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过此时心情激荡,对戚老汉说道“师傅,刚刚说的话有些重了,但是却是我的真心话。您看到百姓在我这里的生活,吃的饱穿得暖,难道不好么?”
戚老汉知道李过说的没错,这李过对百姓是好的,做事也是对的,可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像李过这样子搞,却也下不了这个狠心。戚老汉只是点了点头,不再开口。
李过无奈,说道“师傅,您看到这里的情形,现在也跟着去看看我的兵吧!虽然我真的想让您帮我,但我是绝不会强求的。”
于是,李过便带着兴高采烈西克腾与沉默不语的戚老汉返回了老营。
老营保持的兵力有三千兵,其中两千是成年的精兵,一千是孩儿兵,其余的士兵散布在府谷、河曲以及长城关卡,士兵们是经常换防的。只有孩儿兵中王四的二百人常驻老营,因为他们装备了二百只缴获的火铳,李过已经开始训练他们。
李过一声令下,两千的成年精兵跟八百孩儿兵列起队来,整齐的行进。而令旗一变,互相又捉对厮杀起来,别管练得是不是得法,但是军容整齐,士气极高!
一会,王四带着二百火铳兵出场了,乒乒乓乓的放了一阵枪,也很威猛。
李过很是得意,向左右看了看西克腾和戚老汉。
西克腾却突然跳下马来,对着李过单膝跪倒。
“西克腾,你这是干什么?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大礼呢?”李过很奇怪。
西克腾却郑重的说道“其实,临来的时候,我与各村落的长老都曾商量过,你说的很对,光凭我们自己,根本不是后金的对手。所以,我这次来就是考察的,现在看到你爱民,会练兵,我们鄂伦春人跟着你是绝不会受罪的。所以我决定投靠在你的手下,只希望你日后不要忘记诺言,帮我们鄂伦春人打败后金!”
李过心中高兴,大笑道“好兄弟,有你帮助我,何愁大事不成!西克腾,日后我若是真的能打败后金,我封你为鄂伦春之王!”
身边的戚老汉撇撇嘴,心想,就你?练成这样的兵去打败后金?痴人说梦。另一边又不住的惋惜,这么好的兵,让李过练糟踏了。
当晚,为了欢迎新加入的西克腾的一百多人,老营举行了宴会。
众人喝的高兴,那西克腾也高兴起来,借着酒劲,带领着那些鄂伦春人,抄起长箭,对着箭靶射起箭来。
普通人射箭只是有五十步的距离,但是鄂伦春人自幼摆弄弓箭,那弓又大,弦又紧,箭又长,射的又准,火把中,一百多支箭凌空飞去,足足射了九十步远,齐齐的射在靶上,竟将十来个箭靶射倒了。
刘体纯和聂心等人看了边是震惊,边是高兴。纷纷举起酒来,庆祝李过又得了强助,跟着西克腾喝了起来。
西克腾特意倒了一杯酒,走到李过身边“以前咱们是以兄弟相称,今后投奔了你,你就是我们鄂伦春人的大头领,请接受我们的敬酒!”
说罢,西克腾跪了下来,所有的鄂伦春汉子都跪了下来。
李过哈哈大笑,接过那杯酒,大声说道“如果将来能成就大事,当和各位兄弟共享富贵,共享太平!”
那酒便一口干了。
酒后,李过带着众头目来到大衙门的会议室,请出了那玛哈噶喇金佛与金字《甘珠尔经》,聂心更是绘声绘色的讲起了这两件宝物的来历。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想,或许用不了多久,李过便能一统天下了。
戚老汉却不住的摇头。
这时,黄秀带着李太平走了出来,众人纷纷行礼。
黄秀回过礼后,对着戚老汉说道“义父,这孩子晚上不睡觉,便想出去,怕是要找你去睡呢。”
戚老汉面露慈祥,轻轻抱起李太平,“好,我今晚就哄着他睡!”
李过走向前来,对戚老汉说“师傅,练兵的事,您再考虑考虑。”
黄秀却拦住了他,“这是我义父,我不许你为难他!”
戚老汉冷笑道“你们两口不要争吵。”
李过和黄秀俱是一惊,戚老汉是怎么知道两个人是夫妻的呢,要知道李过这段日子并没在黄秀那里露面。
黄秀歉然道“义父,我本不想瞒你的,是怕咱们生分了。可是,你是怎么知道我是李过的妻子呢?”
