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喜追到跟前,心中高兴,命令士兵“看看,车上都有什么好东西!”
“没有,车上什么也没有。”一名士兵掀开蒙着车的毡布。
王喜一惊,连忙下马检查所有的马车,也是一样,什么都没有。
不好,一定中了圈套。王喜跳上马,带着人向回跑去。
跟在后面的张进忠拦住了王喜“怎么回事?”
“哎呀,快走吧,大车上没有东西,我们一定中了圈套!”
“什么?”
明军正在乱哄哄的,一阵马蹄声传来,很多的骑兵已经远远的将他们的退路截断了。
那些骑兵的人数众多,看上去也得有两三千人,正是李过率领着刘体纯他们。
“杀!”李过大吼一声,手下的士兵举起刀枪杀了过去。
而这时,在前头的王四勒住马,率领着八十名孩儿兵杀了回来。
张进忠和王喜吓得魂飞魄散,撒开马漫无目的的飞跑。两个人吓得腿肚子发软,若是在地上,想必站也站不住了,幸好骑着马。
两个人在马上不住的向天祷告,西方的佛祖,东方的玉帝,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不管哪一个显显灵,救我们则个,倘若这次能逃脱生天,日后定会头顶高香前去拜一拜的。
可是,哪一位神仙也没出现,出现的是王四。
王四因为劫了物资,受到李过的夸奖,士气正足,心下想着再建新功,便带着人拼了命的追赶着看上去像是当官的张进忠和王喜。
王喜是武将,见不能逃脱,便转过马来,想要拼一拼,可是王喜虽是千总,平日里却是花天酒地的,早前学的那点子刀马功夫,早就顺着酒下肚了。
王四赶得急,看见王喜举起刀欲欲跃试的样子,一刀砍了过去,砍到了王喜的脖子上,王喜惨叫一声,鲜血如注,倒下马,眼见的不活了。
张进忠见此情况,浑身如筛糠一般,身子一软,跌了下去。
张进忠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说道“大王饶命,下官身为府谷县令,倘若大王能饶了小的,小的定会将家财送给大王!”
王四冷笑着,“县令怎么了,我杀了你,你的钱不是我的了么?来呀,孩儿们,剁了他!”
。。。
第五十九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
看着自己的士兵各个如狼似虎一般,李过很是高兴。不过这些兔崽子杀戮太重,出城的明军几乎都被杀绝了。
李过喝住一个正要杀死明军的士兵,“住手!”
那个明军见李过像是个当头的,以为自己能活命,便磕头如捣蒜一般的求饶。
“我且问你,城内的兵马都出来了吧。”李过想打探一下,是不是府谷的明军都出城了。
“是,是,都出来了。”
“嗯。”李过点点头,消灭府谷明军的计划完成,很好。李过接着问道“你们的县令还是龟缩在城里吧。”
“没有,刚刚那边被杀掉的就是县令,”士兵回答。
“什么?”县令被杀了?李过一愣。
原来,府谷县令张进忠跟着千总王喜出城,脱下县令的服饰,也换上了一身劲装。张进忠自己有个小算盘,第一,这样的服饰不很显眼,安全。第二,日后自己倘若真能位极人臣,做个大官,修自传的时候也好赞上两句。如,某年某月,张进忠身为府谷小吏之时,府谷境内匪患猖獗,进忠不畏危险,身着戎装,奋勇杀敌,扫荡群寇云云。
可是,张进忠却不知道,李过其实并不想杀了他。杀掉县令也就是杀掉了府谷的地方官,不比杀个百总、千总的。杀掉地方官意味着造反,造反的事是大事,朝廷对此极为重视,一定会带兵围剿的,那样李过好容易开辟出来的一点屁大的根据地有可能被扫平,李过的心血有可能白费。
所以,开战之前,李过命令,若是发现县令模样的人,不要杀,没想到张进忠换了衣服,反倒送了自己的性命。
李过挠挠脑袋,这下可有些麻烦了。
身边的刘体纯明白李过的想法和处境,他低声说道“虎爷,不要紧,不是还有下一步计划么?再说,实在不行,咱们就跟官军干,造反了,不过是脑袋别再裤腰带上了!”
