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只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华是来感谢魏俊的,头些日子,吴华求了魏俊办了点事。吴华虽然只是个掌班,可是一则是东厂的番子,二则更是东厂提督曹化淳的亲信。所以,魏俊巴不得帮忙。
可是今天吴华特意要请魏俊吃饭,倒是让吴华受宠若惊了。魏俊心想,虽说是吴华请他吃饭,但饭钱还是要他来结账,毕竟以后说不定还要仰仗东厂的威势。
两个人倒也投机,一直喝到三更打了更鼓。
那吴华便笑道“哎呦,你看看,不知不觉都三更了,该散了,该散了。”
魏俊笑着说“在多坐一会吧,我和掌班相聚甚欢,不舍分离呢。”
吴华摇摇头“走吧,现在已经是宵禁了,再不走,你这个北城兵马司的指挥使把我抓起来怎么办?”
魏俊哈哈大笑,便和吴华走出了酒店。
那吴华便说“也没见你们是怎么巡夜的,正好,我便跟你走一走,顺路也就回了家。”
“那敢情好!”魏俊连忙上马,跟着吴华向前走,护卫们紧紧的跟上。
走着走着,吴华突然说道“怎么?不是宵禁了么?还有人?”
魏俊一看,见远处一个人正鬼鬼祟祟的,见到他们,连忙躲到角落里。魏俊并不在意,心里骂道,这又是那个人喝酒去了。但见吴华问,便吩咐手下“把那个人带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手下人便赶了过去,谁知那人看到兵马司的人来,掉头就跑。
魏俊和吴华眼睛都直了。
而吴华更是大为焦急,连声说道“快追,千万别让他跑了!”
所幸那个人跑了几步,突然一瘸一拐的,似乎是脚崴了。兵马司的人上前将那人拿住,把他带到了魏俊和吴华的马前来。
“你是什么人?深更半夜的不回家!跑什么跑?”魏俊便问。
那人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
魏俊大怒,吩咐道“来呀,将他抓起来,带到兵马司严加拷问。”
那人听说要把他抓起来,连忙喊道“别抓我,我是首辅周延儒大人的亲戚!”
魏俊一愣,便想再问几句,若是首辅大人的亲戚,还是不抓为妙。
而这时,吴华却说话了“你说你是首辅周延儒的亲戚,有什么证明?周延儒是南人,但你说话可是北方的语气,说!你是从哪里来的?”
那人毫不在意,竟然挺直了腰板“我就是首辅周延儒大人的亲戚,怎么了?我叫王强,来自关外!”(。。)
ps: 估计再有几天,事情忙完后便恢复两更了,因为工作,为了生活,没有办法,请大家见谅。
也请大家多多支持,若是以后真能一个月挣个两千三千的,咱也不去上班了,好好的给大家写。
说说笑笑,请大家多多体谅吧。
第一六四章 一遇风雨变化龙()
北城兵马司的大牢在京城的牢房中实在是不算什么,这里一般都关押着在京师北城酗酒闹事的地痞无赖。?顶?点? 。这里甚至比不上刑部的大牢,关押的都是重刑犯。那天牢和东厂自己单独设立的牢房更是大大的比不上了。
但是从这一天晚上开始,北城兵马司的牢房却戒备森严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似乎很不起眼的犯人的到来。那就是王强。
王强被关到北城兵马司的大牢里,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使命,他的使命就是把周延儒拉下水,以保证李过的安全。
所以,在几轮严刑拷打之下,王强终于招了,他是后金派来的,他来找周延儒。最为重要的是从王强身上搜出了一个蜡丸。
本来按照北城兵马司指挥使魏俊的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个被抓的王强若真的和首辅有些瓜葛,立刻放人。但是东厂太监吴华对这事的关心要远远的超过他。
当听说这个王强是后金派来找首辅周延儒的,魏俊有些发懵。
