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修改。

    临了,李过告诉毕懋康“你只管大胆放手去做,不管是人力、财力、物力,我都给你绝对的支持!”

    毕懋康神色凝重,深感责任重大。

    而李过交代完任务后,自己忙自己的去了。当时还在忙着造船。

    这一日,聂心和刘体纯和聂心等人从各处赶来,向李过汇报各处驻军、农耕等事宜,李过便偷了个闲,听完汇报后便招待他们吃饭。

    这时,毕懋康拿着一个长条形的包裹,笑嘻嘻的来找李过。

    李过看见毕懋康,便招呼“来,老毕,一起来吃酒。”

    毕懋康摇着头,兴高采烈的对李过说道“虎爷,成了!”

    “成了?”李过立刻醒悟,一定是自己设计的枪械造出来了。李过顿时大喜,站起身来,继续问道“真的成了?这么快?”要知道,这只刚刚过去一个多月。

    “成了!除了膛线不好做,其余的还不难。”毕懋康不住的点头,并把那包裹打开。

    刘体纯等人觉得好奇,纷纷前来观看,只见毕懋康手里是一支奇怪的枪。这支枪的枪管似乎并未固定好,连接在枪把上的一头,好像是折了,斜斜的垂了下去。

    这是什么破枪,众人看不出端倪。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后发式线膛燧发枪(三)() 
只有李过知道毕懋康手里拿的是什么枪。他接过枪来,不错眼珠的看。

    “你试了没有?”李过瞪着眼睛问。

    “试了,我足足试了十次!每次都能打中二百米开外的东西,而且威力十足!”毕懋康老老实实的回答,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可不敢到李过这里炫耀。

    “好,那你就给老子展示展示。那边树上有个老鸹窝,你把老鸹窝里的乌鸦打下来!”李过指着远处的树。

    毕懋康动作熟练,只鼓捣了片刻,便已经准备好,对着树上的那只乌鸦放了一枪,砰!的一下子,把那只乌鸦从树上打了下来。

    众人大惊,射的可真准,而且竟然射那么远,可是,怎么没看见毕懋康往枪里装火药呢?

    刘体纯拿过那枪,翻来覆去的看不明白“这枪倒是奇怪的很,竟然射那么远,怕有二百米了!”

    毕懋康欠身微笑“刘爷,我做过实验,这枪在二百五十米的距离打死了一头驴!”

    “啊,了不得。”刘体纯不住口的称赞。

    毕懋康谦逊的说道“要说了不得,还是咱们虎爷了不得!这枪是他设计出来的,我也只是照葫芦画瓢。”

    众人对李过的眼光愈发的崇拜。

    李过此时高兴之至,哈哈大笑,随即命令道“毕懋康,我现在命你全权掌管枪械司,枪械司从此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除了我之外,你以后可以不受任何节制。”

    毕懋康听后不觉大喜,要知道这可是极高的荣誉。毕懋康被李过绑架到广西。虽然待遇很好,可地位却大大的不如,只是掌管工部的宋应星管制的枪械司中,主管燧发枪的小角色。而如今可以直面李过,并掌管一个独立的部门,与以前是大大的不同了。

    “不过,你得搬家了!”李过沉思了片刻。说道。

    李过命令,毕懋康的枪械司将抽调大批的工匠。单独建制。而且,李过特意派了一个小校,带领五百兵丁,专门负责枪械司的安全。枪械司也同玻璃厂一样。都将安置在一个环山的盆地之中,外人不准进,里面的人不能出来。当然,那些工匠都有极好的待遇。

    李过知道,自己设计出来的枪是一个突破,这枪的威力巨大,但制造起来却极其简单,按照当时的技术,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所以。李过需要严守秘密,他要像自己的玻璃厂一样,严密的保护起来。

    李过的枪设计简单。

    首先。把用蒸汽锻压机锻造好的、长度适宜的精钢板条,将它围在心棒(一根直径适当的长铁棒)周围锻造成圆柱形,然后,通过对圆柱形的铁板加热、并进行高温锻造,使接缝熔合,从而形成坚固的铁管。这样的铁管的口径是统一的。为了让铁管更牢靠。铁管外也用高温之法,锻造了围住铁管两个钢条。使枪管更加的结实。这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这种方法当时已经有了。

