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唐兴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皇上在身边呢。

    孔谦只好提心吊胆地在那儿听着。

    接着,就听梅妃说道:“那天奴家听孔妃娘娘说,有人欺负了奴家的爹娘。后来奴家一打听,果有此事。没过多久,奴家还打听清楚了,那天欺负奴家爹娘是人叫江小狗。又没过多久,奴家又打听清楚了,那天欺负奴家爹娘的那个江小狗,是郭丞相二公子郭有武的好朋友。所以……,所以奴家就对郭丞相心怀不满了。”

    孔谦让人把梅妃的话记下了。

    以后,孔谦再也没敢再往下问。

    梅妃刚才说那话也是警告孔谦,不要再往下问了。

    ******

    这个案子说到这里,也就基本算结了。

    因为皇上所主要想知道的,梅妃和郭崇韬到底谁先对谁无礼的,已经清楚了。

    但是,皇上可没有想到,这个案子对真正的事实来说,还只清楚了一小部分。

    这个案子基本告一段落了,那个钱钱怎么样了呢?

    那天,钱钱被孔谦偷偷地放了。

    那天晚上,孔谦把钱钱偷偷放了以后,孔谦就把另一个人打入了牢中。孔谦就让那个人顶替了钱钱。

    当然,孔谦也事先给那个人用了一种药,把那个人害成了了哑巴。

    那个被孔谦害成哑巴打入牢中的人,大家也非常熟悉。那个人就是曾经给高秦和谢高俅假传圣旨的那个家奴。

    ******

    次日,皇上就下令把梅妃赐死了。

    梅妃在临时之前,她是痛苦流涕啊。

    才不到二十岁的人,谁愿意年轻轻地去死啊!

    梅妃被皇上赐了钢刀一把、毒酒一杯、白灵一条。梅妃就服毒而死了。

    那个被孔谦害成哑巴打入牢中顶替钱钱的那个家奴呢?

    也被皇上赐死了。

    这还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还是梅妃的爹娘。

    就在梅妃被赐死没多久,梅妃的爹娘就被孔谦杀人灭口暗害了。

    “古今多少悲惨事,

    历来多少冤骨停?”

第三十一回 预谋大兴兵(一)() 
郭崇韬一案就这样开雾散了。

    这天,皇上设宴款待郭崇韬。

    也算是给郭崇韬压惊吧。

    也算是与郭崇韬善意地接近吧。

    皇上当然也希望将来与那么有影响,那么有才学,那么能为国出力的郭崇韬搞好关系了。

    再说,郭崇韬对皇上的功劳也是盖世的,皇上也不想落个冷待郭崇韬的坏名。

    在酒席宴上,皇上就对郭崇韬解释道:“郭丞相,朕希望那天的事,以后你不要太在意。”

    郭崇韬说:“臣不敢。”

    皇上说:“郭丞相,在你被押之时,兵部尚书李存孝曾找过朕。他曾向朕给你求过情。当时朕说了,这次无论是事情的真像如何,朕都不会怪罪你。”

    郭崇韬说:“谢谢皇上对臣的宽厚。”

    皇上说:“不信,你可以去问他。”

    郭崇韬说:“臣怎么敢不相信皇上呢。”

    皇上说:“当时朕说了。这次朕只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当时朕说的是,如果这次是梅妃娘娘先调戏的你,朕想为你洗清清白,朕手下的大臣受到了冤屈,朕也理应为其洗清清白;这次如果是你先调戏的朕的梅妃娘娘,朕也没有忘记你曾经是朕的功臣,朕也不会处置有盖世战功的你。”

    郭崇韬说:“谢谢皇上对臣的关心。”

    皇上也确实说的是他的真心话。

    当时皇上的心里也确实是那么想的。

    郭崇韬和皇上之间,就这样云开雾散了。

    ******

    那个孔谦呢?

    皇上曾说过,如果这次孔谦能把郭崇韬一案审好,就让他做洛阳知府。孔谦把郭崇韬一案审好以后,皇上还真让他做了洛阳知府。

    孔谦做了洛阳知府以后,在有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是非常害怕。

    孔谦心说:这个案子是有很多水分的,这个案子的罪魁祸首是我,将来我会是个什么结果呢?