可是东厂的掌班吴华却放佛得到了宝贝一般。他笑着对魏俊说道“指挥使不畏劳苦深夜巡查京城治安,真是勤勉为国、忠诚可嘉。这一次竟然抓住了后金的奸细,实乃大功一件,我这就去找东主爷,还请他老人家拿个主意。”
东主爷说的是东厂提督曹化淳,崇祯虽不允许太监干预朝政,但却又对朝臣不满。所以。视太监为家奴的崇祯把太监的地位不知不觉的抬高起来。现在,这些东厂的太监,也就是所谓的阉党权势滔天。
魏俊只是个六品官员。他职务低微,这件事虽有可疑之处,但魏俊不能吭声,他只是身不由己的按照事情的发展来走。但魏俊觉得事情已经很不简单了。
看着蜡丸上的字,吴华很是欣喜,他嘱咐魏俊,好生看管这个王强。不能出半点的问题,并留下几个东厂的番子在牢内贴身看守着王强。然后,吴华兴冲冲的走了。
吴华去见曹化淳。他把从王强身上搜到的纸条递给了曹化淳“东主爷,看来情报是准确的,我们已经将来自关内的那个人给抓到了。”
曹化淳接过纸条,点点头。对着旁边的一个文士模样的人说道“想不到你们的情报很是准确。”
那文士立刻说道“本来。我们这些西北边军对后金的情报并不怎么看重,都是偶然得来的。我们听三边监军卢久明大人说过东主爷忠君爱国,所以,特来请东主爷为我家大人伸冤的。”
“嗯,你家大人的事已经闹得朝野皆知,其实从我内心的想法,你家大人是个难得的勇将!”曹化淳说道。
“还要请东主爷细细的明察!”那文士低下了头。
曹化淳点点头“不过听说你们现在很苦,那送给宗主爷王德化的五万两银子我便帮你们送过去。送我的五万两银子你们便拿回去吧!”
“这怎么行,这是我们孝敬东主爷的。我家大人说了,不管能不能挽回局面,都是对大人的感激!”那文士自然不肯拿回银子。
“既然如此,你就回去告诉那李过,他精忠报国我们都心里清楚,对付周延儒也不单单是为了你们的。”曹化淳开始闭目养神了。
“那小人聂心告退。”原来那文士是聂心。
李过并不知道王强被抓的事,他也根本不想去结交什么大臣宦官,听说送礼得十万两银子,李过想立刻就走。
爱咋咋地,大不了反了!尽管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受这个鸟气了!这是李过现在的想法。
聂心赶紧将李过劝住,并将事情办妥。
于是,看到聂心回来,李过便对聂心说道“老聂,不管行不行,咱们都得走了,我还惦记着老营的事呢。”
“爷,不急,今天晚上再见一个人咱们就走!”聂心说。
“见谁?”李过问。
“钦天监袁一星!”
“我也去么?”
“爷,您要是待着难受,就跟我同去。”
李过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傍晚的时候,袁一星刚刚吃过饭,门房来报,说是有陕西客商前来拜会,并附上五千两的银票。
袁一星很是纳闷,陕西客商?自己全无接触,来求卦么?自己可是从来也不给外人算卦的,那他们来干什么呢?袁一星便占了一卦,得到的是‘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卦象的意思就是‘看见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事。’
什么人来访呢?从卦象上看,来得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袁一星猛的想到自己夜观天象,客星犯主的天象。
“请,快请!”袁一星吩咐。
聂心依然走到前面,依然一副首领的模样,跟着他的是罗虎,最后面才是衣着普通的李过。这是为了李过的安全着想的。
袁一星将聂心迎到屋里,他仔细的看了看,点点头,这个人了不起,将来一定可以位极人臣,封侯拜相的。
“不知仁兄前来何事啊?”袁一星问。
“哦,是这样,卑下虽是南人,但近些年一直在陕西做生意,而前段时间,那陕西的李过打败后金的鞑子,令人心振奋,小可对那李将军也是倾慕不已。可是听说朝廷以白虎星转世为由要诛杀李过,郁愤填胸,知道袁兄乃当世经天纬地的第一人,特来请袁兄帮那李将军解厄,不知可否?”聂心深施一礼。
袁一星看了看聂心,感觉此人虽是文质彬彬,却带着草莽杀气。这个人不简单!
