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一只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马虽多,但都是一路依附而来的流民,如果不经训练,全无战力!而我这次来,就是请大人将广西各处所辖兵马调集南宁,统一训练的!”李过说道。

    “难道你那几万人还不够么?”涂绍煃问。

    “大人,你那日说起安难国的事,我派人打探了一下。我发现安难这个小国在历史上一向着实可恨,现在他们内部纷争,自顾不暇,可是一旦统一了,他们就会不自量力,犯我边疆!到那时,朝廷的情况哪里会有兵可派?只能依靠我们直接。大人,我们万万不可只顾眼前啊!”李过既然到了广西,那安难小国自然是要教训他的,要是自己的实力发展起来,李过说不定要灭了他们!

    “哎呀!补之,你想的好长远呐!你这才叫大忠大义,好!补之,军事上的事全依你!以后你便全权做主,不必问我!”涂绍煃对李过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过要的就是这句话,好在李过打听明白了,整个广西现在军事民政都是涂绍煃一个人说了算,广西的按察使现在空缺,军务那就有我李过来管吧!

    于是,李过便以襄赞军务的名义来了按察使司。广西按察使的官衔是广西的二号人物,一号人物是广西安抚使涂绍煃。所以,现在李过虽然是知府的衔,实际的权利却是二把手。

    便有个文官劝涂绍煃“是不是李过的权有些大了?”

    涂绍煃当时就急了“大?我还嫌小呢!国家有如此栋梁之才,怎可不用!就是我把我这个安抚使给他都行!打仗,你行吗?你要是行,我派你扫荡边境去!”

    那文官一听,缩了缩脖子,打仗他是不行的,打小报告还是行的。

    明朝的士子大夫都喜欢议论朝政,可是真刀真枪的一干上,他们没有一点办法,这就是空谈误国。这些个人只知道消灭异己,这其实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另一个就是严重的土地兼并。

    但涂绍煃并不是这样的人,他也算个实干家,尽管能力有限,倒还是能干些事。

    所以,李过顺利的主掌了整个广西的军事,这倒是令李过这些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众人都喜笑颜开。

    聂心便说道“当日我和虎爷去北京,钦天监袁一星说咱们虎爷起于西北,兴于西南,看来倒是不假!咱们还没到太平府上任,就已经掌控广西的大局!”

    李过摇摇头“记住,千万不要得意忘形,整个广西的形势我们一点也不清楚,而且,现在部队还没有训练,并没有形成铁板一块。所以,我们要低调,要踏踏实实的训练!”

    戚老汉自动请缨“李过,这军队训练的事,你就教给我还有我的义女黄秀,我保证给你练出一直精兵来!”

    李过心下大喜,那戚老汉帮着李过只练了几个月的兵,就打败了后金,本事了不得。现在他实心实意的帮着李过,李过怎么可能不同意呢?李过当时就答应了。

    而这时,四处哨探的探马陆续回来了,向李过介绍广西全境以及与安难国交接地方的情况。

    李过听了,骂道“我说我一来涂绍煃又向我鞠躬,又让我平乱的,原来广西也这么不安宁!”(。。)

第一七七章 宋应星() 
现在局势整体来说南宁府并不安宁,太平府更不太平。{顶}{点} {''wx}

    除了安南国人在边境偷鸡摸狗的,广西的大部分地方都有土著闹事。尽管没有闹到山陕一带农民军那样严重,但整天乌烟瘴气的不消停。这和当时很多偏远地区都一样,本来老百姓们就穷,可是土地都让地主、土司们都霸占着,百姓们不造反可怎么活!

    所以,既要抚民、又要治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但首要的是治军。

    李过一声令下,广西两万多士兵全来了。

    李过一看,这哪是是士兵嘛,简直就是二流子。而且人数严重不足,广西的水师说是有五千人,来了一看,只有一千五。陆军两万,来了八千多。

    广西安抚使涂绍煃看着乱七八糟的队伍,自己也觉得不像。是以对李过练兵的事绝不干预。

    李过当场任命戚老汉为总教头,总管训练。刘体纯为总督察,黄秀为总调度,这两个人也是归戚老汉领导。

    李过是军中的主帅,负责给戚老汉撑腰。

    第一天训练,是以李过的六七千精兵开始的。这些人是对李过忠心耿耿的。他们将作为队伍的骨干,分配到基层去,都当头目!这些人不但作战勇猛,军纪甚严。戚老汉一声令下,号旗一展,几个方队便站的整整齐齐的。只见士兵们士气高昂,一声声的口号响彻云天!

