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西八大家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商家,他们控制了绝大部分与满洲军队的贸易,也控制了绝大部分察哈尔、也就是张家口的对蒙贸易。

    晋商“八大家”操纵了张家口的贸易活动。这“八大家”是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莹、黄云龙、范永栋。其中范永栋的实力最大。

    他们的撅起并非偶然,是有些历史渊源的。

    明朝末期,蒙古部落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以及生活用品,对明朝进行掠夺。明朝自隆庆年间,与塞外部落达成了和议,明朝与塞外部落开始进行贸易。当然,小规模的冲突自然是有的。

    而山西八大家凭着精明的商业头脑,抢占商机,到了崇祯年间,竟然有了家资巨万。

    因为有钱,所以他们一直对商业进行几乎大部垄断。

    首先是货源上,南方商旅运来的各种物资,如布匹,粮食,生活用瓷等等,还有塞外的马匹,关外的木材、人参等等,大都是山西八大家接收了。实力差一些的商贩,只能在八大家的手里进货,挣些差价,利润便低了一些。零散的小商贩不但商路辛苦不说,所获更是微薄。

    然后是商路上,八大家每家都有单独的商队,商队视财物的多少,所派护卫人数虽然不同,但并不特别多。因为他们在塞外有实力最大的后金、就是后来的满清支持,八大家的商队却是安全的。

    但老钱呢?虽然说商道上还算太平,但护卫也不能少了。不比八大家有后金人撑腰,到时候碰上李过这样的猛人,或是存心抢夺的商业对手,可就糟了。

    其余的诸如租店铺,发卖等等事情也很多,但是钱多多能搞定。所以说钱多多人脉广熟,但一开始自立门户,难处是可想而知的。

    李过听完钱多多的介绍,明白过来生意并不是那样好做的。钱难挣屎难吃就是这个道理。

    “哈哈,老钱,你是担心挣少了钱,我踢你吧?”李过笑笑。“我告诉你老钱,只要是你尽力了,别说少挣钱,就是都赔了又如何呢!大不了从头再来!”

    钱多多也笑了“虎爷,你太看不起我的本事了,虽说可能生意上现在不会挣很多钱,但我琢磨着一年挣个两三万两银子也是可以的。”

    “每年能挣两三万?那就不少了吗?”李过还是很高兴。

    “但这和您相比,我还是差远了?”钱多多低着头,谦媚的说。

    “跟我比?”李过摸不着头脑。

    “是啊!这些日子以来,您每次去抢不是收获颇丰么?”钱多多偷偷瞅着李过。

    这狗日的,那我寻开心呢,李过正要气吗,突然想到了一些事。

    李过瞪了瞪钱多多“先别扯淡,刚刚你说了山西八大家,他们到底怎么样呢?你不是说他们与后金的满人互相勾搭吗?”

    “不错!八大家是与后金相互勾结,特别是梁永栋。”老钱向李过说起来“其实说句良心话,我在梁永栋那里俸禄不低,要不是知道了梁永栋给后金满人透露军情,我一直会给他干下去。”钱多多讲了几件事,都是梁永栋向后金透露重要军情的事。

    李过点了点头,怪不得呢,后世人评价梁永栋他们八大家,大多都带有贬义,原来他们真的是这样。

    细想一下,后金清兵几次入关抢劫,怎么不去抢富裕的张家口呢?离得又不远。另外,后来清朝顺治皇帝,凭什么封这几个人为皇商,特别是封赏范永斗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这并不是无来由的。

    所以,尽管商人重利,但与敌国做生意是不妥的。假如米国轰炸一拉克,米国的商人却和一拉克做生意,卖一拉克几百具防空系统,那还得了?而八大家卖给后金造出兵器的生铁也罢,或是卖他们其他的军需也罢,贷给后金的军饷也罢,本来就是错的,但商人逐利,尚有一丝道理。可你要是出卖国家的情报,那可是不可饶恕的大罪过了。

    “原来是这样。”李过心不在焉的说着。

    刚刚听说钱多多每年能有两万的进项,李过暂时就能维持现有的局面。现在李过的精兵是三钱银子一个月,单算兵饷开支的话,一年养兵能养六千左右。其余的没什么花销,粮食现在很足,士兵们管够吃,这算是很好了。以后生意走上正轨,想必挣得更多。

    但李过还要发展,光这些钱是不够的,还是慢!以后没了抢劫的机会,大宗的银子不会再有,难道就这样慢慢的熬么?

