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唐兴衰-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次王衍打长安为什么会失败,首先是他行军速度太慢,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让对方有时间调来了很多的人马,从而使得对方与他有短时间抗衡的势力。再加上对方的于保善、于孝天劫了他的粮,再加上对方守长安的主将李存霸厉害,才使得他最终大败。

    这次王衍吸取的上一次的教训。他加急行军。

    上一次王衍之所以没有加急行军,他有些前怕狼后怕虎,他怕孤军深入会遇到危险,他是先把他路过的一些小县城拿下之后,他才到长安的,这次他是直接大队人马直扑长安的。

    这次王衍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了长安。

    ******

    再说长安守将李存纪。

    现在的长安守将李存纪论本事也远远不及当初的长安守将李存霸。

    李存纪是皇上李存勖的八兄弟,也是皇上李存勖的小兄弟,皇上李存勖兄弟八人,他排行在八。他最小,他今年才二十多岁。

    李存纪是长安的节度使。

    “节度使”是负责某个地方一切事物的一个官。老百姓有事,他也管。敌国入侵,他也管。

    在李存勖安排李存纪到长安来的时候,曾有许多大臣反对。

    那些大臣说,皇上,八王爷的岁数太小,八王爷的文才武功也一般,您把这么大的一个任务交给他,臣怕万一遇上难办的事八王爷不能胜任。

    李存勖也考虑到那点了,可除了李存纪以外,他又找不到合适的人,他就只好让李存纪去了。

    所谓的“李存勖除了李存纪以外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不是李存勖找不到文才武功比李存纪再高的人,文才武功比李存纪再高的人有的是,是李存勖找不到让他放心的人。

    万一去了后,他不听你使唤呢?

    光文才武功能胜任不行,还得听使唤才行,万一去个不听你使唤的,万一人头把潼关一堵他在那里独立为王,你还真不好收拾。

    所以,尽管李存纪的文才武功有些不尽人意,李存勖还是让李存纪去了。

    *******

    李存纪去了长安以后,虽然他的文才武功有些不尽人意,可他做事还非常认真,他也痛恨贪官污吏,他也从不收下属们的礼,他把长安治理得也算可以。

    可是,光“老好人”不行,万一有一天“天上下雹子”你还得能积极应对才行。

    这天,西蜀数万人马来取长安的事传来了。

    李存纪一听这个消息,他可吓坏了。

    长安城里才一万人,西蜀的近十万大军来了,他心里能不紧张吗?

    李存纪一听这个消息,他急忙找他手下的几个人商议。

    李存纪的手下人有叶凯、司同、归海神英等。

    叶凯、司同是武将,他们没什么主意,归海神英是李存纪的谋士,他还是比较有见识的。

    归海神英说:“八王爷,您不必紧张,上一次他们来了二十万大军,咱都不怕,这回他才来了十万大军,咱就怕了吗?咱还用上一次的办法。上一次李存霸李二王爷不是筹集咱长安地面上的所有人马拒敌,最终将他们打败的吗?“

    归海神英献计,他要与西蜀兵展开一场决战。(。)

第五百四十七回、兵取长安城(二)() 
♂,

    西蜀王衍领八万大军要兵取长安城,长安守将李存纪的谋士归海神英向李存纪献计。

    归海神英说:上一次李存霸李二王爷就是联合咱长安地面上所有的人马将西蜀打败的,这次咱不如还用那个办法。

    李存纪一听:这个办法虽然不是多么高,也只有如此了。

    *******

    同时,归海神英还向李存纪献计,他让李存纪马上上书朝廷,他让把这事报给朝廷,让朝廷速发援兵。

    李存纪一听这个,没有马上同意,他先轻轻摇了摇头。

    李存纪认为这么做,他有些丢人。

    李存纪说:“上一次我二哥李存霸拒敌的时候,西蜀来了二十万大军,当时我二哥李存霸是靠他自己的力量把西蜀打败的,这次西蜀才来了十万兵,这次西蜀来的兵比上一次少一半,我还求皇上支援我,是不是显得我太饭桶了?”