    然后,在稍细一点的铁棒上镶嵌大小适宜的金刚石,用固定的角度缓慢旋转着一次一次的划割已经打磨光滑的枪管内壁,这是很费功夫的。膛线的一条阴线至少要划割一百五十次。

    因为有固定的卡盘与等距的卡尺,所以,膛线的距离和深度都差不多几乎一致的,这样,线膛枪最重要的枪管就造成了。

    但这不是最了不起的发明,李过引为自豪的是他发明了简易的子弹,是那种有弹壳的子弹。

    子弹的弹壳是用黄铜制作,因为黄铜的质地要比其他东西软,又容易成型。弹头的形状与弹壳的形状跟后期真正的子弹形状差不多。

    弹壳的前端较小,镶嵌着弹头。弹头其实分为两部分,现在融为了一体。弹头的前端部分是半锥形的铁弹,略微稍小,与枪管的内径大致差不多。弹头前端用铁做,是因为铁的硬度较高,能有效的穿透敌人的衣甲、打死打伤远处的敌人。

    弹头的后面是已经融合到了一起的铅,要略微大一些。

    紧挨着弹头的弹壳里,装满了紧实的火药。当火药爆炸后,会形成巨大的气流,使得弹壳前面的弹头,受到巨大的爆炸力,快速的发射出去。

    因为弹头的铁质部分跟枪管的口径几乎一致,枪管磨损不大。而弹头后面的铅质部分稍大,在高爆高压之下,质地很软的铅、顺着枪管里的膛线改变形状,并使子弹飞速的旋转击出,使子弹的飞行更加的稳定和快速。

    唯一与真正子弹不同的是,这枪的子弹弹壳没有底座。弹壳的底座用硝化纸来密封,防止里面的火药泄露出来,并在硝化纸上附着了火药,这样,当燧发枪的撞锤击打出火花,就引燃了硝化纸和火药,紧接着点燃了弹壳里的火药,射出了子弹。

    有弹壳的好处很大。

    第一节省了时间,弹药都是装好的,直接把子弹放进枪管就行了。不用拿着散火药往枪管里倒,也不用往里面放弹丸。

    第二,有了弹壳,可以不必经常拿着通条清理枪管,火药爆炸的残渣都留在弹壳里。

    第三,弹药的爆炸力受到弹壳的缓冲,对枪管的损伤极小,延长了枪管的寿命。

    更为与众不同的是,这支枪是从后面装子弹的。

    因为弹药是在枪管后面装的,所以,用卡槽连接,可自动伸缩的枪管在装进子弹后,向后推进钢槽里顶死,再用简易的卡子能将枪管锁死,保证了枪管的密闭性。经过打磨的钢槽和枪管有着严格的间隙,使得弹药的压力更加的不会泄露。

    这样,李过自己设计的枪就造成了。这种枪因为有膛线,因为有现成的子弹,所以打得准,威力大,射的远,发射快。

    李过在后期训练士兵时发现,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这种枪每分钟平均能打六发子弹,最快发射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发,这可是相当了不起。

    这种枪械的发明改变了战斗和战术。

    当其他人问李过,这是什么枪,李过想了想,就叫后发式线膛燧发枪吧!

    可大伙觉得麻烦,重新给这枪定了名字,虎式枪!

    虎式枪的成功,也使李过将这种理念用在了大炮上,大炮的炮筒很粗,做膛线反而容易得多,而炮弹的形状也不是一个圆铁球了,也是类似带弹壳的圆锥形炮弹。当然,大炮也都改成了后装弹,炮筒后端是一块粗放厚实的圆钢槽,稳固的勾子和卡子可以灵活的随时随地的打开,方便装弹。

    这样的火炮射程极远,威力惊人,也被人命名为虎式炮。

    李过现在的那艘蒸汽轮船上,装的都是虎式炮!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天真的想法() 
整整很长一段时间,李过突然消停了起来,不再打打杀杀,惹事生非了。而且,不时的给崇祯送点贡品什么的,当然,是以广西布政使涂绍煃名义,下面加了李过的署名。

    对于这样的情况,崇祯和明朝的大臣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莫非这李过忠心萌发,转了性了?崇祯便想,可能这李过年长了几岁,也懂得三纲五常了。