    虽说,现在是崇祯四年,离历史上的清军入关还有十来年的功夫,可是不能跳跃式的发展,到时候,凭河曲府谷这两个县就能打败满清?就能逐鹿中原?这话说破大天,李过自己也不相信。

    所以,李过问钱多多“梁永栋钱多么”

    “怎么不多?那可是八大家的领头人物呢!”老钱撇了撇嘴。

    李过不以为然“好吧,我们今年抢了土匪,府谷与河曲已经没有土匪了,再要越界占地盘?不行,太冒险了。但是我们抢完土匪可以抢他!”

    “抢谁?”

    “梁永栋!”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梁永栋的实力,虎爷您知道吗?这里离张家口这么远,我们的人马鞭长莫及啊!再说······。”

    李过摆摆手,示意情绪激动的钱多多别在说话,然后呲开嘴,笑眯眯的说“对这样大的猎物,我们不着急,我们要慢慢的抢!”

    咧开的嘴里露出白白的虎牙,就像是吃人的老虎!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十五章 龙抬头() 
崇祯四年岁末,人人都很高兴,因为年关快到了。富门豪户自不必说,就是小门小户的百姓也露出了笑颜,虽说在乱世中百姓很苦,可是年末岁初,人人都盼望来年有个好的瑞昭,所以都不愿露出愁容。

    俗话说,年初高兴乐一年。这话到底准不准暂且不说,人们对未来的祈望却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城内,乾清宫中,崇祯做在金龙皇位上,看着众大臣向他朝贺。

    望着山呼万岁,三拜九叩的大臣们,崇祯不动声色。崇祯性格刚毅,虽有振兴大明的志向,但朝野内外弊端久疴,宛如重病缠身已久的患者,虽是医治,却未见起色。加之崇祯过于偏执,振兴大明的想法更是渺茫了。

    只是崇祯尚且不知,因为这一年总的来说,并无大乱。年初的时候,,崇祯帝曾召集内阁九卿、科、道及入觐两司于文华殿,讯问御寇、安民、宗禄、兵饷等事,现在看来似乎卓有成效。

    自从农民军领袖,称王称帝的王嘉胤被杀,崇祯的心情好很多。所以,对打了胜仗的洪承畴和曹文昭这样的大臣、将领,崇祯是很满意的。

    “洪承畴和曹文昭他们现在有什么动向吗?”崇祯问。

    “洪承畴主掌三边,三边境内的乱匪大部肃清,只是三边关系重大,不得擅离。而曹文昭则在山西部署平灭匪乱,想是年关过后会有消息。”内阁首辅周延儒说道。

    崇祯点了点头。

    “只是据说洪承畴纵容部署,滥杀无辜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妨请旨责问,让其整肃部队。”周延儒望着崇祯。三边辖区内整县的士绅被杀,周延儒也有所闻。

    崇祯摇了摇头,站起身,向外走去。

    “退朝!”喊礼的太监喊道。

    崇祯对洪承畴极是信任,洪承畴的部下多杀了几个人,崇祯并不放在心里。崇祯要去看看田贵妃,田贵妃这几天有恙。

    跟北京的皇宫相比,盛京的皇宫很是简陋,但气象却是不同。

    后金的皇太极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自从被推举为大汗以来,巩固了政权,并使得后金发展壮大。

    皇太极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这与李过的土地改革很是相似,虽说不如李过的思想超前,但实行的地域却要比李过大得多。

    而且皇太极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使得后金的军力很是强悍。而此刻,后金的皇宫内,正为废除后金旧有的“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的仪式。皇太极效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完备的国家机构。从这一点上,李过已是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李过现在不知道大明和后金的动向,李过的情报网络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建设。而且,跟大明和后金相比,他现在还不够强大,他还要加倍的努力。