戚老汉得意的说“我见你第一天便知道了,这里有妻室的头目中又有几个姓李的呢?更何况其余的家眷佣仆,哪个不对你毕恭毕敬的呢?”
“义父,既然如此,您就待在我的身边,我养您老,那练兵的一事却提也不要再提了。”黄秀惭愧。
戚老汉温和的说“我自然是不会帮其他人练兵的,只是你如今是我的女儿,太平是我的外孙,在这乱世,我却要为你们娘俩练一支兵,我不想我的女儿和外孙有危险。像其它人练的兵又怎么可能保护得了你们呢?”
李过不在乎戚老汉的嘲讽,只是的心砰砰的跳了起来,心想,这老头转性了?要练兵了?
第一百零一章 骂人的原由()
第一百零二章 准备()
李过和黄秀有日子没在一起了,昨天戚老汉将李太平抱走,李过又不担心戚老汉发觉他和黄秀是夫妻,所以,李过就跑到黄秀那里住。这一夜自是鸳鸯交颈,口鬓厮磨。一个是乱世中的英雄汉,一个是巾帼堆里的女娇娃,两个人到底如何,且不需说。
可是第二天天微微亮,窗户外面竟传来的李太平咯咯的笑声。李太平年纪幼小,虽然体质不错,但也不可能自己走了回来,能出入李过内宅的只有戚老汉一人而已。像刘体纯、聂心等人李过也允许他们别见外,可这些忠诚的人对守卫的人下了死命令,不许任何人随便出入李宅,包括他们自己。戚老汉是例外。
李过跟黄秀赶紧穿衣服,李太平到了,戚老汉自然也到了。
两个人收拾收拾便出了门,果不其然,戚老汉正抱着李太平在院子里遛弯。
“师傅!”“义父!”李过和黄秀两个叫着戚老汉。
戚老汉叹了口气“这里条件简陋,实难练兵。”
原来,李过只是占据了两个县城,现在也不过是全县的人民能吃上饱饭,多少有些余粮。做生意刚刚开始,别说些许挣几个钱,可是那钱还要当做本金,扩大规模的。
现在李过的情形都算不上脱贫,致富就更谈不上。所以,李过现在兵马的士气虽然很高,但装备极差。除了王四的二百火铳兵队列齐整,还算不错,其余的兵马多是用刀。
骑着马,拿着刀,基本上做一支快速纵队还行,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倒也威风。但要是遇见能防守的强敌,却很难攻打进去。而这样的队伍要是防守,因为器械的关系,也不好守。
“最好有三眼火铳。”戚老汉说道。
李过低下了脑袋,没有。李过早就听说过明朝的火器其实是很厉害的,他也真正希望拥有一支强悍的火器部队,但穿过来这几年,日子一直过的紧巴巴的,要不是乱抢一气抢了些钱,就更穷了。
所以,李过要配备这些当时的高精端武器,几乎是做梦。
“那就只好先将就了。”什么都没有,戚老汉也没辙,只能另想办法。
戚老汉掏出一张纸来,昨天晚上写好的,递给了黄秀和李过,说道“把这单子上的东西准备齐了吧,这些再没有,那就真的没办法了。”说完戚老汉抱着李太平玩去了。
李过和黄秀拿过纸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白蜡树干两米五以上一万根、越长越好,荆棘树条多多,牛皮两千张,弓箭多多益善。’
这弓箭么倒还算是正经东西,那白蜡树的树干的树芯做成白蜡枪杆已是必然,因为戚老汉已经吩咐李过做一万个枪头了。只不过这荆条和牛皮干什么?李过和黄秀倒是不知道。
但戚老汉既然这样说了,李过就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但李过很是狐疑,欺世盗名、夸夸其谈的人多,这戚老爷子可别是西贝货才好。
于是,驻守老营的两千精兵和一千孩儿兵开始忙活起来,这两年天旱,很多树都枯死,幸好这里靠着吕梁山脉,倒也寻了一大片白蜡树林,按照戚老汉的规定,做成了八千根两米五长的白蜡杆,又做成了两千根三米五长的白蜡杆。总算是完成了。
那牛皮从张家口也收了两千张,顺便也买了些弓箭。弓箭不足的又去给三边的师爷赵又廷送了些银子,通过赵又廷经过周旋,弓也补足了五千,箭也很足。
荆棘条这里倒是很多,更是弄了不少。
戚老汉命令“编藤牌!”