    归海神英说:“八王爷,您还是以大局为重吧。以八王爷您的神威,您自然是不怕那些西蜀兵的,可事怕万一啊!万一出现意外呢?万一出现意外,整个的长安就全部落入西蜀之手了。八王爷请想,如果长安万一落入西蜀的手里,八王爷可如何向皇上交代啊?“

    归海神英死说活说,才算说得李存纪点了头。

    *******

    于是,李存纪马上给他所管辖下的凤翔知府于保善、延州知府玉宝山。灵州知府俞宝扇下了命令,让他们马上筹集人马拒敌。

    同时,李存纪也给他的朝廷写了一封信,求他的朝廷支援。

    李存纪把信写好之后,他让人送出去了。

    *******

    但是,这回可不同上回了。

    这回西蜀的人马来得快啊!

    这回西蜀也是吸取了他上一次的教训。

    李存纪给于保善、玉宝山、俞宝扇的调令刚发出去。西蜀的人马就到了。

    西蜀的人马一到,他们就把长安城围起来了。

    李存纪见西蜀人马来了,他只好领着他的手下人加紧拒敌。

    好在。长安城里粮草也多,守城器物也多。西蜀兵虽多,西蜀兵一时半时攻不上来。

    *******

    再说说李存纪派去向李唐朝廷求援的那个送信的兵。

    那个兵奉了李存纪的命令之后,他拿着李存纪的那封求援信,他就往洛阳的方向走,当他走到潼关的时候,他让人家拦住了:“站住!”

    这时候潼关已经让孝英杰占了。

    那个送信的见几个兵把他拦住,当时他还不以为然呢。

    他当时不知道潼关已经被人家占了。

    他也没想到潼关这么快就被人家占了。

    再加上拦他的那些兵也是穿的李唐兵的军装,他也没有怀疑。

    *******

    孝英杰占了潼关以后。他为了尽量不引起李唐军的注意,他就让他在潼关附近巡逻的那些兵全穿李唐兵的军装。

    现在长安的四周全是李唐的地盘,他怕万一周围那个李唐的官员听到长安失守的消息以后来复夺,他会有麻烦。

    虽然有人来复夺,孝英杰也不怕他们,可他也不想如外给自己添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纸里包不住火,潼关失守的事迟早会让李唐兵知道,孝英杰还是想尽量晚点让李唐兵知道的好。

    *******

    继续说那个送信的。

    那个送信的还以为拦他路的是自己人呢。

    那个送信的说:“兄弟们别误会,我是长安节度使大人李存纪派去给朝廷送信的。”

    那几个兵中当头的说:“什么信,拿来我看!”

    那个送信的说:“这是节度使大人给朝廷的信。你哪有资格看啊?”

    那个当头的说:“谁说我没资格看?我说我有资格看,我就有资格看!”

    那个当头的吩咐他的手下人:“把他给我抓起来!”

    众人一拥齐上,他们就把那个送信的抓起来了。

    几个人抓一个人还不好抓吗?

    那个当头的把那封信翻出来一看。他乐了。

    *******

    那个当头的就把那个送信的抓到孝英杰那里去了。

    孝英杰一看那封信,他也乐了。

    孝英杰也没杀那个送信的。

    孝英杰让人把那个送信的看起来了。

    李存纪的那封信就在孝英杰这里“卡住”了。

    *******

    由于李存纪的那封信落到了孝英杰的手里,所以李唐朝廷来援兵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再说王衍兵困长安的情况。

    王衍兵困长安,他迟迟拿不下。

    别看王衍的人多,长安城里粮草也多,守城之物也多,王衍想一下子把长安城拿下还真不那么容易。

    这时韩涛就给王衍出了一个主意。

    韩涛说:“皇上,我给你出个主意,您能不能让臣领一直人马去取凤翔啊?咱要把凤翔拿下来。长安就孤立了。”

    王衍一想:也好。

    王衍信想:上一次就是因为临时没打凤翔,才导致后来凤翔人马在我后方作乱。才导致他几次劫了我的粮,使得我最终大败。

    凤翔在长安的西边。王衍是从南边过来往北打长安的,如果不先把凤翔拿下,凤翔的李唐援军很容易抄西蜀军的后路,上次就是因为凤翔的李唐援军抄了西蜀军的后路劫了西蜀军的粮,才导致西蜀后来大败的。

