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禀大人,小的在团练使江畅大人手下担任把总”

    “你有这等武艺,当个把总可惜了,河保营千总被杀,我抬举你做个千总如何。”曹文昭看向李十二。

    “大人恩德,小的没齿难忘。”李十二目光炯炯。

    “嗯,你要好好练兵,练出一直精兵来,保护河曲,你要是勤勉,日后我依然会抬举你,你起来吧。只是我们还要剿匪,不能给你留下人马。河保营的兵丁你去亲自招募,我会给你留下兵饷,你当千总的任命相信不日即可到达。现在河曲也划归我三边管辖,我的推荐,想必洪承畴大人定会应允。”曹文昭吩咐。

    “谢大人。”李十二高声叫道。

    曹文昭转向知县全之焕与团练使江畅“骂了一句,都给我滚起来,这次的罪责暂且记着,下次决不轻饶!”

    全之焕和江畅听见曹文昭这样说,知道没事了,赶紧爬起来,向曹文昭连连告罪、称谢。

    。。。

第三十二章 渐渐改变() 
李十二跟着河曲知县全之焕、团练使江畅去河曲城见曹文昭是早就定好的事。

    李过早就知道王嘉胤守不住河曲,便一直谋划着派人渗入河曲城内。利用全之焕和江畅的身份,是再好不过的掩护。这也是全之焕、江畅没被杀掉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因为这两个人除了贪些财,民愤倒不大。

    最开始,李过想亲自去见曹文昭,打入河曲内部,但包括黄秀在内所有人的强烈反对。原因无它,怕李过涉险。

    黄秀在被窝里偷偷抹着眼泪,“你也是快要当父亲的人,不为我着想,也要为儿子着想。”

    李过一愣,轻轻的推开黄秀,光着屁股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我快要当父亲了?你有了?你怎么知道是儿子?”

    黄秀含羞点头,“我想一定是儿子,俗话说,酸儿辣女,这些日子一直喜欢酸食,想是不差。”

    李过赶快又钻进被窝,抚摸着黄秀的肚子,心情激动,自己也有孩子了,真是可喜可贺之事“无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喜欢的。”

    黄秀却不这样想“这一个一定是要给你生个男孩的!”

    李过笑笑,这种事还能由得你?

    黄秀怀孕的事一传开,众人大喜。众人也极为迫切的希望黄秀能生个儿子,儿子,意味着传承。倘若李过真的能继承大统,子嗣就代表着王朝的延续。所以,黄秀怀孕不单单是李过自己的事,更是大家的事。

    在这样大事面前,众人更加反对李过冒险了。

    于是,办事很周到的李十二获得了这项任务。李十二被曹文昭任命为河曲城中河保营千总后,立刻派小信使前来老虎屯大营向李过报信。

    那信使是一直跟随李过的老部下,叫牛得草。李过曾跟他开玩笑,“牛得草,这年景天下大旱,你可有草料吃。”

    那牛得草甚是憨厚,嘿嘿一乐“跟着小李将爷,不但吃得上草,还要吃肉哩!”

    李过见是牛得草前来报信,放下心来“得草,看来一切顺利。”

    “可不,将爷,李十二爷已经被曹文昭任命为河保营的千总了,全之焕和江畅的位置没动,依然是县令和团练使。”牛得草心里高兴。

    李过点点头“这事办得好,得草,你回去告诉李十二,现在首要的是安抚百姓,很快,我也会亲自带人到河曲,去做一件大事!”

    于是,牛得草带着李过的信函又快速的回到了河曲,向李十二复命。

    李过所说的大事却是真的大事,那就是李过谋划已久的土地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封建社会最为严峻的问题,社会矛盾的根源全在于此。改革土地的政策,在封建统治阶级中,也不时的颁布关于土地的法令,但那些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作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这是因为当时的人所处的时代,不能从根本上明白土地矛盾的实质原因。李过是知道的,但李过穿越以来发现,有时候完全按照现代的思想去讲道理,不但会让人感觉自己有病,而且起不到效果。所以,现在河曲的条件尚可,李过决定在河曲做实验。

