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唐兴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桂花公主失散以后,她就遇上了一个叫孔瑞的农夫。她就与那个叫孔瑞的农夫结婚了。以后,他也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取名叫孔廉,一个取名叫孔谦。孔廉就是那个道安。

    以后,桂花公主与琼花公主虽然各自有了她们各自的归宿,可她们时时没忘她们的家仇。她们没有忘记她们的爹唐昭宗是怎么死的。

    现在,虽然当时亲手杀死她们爹唐昭宗的朱温已经死了,当时袖手旁观的李可用也已经死了,可李可用的儿子依然还在,现在李可用的儿子还夺取了曾经属于她们家族的江山,她们能不怨恨李可用的儿子吗。

    所以,她们才想尽一切办法害李可用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

    ******

    桂花公主为了培养儿子孔廉和孔谦,这一年他们家还有这么一个事。

    这一年,当时的孔谦还二岁,孔廉还三岁,这天到他们家来了一个人。是一个老人,看来有七十多岁了。这个老人到了他们家后,就与桂花公主的丈夫孔瑞谈上了。

    孔瑞与那个老人一谈,孔瑞就听那个老人说,他叫孔玄,他是孔子的五十七代传人,也是他孔瑞的伯父。

    孔瑞一听,孔瑞就是一愣。

    孔瑞心说:我爹活着的时候,我倒是听我爹说过,我有一个伯父叫孔玄,在外地做买卖不在家,可我从来没听我爹说过,我们是孔子的后代啊!孔子名气那么大,如果我真是孔子的传人,我爹能不对我说吗?

    孔玄看出孔瑞怀疑来了。

    孔玄说:“这也难怪你怀疑。是这么回事。我们的祖上有一个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等长子的儿子有了儿子以后,才可以将是孔子后代一事告诉他的长子,其他人都不能告诉。因为你的父亲不是长子,所以当初你的爷爷就没有把那事告诉你的爹。”

    孔瑞心说:是吗?

    孔瑞说:“既然你是我的伯父,既然爷爷已经把那事告诉您了,您因何还要在外头过,而且还在外头一过就是那么多年啊?”

    那个孔玄说:“因为我们的祖上还有一个规定,兄弟不可在一起。”

    孔瑞惊奇地问:“为什么?”

    那孔玄说:“原因很简单。你想,谁都想继承我们祖上所留下的东西,万一发生争抢呢?我们的祖上为了将来不发生争抢,才制定了那么两个规定。”

    孔瑞还是不大相信。

    孔瑞又说:“是吗?”

    孔玄说:“你还不相信吗?你的父亲是不是叫孔文啊?”

    孔瑞说:“是。”

    接着,孔玄又说出了孔瑞母亲的名字,孔瑞爷爷的名字,孔瑞奶奶的名字。

    孔瑞一听:都对。

    这时,孔瑞就对孔瑞说:“我确实就是你的伯父,你我也确实都是孔圣人的后代。”

    孔瑞又问孔玄:“伯父,刚才您不是说,只有等长子有了儿子之后,才可以把是孔子后代一事告诉他的长子吗,我不是您的长子,您为何还要把那事告诉我啊?”

    孔玄听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口气。他说:“我们的祖上是有那么一的规定,说只有等长子有了儿子之后,才可以把是孔子后代一事告诉他的长子,可我们的祖上之前还有半句话,如果在没有特殊情况之下。”

    孔瑞说:“那?那是有特殊情况了?”

    孔玄点了点头,他说:“是的。当初你的爷爷是把那事告诉你伯父的。可是……,可是就几天前,你伯父的唯一儿子你的哥哥不幸死了。这几年你伯父混得不好,你伯父的家里穷,你伯父的儿子你的哥哥娶不起媳妇没有成家,所以你哥哥一死,就注定你伯父将来没有后代了,所以今天你伯父才来找你。”

    孔瑞就是一愣。

    这时,孔玄就把孔子和孔子几位后人的牌位,和孔子的几本书拿出来了。

    他对孔瑞说:“孩子,你伯父这儿已经没后了,将来这祖上的牌位和书,也只有你来继承了。”

    孔玄说完,他就走了。

    ******

    孔玄的话全是真的吗?