    王衍马上点头同意了。

    王衍给了韩涛两万人马,他让韩韬即刻出发兵取凤翔。

    *******

    先说韩涛取凤翔的情况。

    韩韬这个人的武功可非常了不得,他的武功也是在十大高人之内的,他曾经威震过荒滩擂,他的手里还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叫金背花装弩。

    韩涛领令之后,他领着人就加急往凤翔的方向赶。

    这天他就赶到了凤翔。

    韩韬到了凤翔,他就把凤翔团团围住了。

    韩涛吩咐他的手下人:“给我架云梯攻城!”

    ******

    现在的凤翔怎么样了?

    现在的凤翔守将依然是于保善。

    上次在说西蜀入侵长安的时候,我们说了,上次于保善可立了大功了。

    上次就是因为于保善几次在西蜀军的后方捣乱,他几次劫了西蜀军的粮,才导致西蜀军大败。

    上次于保善立的功劳甚至能超过李存霸。

    *******

    韩韬领兵取凤翔,他才与于保善展开一场血战。

    (。)

第五百四十八回、兵取长安城(三)() 
♂,

    韩韬奉令取凤翔。

    韩韬到了凤翔,他就把凤翔城团团围住了。

    ******

    现在的凤翔城里怎么样了?

    几天前,凤翔知府于保善就得到西蜀再次入侵长安的消息,很快他也接到李存纪让他积极筹集人马的命令,他接到李存纪让他筹集人马的命令以后,他就积极为李存纪筹集人马。

    不过,这次可不同于上一次了,上一次西蜀兵没有理他,这次西蜀兵先冲他来了。

    于保善人马才刚刚筹集了五千,韩韬就领着人马到了。

    于保善见西蜀兵来了,他只好指挥他的人守城。

    于保善就和韩涛“周旋”开了。

    *******

    于保善也不出去打。

    韩涛也知道,就是打,他也打不过韩涛。

    韩涛攻城,于保善就积极守城、

    于保善这么一来,韩韬想把城攻破还真不那么容易。

    ******

    不过,几天后一个困扰于保善的事来了——他粮草出现危机。

    凤翔是长安的代管地区,平时凤翔各个军兵的粮食都是由长安按时调拨,现在长安被围,长安那边的粮食运不来,再加上于保善又临时召集了些人,他吃饭的人又多了许多,他的粮草还能够用吗?

    平时守凤翔城里只有一千人,于保善得到李存纪让他筹集人马的任务以后,他筹集了四千,这一多了四千人,守城倒是能守得住,可吃饭城问题了。

    于保善心说:这可怎么办?

    于保善想了半天,他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最后于保善一看:凤翔城没法再守了!

    没吃的怎么守城?

    *******

    眼看每天饿死的老百姓一天比一天增多。最后于保善一看:反正长安的援兵和粮没指望了,反正凤翔城也迟早会被西蜀兵攻破,我还是早做决断吧。

    什么叫早做决断?

    就是早出去和西蜀兵以死相拼。

    这天。于保善把他几个手下几个重要的人物找来了,他向他手下几个重要的人物开了一个会议。

    于保善说:“我看凤翔守不住了。我们的援军也没有什么指望。我们的粮草也没有什么指望,城里每天有很多的人饿死,我不忍心。我想尽快出去和西蜀军以死相拼。”

    于保善这也是为了凤翔城里的许多人民啊!

    不然的话每天就有很多的人饿死。

    最后于保善说:“愿意跟我出去的,我欢迎、不愿意跟我出去的,我绝不勉强。”

    *******

    于保善领着几个人出去了。

    结果,于保善被捉了。

    韩涛对于保善还挺开恩,他还真没要于保善的命。

    韩涛兵取了凤翔城。

    ******

    按当时的行政划分,当时的长安管辖着凤翔、延州、灵州三个地方。和长安周围的一些地方,凤翔一失守,长安地区的四分之一就落入西蜀兵之手了。

    韩涛进了长安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