    要想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固有的思维,第一,要由政府出面,现在李十二、全之焕、江畅是河曲最大的官,就好办的多了。第二,要有强硬的武力,任何事情的改变都需要付出代价,何况土地这样的大事,是需要杀些人的,李过号称一只虎,现在叫虎爷,很虎!第三,李过发现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迷信!有时候讲道理不如迷信来的快,这个时代的人,从皇帝岛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不相信神仙鬼怪的,迷信的很!孙登科更是如此,指导指导他怎么宣传,他会做好的。

    其实,真正解决土地这一矛盾的人,却是近代的伟人毛**,他提出来的土地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未曾解决的问题,也使得毛**在当时拥有了民心,夺取了天下。

    李过就是要像伟人毛**那样,土地革命,但李过的方式方法略有不同。

    河曲,是李过现在真正能够控制的地盘,李过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计划。

    李过决定去河曲。

    出发前,聂心将李过对外的称呼已经规范化了,叫虎爷。

    但是内部,孩儿兵们一直不愿意放弃叫李过李爹的称呼,李过看着泪眼汪汪的孩儿兵,骂了一句“你们这群小兔崽子,死心眼!”说完转身走了。

    聂心想了想,告诫孩儿兵们“只准内部叫,明白没有,否则军法从事!”

    孩儿兵们乐呵呵的点着头,自己的愿望得逞了,也就走了。所以孩儿兵对内依然叫李过李爹。

    有一个人叫李过虎爷,让李过很不得劲,是刘体纯。

    “虎爷!”刘体纯向李过施礼。

    李过皱了皱眉“体纯,你干嘛?咱们哥俩扯什么蛋!还像以前一样,叫我李过哥也行,补之哥也行,你这样虎爷虎爷的叫,存心让我添堵是不是!”

    “补之哥!”

    “诶!”李过听了很舒心。

    “这样的称呼我在心里叫着呢!虎爷,我是你最为亲近的兄弟,一举一动备受关注,所以,我更需做出表率!”刘体纯笑着说,然后拿出一张公文来“虎爷,近期无甚大事,这是简报。”

    “自己处理!”李过瞪了刘体纯一眼,转身就走,边走心里边骂,也是个死心眼。

    不过,尽管孩儿兵私下里管李过叫李爹,但全军对外称呼李过虎爷的称号定了下来。

    于是,虎爷去了河曲。

    李过临走前,留下了刘体纯在老虎屯大营。老虎屯现在被称为老营。大头目中只留下刘体纯,进行对山脚下的平原进行开垦,以及对士兵们进行训练,还有盖房。

    而李过则带着其余的大头目以及培训好的三百名士兵、六百名孩儿兵去了河曲,就连不是很情愿的钱多多也带了去。

    李过特意把亲族中的表侄李强带在身边,土地的事要有专人来管。李强武艺并不精通,但是做人踏实稳健。尽管土地改革初始,是需要用些暴力,但从长远看,更需要李强这样稳重的人来把持。

    因为土地的事情大,所以很早之前,李过对着李强就不时的呱噪,李强却有定力,只听不说。直到有一天,李强突然开口“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李过深恐李强是榆木脑袋不开窍,甚至有撤换李强的想法。突然听说李强明白了,大感诧异。

    “您的意思不是说···。”李强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李过不住的点头,说的比自己好。李强讲的道理还是那个道理,说的却都是普普通通的实在话。而且李过发现平时不怎么言谈的李强竟也能夸夸其谈,很好,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

第三十三章 就这样干() 
快到河曲的时候,李过将人马驻扎在附近的山坳里,这里人迹罕至。

    李过命人将李十二、全之焕、江畅等人叫了来。他要问问河曲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李过看了看三人,首先问的是县令全之焕“上次我命令你点查河曲人口、丈量河曲的土地,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弄妥了。”全之焕掏出一张纸来,认认真真的念道“因经战乱,河曲城乡人口由之前的十一万两千八百人,锐减到六万一千人,主要居住在县城以及几个大的乡镇。其中县城一万五千人,赵镇九千三百人···。”

    李过点点头,笑着对全之焕说“全之焕,人口之事你调查的很明了,以前当真正县太爷的时候可是这样?”