    完全是假的。

    这完全是桂花公主为了培养自己儿子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而做的假。

    桂花公主知道,儿子将来要想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这名人的效应非常重要。如果别人知道你是名人的后代,不管你有没有诸葛之才,将来也有人会三顾茅庐;如果别人知道你是一普通人,将来谁都不会搭理你。桂花公主这才心生一计,说他们是孔子的后代。那个孔玄,其实是桂花公主花钱雇的。

    当时,孔瑞还真相信了。因为孔瑞只是一农夫,他没多少学问,他辨别真假的能力很弱。

    以后,孔瑞就真把自己当成是孔子的后人了。

    孔子的那几本书,桂花公主是怎么弄到的呢?

    当时那样的书很多,是个教书先生就有,随便拿本抄抄就行。桂花公主知道,孔瑞没什么文化,他看不出来。

    桂花公主这名人效应可真厉害。那天孔谦本来已经身逢绝地了,他哥哥是这次劫太后的总策划者,他女儿也亲自参与了,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的很难逃过灭门之灾的,可孔谦只在皇上的面前说了一句话,说我是孔子的后人,当时就把皇上给镇住了,使得皇上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又让他入京,又加封他女儿为皇妃。

    你说着名人效应多重要吧。

    ******

    桂花公主虽然一计惊人,可她的命运非常不幸。就在他大儿子孔廉八岁,他二儿子孔谦七岁的那年,他丈夫孔瑞不幸死了。又过了五年,她也不幸死了。

    桂花公主和她的丈夫孔瑞,为什么会英年早逝呢?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太不好了,一家四口人就靠那二亩地活,还时常有土匪恶霸之类的东西来抢劫,他们哪儿受得了!也可以说,他们是为了生活累死的。

    桂花公主在死之前,她就把她本是前唐公主一事,对她两个儿子孔廉和孔谦说了。她与朱温、李可用之间的恩怨,她也说了。她不想把那事带入土中。

    在以前,那个事她一直没敢说。因为那是至关灭门的话。当时正是朱温的天下,朱温正到处抓前唐的皇室成员呢,一让朱温知道是前唐公主的家,那还了得!

    只是,她做假说他们是孔子后人一事,她没说。她想让她的儿子一直认为他们是孔子的后人,将来好达到他们报仇的目的。

    桂花公主这一没说实话,这才导致以后她两个儿子一直认为他们真的孔子的后人,这才导致恩怨更加难解,这才导致情况更加复杂。

第十回 祸起金钱山(八)() 
桂花公主死了以后,孔廉和孔谦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就靠二亩地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爹和娘都累死了,留下他们这两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又怎么能撑得下去呢?

    当时的孔廉才十三岁,当时的孔谦才十二岁。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好心人就给他们兄弟出了一个主意,让他们兄弟两人中的其中一个出家,家中留一个,二亩地养一个,也差不多就可以凑合了。

    孔廉就出家了。

    孔廉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的家。

    本来孔谦也是说要出家的,可孔廉不让,孔廉说,我是哥哥,我怎么能把苦留给兄弟呢。

    孔廉出了家以后,靠二亩地差不多也能养活孔谦了,他们父母生前为人也很好,街坊四邻也很爱帮他。

    ******

    就在孔廉出家的第七年,还有一个事。这年孔廉在山上砍柴的时候救了一个小孩。

    那天,一个小孩在山下玩,没想到从山的不远处跑来了一只豹子。那豹子上去就把那小孩给扑倒了。

    当时孔廉正好路过,孔廉一看不好,孔廉马上就跑上过去救那小孩。

    最后,孔廉终于把豹子打跑,把那小孩给救了。

    孔廉救了那小孩以后,当然人家的大人就要酬谢孔廉了。偏巧那家大人还很有钱。那家大人也姓孔,叫孔副。孔副对孔廉说了,你说吧,你说要什么,我就能给你什么。

    当时,孔廉就想还俗。

    孔廉心想:如果我还了俗,孔副资助我点钱,我就是有房子有地堂堂正正的人了,将来我还能娶妻生子,出家有什么好,出了家不能这,不能那的。

    孔廉就把他的想法,对他老师普玄真人说了。

    他老师普玄真人说,你现在想还俗,你可太对不住佛祖了。当初你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你恳求的佛祖,佛祖才收留了你,现在你翅膀刚硬了那么一点,你就想离开佛祖,你想佛祖会满意吗?