“天下诸事,皆有天定,岂是我等凡人所能改变的?不过,你若有那李过的生辰八字,我倒是可以看看!”袁一星断定,这人绝不是客商,那他是什么人呢?
见到袁一星要李过的生辰八字,聂心不知道,他看了看站在堂下的李过。
袁一星顺着聂心的目光望去,只见堂下站着一个人,个子也不甚高大,可是那人如青松一般,傲然而立。一双龙目正精光四射的望着他。
袁一星大惊“你,你是何人?”
李过尚未答话,聂心说道“这是我的从人。”
“胡说!”袁一星大怒,走到李过的面前细细的打量。
半晌,袁一星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连磕了九个头,然后走回书案旁,拿过一张纸写了两句话,递给了李过。
李过看去,纸上写着,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化龙。起自西北,兴于西南!
李过正要再问。
那袁一星说道“你们的来意我已经全知,走吧!”(。。)
地一六五章 李过的出路()
离开钦天监袁一星的住处后,李过带着聂心和罗虎返回了老营。{顶+点}。W。
袁一星对李过的评价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化龙。这个消息让老营的人们心情倍感激动,这是对李过极高的评价,而且评价李过的这个人是披着神秘色彩的钦天监。人们的士气高涨了起来。
而那句起于西北,兴于西南的话让人不大明白。聂心分析,或者他们要离开陕西,去西南的某个地方了。
而这时,三边的师爷赵又廷发来消息,说是洪承畴正在调集人马,集结部队呢。
此时,陕西以及三边防务并无战事,造反的农民义军大多在山西南部以及河南河北等地。洪承畴集结队伍,看来只有一个目的,要对付李过了。
李过不以为然,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聂心却是大惊,难道前往京城四处打点,竟然没有一点效果吗?难道为了将周延儒拖下水的王强败露了吗?
其实事情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洪承畴的举动要慢半拍。洪承畴早就收到了崇祯的密令,调查李过,倘若李过有一点危害国家社稷,剿杀之。
可是洪承畴很爱才,所以,对待李过的问题上行动迟缓,所以,崇祯皇帝很早下的命令,洪承畴现在才开始实施。
但洪承畴依然不想将李过灭了,洪承畴有这个能力。尽管李过打败了后金,但那只是短期作战。如果李过长期跟后金或是明军作战,必败无疑。因为打仗不是开玩笑,是整个国力的综合体现。打的是人力、财力、和物力,打的是钱!
现在要让李过打仗,其它的先别说,光是战斗人员都不够打,打一个少一个,其它的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聂心和李过等人商议。让赵幼斌以李过的名义洪承畴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河曲李过等,一直感念制军洪大人赏识,虽有过错。但制军大人不忍责罚,使得李过能以弱旅战胜强敌后金,此,实是大人之功。然。李过等却不容于朝廷。空有报效之力。前几日,后金天命汗皇太极给李过等人发来消息,欲不计前嫌,将李过等人收为己用。但此乃忠义大事,李过决心报效国家,绝不向后金投降!
赵幼斌便亲自赶往了三边衙门,见到师爷赵又廷,细细的嘱咐几句。便来见洪承畴了。
洪承畴看到信后吩咐赵幼斌前去休息,与监军卢久明面面相觑。
“大人。此事不可威逼过急,倘若李过真的走投无路,降了后金,不是我大明之福啊!”卢久明说道。
洪承畴点点头“不错,斩杀了李过,更会让守边将士的士气低落,这样下去,谁肯为国效力呢?”
“就是,想必大人也听说了,这几日京城闹得正欢呢。”卢久明看着洪承畴。
“我也有所耳闻,所以,剿灭李过还是要计划周详,集结人马需要时间,整肃部队也需要时间。不妨等京城的消息确实以后,各项准备也已就绪,到那时在做决断!”洪承畴说着。
“大人所言甚是,另外,那李过信中说道,如果朝廷不放心,可以派他去岭南一带,那里荒蛮,而且土人经常反叛,派李过到那里坐镇,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卢久明现在不止是为了帮李过,而是东厂的曹化淳等人现在要对付周延儒。
洪承畴如何不知,但洪承畴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