    全之焕也笑了“回虎爷,以前卑职哪有这样勤勉!还不是虎爷的威势?”

    李过心中好笑,可不是,全之焕的妻儿老母都在老营扣押着,他表现能不积极?于是,李过收回笑脸,“那么土地之事又如何呢?”

    “土地之事也勘察清楚。”全之焕接着念道“河曲城东西宽九十七里,南北长一百八十里,折合成亩大约有六百五十四万七千五百亩。其中去掉山地丘陵,荒废土地,人居面积,河曲现有耕种面积近十万亩。”

    “多少?这么多?”李过吓了一跳,能耕种的竟有十万亩?

    其实李过对土地还是不甚了了,一亩土地大约六百六十平方米,而一平方公里大约一千五百亩。河曲县有六百五十四万多的土地,耕种土地的面积只有不到十万亩,所占全县面积的比例极低。笔者曾有所闻,孟加拉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之多。而我国河南,江南,两湖一带的耕地面积也是不少。

    全之焕苦笑道“这点子地是一点也不多的。”全之焕向李过解释起来。

    听着全之焕的解释,李过的眉头紧皱,心想,白他娘的高兴了,全县六万多人,地只有十万亩,每人两亩都没摊上。

    “其它的地就不能种了么?”李过发愁的问。

    全之焕想了想,会说“倒也不是,荒废的土地其实很多,原因不外是旱和涝。河曲位于黄河的拐弯处,旺水期水势凶猛,黄河水肆虐与河曲的土地,百姓躲灾尚且不及,怎么能种地呢。而一到旱季,滴水皆无,庄稼作物皆是枯死,故以荒废。再加上战乱,人口流离失所,荒芜的土地更多了。”

    哦,李过明白了,不过这地方还是有水的,那就有办法。

    于是,李过命令全之焕“你现今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第一,仔细查看黄河发水灾时流经河曲城乡的河道,第二,仔细看看,如果有水可以灌溉,能耕种的土地有多少。这很重要,而且要快!”

    “虎爷可是有兴修水利的想法?”全之焕头脑聪明“那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你怕我干不成?”李过笑问。

    “不是,只是兴修水利耗费太大,先是说人员,倘若雇佣民工,需要付工钱,这一项上的银子一定很多。其二,倘若强行使用民力,也可,但是必定闹得天怒人怨,也与虎爷的指示不符,而且那些民工的饭食花费想是不少。其三,兴修水利一向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以前官员们抢着兴修水利,其实都是在敷衍,只是为了朝廷拨下的那点银子罢了。”全之焕向李过介绍兴修水利的难处。

    其实全之焕所言不谬,兴修水利确实很难。但李过不这样想,按照自己的计划,兴修水利能够办到。而若能够兴修水利,则对李过的改革大有益处。

    “不错,你说的很对,兴修水利很难,但我不怕费力不讨好。任何事情只要肯干,事情就没有干不成的!”李过的话不容置疑。

    “那好,我这就组织考察的事!”全之焕不再言语了。

    吩咐完全之焕后,李过又开始问李十二。

    “怎么样,招了多少士兵了?”李过问李十二。

    李十二脸红了“没招到多少,只有一百人。另外,长城的几个隘口归河保营管,我已经派人前去治理了。”李十二是河保营的千总,定员可以是一千一百二十人,现在只有原来的老兵一百人,加上招收的一百人,以及长城隘口的几十人,李十二有二百六十多人。

    “不急,我们是要招精兵的!更何况现在的情形,招的兵多了我们也养不起。”李过安慰李十二。

    “我吩咐你调查土地大户的事,你办的怎么样了?”李过接着问道。

    李十二也掏出一张纸来,上面的名字都是河曲县占有土地最多的地主。李过接过去一看,我的乖乖,整个河曲只有十万亩耕地,而名单上的几十个人竟然拥有近八万亩耕地。

    “这些人的罪状你可掌握?”李过指着纸单问。

    “已经全部掌握,这里都是很多百姓反映的冤情。”李十二又递过厚厚一摞纸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