    不过,望着脸上露出笑容的农民,李过的心情不错。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争霸天下的事自不敢说,可是能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安居乐业,李过却也满足。

    此时新春将至,河曲的百姓迎来了第一个安稳年,心中高兴,贴窗纸的,买鞭炮的,做新衣服的。

    李过在百姓的心中是大救星,百姓们将画着白虎的纸早早的贴好,与祖宗的牌位并列一起,烧香遥拜。李过是白虎转世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家家供奉白虎已经变成了习惯。

    府谷的农民更是如此。快到年关的时候,大多数百姓猛的发现,原来已经没粮了。不少人家已经卷好铺盖卷,准备逃荒了。可是这时,那些今年新任的保长、甲长们,突然宣布,说是虎爷放粮了。

    虎爷是谁?他们也不知道,不过能让百姓吃上粮食,在寒天冻地中没被饿死,无疑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绝处逢生之际不觉的对虎爷心中感激。

    有两个府谷的农民念叨“多亏了虎爷,要不都断粮了。”

    “可不是。”另一个说道“咱们这里算是好的,听说延绥的很多地方已经饿死了很多人呢。”

    “不过,听说河曲那里更是好过些,过年每家还发了二斤猪肉呢!”

    “还有肉!”这一个立时瞪大眼睛,几乎立起来“好些年没尝到肉香了。”

    “河曲的人不是跟着虎爷早么!也不要慌,看这情形,来年咱们或许也能吃上肉!”另一个分析“这几天村上丈量土地,说是要分给咱们地呢。”

    “哎呀,这是好事,不过跟官府没什么关系,都是虎爷给咱做的主啊!”

    “所以说嘛,现在人人都嚷嚷,要亲自见一见虎爷才好,给他老人家磕个头,谢他老人家的救命之恩呢!”

    “什么时候去?算我一个!”

    年关之前,李过再次巡视了一遍河曲跟府谷。负责宣传的孙登科有意识的将李过要去的地方,派人泄露出去,等李过到了各个地方,所到之处早已经人山人海了。尽管天寒地冻,有的百姓路途遥远,却也要亲自拜一拜虎爷方能安心。

    整个河曲与府谷自此不知有大明天子,只知道号称虎爷的李过了。

    见了见前来膜拜的人们,李过便回到老营驻地。

    李过走进了内室,已经是身怀六甲的黄秀和搀扶她的江映蓉迎了上来。望着黄秀高高隆起的肚子,李过心中有一丝的温暖。

    “你们两这段时间可好?”李过柔声的问。

    “我们好着呢!我本想去跟着你身边,可是映蓉她死活不让我去找你。”黄秀瞪了瞪眼。

    “姐姐,你就要快生的人了,我怎么可能让你四下里颠簸呢?”江映蓉笑嘻嘻的说“现在你可是宝贝,可不能有半点闪失的。”

    “好,好,你们都是我的宝贝。”李过用手轻轻将二女揽入了怀中,要是不打仗,要是这个年代是太平盛世该有多好啊。

    屋子里充满了温情。

    留驻河曲跟府谷的官员,李过并没有让他们都回来,老营里只是刘体纯、聂心、钱多多等人。所以三十的晚上,这些人都到李过这里吃饭。饭菜不很精致,却是充足。大块煮熟的猪肘、羊腿,牛腱被切成大盘。黄河的鲤鱼被炖成一盆,端了上来。麻辣的素食、面筋,酸爽的凉菜被摆了一桌子。

    因为李过已经决定,出了年关便和老钱去张家口,到那里寻找商机,去做生意。生意是一定要做的,挣钱!自古以来发展实力,与敌打仗,钱是万万不可少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李过带着人出关经商,是得到一致的认可的。而吃饭之中谈论的话题,便与此有关。

    经过讨论,头目中,除了李过和老钱,还有聂心和谷英,聂心对于应付官府很有一套,谷英则是预备战斗的。

    另外很是精明强干的孟子成和孩儿兵的罗虎也一起去。假如以后生意做大了,这两个人会被老钱培养成重要的得力助手。

    刘体纯依然镇守老营,赵幼斌保持着与三边以及其他明军衙门的联系,孙登科的宣传力度绝不能减弱,还要大大的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