    涂绍煃便赶忙走到李过身边“补之!你这才叫精兵,你是怎么练出来的。”

    李过微笑不语。

    涂绍煃指了指广西的那些兵“这些人能练成这样不?需要多久?”

    李过看了看。皱了皱眉头“队列整齐,号令森严,三天也就够了。但要是能打仗的精兵。还得一段时间。”

    涂绍煃伸出三个手指“三天?”样子有些不信。

    李过点了点头,涂绍煃隔天一早便来看训练。这一天很乱,除了练广西兵,那些收拢的几万流民也跟着一起练。

    结果,李过直接就杀了三个参将。

    这三个参将原本在广西作威作福的,一向游手好闲惯了。猛然让他们也跟着训练,他们依仗着资格老。还不服气。

    因为李过练兵都是官兵一起练,这三个人溜边,还在一旁说着怪话“这李过他娘的哪里来的臭虫?”

    “管他呢?不用搭理他!”

    “对!咱们都是参将了。还训练?不训!”

    其实这是第一天训练他们,戚老汉练的都是新兵,他们躲在一旁大伙也并不清楚。偏巧这几个人就在李过不远处说的。

    李过回过头,看了看赵大狗和王大棒子。

    两个人明白。立刻带着人把那三个参将抓了过来。踹到李过身边。

    李过上去对着领头的就是一个大嘴巴“你们是参将多啥,为什么不去训练!”

    “好啊,竟敢打人!你他娘的是谁?”这三个人倒急了。

    这时,涂绍煃看到这里乱糟糟的走了过来。

    “安抚使大人,这兔崽子打人!”几个人指着李过的鼻子骂。

    涂绍煃正要训斥这三个人,李过一使眼色,赵大狗和王大棒子早就抽出了刀,一阵剁。将这三个人给砍了。

    鲜血流了一地。

    把涂绍煃也吓了一跳,指着地上的尸体说不出话来。

    李过笑道“大人。乱世用重典,正所谓恩威并施。”

    涂绍煃点了点头,还是说不出话来。一个五十来岁的文官经过的战斗少,加上没有一点的心里准备,本意是来拉架的,还没等开口,已经砍了三个,搁谁都是吃惊不小。

    李过连忙命人拿来椅子,让涂绍煃坐下“大人,军令如山,请您见谅。”李过打着千。

    “好,斩的好!”涂绍煃心想,反正都杀了,说别的也没用。

    过了一天,又杀了二百多。都是什么列队说话的,站排不齐的,嘻嘻哈哈的。

    涂绍煃又看了一天的血。

    第三天,涂绍煃没去,前来探望他的一个朋友叫宋应星的去看了。

    到了晚上,涂绍煃问那个宋应星“应星,今天李过又杀了多少人啊?”

    宋应星回答“一个没杀。”

    “嗯?”搞得涂绍煃一愣一愣的。

    “不过李过这些人真的很有本事,现在那几万人有些像军队的模样了。”宋应星说道。

    涂绍煃看了看宋应星,很是惊讶。因为要是夸赞李过的话要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的,涂绍煃还并不太注意,可是从宋应星的嘴里说出来,那可就大不简单了。因为涂绍煃知道,宋应星虽然屡试不第,但恃才傲物,骄傲的很,一般人看不上。

    “好,明天我去看看!”

    过了一晚,涂绍煃早早的跟着宋应星去了校场,士兵们早就列队整齐。

    涂绍煃一看,心中暗暗称赞,名将!看队伍站的,跟拿尺量的一样。

    他哪里知道士兵的心里,站不直要被杀头的。士兵们眼睛瞪的跟灯泡似的,生恐站歪了。

    涂绍煃和宋应星互相望望,一起点了点头。

    宋应星便向涂绍煃说道“大人,这样的人物也给给我认识认识。”

    涂绍煃点头“应星,这是当然的,你这几天刚来,而我看李过很忙,就没给你们介绍。这样,今天我派人去请李过,你来作陪!”

