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上宝篆-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求仁得仁!对于他们而言,我们口中的一些大道理反而没有神祇来的可信,再说了他们祈愿的同时,也是在与我心理二学结下缘分,日后,这些孩子里说不定还能出现一两个心学、理学的学士,为心理二学的发展提供助力。”李浩成一脸平静道。
此时,正好有一对父子在私塾外叩拜,李初平皱了皱眉头,随后就是惊讶的发现但他们叩拜左边那副身后悬幡,手持月桂的神祇时,画像上的神光中,就是流露出一丝丝文气,虽然还很稚嫩,却是真实属于心理二学的文气。
这点文气,随着那对父子的叩拜,落在那孩童的身上,一时间,孩童原本懵懂的眼神中,就是流露出一丝丝的文思之气,这些许气息不一定能够引导这个孩子步入儒道,却能够让他更加聪慧。
而等到父子二人顺便来到右边叩拜盘坐莲花之上,一手捧书,一手持桂,脑后悬挂月轮的神祇画像时,丝丝福寿之气落下,给与父子二人赐福。
“此神是文道正神?”李初平有些好奇,当然他口中的文道正神,并不是泛指文神,而是指代那些百家学士死后接受香火的神祇,那是百家学士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不清楚!”李浩成摇了摇头,道:“我最开始认识此神,是因为杂家宣传,后来与其交流一番后,发现此时学识惊人,与其交流的过程当中收货良多,甚至心理二学的诞生,也有他的辅助,因此我才会在私塾门口立下他的画像。”
李初平点了点头,又是和李浩成交流了两句,就是转身离去。
“他恐怕没有相信你说的话!”月华浮现,化作一尊神祇的虚影,周身缭绕金红色光焰的素舒,看着李初平远去的方向,同李浩成轻声道。
“他相不相信,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我是书道修士,又不是儒道正统,而且我是散修!同神道勾勾搭搭,可没有那么多他们那种科班出生的忌讳。”李浩成无所谓的耸了耸肩,随后笑道:“再说了,我刚才一句假话也没说,柳元宗确实不知道你身份的来历,他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也是因为杂家的宣传不是吗?同时,你也确实在心理二学的诞生中,出了一把力。”
说完,李浩成想起什么,问道:“灵雾山怎么样了?玄灵君还好吗?灵雾山的水神信仰应该已经都到了他手中吧!”
自从李浩成发现自身化身逐渐凝聚对立的自我意识之后,他就不在动不动与祂们的意思融合,省的混淆自身记忆和意念,反正有着玉符清光作为枢纽,他们的任何行为,李浩成都能隐约感应得到,不用畏惧他们会出现彻底独立的现象。
而习惯性选择交流,而不是抽取记忆后,李浩成面对素舒的化身,通常都是开口询问。
而说起来玄灵君的问题,李浩成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这是真的是李浩成做的不地道,当初他将玄灵君请到九洲,为的是杀鸡儆猴,对付灵雾水仙,打压灵雾山的老旧派系。结果谁知道事情做到一半,他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下了灵雾山山主的位置,虽然事后有嘱咐骆高寒,但玄灵君的在灵雾山混的确实比较一般。
也幸好玄灵君在李浩成还是山主的那段时间,已经稳定了跟脚,哪怕后来李浩成突然辞职,祂也已经与云泉女神组成联盟,成功和灵雾水仙平分了灵雾山附近的水神信仰,甚至随着素舒神力的回复,神力的提升,他也是在素舒的帮助下,逐渐凝聚了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压下了灵雾水仙的气焰。
“还没有!”出乎预料的,素舒摇了摇头,有些感慨道:“玄灵君虽然成功废了那家伙的灵雾之名,但祂毕竟是老牌神祇,在灵雾山又经营了那么长的时间,最后还是让祂保留了山间云雾的神职。当然,祂现在也不好过,神职被夺取了大半不说,还要在玄灵君坐下任职,对祂而言,这或许是最大的惩罚吧!”