    其实,对于李过,崇祯早就想把他除去,但除去李过的时机早已不在了。

    早在山陕,李过战败之后,崇祯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当时李过的实力很小,尚不足威胁到大明江山,加之李过打败了后金鞑子,在当时声望极高,钦天监也说明李过并不是崇祯的敌人,崇祯这才作罢。

    但等李过在广西站稳脚跟、崇祯又想着除掉李过。可是,安南战事骤起,李过征讨安南,崇祯觉得,让李过与安南人消耗实力,不失为上上之策。而且,山陕一带的农民起义军早已呈现燎原之势,那遥远的西南荒僻之地不是崇祯考虑的重心。

    另外,李过虽有很多违制之处,但还从没明目张胆的造反,这也造成了崇祯的犹豫。

    可是听闻李过的羽翼渐渐丰满起来,崇祯又有些担心了。于是,崇祯便向广西派驻官员,以接替李过的职位,但这些官员不是在半路上遭遇不测,便是在到达广西后消失了。

    崇祯便想将广西布政使涂绍煃调离。派一员能干之臣弹压李过。可到了后来,涂绍煃也拒不奉诏了。接替涂绍煃的官员也如接替李过的官员一样的下场。

    这可怎么办?总不能派兵把李过逼反了吧?再说,中原弥乱。哪有实力顾及偏远的广西呢?崇祯便打消了杀死或治罪于李过的念头。甚至,李过在河南、武昌弄出一些小乱之后,崇祯不但不治罪,反倒封了李过为安南王。

    听说李过经常驾着船在海外闹腾,崇祯反倒放了心。

    此时,令崇祯恨恨不已的是后金。

    原来,崇祯九年。请太宗皇太极派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六月二十七日,阿济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杀死明巡关御史王肇坤。七月,清兵侵入京畿入京畿,攻陷昌平、良乡、顺义、宝坻等众多州县。杀死劫掠官民无数。

    而在崇祯九年的十月,皇太极称帝于盛京。改国号“后金”曰“大清”了。关外建州的叛乱始于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距今已经有五十四年,几十年来越剿越乱,现在大清成了真正的后患,让崇祯日夜烦忧。

    崇祯十年正月,乾清宫早朝,崇祯心中虽是忧郁,但依然强打精神。面对着朝臣们的礼贺。崇祯打心眼里不耐烦,这些人说的都是空话。

    崇祯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四周,众大臣这才闭上嘴巴。

    崇祯缓了一会。方才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对于当今天下,众卿以为如何啊?”

    温体仁见无人回话,便说道“自帝登基以来,勤勉政事,当今已有见效,自去年正月起。总理卢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扫荡山陕巨寇李自成部,将其击溃。至今也无大乱。虽说贼寇张献忠在去岁侵扰四川,但总兵左良玉也把他打败。所以说,中原局势应无大碍。”

    崇祯点点头“可关外的建州满人在去年的五月到七月之间,入侵京畿,十月又自立国号,着实可恨!当派兵马剿之。”

    听说崇祯想打后金,也就是当今的大清,兵科给事中马明耀说道“建奴虽是可恶,但现在还应以平定匪乱为先。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大大小小的匪众,虽然被打败,但斩草未除根,恐留后患!”

    户部侍郎田焕成也奏道“去岁因国库空虚,已经御览,着令各州府加派银共二百九十九万三千余两,尚大大不足,如今中原各处匪乱未靖,在此时对建奴用兵,耗费巨大,恐不能支。”

    首辅温体仁深得崇祯信任,也说道“自攘外必先安内,等匪乱彻底平复,再举倾国之力征讨建奴,大事可成。”

    崇祯叹了口气,当今的局势正是如此。

    这时,一个叫孟远的御史突然说道“圣上,久闻现任广西按察使的李过英武好战,不如将他的人马调到蓟辽任上,以广西之兵来讨伐建奴,不知可否?又,福建水师游击将军郑芝龙据说实力强大,所辖人马有二十万众,各色船只有三四千艘,调他北上,与李过水陆并进,关外之乱可平矣!”

    崇祯听罢后,默不作声。

    而朝堂之上,各个朝臣因为此议竟然吵了起来。

    一派朝臣说道,那李过一直不受节制、号令不尊,想必一定包藏祸心。而郑芝龙虽只是个水师游击将军,但东南沿海其实已在其掌控之下,据传,便是福建的巡抚、布政使之流,也任由郑芝龙的摆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调这两个人来,实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