    “此事甚好。”宋应星看着操场上的李过。

    等到了晚上,李过刚收操,一个涂绍煃的长随已经等在了校场边。

    “李将军,我家安抚使大人有情,我家大人说了,他有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想给你认识认识。”那长随说。

    李过不愿意去,现在李过是名人,不管是人不是人的都想见一见李过,这样也好有吹嘘的。见到别人也好吹着说,我跟李过如何如何?我那天和他怎么样怎么样的。

    明末的士子大夫虽然只知道夸夸其谈,不过有一点倒是很硬气,就是不怕皇帝和朝廷,想怎么说就敢怎么说。

    李过被朝廷和皇帝所忌惮,天下人尽知,这样反倒有不少的读书人要结识李过。

    但既然是安抚使涂绍煃的朋友,李过不能不给面子,李过连衣服都没换,穿着盔甲就去了。

    到了涂绍煃的厅堂,果然,涂绍煃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正在翘首以盼。看见李过来了,两个人都很高兴,丝毫没有因为李过穿着铠甲失礼而生气。

    “补之,把甲卸了。来人,把我经常穿的便装拿来,穿着舒服。”涂绍煃吩咐。

    李过赶忙拦住“大人这可使不得。”

    涂绍煃还是执意让李过换了衣服,倒让李过很是感动。

    涂绍煃便给两个人介绍“这是李过,字补之。这是宋应星,字长庚。”

    两个人赶紧抱拳施礼,并在涂绍煃的安排下坐了下来。

    喝了一气酒,那宋应星便夸赞道“李将军治军果然有些办法,只几天的功夫,乱糟糟的普通人就有模有样的了。”

    “哪里哪里,过奖了。”李过谦让着。

    “李将军,只是光训练队列么?”宋应星问。

    李过摇了摇头,对这类读八股的儒生李过并不感兴趣,可是看着涂绍煃的面子,李过解释道“队列只是基础,但特别重要。队列整齐方能做到号令严明,才能提高士气!等队列练好之后,还要练习拼杀,阵法等等。”李过仔细的讲了一遍他的构想。

    “我宋应星虽然是个落第的举子,看上的人并不多,李将军,只这几天,你就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宋应星说道。

    李过点了点头,心里突然怪怪的,这个叫宋应星的怎么这么耳熟呢!(。。)

第一七八章 天工开物() 
李过不知怎的,突然对这个叫宋应星的感兴趣起来。—顶—点— 。{2}{3}{w}{x}。

    于是,李过便问道“宋兄在哪里高就啊?”

    宋应星笑道“我乃是一个落第的举子,谈什么高就不高就的呢?不怕李将军笑话,我赶考了五次,都落第而归。这次能见到闻名天下的李将军,倒是托了涂绍煃大人的面子。”

    李过看着宋应星的神情有些落寞,安慰道“宋兄不必介意,我其实并不在乎什么进士出身、状元及第的。天天读死书,整天念着八股文,能干什么呢?没用!现在的人做学问只是为了功名,完全不实用,殊不知经世致用这句话早就忘到脑后跟了。”

    李过这话很得宋应星的心,所以他说道“李将军说的是,人人为官,那谁来干活呢?这些年绝了赶考的念头后,便也学些实用的本事,只不过都是下九流,一般人看不上!”

    “下九流?”李过没明白“宋兄说说,你学的都是什么呀?”

    “说起来让李将军见笑了,也不过是农业、手工业,机械、等等,还有些新奇的事物和想法想加以验证,无奈财力和物力都不够,想跟志同道合的人们讨论真伪、进行试验却没有场地,倒是遗憾的很。”宋应星说道。

    “哦?你且说说有哪些最新奇的?”李过对这个宋应星越发的感兴趣了,宋应星这个名字他很熟,他一定很熟的。

    “李将军感兴趣?”宋应星见李过瞪着眼睛看他,眼睛冒着光。

    “你说说。你说说!”李过不住的点头、催促。

    宋应星便说道“比如青铜应该可以用倭铅和铜熔炼,而不必用土法。”

    倭铅,就是金属锌!李过是理化生。学的就是这个。记得当年李过在学校,老师当时讲到青铜的时候,曾提起一个明朝的人来。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早知道青铜其实是由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