神智还未清醒。小扎布在一旁哇哇的痛哭。

    红娘子一旁安慰小扎布道“没事的,你爹爹是不会死的。”

    可是听见小扎布一直喊李过为李爹。便好奇的问道“难道这不是你的亲爹爹?”

    “不是,我的亲爹已经死了,这几年一直都是李爹养活我。要不是我落水,李爹为了救我,他怎么会有事呢?李爹!你不能死!呜呜~!”小扎布想起李过救自己的情形,哭的更加的伤心了。

    红娘子自幼失去了爹娘,与小扎布也算是同命相怜,听到扎布痛哭,自己心中也是发酸。自己便是由自己的师傅养育成人的。师傅在她的眼中便和父亲没多大的区别。而看扎布对他的李爹如此看重,想必这姓李的一定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只是扎布并没有说出李过的名字,虽然都管他叫小扎布,但毕竟也是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了,也知道保护李过的安全,不肯吐露李过的一点信息。

    李过也很快清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扎布和一个如花似玉的红衣少女。等弄明白事情的经过后,李过对红娘子真诚的说了些感谢的话,便想着离开。可是,李过发觉自己动不了了。

    “没想到你还是个急性子人!”红娘子嫣然一笑,既然这姓李的不是坏蛋,是好人。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