“那小九州的情况,怎么样了?”李浩成又是随口问了一句。
“小九州的情况还不错,天元辅祭的能力我已经基本上完全掌控,神职也是有所开阔,虽然这些神职不受到九洲承认,但也让我能够触及的领域增加。”素舒先是说了一下自身的变化,随后又是随口提及了一下其余几位的变化:“七象已经成为了扶桑的月神和夜神,而真如那家伙也是隐隐和九华净土有了深层次的联系,佛法修为越发精湛,如今,单轮佛法而言,比起昔日正法和尚也不差多少。”
李浩成点了点头,正打算继续问一个问题的时候,素舒突然继续道:“还有就是你的那个记名弟子青冥,他已经认祖归宗了,现在姓安培,名字也是根据你给他起的道号改的,叫晴明,已经是一位大阴阳师,隐隐有在阴阳道上更进一步的可能,到时候你可以尝试着把他接上来。毕竟,我们的嫡系太少了……”
“青冥吗?”李浩成低声重复了一下这个自己都快要忘记了的记名弟子,点了点头道:“就按照你说的!他若是能够在阴阳道上更进一步,你就告诉他飞升的方法。到时候我会在九洲安置坐标,接引他上来。”
第八十章 百家与阶层()
理心私塾。x23u更新最快
李浩成的建立的私塾,这天是公开课,任何人都可以来听见,所以讲课的地方也不是在私塾内的教室,而是在时速外的一片空地上,李浩成走出私塾,就是看到一双双明亮清澈的眼睛,这些孩子大多是周边农户的孩子,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都有,一个个穿着洗的有些发白的干净衣服,挺直胸膛坐在李浩成事先摆放好的小椅子上,好奇地看着李浩成。
跟着李浩成一起出来的一个李家少年,清脆的喝道:“见礼。”
杂乱的椅子挪动声响起,所有孩子都站起来,微微低头,有些参差不齐道:“先生好。”
“坐吧。”李浩成笑着示意学生坐下,然后问道:“想来你们来之前都已经知道今天是来做什么的,我也不浪费你们的时间,直接开始,记得我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朗朗读书声从李浩成口中传出,响彻私塾上空,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在淡淡的文气影响下,好似有形一般,在半空中盘旋,形成一片无形智慧光芒,笼罩四方,恩泽学子!
下方上百位蒙童一字一句的跟着一起念,每当他们念错或走神的时候,无形中就会有一股文气落下,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坐姿,保持端正的态度,进行学习。
隐藏在暗处的素舒,望着站在最上方,手持书卷的李浩成,嘴角微微勾起:‘有理学和心学打底,再拿出《千字文》锦上添花,心理二学的根基算是初步立下了!’
《千字文》同心理二学一样,都是源自于地星,不过比起心理二学这样的儒家大道,《千字文》只能称之为启蒙读物。
而九洲百家各家各派基本都有自己的启蒙书籍,李浩成取出的《千字文》虽然奇妙,经过他的二次修改之后,也只是对九洲常见文字的总结,对仗工整,条理清晰,适合孩童学习,可以称为上佳作品,却不会像心理二学那样引起轰动。
丝丝缕缕的文气化作一枚枚文字,组成《千字文》,烙印在避神幡上,慢慢稳固其中还有些许飘浮的心理二学的气数。
‘同时,我的信仰,也会随着这次事情,跟着向外传播!毕竟对于社会底层的人而言,儒道还是有些高远,不如神道贴近于生活。’素舒看着一些隐藏在暗处的农户,看到自家孩子会读书之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对着李浩成的方向不断叩拜。
素舒叹了口气,这就是九洲的现实。
虽然九洲的天地等级十分高,但社会体质依旧处于封建阶段,或者说是只能处于封建阶段。
无论仙、神、佛、魔,甚至人道之中不少学说派系,都不可能允许,大开民智这种能够使人道秩序力量暴涨的行为被赋予实质。因此,九洲的社会发展在李浩成早年看来发展的十分畸形,明明已经衍生出了很多普及性很高的发明,却很少流入底层手中,明明有着诸神赐福,但底层农户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