于是,在戚老汉的示范下,大伙开始编藤牌。戚老汉所编的藤牌规格都是一样的,两片连到一起,那牛皮则拉紧放到藤牌的中间。加了牛皮的藤牌很结实,不但刀砍不透,甚至用鸟铳在四五十步外也是打不透的。
李过点点头,老爷子有点办法。
但是怎么训练部队,李过确实不知道。于是,黄秀便问“义父,您让做了那么多长枪是准备列阵么?”
戚老汉点点头“当然是列阵!”说完,戚老汉又掏出一本书,递给了黄秀。
黄秀和李过一看,书名叫《练兵实记》。
戚老汉气愤愤的说“还有一本书叫《纪效新书》,被人拿走了!”
李过脸一红,赶快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纪效新书》,递给戚老汉“师傅,徒弟一直给您保管着。”
戚老汉却也不接,骂了一句“孽徒!”
李过一听,放下心来,孽徒也是徒弟嘛。
戚老汉对着黄秀讲着这两部兵书,李过在一边听。
原来,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是戚继光总结一生所编练的兵书。在南则《纪效新书》,在北则《练兵实纪》。
两部书不同之处是,《纪效新书》根据东南沿海的敌情我情,地势地貌而写,总结的是训练义乌兵和对倭寇作战的经验;突出的是以鸳鸯阵为核心,长短兵器单兵协调作战的训练。讲的是大规模的战斗中,小规模的厮杀,主要是练兵。
而《练兵实纪》则是根据当时华北,特别是蓟北长城边守的敌情、我情而写,总结的是大兵团练兵、车骑步三军协同作战、训练。主要强调车营、骑营、步营的配合作战,车兵、骑兵、步兵、铳手、炮手的协同攻守。适合大规模的厮杀,重在练将。
其实这两本书相互补充,《练兵纪实》讲的是将领如何指挥整个战役,《纪效新书》则说的是如何在战役中士兵怎么能够占据优势,其实说起来,两者缺一不可。
听完戚老汉的介绍,李过心痒难耐,若是学会这样的兵法,就能练成不败的强军。
戚老汉瞪了李过一眼“孽徒,还想造反!告诉你,现在这兵法你练不成!”
“师傅,怎么练不成?”李过顿时心凉了半截。
“就说火器之类的,你自己能造么?车骑马炮,你养的起么?”戚老汉说的是实情。
李过低着头想,只要学会了,难道将来不能实现么?
看到李过低头吃瘪,戚老汉高兴起来“这下你还造反?”
“师傅,咱先别说造反的事,不知你见过后金兵没有,那气势,那兵马,可比我们强多了!至少我要对付他们吧!”李过一直记着后金的军威。
戚老汉也脸色凝重起来“我也见到过,所以,我才在这极有限的条件下想出了这个办法!”
第一百零三章 简陋条件下的训练()
戚老汉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现在李过这里各种配备设施、兵器不全,那就不如简单的建立几个兵种,兵种和兵种之间互相配合着作战。
首先,长枪大都是给护地团的团丁准备的,这些个人虽然也接受了李过的训练,也满河曲府谷的帮着剿匪,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打过什么仗,难免遇见真正战斗的时候发慌。而长枪至少在两米五以上,如果对敌,可以在两米开外刺杀敌人。
那要是敌人打到跟前怎么办,这就需要藤牌手和弓箭手了,当然,这种战法以后要在战斗中详细介绍,暂且不说。
这里说的是练兵,练兵练队列是正确的,保持不变的队形首先就能从士气上给敌人以震慑。而且,保持统一的队形在冲锋的时候,很容易能够集中力量突破敌人的防线。而防守的时候,真行变换,敌人要想杀进来,是很难的。李过的队列训练倒还可以,戚老汉只是简单改进一下。
但光保持队形不行,士兵们还要有搏击技巧。打斗的动作不需要多,只要熟练几个动作就可以,不需要花哨,只要实用。但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必须勤加练习,练得熟了,便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长枪共有约一万杆,而河曲、府谷的护地团约有两万,其余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