    孔廉一想:也是,当初我出家的时候,是生活所迫,当时我们那个家养不了我们兄弟二人,现在我翅膀刚硬了那么一点,我就想抛弃佛门,是有些不应该。

    孔廉就打消他还俗那个念头了。

    他怕佛祖怪罪。

    那么,佛祖真会怪罪吗?

    那只是他心里上的一种怕。我说的不是神话,哪来的佛祖啊?佛祖只是一种虚幻的。孔廉当时所谓的怕,就是怕他万一惹佛祖不高兴了,将来会遇上不顺心的事。例如出门遇上强盗了,不小心失火了之类的事。就想现在的一些人一样,干了坏事惹了人家之后,人家老太太骂大街,说他出门让汽车压死,他真怕出门真让汽车压死一样。

    孔廉就决定不还俗了。他决定不还俗,他也就不需要太多的钱了。孔副说,我怎么报答你呢?孔廉说,我有一个兄弟叫孔谦,我们兄弟形同一体,如果你的钱有富余的话,你就对他适当地施舍一些吧。

    于是,孔廉就把孔副对他的报答,转嫁给他兄弟孔谦了。

    孔副还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再说他也有钱。他就把孔廉对他的恩,报答在孔谦身上了。他给了孔谦不少土地,还给了孔谦不少钱,让孔谦盖了新房子。

    以后,孔谦的生活就改天换日了。他从一个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的小农民,一下子成了有房子有地的有钱人了。

    这时还正是孔谦一十八男婚女嫁的时候,他也有房子,也有地了,也就有姑娘愿嫁给他了。当年他就娶了一房媳妇。没过几年,他就有了一儿一女。儿子取名叫孔龙,女儿取名叫孔雀。

    孔谦自有了孔副的资助以后,他的生活就好多了,他也雇了几个人给他种地,他也用不着每天忙于农事了。

    这时,孔谦就又把他的大事想起来了。因为他的娘告诉他了,他的仇人就是朱温和李可用。在以前,他也时常想到报仇,但是生活上没那个时间,每天得忙于农事,不然就挨饿,哪有功夫干别的,现在行了,现在有那个时间了。

    为了将来报仇,孔谦就开始发奋学习了。要想将来报仇,没点真本事怎么行。为了将来的梦想,孔谦还给自己请了个老师,教他学习。

    你别看孔谦的学习起步晚,十八岁以后才开始学,可他非常聪明,没过几年,他的才学就了不起了。

    ******

    这就是孔谦的过去。

    我为什么说孔谦的过去,说得这么详细,就是因为孔谦是本书的主要人物。

    孔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高俅、秦桧试的人物。就由于他的出现,后来整个的后唐才会由起初的兴盛,逐渐地走向衰败;就由于他的出现,后来的后唐才会从一个起初的繁荣昌盛,逐渐变成哀鸿遍野。

    我说的这部书叫《后唐兴衰》,就是由整个后唐起初的兴,渐渐地又走向衰,最后又由衰到兴的。

    ******

    对于孔谦的这一些,皇上怎么会知道,皇上还以为他是孔子的后人很有学问呢。皇上哪儿知道,孔谦根本就不是孔子的后人!皇上哪儿知道,孔谦将来不但没给他出力,孔谦将来还成为了他身边的一只“耗子”,时时在给他搞破坏。

    现在,孔谦还没有官职,他还暂时起不到破坏的作用,随着以后孔谦的官职越来越大,他的破坏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

    孔谦这只“耗子”刚刚落世,还没有“出洞”,另一只“耗子”就开始活动了。

    谁啊?

    就是孔谦的那个哥哥道安。

    那天,道安掌打了那个船家,救了他四个徒弟以后,他师徒就往西南跑开了。

    他想投靠西蜀。

    当时皇上由于忙于照顾太后,也没顾上到他,就给了他逃跑的机会了。

    道安领着他四个徒弟往西跑了一段路后,他们就又拐弯往南跑下去了。

    道安早就想好了,如果这次行动砸了,就往西南逃。

    刚开始跑的时候,他之所以不往西南逃,而往西逃,那是因为他怕被皇上劫住。因为他知道,皇上一旦得知太后被劫的消息之后,皇上必然会从这条路由南往北来救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