    对于孔谦所犹豫的,皇上也不是没想过。在孔谦刚审完郭崇韬一案的时候,皇上就开始怀疑上孔谦了。皇上心说:孔谦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这个案子李嗣源没审出来,高秦没审出来,谢高俅没审出来,孔谦就审出来了?

    但是,对于孔谦只是怀疑。

    不过,皇上也暗地里派人查访了。

    ******

    在以后的几天里,皇上几乎每天都在等那个案子的新消息。

    皇上心说:朕绝不能让任何事在朕的面前含糊不清地过去。朕怎么总是怀疑朕的梅妃还有别的事呢?

    可就在这个时候,又出事了。

    这天,皇上正在等那个案子的新消息,突然有人来报:“报,报万岁爷得知,大事不好,西蜀王王衍统兵二十万兵发长安!”

    ******

    西蜀王王衍真的来了?

    一点也不假。

    前文说过,皇上李存勖并没有统一天下。皇上李存勖所统治的区域大概是北到长城,南到长江,东到大海,西到陕西的一部分。在他的统治区域以南还有大大小小七个所谓的国家。这七个所谓的王国当中,其中就有一个西蜀。

    前文说过,郭崇韬南方一行的最后一站,就是西蜀。郭崇韬在南方一行的时候,郭崇韬还与西蜀王王剑签订了大唐与西蜀互不侵犯条约。

    既然西蜀与大唐已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了,西蜀王王衍怎么又兴兵了呢?

    因为这个王衍可不是一个好人。

    在王衍的爹王剑死之前,王衍爹王剑也是不想把位子传给他的,可由于种种原因,王衍还是做了西蜀王了。

    王衍即位以后,他就把他认为合适的人都换上了。

    王衍所认为的合适的人,其实都是些阿谀奉承,又没多少学问的人。

    现在的西蜀朝中,左班丞相是朱正富,右班丞相是马正肥,兵马元帅是德一海。

    朱正富、马正肥、德一海都是些什么样人呢?

    朱正富没多少才学,可王衍说什么,他就能听什么。

    马正肥也没多少才学,也很善于阿谀奉承。

    另外,马正肥还有一个妹妹叫马月月,他妹妹马月月还是西蜀王王衍的所谓正宫娘娘。

    德一海虽有点谋略,可他的好心眼不多。

    就这样,王衍、朱正富、马正肥、德一海几人凑一起了。

    ******

    单说这天,王衍和德一海、朱正富、马正肥几人在一块商量事。

    德一海就说:“皇上,那天臣请了个神仙给皇上您算了一卦,那个神仙说皇上您将来必然会是真真正正的真龙天子。”

    王衍说:“是吗?”

    德一海说:“是的!”

    朱正富也在一旁搭腔:“是的。那天臣也请了个神仙给皇上您算了一卦,那个神仙也是那么说的。”

    马正肥也在一旁搭腔:“是的,那天臣也请了个神仙给皇上您算了,那个神仙也是那么说的。”

    这不是糊弄人吗,世界上哪有神仙啊!

    可德一海、朱正富、马正肥知道,王衍很信神。

    从那以后,王衍就有攻打大唐之心了。

    王衍知道,他有神佛保佑,他就一定能胜。

    那天,德一海还在王衍的面前分析了一下西蜀和大唐的力量。

    德一海说:“别看大唐现在的地盘很大,可大唐刚刚建立,立足未稳。大唐的兵虽多,可他的粮草不足。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出兵打打大唐,我们一定能胜。他的粮草不足,再多的兵也会败。”

    德一海所分析的,也确实是那样。现在大唐刚刚灭了强大的朱梁。在大唐和朱梁开战的那几年里,国内的老百姓很多都被征兵打仗了,国内种田的人少,他的粮食也确实不足。

    要不,大唐的皇上李存勖又怎么会派郭崇韬南方一行,和南方七王签互不侵犯条约呢。大唐的皇上李存勖想和南方七王签互不侵犯条约,他就是想抽时间发展发展他的国力。

    偏偏大唐皇上李存勖所想的,德一海给看破了。

    德一海也知道,如果现在不打大唐,等大唐恢复好了之后,大唐迟早也会打他的。

    ******

    这天,还出了一个事。

    这天德一海正在谋划怎么打大唐,突然有人来报,说有五个人要见他。

    德一海说:“让他们进来!”