总体而言,九洲高层虽然处于相当高的文明层次,但底层依旧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哪怕整体文明水平已经过了某个临界点,可整个社会的文化普及却相对落后,越是底层,越是无缘接触书籍,阶层分明、巩固的让人有些害怕。
同时,诸子百家的存在也有些可悲,很多学派看似是在为底层人士争取上进的途径,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巩固整个阶层金字塔的稳定罢了。
这是李浩成这段时间研究儒学的成果之一,在他看来,整个国家可以视作是一个巨大的金字塔,黎明百姓,亿万农户是金字塔的底层,也是基础,其上是地主商人,官宦乡绅,负责剥削底层,然后再被上一层中下品级的官员贵族剥削,第三层又是被第四层的中上品级的官员贵族摄取气运,用于供养最顶端的帝王君主。
整个阶层金字塔的气运呈现不正常的向上流动,直到土地兼并和人口暴涨使得底层无法继续承受剥削,才会致使整个阶梯金字塔崩溃。
至于形成这样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对于农家子弟而言,父有田十二亩,可保全家温饱,有子四人,每个孩子只有三亩,就只能勉强裹腹,再到其孙,恐怕再无立锥之地,那个时候,除了饿死,也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
而对于官绅贵族、甚至皇家宗室而言,也是一样,父有良田十万亩,可称家财万贯,富贵人家,传给其子,嫡长子八万,嫡次子数千,庶子唯有几百甚至几十。偏偏嫡次子和庶子都是生于富贵人家,又哪里会甘心贫贱,唯更努力的夺取别人的土地,维护自身的富贵。
如此以来,又进一步挤压了底层农家子弟的利益,久而久之,就是物极必反,戾张自生,孕育出对应的气运之子,破坏人道秩序,国家国运。
当然了,因为九洲是天级天地,其中大能无数,三大王朝每一位人皇的实力,也是不次于天仙境大能,因此很多时候,这些孽气刚刚孕育就会被扑灭,想要成气候,必然是孽气残留的灰烬,通过数千上万年的时间积蓄,才能有所成就。
而针对这些余烬,就是诸子百家的工作,法、儒、墨、秀等学说,负责调和上下阶层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多少阶层最适合气数流通,能够最大程度让中上层的气运向着下层回流,中和部分孽气,消融余烬。
若是消除的不够干净,有余烬将将成形,那么就刺激他提前出世,随后让兵家一流前去辅佐,再在必要的时候,将其威逼出国家,送到大唐国土之外,负责开疆扩土,建立附属国家,等其天命在国家建立过程中,消散大半之后,大唐王朝再是出手,或是打压收复,或是直接处理。
这种方法就是大唐王朝延续万年的核心要诀之一,也是大唐一直没有选择占据整个中央神州,周边还有八百附属国的原因。
同时也是儒家等学派内部一部分人不愿大开民智的原因。
毕竟阶层已经稳定,过早的引动大开民智,一个不好就会引发新的动乱,毕竟百家学说能够引动人道秩序,一旦百姓都得到了智慧,却发现没有上升的途径,必然会引发大范围的动乱,那么反抗的力度会上升,增压的难度也会上升,最后很容易就是引发波及九洲的灾难。
第八十一章 翰林文会()
“嗯?”素舒转头看向一处,手中月光流转,一株虚幻的月桂树枝出现祂手中,轻轻一晃,月华抖落,铺洒于一处,一位身穿儒袍的修士缓缓显露出身形,不由冷声道:“什么时候儒家的人,也学会做些暗中偷窥的事情?”
“非我暗中偷窥,而是元宗学士正在讲学,我不好上前罢了!”那儒生,笑了笑一脸平淡的回复。
素舒盯着他,沉默片刻,问道:“此来为何?”
“为邀请柳元宗而来。”儒生倒也不介意,十分大方的诉说自己此行的目的。
“阁下是?”素舒目光稍微舒缓一些,想要尽快融入百家高层的方法莫过于参加一些有大儒关注的高档次诗会、花会、文会,大家相互鼓吹一番,刷一刷声望,自然会和一些大儒产生交集,然后十分自然的融入大唐高等级的交流圈,顺利。
如今,李浩成的心理二学已经初步成形,从某种角度看,他也算是一脉祖师,哪怕不是儒家正统修士,地位在儒家学士之中却是最高的那一档次,此人见了李浩成讲学的场景,必然清楚其中关键,还有胆子说自己是邀请他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