李过点点头,也只有如此了。李过手一挥,吩咐“都杀了!”剩余的几个明军也被杀死了。
“下一步是先撤么?”刘体纯问。
“不撤!”李过瞪着眼睛“反正杀错了县令,那就错到底!走!攻城,攻府古城!”
府谷是个小县城,城墙本来就不高,加上战乱损毁,城内空虚,攻打是易如反掌的。
当守城的极少的明军见到几千的人马杀过来的时候,反抗都没反抗,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于是,李过进城了,李过带着全部蒙着面的部队进城了。
不过,李过的队伍中,也有一个人没蒙着面。这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小校,这个人家中排行老三,这个人天生一脸麻子,大伙都管这个人叫麻三。但麻三今天已经不叫麻三了。
“城内的居民都出来迎接大王,不出来的,杀!”李过的士兵满城的嚷嚷。
老百姓么,虽然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可是要没有人组织起来,不过是一盘散沙。听见外面嚷嚷,不去迎接大王就要被杀头,虽说不情愿,可也得出去迎接,可是,大王是哪一个?
于是,街道上便涌上了很多百姓,纳闷的看着一群蒙面的骑兵。
一个嗓门大的骑兵喊道,“各位老乡听好了,我们的大王叫张二麻子,我们是野狐岭张二麻子的人,大家要记清了。我们只杀贪官污吏,绝不扰民!”
百姓们一听绝不扰民,放下心来,爱杀谁杀谁,那些地主土豪、贪官污吏确实该杀。
不过,张二麻子?众人齐齐的望向了麻三,那个唯一没蒙面的。这名字起得贴切,麻子可是不少么!犹如拿刷子蘸了墨汁向脸上狂甩一般。于是,大伙记住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好汉是张二麻子的人。
李过没有跟着游行的队伍瞎逛,他打听好了一些为富不仁的富户,便带着人马杀进了这些人的家。李过没忘了来府谷的目的,抢钱。
于是,府谷县城的有民愤的富户遭了秧。但这对李过来说是好事,李过发了一笔小财。
府谷县城的百姓见到这些好汉真的没有扰民,于是放下心来。可是这些据说是张二麻子手下的好汉,在第二天傍晚的时候突然乱哄哄的走了。
怎么回事?百姓从那些好汉的嘴里听的清楚,据说,河曲县城的千总李十二已经率领兵马向府谷杀来了。
难道这河曲的官兵厉害?怎么张**子的好汉有些害怕的样子呢?府谷的官军不是都被他们打败了吗?百姓们没来得及多想,蒙着面的好汉已经一溜烟的跑了。不但府谷县城的好汉走了,府谷各个城镇的好汉都走了,府谷县域处于了真空时期。
李十二和河曲县令全之焕正在西口古渡焦急的等候,他们已经接到李过的命令,准备去府谷剿匪。只见烟尘骤起,李过的人马到了。
“换装!”李过一声令下,身穿浅蓝土布衣服的士兵迅速脱下衣服,换上早就准备好的土黄土布服装,扯下蒙面巾,列队整齐,在号令下,重新返回了府谷,他们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剿匪!
剿匪?府谷县域的匪乱不是李过他们自己吗?李过当然不会傻到自己剿自己,他们要剿真正的土匪,谁是真正的土匪,就是张二麻子他们么!府谷的百姓都知道的。
且说张二麻子在河曲狼狈而逃,回到府谷以后,收敛声息,保持低调,准备慢慢的、稳稳的扩充力量,再次发展壮大。
可是,回到野狐岭后,张二麻子也只能在山寨呆着了,因为府谷所有的地方都闹匪乱。
最开始,张二麻子吓了一跳,闹土匪?自己就是土匪,自己与府谷的各大绺子的关系不错,是哪股土匪绺子闹事?可是,张二麻子仔细探查之后,明白了,什么闹土匪,这是河曲的官军到府谷来闹事了!
张二麻子很是奇怪,这些官军疯了?
但是,张二麻子很快就不需要搞懂这些了,因为匪患突然消失了。张二麻子只楞了一天后,河曲的明军又来到府谷剿匪了。搞什么?张二麻子彻底糊涂了。只不过河曲的明军打的口号是,剿灭张二麻子的土匪联军,为府谷的县令张进忠和千总王喜报仇!