    要见他的那五个人进来了。

    德一海见那五个人有一个是出家人,有四个是俗家,那一个出家人老点,那四个俗家还很年轻,看样子那个出家人是当头的。

    德一海就问:“你是什么人啊,你们要见我,有什么事吗?”

    那个出家人说:“我的名字叫道安,这四个是我的徒弟,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钱一、钱二、钱三、钱四。今天我们要见您,有重要的大事。”

    道安领徒弟见德一海,这才商议大事。

第三十二回 预谋大兴兵(二)() 
这天,德一海正谋划怎么攻打大唐,突然有人来报,说有五个人要见他。

    德一海就让那五个人进来了。

    要见德一海的那五个人,正是道安和他的四个徒弟。

    前文说过,道安和他的四个徒弟在李唐的地面上惹了事,他们不敢再在李唐的地面上待了,他们就往西蜀的地面上跑去了。

    今天,道安和他的四个徒弟就来到了西蜀。

    道安几人刚进西蜀地面的时候,他们也是不敢露面的。前几天道安几人得到消息了,说西蜀王王衍正谋划打李唐,道安几人这才敢于露面。

    今天,道安几人见德一海来了。

    道安一见德一海,道安就对德一海说:“德元帅,现在您兴兵伐李唐正是时候。现在的李唐刚刚灭了朱梁,李唐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如果您们在这个时候出兵,您们一定能胜。”

    德一海点了点头。

    德一海心说:这还用得着你说!

    不过,道安下边的话可让德一海一阵喜上眉梢。

    道安说:“现在李唐内部的情况我了解。我刚刚从那边过来。现在李唐的皇上李存勖为了发展生产,他效仿当年诸葛亮岐山屯粮,他的很多兵他都让去种粮了。现在李唐朝的兵里里外外加在一起,也不足十万。”

    德一海听到这里,他就是一惊。

    德一海说:“什么?那么大的李唐,拥有五州之地的李唐,国内就只有十万兵?”

    道安说:“是的。在李唐灭朱梁之前,李唐的皇上李存勖曾向他国内的老百姓许诺过,灭了朱梁之后就让他一大部分军兵退役回家。现在李唐真把朱梁灭了,李唐的皇上李存勖就兑现了他的承诺,让他一大部分军兵退役回家了。所以,现在李唐国内的军兵并不多。”

    德一海说:“是啊?”

    道安说:“还有,在李唐和朱梁打仗的时候,他国内的老百姓也是很辛苦的。在李唐和朱梁打仗的时候,他国内的很多老百姓都被征兵了,他国内种粮的老百姓基本都是老、弱、妇、幼,而且老百姓的捐税也是比较多的。您想啊,那么多的人都在打仗,这打仗的军饷从哪里来啊,还不是从老百姓的捐税里来啊!”

    德一海一听,他是哈哈大笑。

    道安又说:“所以说,如果您在这个时候发兵打他,他定然会倒大霉。”

    德一海说:“是啊!”

    道安说:“是的。您想啊,如果有战争,李唐皇上李存勖对他国内老百姓的承诺就兑现不了了。他说让他的兵退役,那就不能退役了。您想啊,如果他的很多兵都退役了,他怎么能打仗呢?”

    这时,德一海又是一阵大笑。

    道安又说:“还有,李唐的皇上李存勖还曾向他国内的老老百姓许诺过,灭了朱梁,就对他国内的老百姓减租减税。现在他也确实那么说了,他说到秋后收税的时候就减租减税。只是现在还没到秋后收税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他再发生战争,他对他国内老百姓减租减税的承诺也就没法兑现了。您想啊,如果他没有更多的税收做军饷,他怎么能打仗?”

    德一海听到这里,他又是一阵大笑。

    德一海说:“以汝之见,我等将如何攻之?”

    道安说:“以鄙人之间,我等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攻其秦川。”

    德一海说:“先攻其秦川?”

    道安说:“对。先攻其秦川。现在李唐国内真正能上战场的兵并不多。我们在这个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攻其秦川,万无一失。”

    德一海说:“那以后呢?以后如果他知道他的秦川丢了,他能善罢甘休吗?别看他现在的兵不多,他如果知道出了事,他退役的兵很快就会再招回来啊!”

    道安说:“那也没什么。他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