张进忠和王喜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张二麻子愈发的疑惑起来,总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很深圈套了。
但不容张二麻子多想,河曲的明军已经攻上来了,在无谓的抵抗之后,张二麻子被带到李过的跟前。
李过笑眯眯的问张二麻子“你这个土匪?怎么敢如此大胆,竟敢把张进忠和王喜杀了,这可是杀害朝廷命官,那可是死罪啊!”
“不是我!不是我!”张二麻子拼命的申辩、大喊。
“哼!”李过冷笑了一下“不是你是谁?你还不认罪吗!”
张二麻子猛的反应过来“我知道了,是你们,是你们干的!是你们嫁祸于人!”
李过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你说的不错,是我们干的,只是你知道的太多了!”
。。。
第六十章 三边衙门()
府谷县闹匪乱,三边衙门也不是一点风声都不知道。不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至少三边总督洪承畴毫不为意。
当时的大明,要说哪个地方没两个土匪,谁人也不相信。打家劫舍的强盗也好,揭竿而起的农民军也好,各处都是有的。所以,只要是土匪的规模不是太大,匪乱不是过于猖獗,各地的地方官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了。
所以,当有人向洪承畴禀告说“大人,据说府谷闹匪乱,好像势头不小。”
洪承畴正在闭目养神,眼睛都没睁“这信息从何而来?你可亲见?”
那人顿了顿“大人,卑下倒是没有亲眼见到,不过卑下有一远方亲戚家住府谷,府谷匪事猖獗是他告诉卑职的。”
“嗯,不过府谷县令并没有公文送达,想是那些土匪为祸不大,否则府谷的公文早就到了。”洪承畴却不知,李过防守的严,府谷派出求援的人都被咔嚓了。
“但你关注此事,倒也是为民着想,也算是为国分忧了。”洪承畴睁开了眼睛。
那人赶快弯下腰“大人谬赞了,小的只是追随大人日久,从大人身上学得些忠君爱国的想法罢了,与大人相比,卑职却是大大的不如,不过小人也要学着上进。”
洪承畴站了起来,整了整衣冠,向天虚拜了一拜“我等自受天恩,自当忠君报国,鞠躬尽瘁而已。”
那人见洪承畴表情肃穆,不觉佩服不已,果然是名将良相,举止气派果然不同凡响。
正思索间,有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大人,急报!”
洪承畴接过塘报,来自河曲,署名是河曲县令全之焕和千总李十二。
洪承畴打开塘报一看,不觉一惊,原来府谷的县令张进忠被杀了。
什么人竟敢杀死朝廷命官,难道是在山西南部的农民军回来了吗?洪承畴稳住精神,不动声色,继续看下去。
两封塘报的内容大致相同,讲的是府谷的悍匪张二麻子联合府谷的土匪,鱼肉乡里,祸乱百姓,府谷县令张进忠率所部千总王喜进剿乱匪,不幸遇伏,以身报国。而河曲县知县全之焕与千总李十二听闻府谷匪乱,前往府谷协助剿匪,虽未能救得二人,但是却将以张二麻子为首的十六股土匪彻底扫平。
洪承畴点点头,匪乱平了就好,洪承畴接着看下去。
塘报写道,因匪乱,府谷军事政事俱废,故李十二发兵府谷后,县令全之焕委派团练江畅主掌府谷政事,李十二留驻百总牛得草主军。因事情紧急,暂与委派,先行告罪。待到朝廷委派官员到任,此二人及所辖官兵全部退回河曲,不留一人在府谷,以免相互掣肘。
塘报的结尾是江畅和牛得草的履历。履历写的自然是很好的,当然将江畅和牛得草夸得天花乱坠,仿佛府谷离此二人便不可收拾一般。
嗯,这个全之焕和李十二倒还忠勇,倒是能干之人,府谷之事安排也很妥帖。
那府谷之事该做如何安排呢?洪承畴暗自思筹。要说另行委派人员去府谷就任,可是府谷匪乱稍平,河曲的兵马一旦撤离,委派的官员未必能够弹压。
塘报上江畅和牛得草等人倒是合适的人选,牛得草自不必说,履历上写着行伍出身,洪承畴可以到兵部备案,直接就提升牛得草千总又如何。江畅的资格却差了一些,倘若江畅是个举人也就罢了,倒可以提升他做个县令。江畅连秀才也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